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shushi
第1楼2010/03/26
做基体含量小于80%的金属样品时,可以使用诱导含量。原因是因为金属中有含量很高的元素(除基体外的其他元素),造成整套标准样品中,基体元素含量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激发中会体现在基体元素的光强中,而我们在平常的分析中是采用内标法的(曲线中的横坐标是该元素和基体元素的强度比,纵坐标是含量)。我们在强度比当中,选用基体元素作为内标,是由于其含量的稳定性,使同材质的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变化不至于使内标元素的光强产生过大变动。比如,,,假设不锈钢中,,含镍从5%-25%,另外还有Cu的元素,含量均在1%以下。含镍5%的样品中,,,和含镍25%的样品相比,,,基体元素铁的含量相差了20%,假设这20%的含量差距体现在基体元素的光强上,那么,对于两块标准样品Cu元素的强度比来说,数据受内标铁(基体)含量的影响甚至要大于受Cu本身含量的影响。这时,,测量的结果会产生很大偏差,,所以需要引入诱导含量法解决,在使用诱导含量法时,,,曲线的横坐标是强度比,,,纵坐标是含量比,而不是含量,,,,,不知道这么说,,明白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