肝静脉

仪器信息网肝静脉专题为您整合肝静脉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肝静脉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肝静脉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肝静脉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肝静脉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肝静脉相关的耗材

  • 鼠尾静脉注射导管(Rodent Tail Vein Catheter)
    鼠尾静脉注射导管(Rodent Tail Vein Catheter) 该导管可以给鼠定时注射和多次给药,是一套方便的通过鼠的尾静脉进行给药的工具。鼠不需要麻醉和接受手术,导管可以轻松被放置在静脉血管中:薄壁23G的穿刺针刺进静脉管道,随后移除穿刺针,导管在导丝的作用下可以轻松被放置在鼠静脉管中,导管的延伸装置可以连接注射器或者给药泵,不用时可以用胶带固定于尾巴,这样,静脉管被穿透和注射于血管间的风险大大降低。导管的灵活性和尺寸,对尾静脉的创伤降到最低,在研究期间,尾静脉保持存活的可能性增加。在给药期间,必须限制动物的运动以保护导管,通常情况下,需要鼠限制器霸主你的操作,大鼠的机械限制时间不超过1-2小时每次。注意尽可能的减少输液时间和限制动物时间,因为动物受到限制可能会导致压力,并改变研究结果。l 可独立单人进行l 节约时间l 更好的精细控制l 可视化操作 订购信息:货号产品描述规格MTV-1前端OD是1F, 28cm, 23ga needle w/stylet个MTV-2前端OD是1F ,for MRI Applications, 61cm, 23ga needle个MTV-2S前端OD是1F,61cm, 23ga needle w/stylet个MTV-3前端OD是1F ,for MRI Applications w/o Stylett, 90cm个MTV-1A前端OD是1F, 28cm, 23ga needle, no stylet个MTV-1132ga, 28cm, 25ga needle个MTV-33前端OD是1F, 28cm, male syringe, with stylet个MTV-5前端OD是1F ,162cm, 23g needle个MTV-4670", 23g needle个价格请电询
  •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TSK-GEL ODS-100V色谱柱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TSK-GEL ODS-100V色谱柱 关键词:TSK-GEL ODS-100V色谱柱,极性化合物,胰蛋白酶降解物、维生素、有机酸、感冒药、静脉窦药和止痛药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TSK-GEL ODS-100V色谱柱。TSK-GEL ODS-100V色谱柱为通用型的C18柱。TSK-GEL ODS-100V色谱柱对于极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保留能力,可以使用100%水作为流动相并且具有稳定的保留。TSK-GEL ODS-100V色谱柱可用于胰蛋白酶降解物、维生素、有机酸、感冒药、静脉窦药和止痛药的分析,北京绿百草科技可提供相应的操作条件和谱图。 需要详细的信息请和绿百草科技联系: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血管收缩器(收窄环渐缩环Ameroid Constrictor)
    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也称渐缩环,主要用于小动物血管慢性收缩,制作一定的动物病理模型,比如,制作慢性脑低灌注大小鼠模型;也可以用于肝门腔静脉或肝分流的外科治疗。血管收缩器内层一种特殊吸湿性生物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材料吸湿膨胀,慢慢挡住了血管;外层环一般是不锈钢;特殊的圆柱作为“钥匙”锁定血管位置。该装置可以提供相对未放置前大约25%的血管直径收缩。作为缝合结扎的替代方法,该收缩器可以提供血管的逐渐闭塞或者衰减,逐渐的分流阻塞。减少了发生急性、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的可能性。非无菌,使用前需要灭菌。推荐环氧丙烷气体或者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不可高温高压灭菌。选购时注意,尺寸是指内圆直径。 产品选购:货号产品描述包装AC0035血管收缩器渐缩环Ameroid Constrictor 3.5mm2个AC0050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5.0mm2个AC0060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6.0mm2个AC0065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6.5mm2个AC0070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7.0mm2个AC0080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8..0mm2个AC0090血管收缩器,Ameroid Constrictor 9.0mm2个 我们还提供小鼠大鼠系列的血管收缩器,最小尺寸到0.2mm,通常推荐使用0.5mm。材料有不锈钢、合金可选。

肝静脉相关的仪器

  • 头戴式3D静脉显像仪由西安蓝茗科研团队潜心研发并成功的取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投入临床使用后深受医患人员的喜爱和好评。它适用于任何需要静脉穿刺的科室和任何肤色以及任何部位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真正做到"一针见血",从而减少了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感染风险,缓解了医护人员在穿刺过程中的紧张感,减少了医患纠纷。随着数字可视化时代的到来,护士也能通过"3D眼镜"能看透皮下血管,一针见血的实现一次轻松穿刺。真正创造"血管在哪里,就在我的眼镜里"的神话。3D静脉显像仪是由DLP光学数字化处理系统,近红外摄像头和红外光LED等构成,采用特定的近红外光照射体表,该波段红外光在人体光学窗口可透过皮肤和一定厚度脂肪层组织,通过双摄像头摄取到图像,经数字化图像处理后显示到皮肤上,医护人员看到的血管图像和实际血管图像是1:1比例,没有分毫偏差,血管清晰可辨,医护人员可轻松找到血管。任何肤色、任何光线、任何部位、任何医疗环境均不影响操作。静脉穿刺是医院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以往的传统操作完全依靠护士的经验,通过绑扎手臂使血管突起,靠手指弹摸和直接目视判断血管位置。看似简单,却因患者静脉的粗细、深浅、难度不定,即使我们的护士练就了一双神手,但也难免有疏漏。尤其是肥胖、过瘦、肤色深、贫血、低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病、长期卧床及肿瘤病等患者,静脉血管怎么也找不到,难免会二次或多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也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患者家属动手打护士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使护士们不免会想,要是能有一双透视眼镜,戴上它能看到血管该有多好啊!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是全球输液治疗权威,专门制定输液标准,2016版INS新指南新增"血管可视化"标准,在此趋势下,"静脉显像仪"必将会成为科室标配设备。[强][强][强]公司参加各届医疗器械展会,产品得到客户高度的评价,我们本着做事先做人的原则,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诚信经营,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创新,不断出新的式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群。
    留言咨询
  • 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门静脉期腹部模体详细介绍: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腹部模体模拟了门静脉期的造影剂增强腹部。它覆盖了第十胸椎至第三腰椎。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腹部模体代表胆囊切除术后的腹部,带有小夹子。肝脏有肝硬化的典型体征,在第三腰椎水平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两个肾脏都有囊性病变,左侧有一小块肾结石。该模型可用于 CT(包括 CBCT)以评估和优化成像性能和后处理应用,包括支持 AI 的应用。它也适用于培训目的。该模型提供了对软组织和骨组织的详细而逼真的模拟。空隙中填充着约-160HU的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门静脉期腹部模体产品规格: 大小: 约 234 x 190 x 129 mm 重量: 约 3710 g 基材: 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 最佳管电压: 120 kVp – 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门静脉期腹部模体诊断特征真实模拟脉管系统、骨骼和软组织,包括肝脏、胰腺、脾脏、肾上腺、肾脏、胃、小肠和结肠。&bull 肝硬化&bull 胆囊切除术&bull 下腔静脉滤器&bull 肾囊肿&bull 肾结石&bull 淋巴结肿大 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WEK53-04门静脉期腹部模体产品成像图: SAG:WEK53-04肝硬化腹部模体,肝硬化腹部模体,腹部模体,WEK53-04腹部模体,门静脉期腹部模型
    留言咨询
  • WEK57-01门静脉期躯干模体,WEK57-01躯干模型详细介绍:WEK57-01门静脉期躯干模体,WEK57-01躯干模型模拟了门静脉期的造影剂增强胸部、腹部和骨盆。它覆盖了会阴的第二胸椎。右侧有髂淋巴结肿块。该模型可用于 CT(包括 CBCT)以评估和优化成像性能和后处理应用,包括支持 AI 的应用。它也适用于培训目的。该模型提供了对软组织和骨组织的详细而逼真的模拟。包括肺在内的空隙充满了大约 -160HU的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诊断特征真实模拟脉管系统、骨骼和软组织,包括肺、心脏、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上腺、肾脏、胃、小肠、结肠、膀胱和前列腺。右侧髂外淋巴结肿块。WEK57-01门静脉期躯干模体,WEK57-01躯干模型规格:大小: 约 267 x 185 x 466 mm 重量: 约 11040 g 基材: 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 最佳管电压: 120 kVp – 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WEK57-01门静脉期躯干模体,WEK57-01躯干模型成像效果图:适应情况:1、该模型由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具有类似于硬木的特性。如果小心处理,它将持续很长时间。 2、体模涂有保护层。如果保护层未损坏,可以使用湿布(水或中性清洁剂)清洁体模。 3、避免阳光直射。 4、保持存储温度为 10°C 至 30°C。如果模型暴露在低于10°C 或高于 45°C 的温度下,可能会严重损坏。 5、该体模不适用于剂量计的剂量测量,并且不适合使用双能 CT 进行材料表征。 6、该模型未获得医疗设备认证。 7、空气空隙充满了约-160HU 的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更多效果和DICOM数据请联系我们SAG:WEK57-01躯干模体,WEK57-01模体,躯干模体,门静脉期躯干模型,躯干模型,WEK57-01躯干模型
    留言咨询

肝静脉相关的试剂

肝静脉相关的方案

肝静脉相关的论坛

  • 【分享】FDA批准10年来首个新型静脉注射用抗高血压药

    [center]FDA批准10年来首个新型静脉注射用抗高血压药[/center]The Medicines公司8月4日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静脉注射用制剂丁酸氯维地平(clevidipine butyrate,Cleviprex)注射用乳剂在不适用或不希望使用口服制剂的情况下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本品是10年来美国FDA批准的首个新型静脉注射用抗高血压药。 本品作为1种新型静脉注射用抗高血压药,代表了当前高血压治疗中的一大进步,其可以在危重病护理中快速、精确地控制血压。来自急诊室、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的综合资料显示,本品将成为医生控制患者血压时的重要选择手段。 本品可迅速起效,可用于精确控制血压。与现有静脉注射用抗高血压药通过肾脏和(或)肝脏代谢不同,本品在血液和组织中代谢,不在体内产生蓄积。信息来源:中国医药123网

  • 【分享】研究称贝伐单抗导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center]研究称贝伐单抗导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center]一项新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一种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新一代抗癌药物贝伐单抗(商品名Avastin),可能会导致患者腿部或肺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此项研究由美国纽约Stony Brook大学的Shobha Rani Nalluri博士及其同事完成,其结果发表在11月19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JAMA,2008,300(19):2277-2285)。 贝伐单抗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类抗肿瘤药,它能阻止和延缓新生血管的生成,阻碍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由于贝伐单抗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以及对许多类型的实体瘤,如结肠直肠癌、肾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这种新一代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静脉血栓栓塞是癌症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因素,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种抗癌药均能够明显增加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以往的一些临床研究显示,贝伐单抗也有增加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倾向,但是由于这些研究涉及的病例数较少,所以一直都无法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为此,Stony Brook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目前已完成的共纳入7956名不同类型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5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以期解开贝伐单抗是否会导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这一谜团。 最终,此项研究的结果显示: 1. 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11.9%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血栓栓塞,其中有6.3%属于严重的具有临床意义的静脉血栓栓塞。 2. 与未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相对增加33%。 3. 与未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各种类型静脉血栓栓塞的总风险以及出现严重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均有明显增加。 4. 大剂量(5mg/kg/wk)和小剂量(2.5mg/kg/wk)贝伐单抗治疗,均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5. 贝伐单抗导致各类型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低与癌症种类有关。 6. 各类癌症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排序为:结肠直肠癌(19.1%),NSCLC(14.9%),乳腺癌(7.3%)和肾癌(3.0%)。 研究者得出最终结论,认为贝伐单抗可使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加,这种风险不仅来自于严重程度较低的静脉血栓栓塞,而且还来自于更为严重的具有临床意义的静脉血栓栓塞。研究者同时认为,此项研究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和患者进一步认清贝伐单抗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虽然临床医生和患者无须因此而停止使用贝伐单抗,但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对可能出现的血栓形成症状保持更高的警惕性。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肝静脉相关的资料

肝静脉相关的资讯

  • “千针万确”!同济大学利用近红外成像技术研制静脉采血机器人
    医疗离不开血液检测和药物注射这两大基础应用场景。在我国,78%的护理工作与静脉输液治疗有关,90%以上的住院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一线临床医护人员无时无刻不在经历血管穿刺的考验:血管穿刺需求量大、病人基础情况复杂导致血管穿刺难度大,以及穿刺过程中不断面临着职业暴露等。  针对静脉穿刺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济大学齐鹏老师领衔的师生科研团队,在医工交叉领域设计研发了全自动近红外静脉采血机器人。据悉,该团队自主研发“千针万确”智能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在近期已经完成了第二代原型机设计。  该机器人采用了近红外光和超声双模态成像,在不同尺度上识别血管,其视野深度和精准度均强于肉眼,可以精准识别肥胖患者以及深色皮肤患者的血管,在智能算法的帮助下,机器人可以动态追踪穿刺针和血管的位置变化。此外,机器人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控制穿刺动作,利用传感器进行实时反馈,动作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均超过人手。机器还集成自身消毒系统,保障机器系统的卫生条件,保证符合医疗标准的无菌环境。  项目负责人齐鹏告诉记者,智能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能够解决静脉穿刺的三大痛点。“它可以自动完成消毒、穿刺操作,可以代替医护工作者与患者接触,同时配有自身消毒系统,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 机器人拥有比人类更强的成像能力、识别能力、操作稳定性以及流程化工作的执行效率,解决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事故率高的问题;此外,目前的自动血液分类技术和自动药品分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血样采集和药品注射依然需要护士手动完成,静脉穿刺机器人打通了医院采血和注射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设计完成这样一款机器人系统,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这也是这台机器人的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件:首先,如何比医护人员的双眼看的更清?近红外成像摄像头能够准确地识别、还原隐藏在皮肤下的纤细静脉。其次,如何比医护人员的双眼看得更深?超声探头可以准确地检测人体内部的静脉的深度和粗细。最后,机器人扎针如何扎得比医护人员的双手更准?该小型灵巧机器人系统能够精准无误地将针尖送入纤细的静脉中,实现穿刺采血过程的自动化。  在近红外光下,即使是肥胖人群、深色皮肤的人群,其静脉也能清晰可见;再如老年人和儿童,即使他们的静脉较为细小,难以观察,但他们的静脉也能清楚地被摄像头所捕捉。此外,静脉本身也有复杂的结构,可能分叉为多条静脉,也可能过渡渐变为毛细血管,这给扎针也带来了不少难度,但是,只需要利用近红外成像,就可以轻松地识别血管分布,获取患者注射区域静脉空间信息,这样,机器人就打开一双“天眼”。
  • 文献速递ㅣ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致肿瘤侵袭/转移增加
    ● 快讯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历经两年的探索研究,证实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或使肿瘤侵袭/转移增加。相关论文于2021年7月15日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IF:16.08)在线发表。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或相关临床检查,然而长久以来,麻醉药物对患者脑功能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通过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从分子、蛋白、组织等多层面证实,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或使肿瘤侵袭/转移增加。 研究人员以结肠癌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的同时注射丙泊酚进行建模,模拟临床围术期中丙泊酚与血管内循环肿瘤细胞接触的过程。小鼠实验结果说明,丙泊酚有可能增加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造成肺部远处转移(见图1)。图1|标准剂量(standard-dose)丙泊酚促进结肠癌细胞在小鼠肺部的转移丙泊酚是一种γ-氨基丁酸 ( γ-Aminobutyricacid,GABA ) A受体(GABAaR)激动剂。那么,丙泊酚促进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作用是否是通过激动GABAaR实现的呢? 研究团队紧接着使用另一种GABAaR特异性激动剂Muscimol体外预处理肿瘤细胞后再注射入体内,同样也在小鼠肺部也发现了肿瘤转移灶的增加,初步锁定了GABAaR在其中的作用。 接下来,研究人员采用同样的体外预处理方法观察了更多肿瘤细胞,包括肺癌、子宫内膜癌细胞等,发现相对于对照组,丙泊酚能使更多的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并伴随更大的伸展面积和更多的黏着斑形成。 研究人员据此进一步锁定了研发抗癌药物的重要靶标、同时也是介导细胞黏附的重要原癌基因——Src激酶。研究表明,丙泊酚通过激活肿瘤细胞中的 GABA 受体,减少TRIM21 ,从而增加细胞粘附相关的蛋白Src的表达,增强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伸展,从而促进肿瘤在小鼠肺内转移。抑制 Src 则可以减弱丙泊酚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 综上所述,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GABAaR/TRIM21/Src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在肺部的转移(见图2)。图2|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GABAaR/TRIM21/Src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在肺部的转移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致肿瘤侵袭/转移增加,对于麻醉学、肿瘤学和外科学等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2079注博鹭腾助力科研实验本研究中活体成像结果由广州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
  • 静脉注射脂肪乳粒尾部大颗粒研究专题
    摘要 脂肪乳作为肠道外给药营养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超过50年,临床使用脂肪乳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脂肪酸和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有效地改善氮平衡,维持细胞结构和人体脂肪组织的稳定。早期的脂肪乳存在多种临床问题,作为脂肪乳研究的先驱人物Geyer教授早在1960年就提出:“患者对一种品牌的脂肪乳产生不良反应,但对成分相同的另一种品牌脂肪乳反应良好,这种现象不应被忽视”。之后发现这种“不应被忽视”的现象与脂肪乳粒径大小有密切联系。1971年Fujita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脂肪乳粒径与毒性之间的联系,自此,脂肪乳粒径分布及尾部大颗粒的测定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 大乳粒、大乳粒测定原理、大乳粒检测仪、大乳粒分析仪、大乳粒检测、大乳粒灭菌后超标是什么原因、PFAT5、PFAT5检测、PFAT5什么意思、大乳粒药典、静脉注射脂肪乳粒要求、脂肪乳大乳粒检测原理、大乳粒检测方法及各国药典的规定、乳剂中大乳粒PFAT5检测专题、大乳粒检测方法专题、大乳粒测定。 脂肪乳是水包油的分散体系,外观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状液体,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脂肪乳制备工艺一般采用高压均质法或微射流法,无论采用哪种制备方法,脂肪乳的粒径都无法得到完全均一的值,存在一定粒径分布范围,显示静注用脂肪乳粒径的一般分布状态。从图1中可知, 乳剂的粒径范围一般在0.05~10μm,其中平均粒径为0.3μm的脂滴占大多数,极端值(极小值与极大值)脂滴含量很少。优化处方或工艺可能只会让图中的“峰”向左移动或峰宽变窄,不会改变脂滴粒径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事实。尾部大颗粒就是粒径分布图1中所显示的粒径大于5μm的部分。 尾部大颗粒的概念 通常,在脂肪乳中,当油脂的密度低于周围水媒介密度约10%时,乳析现象就会产生。乳析的乳剂只要轻轻搅拌,乳滴仍能重新分布。但当脂滴合并成直径超过1μm的大脂滴时,脂滴的合并便是不可逆的过程,脂滴会逐渐聚集,1μm脂滴可“生长”成5μm甚至更大的脂滴颗粒,直至自由脂滴从乳剂中析出,成为不稳定脂肪乳。可以认为,尾部大颗粒是包含在大脂滴概念中的。 形成尾部大颗粒的因素 如上所述,尾部大颗粒的形成是一种自发过程。因此,保证微小粒径脂滴在水相中的稳定分布,防止脂滴合并发生及大脂滴的生成,是尾部大颗粒控制的关键。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尾部大颗粒的形成:①油相:油相含量增大,乳剂粒径增大。②乳化剂:有文献报道,采用蛋黄卵磷脂E-80为单一乳化剂的脂肪乳,粒径分布容易出现双峰现象。在卵磷脂中加入泊洛沙姆,乳滴粒径分布更集中,粒径大小更均匀。③微射流均质机:均质机的选择对乳剂粒径有影响。在制备海豹油脂肪乳时,对比了3种均质机,认为意大利PSI微射流均质机均质后乳滴呈单峰分布,且分布范围较窄,粒径状态理想。④均质温度、压力与均质次数:在丙泊酚脂肪乳制备中,60℃均质温度下,不同压力均质所得的乳剂,产生油漂 而在25℃均质温度下,乳剂的粒径随着压力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尾部大颗粒的数量会减少。⑤包装材料: 需慎重选择。2004年美国某品牌静注脂肪乳对包装材料进行重大改变,使用塑料容器替换传统玻璃容器。结果发现,包装材料替换后,脂肪乳的尾部大颗粒不符合美国药典的限度规定,而使用玻璃器皿的脂肪乳尾部大粒径都合格。对15种成人用脂肪乳的检测进一步发现,塑料包装的脂肪乳样品均无法满足尾部大颗粒限度要求,并且乳剂贮存的稳定性不如玻璃包装材料。然而在2010年,Ellborg等对50种采用多腔塑料包装袋包装的市售乳剂进行尾部大颗粒含量测定,发现所测产品未出现PFAT5大于0.05%。2013年Wei等将不同载药量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包装于不同材质的包装袋中进行研究,对尾部大颗粒的监测结果显示,软包装的高浓度丙泊酚载药乳放置24h后PFAT5超过0.05%,而玻璃材质包装的乳剂尾部大颗粒正常。因此建议丙泊酚乳剂应分装于玻璃瓶中,且不同载药量的乳剂应现用现配,乳剂经生理盐水稀释后应在6h内使用完毕以上研究显示,软包装材料可能会对脂肪乳的尾部大颗粒产生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不可控,它对乳剂粒径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讨。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包括pH值的变化、电解质的存在、乳化剂的用量和贮存条件的改变等因素,都会影响微小脂滴能否稳定分布在水相中。因此,能否制备稳定的脂肪乳,减少微小脂滴合并成大脂滴从而转变成尾部大颗粒的发生概率,将尾部大颗粒控制在规定限度内,也是评价脂肪乳处方组成及制备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控制尾部大颗粒的重要性 脂肪乳的不稳定体系表现为水油两相的分离,成为不稳定脂肪乳。因此,尾部大颗粒超出一定限度,影响脂肪乳的稳定性,临床上产生有效性隐患和安全性风险。 尾部大颗粒的测定技术 根据测量原理不同, 尾部大颗粒的测定技术包括:光遮/单粒子光学传感(light obscuration/singleparticle optical sensing,LO/SPOS)技术、光散射技术、电敏感带技术(electrical-sensed zone, ESZ)及显微油浸技术等。目前成熟的测定技术为LO/SPOS技术。美国药典于2004年增加新章节USP,名为“静注用脂肪乳粒径分布”,首次对静注用脂肪乳的尾部大颗粒加以控制,明确了它的测定方法和限度。新章节中规定:必须测定脂肪乳的尾部大颗粒(PFAT5),推荐使用LO/SPOS技术, PFAT5限度为不得大于0.05%。 结语 脂肪乳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乳剂类型,可供静脉注射,能完全被机体代谢和利用,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备受瞩目的胃肠外给药体系。尽管目前用于临床的载药脂肪乳不多,但作为新型乳剂,其具有的药物靶向性,减缓和控制药物释放速率以及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控制脂肪乳尾部大颗粒的含量不仅与脂肪乳的稳定性、安全性密切相关,也反映了脂肪乳制剂的研发与制备水平。我国应加强对脂肪乳尾部大颗粒测定的重视,完善尾部大颗粒测定技术,加强脂肪乳尾部大颗粒监测,将尾部大颗粒控制在合适的限度内。这项工作不仅是保证静注脂肪乳剂真正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将会对我国脂肪乳制造业起到鞭策与激励作用,推动我国脂肪乳制备稳步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