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
第1楼2008/07/15
三、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仍占多数,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农村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的客观现实,努力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本身即是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可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企业与农民合作,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出发点是建立和完善一套从原料种养殖到生产加工、经营、消费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落脚点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由于食品的原料主要来自农田、养殖场、水域,加强食品安全的控制必然要涉及到原料的源头管理。近几年,很多食品加工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不得已延长产业链,纷纷到农村租赁、承包土地建起了农场或养殖场。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对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却违背了社会分工原则。企业主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必须学会种地、养殖,无形之中会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主通过各种方式对土地的租赁或占有,挤压了农民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可以从机制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矛盾。
首先,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在政府主导下对社会资源的合理规划、有效整合及科学利用。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由政府组织农民和有关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合同、协议等形式建立互利共赢的机制,实现土地的连片种植或集约化养殖,由食品加工企业根据产品开发需求下订单,农民按照订单组织生产种植、养殖,龙头企业负责统购统销。真正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定单农业的转变。
其次,由于食品加工企业对农业的反哺及带动作用,促进了食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订单农业确保了农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渠道的稳定,同时也解除了食品加工企业办农场的烦恼。通过连片种植基地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分散建设基地中返租倒包土地及管理费用过高、因建设隔离带占用土地过多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基地建设成本。据初步测算,实施区域化建设之后,每建设一个300亩的基地,可节约土地7.8%,节约基础投入130多万元,节约管理成本10万元/年。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土地资源使用价值
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极少的国家,目前是以约占世界20%的人口,拥有全球7%的土地面积。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单位农田产量和产品价值。由于区域化管理倡导的是连片种植的定单农业,在农作物的品种选择、生产管理以及价值评估等方面都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是在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物资的使用管理方面,建立了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和质量保障赔偿制度,对农兽药进行定期检测、风险评估、合理推荐使用等措施,科学指导农民对农兽药、添加剂的使用,形成农兽药产、供、销、用的全封闭、无缝式管理链,有效提升区域内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综合管理水平,营造出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生产“大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原料农兽药残留及其他化学品污染问题。在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中,食品加工企业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企业是链接市场与农业的关键环节,市场需求变化要通过企业与农民签订的订单传导给农民,从而引导农产品结构的适时调整;市场的需求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的优化和价值提升。
(三)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对区域内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食品安全区域化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系,如何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经营的部门很多,职能交叉或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就是要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政府职能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定位,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的新突破,本着务实、便民、高效的原则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负责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工作。
2.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逐步使食物链生产、加工、经营等各环节走向规范、有序的状态。在政府的主导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
一是建立了农业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制。政府整合有关部门科技资源组建了农业专家队伍,通过热线电话、网站及农作物门诊、兽医站等多种途径,解答农民疑难问题,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通过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整体食品安全意识。
二是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内检测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控制离不开实验室的技术支撑,但是实验室的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后,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及重点扶持,有效的整合了区域内的检测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现有检测设施的技术支撑作用,避免了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重复建实验室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三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生产物资的配售机制。农业生产物资的配售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农业化学品的配售、使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前,农资的配售主要依赖于各种不同的市场渠道,在缺乏有效管理的状态下,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时常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建立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后,对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区域准入制度。凡在区域内销售使用的农业生产物资,特别是农业化学投入品,均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登记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