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构件

仪器信息网大尺寸构件专题为您整合大尺寸构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尺寸构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尺寸构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尺寸构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尺寸构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耗材

  • 干燥管,大尺寸,弯曲型 6.1609.000
    干燥管,大尺寸,弯曲型 订货号: 6.1609.000用于填充吸收剂材料。技术参数:内直径(mm)32高度(mm)129磨口尺寸B-14/15材料Glass
  • Labplas 大尺寸采样袋
    不管你的样品有多大,我们都有适合你的采样袋。在Labplas公司,我们制作各种尺寸的采样袋,包括有封口的及不带封口的大尺寸采样袋。如果你没有找到你所需要的尺寸,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我们会根据你的样品定制尺寸并给您报价. 提供种类 - 普通封口端-全透明-2根扁形钢丝封口 - 全透明-打开后无封口 具体规格请下载目录或与我们联系.
  • InertSep AL-A大尺寸小柱 LSC
    产品信息:InertSep AL-A采用氧化铝(Al2O3)。有酸性:A类型、碱性:B类型、中性:N类型这三个种类。被利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级处理。订货信息:大尺寸小柱 LSC品 名色谱柱尺寸包装单位Cat.No.InertSep LSC AL-A100mg50根5010-63361200mg50根5010-63362500mg50根5010-63363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仪器

  • 仪器介绍OPA-300 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仪是基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开发成果研制,采用我国首创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和高通量统计映射技术,在大尺寸构件级别金属材料试样的重大突破。解决了航空、高铁、核电等大尺寸金属构件的成分偏析度及夹杂物分析的世界难题。工作原理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Original Statistic Distribution Position Analysis,OPA) 是对被分析对象的原始状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项技术。采用高稳定性连续激发火花光源激发大面积金属材料,通过对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所产生的单次放电光谱信号进行直接放大和高速数据采集和化学成分以及表面的结构信息,进而实现样品的成分以及状态定量分析。仪器特点:大尺寸构件剖面各元素成分的位置定量分布表征:获得任意点阵坐标位置(X,Y)上,各元素的准确含量任意线段各元素含量的定量分布变化表征全域各部位各元素定量分布变化趋势和取向表征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表征: 依托各元素海量点阵数据,建立含量- 频度统计分布的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符合度、疏松度等各参量跨尺度统计表征解析.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夹杂物分布表征: 依据单次放电沿夹杂物( 析出相) 边界扩散放电的理论,建立夹杂物状态分布的相关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 域):夹杂物分类定量表征夹杂物粒度分布表征夹杂物位置分布表征高精度样品移动扫描分析平台: 对分析样品精准扫描定位、光谱定量分析三位一体系统化专有技术、实现了样品准确扫描测量.适应不同形状试样: 采用自适应模拟匹配扫描技术,可以适应样品的不同形状全域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样品尺寸小于300mm*200mm.数据及可视化: 高速数据采集运算处理技术实现实时数据与扫描同步依据海量数据及专用模型,实现一系列参量(各元素含量/夹杂物等)的全域或局域的统计分布可视化图形表述(频度分布图,特定线段一维分布图,剖面二维视图,剖面三维视图等)仪器重要应用:大尺寸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表征金属材料构件各向异性取向表征材料基因组工程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表征技术参数:火花频率 (Hz) :300-800光栅: 焦距 (mm) : 500 刻线密度 ( 线 /mm): 2700 线分辨率 (nm/mm) :0.7407 分辨率 : 优于0.01nm 波长范围 (nm) : 160-650 采系集统: 传输方式: Ethernet 控制方式: COM 频率 (kHz) : 100 通道数量: 最大 64扫描: CNC控制系统 : Siemens系统3轴行程 : X轴 360mm Y轴 247.mm Z轴 350mm 扫描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mm): 0-120 速度 (mm/min): 60-180 位置精度: 双向定位精度(mm) X轴 0.016/0.010;Y/Z轴0.012/0.010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mm)X轴 0.008/0.006 Y/Z轴0.008/0.006 最大扫描范围 : 300mm*200 mm 工件最大重量: 最大承载能力(均布)200kg 压缩空气工作压力(MPa): 0.6 扫描形式: 方形、圆形、米形、扇形、异形表征 : 疏松: 统计致密度、统计疏松度 偏析: 一维、二维、三维、统计 夹杂: 二维、三维、粒度统计 夹杂通道:最大8个 偏析通道: 最大 20 个 计算方式: 并行运算 数据量: 最大 5GB/ 每个样品电源要求: 220(1±10%)VAC,50Hz整机体积: W:1929mm D:1428mm H:2016mm
    留言咨询
  • 仪器介绍 OPA-1000 全自动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仪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开发成果,采用我国首创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和高通量统计映射技术,在超大尺寸构件级别金属材料试样的重大突破。国际上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全自动超大尺寸金属构件高通量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仪器。工作原理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Original Statistic Distribution Position Analysis,OPA) 是对被分析对象的原始状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项技术。采用高稳定性连续激发火花光源激发大面积金属材料,通过对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所产生的单次放电光谱信号进行直接放大和高速数据采集和数学表征模型,从而得到样品表面不同位置的原始状态下的化学成分以及表面的结构信息,进而实现样品的成分以及状态定量分析。仪器特点超大尺寸构件剖面各元素成分的位置定量分布表征: 获得任意点阵坐标位置(X,Y)上,各元素的准确含量 任意线段各元素含量的定量分布变化表征 全域各部位各元素定量分布变化趋势和取向表征超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表征: 依托各元素海量点阵数据,建立含量 - 频度统计分布的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符合度、疏松度等各参量跨尺度统计表征解析。 超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夹杂物分布表征: 依据单次放电沿夹杂物 ( 析出相 ) 边界扩散放电的理论,建立夹杂物状态分布的相关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 (1)夹杂物分类定量表征 (2)夹杂物粒度分布表征 (3)夹杂物位置分布表征 样品加工与分析测量无缝衔接: 采用构件自动加工、精准扫描定位、光谱定量分析三位一体系统化专有技术、实现了样品加工与分析测量无缝衔接。 适应不同形状试样: 采用自适应模拟匹配扫描技术,可以适应样品的不同形状全域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样品尺寸小于 1000mm*510mm。 数据及可视化: 高速数据采集运算处理技术实现实时数据与扫描同步 依据海量数据及专用模型,实现一系列参量(各元素含量 / 夹杂物等)的全域或局域的统计分布可视化图形表述(频度分布图,特定线段一维分布图,剖面二维视图,剖面三维视图等) 仪器重要应用: 超大尺寸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表征 金属材料构件各向异性取向表征 材料基因组工程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表征仪器参数分析系统: 火花频率 (Hz):300-800 光栅: 焦距 (mm): 500,刻线密度 ( 线 /mm):2700 线分辨率 (nm/mm): 0.7407 波长范围 (nm): 130-800 采集系统: 传输方式: Ethernet 控制方式: COM 频率 (kHz): 100 通道数量: 最大 64 扫描: 速度 (mm/min): 60-180,最大扫描范围: 1000mm*500 mm方式:蛇形无预燃、矩形无预燃、矩形带预燃、圆形带预燃、米形带预燃、异形带预燃 表征: 疏松:统计致密度、统计疏松度 偏析:一维、二维、三维、统计 夹杂:二维、三维、粒度统计 夹杂通道:最大8个 偏析通道:最大20个 计算方式:并行运算 数据量:最大 5GB/ 每个样品 电源要求: 220(1±10%)VAC,50Hz 整机重量: 约 9000kg加工系统: 结构形式:十字滑台轴数:3轴 + 1轴行程:X轴 1200mm Y轴 510mm Z轴 560mm;W轴 560mm移动速度:1mm/min~24000mm/min位置精度:双向定位精度(mm) X轴 0.016/0.010;Y/Z/W轴0.012/0.010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mm)X轴 0.008/0.006 Y/Z/W轴0.008/0.006 工作台:尺寸(mm)610*1500控制系统:日本FAUNC系统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mm):152-712切削进给速度(mm/min):3-15000压缩空气工作压力(MPa):0.6工件最大重量:最大承载能力(均布)900kg可加工面积(mm*mm):1200*510平面度(mm):0.04/1000加工粗糙度:Ra3.2扫描形式:方形、圆形、米形、扇形、异形
    留言咨询
  • 仪器介绍 OPA-1000 全自动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仪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开发成果,采用我国首创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和高通量统计映射技术,在超大尺寸构件级别金属材料试样的重大突破。国际上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全自动超大尺寸金属构件高通量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仪器。工作原理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Original Statistic Distribution Position Analysis,OPA) 是对被分析对象的原始状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的一项技术。采用高稳定性连续激发火花光源激发大面积金属材料,通过对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所产生的单次放电光谱信号进行直接放大和高速数据采集和数学表征模型,从而得到样品表面不同位置的原始状态下的化学成分以及表面的结构信息,进而实现样品的成分以及状态定量分析。仪器特点超大尺寸构件剖面各元素成分的位置定量分布表征: 获得任意点阵坐标位置(X,Y)上,各元素的准确含量 任意线段各元素含量的定量分布变化表征 全域各部位各元素定量分布变化趋势和取向表征超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表征: 依托各元素海量点阵数据,建立含量 - 频度统计分布的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各元素的偏析度、符合度、疏松度等各参量跨尺度统计表征解析。 超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夹杂物分布表征: 依据单次放电沿夹杂物 ( 析出相 ) 边界扩散放电的理论,建立夹杂物状态分布的相关表征模型,实现大尺寸构件全域(或局域): (1)夹杂物分类定量表征 (2)夹杂物粒度分布表征 (3)夹杂物位置分布表征 样品加工与分析测量无缝衔接: 采用构件自动加工、精准扫描定位、光谱定量分析三位一体系统化专有技术、实现了样品加工与分析测量无缝衔接。 适应不同形状试样: 采用自适应模拟匹配扫描技术,可以适应样品的不同形状全域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样品尺寸小于 1000mm*510mm。 数据及可视化: 高速数据采集运算处理技术实现实时数据与扫描同步 依据海量数据及专用模型,实现一系列参量(各元素含量 / 夹杂物等)的全域或局域的统计分布可视化图形表述(频度分布图,特定线段一维分布图,剖面二维视图,剖面三维视图等) 仪器重要应用: 超大尺寸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表征 金属材料构件各向异性取向表征 材料基因组工程高通量原位统计映射表征仪器参数分析系统: 火花频率 (Hz):300-800 光栅: 焦距 (mm): 500,刻线密度 ( 线 /mm):2700 线分辨率 (nm/mm): 0.7407 波长范围 (nm): 130-800 采集系统: 传输方式: Ethernet 控制方式: COM 频率 (kHz): 100 通道数量: 最大 64 扫描: 速度 (mm/min): 60-180,最大扫描范围: 1000mm*500 mm方式:蛇形无预燃、矩形无预燃、矩形带预燃、圆形带预燃、米形带预燃、异形带预燃 表征: 疏松:统计致密度、统计疏松度 偏析:一维、二维、三维、统计 夹杂:二维、三维、粒度统计 夹杂通道:最大8个 偏析通道:最大20个 计算方式:并行运算 数据量:最大 5GB/ 每个样品 电源要求: 220(1±10%)VAC,50Hz 整机重量: 约 9000kg加工系统: 结构形式:十字滑台轴数:3轴 + 1轴行程:X轴 1200mm Y轴 510mm Z轴 560mm;W轴 560mm移动速度:1mm/min~24000mm/min位置精度:双向定位精度(mm) X轴 0.016/0.010;Y/Z/W轴0.012/0.010 双向重复定位精度(mm)X轴 0.008/0.006 Y/Z/W轴0.008/0.006 工作台:尺寸(mm)610*1500控制系统:日本FAUNC系统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mm):152-712切削进给速度(mm/min):3-15000压缩空气工作压力(MPa):0.6工件最大重量:最大承载能力(均布)900kg可加工面积(mm*mm):1200*510平面度(mm):0.04/1000加工粗糙度:Ra3.2扫描形式:方形、圆形、米形、扇形、异形
    留言咨询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试剂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方案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论坛

  • 国内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国内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摘要:航天器用各种大尺寸构件都普遍要求超低膨胀系数以保证构件尺寸的稳定性,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需要精确测量整个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本文对国内在大尺寸构件热膨胀系数整体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以了解国内目前的发展状况,给今后开展此方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 前言 在太空运行的各种航天器,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其环境温度变化很大,受阳面温度可高达上百摄氏度,而被阳面温度却在零下几十摄氏度。因此,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由于材料的热膨胀,会引起航天器结构的尺寸变化。但是从航天器的某些部件和仪器的技术要求考虑,希望航天器的某些结构的稳定性要好,这一点对通讯卫星天线结构及敏感元件、太空望远镜的镜筒支架等的使用和安装尤为重要。尤其是卫星和望远镜桁架结构更要求其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因热应力产生变形或者变形极小,即所谓零膨胀。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为适应航天器制造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以m为长度单位的E-08/K量级材料热膨胀系数需要更加准确的测试。因此,研究航天器用复合材料工程构件的超低膨胀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国内在工程构件级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方面所开展的工作。2.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试方法(1) 针对卫星用低膨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杆件,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相应的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研究,具体的测试要求为: (1)测试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杆件,杆件形状为圆杆或矩形杆。长度尺寸1m,圆杆直径φ10~80mm,壁厚为2mm左右。矩形杆的截面不超过100mm×100mm,壁厚2mm左右。 (2)能测量在温度范围-70~+100℃的轴向伸缩量,并测量相应温度,从而得出工程试件的热膨胀曲线。测量误差不大于±3%。 (3)试验箱能按要求的程序升温,升温程序可调,并能实时控制。对设定点的温度控制精度优于±1℃,测量精度优于0.5℃。试件周边温度的均匀性优于±2℃。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这套热膨胀测试系统主要由温度控制系统、机械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控制与分析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1)温度控制系统:采用高低温试验箱,满足温度范围和温度控制要求。 (2)机械系统:包括测试系统的基座、测试基准、试件支架。 (3)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纤位移传感器。 (4)计算机控制与分析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整个测试过程,实现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存储与测试结果的显示。 位移采集采用MTI2000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点是非接触式,最大量程2mm,分辨率为0.25um。MTI2000光纤位移传感器包含一组发射光光纤和一组接收光光纤,如图 2 1所示,发射光光纤和接受光光纤以三种不同方式排列(不规则、半圆心及同心圆形状),卤钨灯提供光源,光传输到光纤中,光纤探头发出的光照射在被测物上,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光进入接受光光纤并传入到MTI-2000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21657_614789_3384_3.png图 2-1 光纤分布示意图 如图 2-2所示,当光纤与被测物接触时,没有光能传输给接收光光纤,输出信号为“零”。随着探头与被测物之间距离的增加,接收光纤接收的光也增加,并且增加的光和距离之间非常敏感,与信号输出也呈很好的线性。随着距离的继续增加,接收光光纤接收到的光达到峰值,如果探头和被测物之间的距离继续增加,接收到的光将会持续减少,结果是具有第二个很灵敏且具有大量程和标准距离的测量范围。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21657_614790_3384_3.png图 2-2 MTI2000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与位移的变化关系 整个测量系统的测量基准利用低膨胀系数材料殷钢制作,测量基准包括殷钢连杆、传感器微调台和殷钢传感器夹具。测量基准至于试验箱外,因醋不受试验箱内温度变化影响,而且整个测量基准能够控制在0.5um/m℃以下。 被测件通过试件支架安装在试验箱内,试件支架包括殷钢V形架、低导率材料升降杆和剪式升降台,被测件水平置于V形架内,由V形架自动定心,从而保证被测件轴心与两个传感器侧头平行。被测件支架通过剪式升降台固定在大理石基础件上,不与试验箱体接触。 剪式升降台能够调整被测件在试验箱内高度,从而保证能够测量不同直径的被测件的热膨胀系数。在温度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保证箱体和支架对称变形,同时减小支架的质量,以减小其热容,防止测量时受到支架变形影响而产生的缓慢漂移。 文献中并未报道此测试系统的结构,但根据分析可以大概此测试系统为双端面测试结构,即将两路光纤位移传感器对准被测件的两个端面,同时测量两个端面的位移,最终得到整个测试件的热膨胀长度变化。整个测试系统的结构如图2-3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21657_614791_3384_3.png图 2-3 低膨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杆件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从文献报道分析这套大尺寸构件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技术指标和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 (1)位移传感器分辨率为0.25um,那么测量准确度基本也就在1um左右,这个测量准确度基本与千分表相同,所能测试的热膨胀系数最小也就在1E-06/K左右,还无法测试-7量级甚至-8量级的零膨胀系数材料。而目前的2m长构件热膨胀系数可以达到5E-08/K水平,由此可见采用这种测试方法无法满足目前零膨胀构件的测试需求。 (2)采用光纤式位移传感器所进行的位移测量,是一种相对测试方法,实际测量精度还需要采用更高级别仪器进行计量标定才能保证热膨胀系数测量准确性。 (3)采用已知热膨胀系数的铝材Ly12CZ(淬火状态)制成的测试件进行测量精度考核,测试件直径为φ20mm,常温下长度1m,壁厚为2.5的管型材。在-50?20℃测试温度范围内,测定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9.9E-6/K,20~100℃测试温度范围内,测定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21.4E-6/K。文中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这种E-06/K量级的热膨胀系数测试偏差在7%以内。由此试验证明这套大尺寸只能测试E-06/K量级的热膨胀系数。 (4)文中报道了对直径?20mm、壁厚2mm、长度为1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测试温度范围为10~30℃。测试结果显示热膨胀长度变化量为-17.47um,线膨胀系数为-0.87E-06/K。文中仅报道了两次重复性测量,两次重复行测量重复精度为1.3%。由此可见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热膨胀系数很大,距离所需要的零膨胀系数差距很大。 (5)从文中报道可以看出,整个测试是以殷钢基座为基准,理论上这个测量基准能够控制在0.5um/m℃以下。但考虑到伸入试验箱内光纤长度的变化,以及并未采用同侧差分测量抵消光纤长度的技术手段,很大可能会出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实际热膨胀系数很小,但此套装置并不能准确测试,测试结果反而是此装置的系统误差,即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很小的热膨胀以及完全淹没在测试系统误差内。 (6)尽管文中报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在-0.87E-06/K左右,这表现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生产工艺还未能实现整体圆杆的零膨胀,更表现出测试方法自身精度完全无法达到零膨胀测试需要,但这是目前国内对大尺寸管件低膨胀测试的首次尝试,尽管不成功但意义非常重大。从对1m长的圆杆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10?30℃温度范围内,圆杆收缩了17.47um。那么如果采用取样方式进行热膨胀测试,取样尺寸如果为100mm,那么100mm小试样的受热收缩也仅仅为1.7um左右。对于这种不到2um的热膨胀,采用目前常规的热膨胀仪器都无法进行测量。文中所报道的1m长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杆热膨胀系数测试恰恰证明了低膨胀构件整体热膨胀系数测试的必要性,这点在超低热膨胀系数构件中显得更为突出。[color=#ff000

  • 航天器用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航天器用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摘要:航天器用各种大尺寸构件都普遍要求超低膨胀系数以保证构件尺寸的稳定性,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需要精确测量整个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本文对国外在大尺寸构件热膨胀系数整体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以了解国外技术的发展状况,给今后开展此方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 前言 在太空运行的各种航天器,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其环境温度变化很大,受阳面温度可高达上百摄氏度,而被阳面温度却在零下几十摄氏度。因此,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由于材料的热膨胀,会引起航天器结构的尺寸变化。但是从航天器的某些部件和仪器的技术要求考虑,希望航天器的某些结构的稳定性要好,这一点对通讯卫星天线结构及敏感元件、太空望远镜的镜筒支架等的使用和安装尤为重要。尤其是卫星和望远镜桁架结构更要求其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因热应力产生变形或者变形极小,即所谓零膨胀。 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为适应航天器制造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以m为长度单位的E-08/K量级材料热膨胀系数需要更加准确的测试。因此,研究航天器用复合材料工程构件的超低膨胀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国外在工程构件级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方面所开展的工作。2. 波音公司激光扫描干涉仪在大尺寸桁架热变形测试中的应用 美国波音公司的Bond等人在1971年首次报道了多通道激光干涉仪监测大直径天线在空间模拟腔体内的热应变动态行为和大尺寸桁架热膨胀系数的测试,经过将近20年的研究并经历了三代技术的迭代,在1990年研发出扫描式激光干涉仪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有关波音公司在多通道激光干涉仪技术上的发展进程参见文献,这里不再进行详细介绍,本文主要概述波音公司扫描式激光干涉仪在大尺寸构件热膨胀系数测试中的应用。 美国波音公司多通道激光干涉仪技术经历了三代技术发展,尽管可以实现多通道的测试,但每个通道都需要独立的光路和相应光学器件,特别在多通道同时测试时会存在众多光束和配置众多器件,这种光路和器件上的复杂性给实际工程实现带来很大困难。为此,Bond等人又开发了一种扫描式激光干涉仪并获得了专利。 扫描式激光干涉仪在理想情况下,扫描干涉仪应包含连续激光源、将激光分离为参考光和信号光的分光器以及由信号控制的信号光偏光器。所产生的控制信号致使大多数偏转信号光具有连续性,从而使得每一束偏转的信号光都指向相应的测量位置。在每个测量位置处将会对入射的偏转后的信号光进行反射从而形成反射信号光。每一束反射后的信号光与参考光重合产生干涉条纹,光电探测器读取干涉条纹形成相应的条纹信号,信号处理装置对每一束偏转信号光的条纹信号进行周期性测量,最终得出每个测量位置上位移。 一般情况下,每束反射光将会产生9条反射后的信号光束,其中包含了相应测量位置点的位置和取向信息。混合光则将每一束反射后信号光与参考光进行混合并产生一个干涉条纹图案,探测装置包含了9个光电探测器来测量相应干涉图案中相应点的辐照度并产生相应的条纹信号,信号处理器则会周期性的测量每个条纹信号的相移,从而得到测量位置处的位移变化量。如果进一步的发展,干涉仪可以设法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频率处对信号光和参考光进行调制,信号处理后所得到的参考信号的频率等于第一和第二频率之差。 这种扫描式激光干涉仪的光路俯视图如图 2-1所示,这种扫描式激光干涉仪的光路设计可以用来对放置在密闭环境12中试件10的热变形进行测量,特别是这种干涉仪测试光路设计还适合用于测量试件10上21-24位置处的相对位移,由此可见这种干涉仪可以很方便的扩展用于测量10个以上位置的相对位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311050_615393_0_3.png图 2-1 波音公司激光扫描干涉仪光路结构示意图 激光器30发出一连续激光束32,激光束32穿过旋转偏振器34形成新的光束36,光束36穿过偏振光分光器38被分割为参考光束40和信号光束42。采用旋转偏振器34的目的是实现参考光和信号光相对光强的调整而不用对光学器件进行重新准直。参考光束40经过声光调制器(AOM)50形成调制后的参考光束52,参考光束52经过一系列反射镜54-56照射到声光偏转器(AOD)90。 同时,信号光束42经过声光调制器(AOM)60形成调制后的信号光束62,信号光束62穿过中继透镜照射到半波片66,半波片66改变信号光束62为水平偏振光以匹配参考光束的偏振方向。改变为水平偏振方向的信号光62经过中继反射镜68和70进入过滤/合成器80。过滤/合成器80包含一个作为空间过滤器或光束清洁器使得信号光空间连续性更好作用的椭圆微型反射镜。经过空间过滤后的信号光62经微型反射镜反射后通过透镜84和反射镜86照射到声光偏转器(AOD)90。 声光偏转器(AOD)90经信号控制将信号光62在水平面内偏转成四束信号光束91-94,同时声光偏转器(AOD)90还将参考光52偏转为四束参考光96-99。虽然偏转后的参考光束与偏转后的信号光都偏转了相同角度,但由于反射镜56略微处于反射镜86上方使得偏转后的信号光与参考光并未重叠,如图 2-2所示,因此偏转后的参考光束96-99全部照射在球面反射镜100上并全部按照原光路全部返回AOD 90中。AOD 90将这些反射回的参考光全部转换为一单数参考光72。球面镜100的取向确定需要使得反射回的参考光72位置略微高于经反射镜56反射的入射过来的参考光52。参考光72经过中继反射镜74和76的反射进入并透过透镜组78进入滤波/合成器80。在这种光路安排中,参考光两次通过AOD 90以便补偿信号光在AOD中的频率漂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311050_615394_0_3.png图 2-2 声光偏转器光路示意图 偏转的信号光束91-94经过球面反射镜100上方照射到中继反射镜111-114上,通过这些中继反射镜,偏转后的信号光束91-94分别依次指向试件10上的21-24位置所对应的测量结构件121-124。偏转后的信号光束91经反射镜111、反射镜130、透镜组132、反射镜134和反射镜136照射到测量结构件121处。采用同样方式,偏转后的信号光束92经过反射镜112、反射镜138、透镜组140和反射镜142照射到测量结构件122处。偏转后的信号光束93经过反射镜113、透镜组144、反射镜146和反射镜148照射到测量结构件123处。最终,偏转后的信号光束94经过反射镜114、透镜组150、反射镜152和反射镜154照射到测试结构件124处。这样每个测量结构件中121-124处都会接收到一束偏转后的信号光,由此共产生9束偏转后的信号光,这9束信号光将按照原光路返回到AOD 90中。这9束由测量结构件121-124产生的偏转后的信号光分别被指定编号为101-104。AOD 90将产生9束偏转后信号光束经反射镜86反射后形成一组信号光116并通过透镜组84进入滤波/合成器80,并在滤波/合成器80中的微型反射镜上形成9束信号光束的衍射图案,此衍射图案要原大于微型反射镜,由此微型反射镜使得偏转信号光的光学损失较低。滤波/合成器80通过透镜组84接收了9束偏转后的信号光束,滤波/合成器80将每束偏转后的信号光与通过透镜组78接收到反射后的参考光束72进行汇合,每束汇合后的信号和参考光束入射到9只光电探测器阵列118中的一只光电探测器上。每束信号和参考光的汇合都会产生一个干涉图案,相应的光电探测器测量干涉图案中辐照度得到相应的条纹电子信号。如果参考光和信号光的光程发生变化,则会引起干涉图案位置偏移,从而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条纹电子信号,由此可以检测试件10的位移变化。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311050_615395_0_3.png图 2-3 测量结构件结构示意图 测量结构件如123的结构如图 2-3所示,主要包括准直器160、参考结构162和测试板164。准直器160和参考结构162

  • 美国波音公司激光干涉法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美国波音公司激光干涉法大尺寸构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综述

    摘要:航天器用各种大尺寸构件都普遍要求超低膨胀系数以保证构件尺寸的稳定性,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长度1m以上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多数航天器用大尺寸构件需要精确测量整个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本文对美国波音公司在太空望远镜大尺寸桁架超低热膨胀系数整体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以了解国外技术发展状况,给今后开展此方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 前言 在太空运行的各种航天器,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其环境温度变化很大,受阳面温度可高达上百摄氏度,而被阳面温度却在零下几十摄氏度。因此,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由于材料的热膨胀,会引起航天器结构的尺寸变化。但是从航天器的某些部件和仪器的技术要求考虑,希望航天器的某些结构的稳定性要好,这一点对通讯卫星天线结构及敏感元件、太空望远镜的镜筒支架等的使用和安装尤为重要。尤其是卫星和望远镜桁架结构更要求其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因热应力产生变形或者变形极小,即所谓零膨胀。 传统热膨胀系数测试只针对长度100mm以下的小试样,已无法满足大尺寸构件的超低热膨胀系数测量。为适应航天器制造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以1m以上长度的E-08/K量级材料热膨胀系数需要更加准确的测试。因此,研究航天器用复合材料工程构件的超低膨胀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美国波音公司在太空望远镜桁架超低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方面所开展的工作。2. 波音公司激光干涉法第一代热膨胀系数测试技术 早在1971年波音公司的Bond等人就开始研究一种用于监测大直径天线在空间模拟腔体内动态行为的多通道激光干涉法测试技术【1】,其中采用了可反转条纹计数技术来测量安装在试验箱体外测量装置与安装在腔体内天线上7个光学反射镜之间的距离。 试验腔外测试仪器距离腔体内部天线的距离将近5m,干涉仪采用了Twyman-Green干涉仪,其中参考光束的相位在13.5kHz频率处进行调节以便对每个通道进行可反转条纹计数,每根条纹计数对应的距离变化增量为7.9nm(0.125倍激光波长),整个光学系统结构如图 2-1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7_615105_3384_3.png图 2-1 多通道激光干涉仪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技术,波音航空公司在1974年至1975年期间针对大型空间望远镜(LST)项目中的石墨环氧测量支架进行了热膨胀系数测试考核【2】。具体测试考核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测试管状支架和H型支架的热膨胀系数,另一方面是对管状支架热膨胀系数进行了热循环效应考核。 热膨胀系数测试试件为91.44厘米长的截面分别为圆形和H型的管材,被测试件放置在真空腔内并稳定24小时后再进行测试,图 2-2所示为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被测试件悬浮在含有加热套的真空腔内,激光干涉仪的光学部件放置在真空腔外的底部位置,形成立式结构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用来测量试件长度变化的聚焦光束垂直进入真空腔底部的光学窗口,整个测量装置实物如图 2-3所示,激光干涉仪测量装置实物如图 2-4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7_615106_3384_3.png图 2-2 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7_615107_3384_3.png图 2-3 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整体照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8_615108_3384_3.png图 2-4 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激光干涉仪测量装置 每个被测试件上安装了三只测温热电偶和四个角反射镜,如图 2-5所示。激光干涉仪测量得到四个角反射镜的位移变化,由此得到热变形量和监视试件的倾斜。在被测试件的顶部安置一个参考反射镜用来抵消被测试件和干涉仪之间相对运动所带来的影响。 测试中真空腔内部气压低于1Torr以下并使真空度稳定16个小时,然后使试件温度升到37.8℃(100℉)后在冷却下来,整个加热冷却过程中,每隔2.8℃(5℉)测试一次热变形量,每隔14℃(25℉)进行一次30分钟的恒温。整个温度变化过程直到试件冷却到-73.3℃(-100℉)停止。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8_615109_3384_3.png图 2-5 热膨胀系数测试系统测温传感器和光学器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铺层方向为(02±50)s 的管状试件热变形量测试结果如图 2-6所示,整个过程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 7.2E-08/℃(4E-08/℉)。图 2-7所示为管状构件热膨胀系数测试与计算之间的比较结果,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板层方向的有效性,这种特性可以用来设计特殊性能的复合材料。 在进行管件热膨胀系数热循环考核试验中,先沿着试件长度方向上安装两只1英寸宽的电阻加热器以建立起与热真空试验相同的试件状态,在热真空试验中,电阻加热器是用来控制管件的温度,而在管件热膨胀系数热循环试验中,加热电阻器只是实现相同的结构状态,热循环试验的温度控制则是采用真空腔内的加热套来实现。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8_615110_3384_3.png图 2-6 试件热变形量随温度变化的测试结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9_615111_3384_3.png图 2-7 测试与设计结果的比较 在热膨胀系数热循环考核试验中,反射镜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热膨胀系数测试时完全相同。热循环测试时也是先抽真空使得试件进行一两天的除湿,然后进行+38℃~-78℃(+100℉~-100℉)温度范围内的208次的冷热循环,大约间隔50次循环进行一次测量,在最后一次循环时,测试将电阻加热器取出后的试件热膨胀系数。热循环过程中试件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 2-8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52329_615112_3384_3.png图 2-8 热循环过程中试件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测量值[/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资料

大尺寸构件相关的资讯

  • 上海微系统所在大尺寸石墨烯制备及导热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制备决定未来,石墨烯材料的可控制备是石墨烯行业的基础,更是石墨烯在下游应用中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的关键。在批量制造石墨烯材料的过程中,精确控制石墨烯片层厚度、横向尺寸和化学结构等参数已成为石墨烯在热管理、新能源、纤维等领域应用的瓶颈。鳞片石墨剥离技术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该方法已实现石墨烯片层厚度和化学结构的精确控制,但在横向尺寸调控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典型的石墨烯横向尺寸分布在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以内。单一石墨烯片的的横向尺寸越大,所组装构建的宏观结构在导热、导电和力学等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因此,亟待发展横向尺寸在几十微米、甚至几百微米的大尺寸石墨烯材料规模化高效可控制备技术,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制备机理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近期,针对传统技术利用长时间、强氧化剂环境氧化剥离石墨存在的剪切破碎严重、横向尺寸难保持等关键科学问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丁古巧课题组在前期独创的“离域电化学解理” 方法(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28 (2022): 131122. 10.1016/j.cej.2021.131122)和“预解理再剥离”技术(Carbon 191 (2022): 477. 10.1016/j.carbon.2022.02.001)基础上,提出了 “氧化新鲜石墨烯网络结构”新策略,该策略首先利用离域电化学法深度解理石墨获得多孔的石墨烯网络结构,然后对获得的石墨烯多孔网络结构进行氧化剥离,由于多孔网络结构为氧化剂的输运提供了高速通道,实现了氧化剂当量和氧化剥离时间的同步大幅减小(图1a),氧化剂当量从通常报道的2-5减少至1,氧化时间从通常的3-5 h下降到1 h,为大尺寸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图1. (a) “氧化石墨烯网络结构”策略示意图;(b)大尺寸氧化石墨烯横向尺寸及分布;(c)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晶格结构分析;(d, e)“氧化新鲜石墨烯网络”策略的优势。该方法在不引入后续筛选处理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尺寸高晶格质量氧化石墨烯的高效制备。将石墨剥离过程中横向尺寸保持率提高到文献报道最好水平的1.5-2倍,将氧化石墨烯的平均尺寸极限从~120 μm提升到~180 μm(图1b)。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结构表征数据表明所制备的水相可分散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氧化石墨烯的晶格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石墨烯,是介于氧化石墨烯和高质量石墨烯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石墨烯材料。氧化剂当量和氧化时间同时减少不仅抑制了石墨/石墨烯碎裂,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石墨原料的sp2结构,在剥离形成的石墨烯片中形成了 “晶区网络包围非晶区岛”的特殊晶格结构(图1c)。更重要的是,机理研究还发现深度预解理石墨结构并保持其“新鲜性”对于石墨烯横向尺寸保持至关重要,传统方法在预解理和氧化剥离体系之间切换时引入的洗涤干燥等过程不可忽视。现有预解理方法很难将石墨解理成石墨烯网络结构,而且溶液体系切换不可避免的片层“回叠”效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新构建的氧化剂输运通道。相反,“离域电化学解理”体系很好地匹配了氧化剥离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不同体系切换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氧化新鲜石墨烯网络结构”策略成功的关键。进一步的物性结果(图2)表明,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具有良好水相分散性,可组装形成层状结构宏观膜。与绝缘的传统氧化石墨烯膜不同,在不经还原处理情况下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宏观膜表现出良好导电性,电导率达到305.3 Sm-1。同时,相对于小尺寸氧化石墨烯,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构建的宏观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杨氏模量达到21.2 GPa,拉伸强度达到392.1 Mpa,分别是小尺寸石墨烯膜的~3倍和~5倍。更重要的是,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在构建石墨烯导热厚膜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制备的100 μm石墨烯厚膜导热系数达到1576.1±26.7 W m-1 K-1,超过此前文献报道水平,充分体现了大尺寸石墨烯的导热优势。图2.大尺寸氧化石墨烯膜的显微结构(a)、导电性能(b)、力学性能(c-f)和导热性能(g-j)优势。上述工作大幅突破了氧化石墨烯的平均横向尺寸极限,同时拓展了氧化石墨烯的物性空间,形成了水相可分散大尺寸高质量氧化石墨烯的可规模化制备技术,从材料层面为石墨烯基器件热管理体系、力学增强结构、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突破和应用升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Oxidating Fresh Porous Graphene Networks toward Ultra‐Large Graphene Oxide wi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为题在线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9.924,10.1002/adfm.202202697)。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张鹏磊博士,通讯作者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丁古巧研究员、何朋副研究员。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2337, 11774368 and 11704204)等资金支持。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fm.202202697
  • 激光跟踪仪:在大尺寸高端装备中大显身手
    导语:激光跟踪仪作为大尺寸空间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国内企业又缺乏深厚的经验积累,导致该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历经十余年的研发与实践,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共同组建的研发团队终于在激光跟踪仪的技术领域有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肩的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个研发团队的激光跟踪仪和它在精密制造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说起激光跟踪仪,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对它大概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大尺寸空间几何量精密测量仪器,是大型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检测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多(三维坐标、尺寸、形状、位置、姿态、动态运动参数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量程大、可现场测量等特点。检测的装备体积越大越能显示出此类产品的优越性,所以它更多出现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重工与船舶、能源、科研、医疗等领域等先进制造领域。激光跟踪仪是激光干涉测距技术、激光绝对测距技术、精密测角技术、光电探测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精密跟踪技术、现代数值计算理论等各种先进技术的集大成之作,需要突破百米的测量范围、毫秒级的测量时间、微米级的测量精度以及动态实时跟踪测量等各项技术难点,技术门槛非常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几乎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有美国FARO、美国API、瑞士Leica三家公司生产销售激光跟踪仪,我国当前尚无成熟的激光跟踪仪产品销售。因此,攻克关键技术难点实现激光跟踪仪国产化迫在眉睫。组建团队 攻关激光跟踪仪技术壁垒由于激光跟踪仪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激光跟踪仪的自主研发。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共同组建的研发团队(以下简称该团队)一直致力于实现激光跟踪仪的国产化。该团队激光跟踪仪的研发历史已有十余年,并阶段性取得骄人成绩:(1)2011年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原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激光跟踪仪研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跟踪仪整机研制;(2)2013年推出国内首台原理样机,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稳定的整机开发团队,引领国内激光跟踪仪的整机与系统关键技术发展,积极追赶国际前沿;(3)2017年推出国际首台三自由度飞秒激光跟踪仪样机,从技术层面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4)2021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样机,并通过技术指标测试;(5)2021年三自由度激光跟踪仪进入到产业化阶段,立足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组建了数十人的激光跟踪仪产业化团队,建立激光跟踪仪小批量生产线。该团队在激光跟踪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共申报发明专利32项(已授权21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2020年激光跟踪仪成果通过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本研究成果技术难度很大,创新性很强,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激光跟踪仪填补国内空白,飞秒激光跟踪仪属国际首创,其中绝对测距精度、断光续接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荣获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特等奖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团队目前主推三自由度激光跟踪仪ICAM-LT-3DOF、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ICAM-LT-6DOF如图1所示。除此以外,该团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制解决方案,更加贴近客户的使用需求,解决用户的“非标”问题。图1 ICAM-LT-3DOF型激光跟踪仪图2 ICAM-LT-6DOF型激光跟踪仪干货满满 技术原理深度剖析当三自由度激光跟踪仪工作时,如图2所示,激光测距系统获得靶球到仪器的精确距离r,方位编码器和俯仰编码器测角系统分别测出目标方位角A和俯仰角E,利用这三个原始测量值,就可以通过球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获取空间三维直角坐标(X,Y,Z)。图3 三自由度激光跟踪仪原理图合作靶球在空间移动时,从合作靶球返回的一部分光会进入激光跟踪仪内部的位置检测器(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随着合作靶球的移动PSD将探测偏移值,跟踪控制系统根据这个偏移值控制方位和俯仰电机转动直到偏移值为零,从而达到跟踪的目的。测量组合参数(A,E,r) 经过坐标转换得到空间三维直角坐标(X,Y,Z)后,经过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得到被测对象各种几何量参数。激光跟踪仪数据采集系统将测量数据发送至上位机以后,经上位机解析可以确定目标的三维尺寸、几何形貌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并打印测量结果。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为三自由激光跟踪仪的升级产品,如图3所示,在空间位置信息测量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测量、光电测量和惯性测量等模块,用以获取目标空间姿态信息。首先需要建立激光跟踪仪坐标系与上述测量模块之间的转换关系,并通过视觉测量中纵向投影比不变的约束实现横滚角测量;在上述基础上,基于光束向量唯一性约束和激光准直传感原理实现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测量,最后实现三个空间姿态角的测量;除此之外,还融入了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信息,用于动态条件下的辅助测量。图4 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原理图多项技术突破 跻身国际先进该团队历经10余年的垂直深耕,在激光跟踪仪领域相继突破了高速激光干涉测距、高精度绝对测距、精密跟踪转台设计、高精度测角、动态伺服跟踪、目标快速识别锁定、多源融合姿态测量、系统误差检测与补偿等多项关键技术,在80m范围内,跟踪测量速度大于4m/s,具有良好的目标快速识别锁定能力,测量精度达到15μm+6ppm,技术性能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优势突出 大尺寸精密测量显身手在大尺寸精密测量领域,激光跟踪仪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功能多、可现场测量等优点,取代了大型固定式三坐标测量机、经纬仪、全站仪等许多传统测量设备,在设备校准、部件检测、工装制造与调试、集成装配和逆向工程等应用领域显示出极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激光跟踪仪已成为大尺寸精密测量的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可以为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重工与船舶、科学研究、能源、医疗等领域等行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1)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飞行器具有外形尺寸大、外部结构特殊、部件之间相互位置关系要求严格等特点,飞行器的装配通常是在各部件分别安装后再进行总体装配,在部装的某些环节和总装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几何检测。激光跟踪仪测量的现场性和实时性以及它的高精度可以满足飞机型架和工装的定位安装、飞机外形尺寸的检测、大型零部件的检测以及飞机维修等工程测量需求。例如,测量一架大型飞机的内外形尺寸,首先要确定整架飞机的空间坐标,保证所测量的外形尺寸空间点都在同一坐标系中,可以布置足够的激光跟踪仪测站,这些测站保证了飞机上、下、左、右、前、后等整个外形都在激光跟踪仪测量范围内。其次要保证飞机处于静止状态,测量过程中不能产生移动。激光跟踪仪在每个测站测量某一个区域的飞机外形坐标点,将各个测站下的飞机外形坐标连接起来就构成整架飞机的外形尺寸坐标,对这些点进行处理可形成飞机外形的数字模型。激光跟踪仪扫描范围大,采集数据速度快,数据采集量大,精度高,大大提高了飞机测量的工作效率。(2)汽车制造领域在汽车制造领域,激光跟踪仪用于车身检测、汽车外形测量、汽车工装检具的检测与调整。通过激光跟踪仪采集汽车不同部位的点云数据,再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汽车曲面点云数据,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得到汽车三维模型。另外,汽车生产线需要以最高级别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进行定期检测,以进行重复性和适产性测试。激光跟踪仪这种移动坐标测量设备适合工业现场使用,在检测工程中使汽车生产的停工期大幅缩短。(3)重型机械制造领域在重型机械制造业中,大尺寸部件的检测和逆向工程常采用激光跟踪仪。在零部件生产中,该系统可以快速精确地检验每个成品零部件的尺寸是否与设计尺寸一致,同时将零部件物理模型迅速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化文件可以用各种方法处理从而得出测量结果。在工件模具生产中,激光跟踪仪对工件模型进行扫描测量后建立数据模型,由数据模型生成可被加工中心识别的加工程序,从而加工出模具。三维管片和模具测量系统也是激光跟踪仪的典型工程应用之一,通过跟踪测量成品管片各个表面上的空间点坐标,经过坐标系转换和纠正将表面数据点拟合成平面或曲面,检验管片的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便可判断成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激光跟踪仪测量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采集大量空间数据点信息,同时可以直接处理数据,给出成果报表,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4)重工与船舶领域在造船工业领域中,激光跟踪仪常用于舰船外形尺寸检测、重要部件安装检测与逆向工程等。例如,船舶制造公司对于甲板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每一个拼接块的连接点都必须恰好能够和另外一片拼接块严丝合缝对接,且甲板外侧的外观必须与船体形状严格吻合,如此才能体现船舶的质量和性能。激光跟踪仪能够实时地对长度以及横向曲率进行测量,代替笨重的模板进行现场装配与检测,可使生产时间节约60%-70%,大大提高了船舶的生产效率。(5)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激光跟踪仪常用于大型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尺寸检测和辅助维护。例如,水力发电站中,新的涡轮发电机投入工作之前,必须获得精确的涡轮机转子形状,以便后续的勘测;当进行水力发电站的检测时,需要对在役涡轮机转子开展数字化测量,从而确定涡轮转子的磨损情况。在风力发电站中,对大型风电轮毂叶片外形尺寸进行高精度测量是保证风电轮叶片正常工作的关键。激光跟踪仪能够完成定轴轴径、同轴度、轮毂连接孔位置度的高精度测量,并且仪器轻便灵活、精度高、测量范围大、能够现场测量,已成为风电行业的必然选择。(6)科研领域在科研领域中,激光跟踪仪在粒子加速器的定期检测与调整、重要核心部件安装检测以及机器人制造校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机器人在工厂机械安装、马达驱动安装、夹具重组等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必须保持规定的精度,才能称为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机器人设计尺寸与实际生产尺寸的偏差往往较大,主要是由于机械公差和部件安装误差所引起的。在校准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中,一般有两个工作测量组,一组负责装配机器人,一组则负责检测校准安装部件,激光跟踪仪安置在这两个测量组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控制定位,激光跟踪仪可以监测两个工作小组的测量工作。在一组操作人员利用激光跟踪仪检测机器人配件的同时,另一组工作人员负责装配经过检测的工件,装配后再利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校准。这样,大幅提高了机器人生产安装的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7)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质子医疗机在治疗时最重要的是需要准确定位患者体内癌细胞位置,通过控制治疗床移动,将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送到有效的治疗区域内,才能够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因此医疗机在安装调试时,要求系统能够控制机械臂,将末端工装精确地移动到理论位置。这对测量方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能够准确调整病灶中心的位置,X、Y、Z方向偏差要求小于0.1 mm;能够调整连接法兰的姿态精度,RX、RY、RZ要求小于0.1°,同时检测、分析效率要尽可能高。在质子医疗机安装调试过程中,激光跟踪仪可以提供简单便捷的应用方案。首先通过测量固定在墙体上的定位点,建立离子源坐标系,在软件中将机器坐标系定位到离子源坐标系统;通过坐标转换得出病灶中心与工装上定位孔的坐标关系,解算出定位孔的坐标。其次,将反射球放置在定位孔上,通过监视窗口功能查看当前位置偏差,实时调整工装,使偏差逐渐缩小至公差要求。该团队研发的激光跟踪仪已在卫星天线变形与位姿测量技术、飞机大型部件装配测量技术、船舶分段对接测量技术、高能加速器准直调节测量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校准技术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制造业中的智能装备、复杂结构制造、高精密制造和装配的兴起,对于测量系统提出了精度更高、智能化程度更高、适应性更强的要求。激光跟踪仪作为最先进的三坐标及姿态精密测量仪器之一,将为工程技术及科学研究大尺寸精密测量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激光跟踪仪应用范围广、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该仪器在高端制造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激光跟踪仪的国产化,对于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借势而起 稳扎稳打培育市场目前,国家政策一直在主张推进仪器的国产化,实现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的同台竞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对国产激光跟踪仪的市场化推进是极大的政策性优势。在国防军工行业,激光跟踪仪的应用主要在导弹的测量、潜艇的测量、战斗机的装配、军舰的测量、天线的装配及外形检测,大型结构件测量检测等。由于进口的高端激光跟踪仪含有摄像头装置,这对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造成了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进口激光跟踪仪不对我国展示源代码,不排除进口激光跟踪仪含有潜在的功能,这对我国部分商业秘密也带来了风险。如此种种安全隐患更是急需国产激光跟踪仪技术的开发与产品的应用。这是提供给国内企业的机会更是挑战。该团队也将借助他们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可靠的数据链优势,以及强有力的价格优势和维修服务优势,不遗余力的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结束语随着中国先进制造业和高端装备的飞速发展,以激光跟踪仪为代表的高精度、数字化、智能化的精密检测设备已经成为这些领域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制胜法宝。一方面,激光跟踪仪在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制造行业的核心仪器,国内对激光跟踪仪的需求量激增,国产化呼声高涨;另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对我国的技术限制和打压,使激光跟踪仪的采购和售后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将影响我国高端装备的发展,所以国家对激光跟踪仪等关键核心仪器的国产化大力支持。显而易见,未来激光跟踪仪的产业化具有极为光明的市场前景。
  • FreeScan Trak Pro2,进一步革新大尺寸工件的全尺寸检测效率!
    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不断普及,其在赋能制造产品尺寸高效控制的同时,制造企业用户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应用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使用效率。如今,高精度三维扫描仪的扫描速度非常快,但是在粘贴标志点这一预处理环节却需要不少时间,特别是在大型工件的三维扫描中,甚至会超过三维扫描的时间,这也成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基于此,先临天远从用户需求出发,研发了基于光学跟踪技术的FreeScan Trak Pro系列产品,无需标志点,可以实现高效的大型工件三维数据获取。本期,我们详细了解下,FreeScan Trak Pro2如何提升大型工件的三维扫描效率,实现三维数据又快又准地获取。Part01、作为测量工具,精度是重中之重作为一项3D测量工具,精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参数,FreeScan Trak Pro2精度高达0.023mm,配合摄影测量,体积精度达到0.044mm+0.012mm/m。同时,FreeScan Trak Pro2重复性精度稳定,多次测量同一样件的结果一致性高。高精度且重复性精度稳定,使得FreeScan Trak Pro2在进行大型工件的测量过程中,结果可信性高。Part02、多项优势组合,打造大型工件扫描高效率在整个扫描过程中,从预处理到三维扫描再到数据处理,FreeScan Trak Pro2在每一个操作环节均体现着“高效”二字。无需贴点,节省大量预处理时间基于动态光学跟踪原理,FreeScan Trak Pro2跟踪式激光扫描系统中,系统可对扫描头进行跟踪定位并实时获取测量目标的三维数据,无需粘贴标志点,即可完成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该铸件长约4.5m,高约1.8m,重达20吨-如此一来,在大件扫描过程中,能够减免大量的预处理时间,例如上图这个大型铸件,能够省去至少1个小时的贴点时间。三维扫描快速、流畅FreeScan Trak Pro2共计拥有58束蓝色激光线,扫描速度可达368万点/秒(配合使用TE25扫描仪),且扫描过程非常流畅,上图中20吨的大铸件,三维数据获取仅需半小时(包括转站时间)。扫描速度快,且能够稳定、顺畅地完成扫描任务,在大型工件测量过程中,FreeScan Trak Pro2打造了非常舒畅的扫描体验。实时网格,减少数据后处理时间FreeScan Trak Pro2跟踪式激光扫描系统实现了扫描过程中,实时生成网格数据,这样就减少了点云封装的时间,扫描之后,就可以直接导出stl数据。特别是针对这种大件,数据量大,点云封装的时间较久。如此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大件三维数据获取效率。无需贴点预处理,扫描快速流畅,实现三维数据实时网格化,先临天远研发团队从用户实际使用需求出发,每一个使用环节均进行了设计优化,实现了大型工件的扫描高效率。FreeScan Trak Pro2已经在大型工件的测量应用中大展拳脚。具体应用案例新能源车电池托盘检测FreeScan Trak Pro2扫描新能源车电池托盘仅需3分钟左右,将扫描数据导入至检测软件中,在路径设置完成的情况下,测量时间仅需1-2分钟。如此,在5分钟以内,即可完成所有孔位的测量数据,位置偏差一目了然。白车身三维扫描通过FreeScan Trak Pro2跟踪式激光扫描系统,扫描下整个白车身仅需10分钟左右,为生产尺寸质控的提速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优化设计,FreeScan Trak Pro2实现了大尺寸工件全尺寸检测效率的进一步革新!另外,FreeScan Trak Pro2无需贴点,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自动化三维检测项目中,通过机器代替人工,能够实现三维检测效率提升的质变,将在整个制造业中发挥效力。先临天远精耕工业3D测量领域多年,具有强大而全面的产品体系,致力于为每一位工业测量用户提供最为合适的三维视觉解决方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