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上吧 2008/12/17
关于使用多个比色皿的问题? 在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同志告诉我,使用多个比色皿同样会带来误差 不信,你可以拿几个比色皿试试,做空白试验就行,看你把一个比色皿调0后,其它的比色皿能不能到达0点? 我发现我们实验室的比色皿哪一面对着入射光都是有讲究的(有个记号),不知道你们的是不是?
祥子 2008/12/17
[quote]原文由 [B]dick523[/B] 发表: 关于使用多个比色皿的问题? 在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同志告诉我,使用多个比色皿同样会带来误差 不信,你可以拿几个比色皿试试,做空白试验就行,看你把一个比色皿调0后,其它的比色皿能不能到达0点? 我发现我们实验室的比色皿哪一面对着入射光都是有讲究的(有个记号),不知道你们的是不是?[/quote] 比色皿放入时,确实要前后一致,不然也有误差。
dickwang2008 2008/12/11
[quote]原文由 [B]zhouyuhu[/B] 发表: [size=4]看一个板油说分光上机时一般把浓度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进行检测,不知道依据在哪里??? 俺的想法是:可能担心浓度高的把浓度低的污染了,从而使得浓度低的结果偏低,那俺要问题,会不会浓度低的把浓度高的结果带低呢? 还有,一般在检测过程中,按照俺的习惯,一般都是按照样品编号排列的,不能轻易改变的,不知道大家什么习惯。 其次,这种情况只能在可见区应用,因为可见去你能看见溶液的颜色,大致可以目视比色,做个简单的判断,但是在紫外区,就不能适用了。 最后,不知道大家平时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们的经验。[/size][/quote] 浓度测定的顺序一般为从低到高,如你说的浓度低的可能会带低浓度高的,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浓度低的响应值很小,那么它的变化值显示出来就会很小。
lilongfei14 2008/12/11
是应该把浓度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先测低的,再测高的,因为都用习惯是用要测的溶液洗三次比色皿。如果要先测高的话,很容易污染低含量的,这里面有个计算的问题,比如要测的含量是1、10、100、1000、。假设都有1%的残留不能洗干净。你代进计算,1000就10,那么测定结果就是110了,而从100的就只有1,测1000的就是1001了。这样就一目了然,当然我的数有点大,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夕阳 2008/12/11
[quote]原文由 [B]zhouyuhu[/B] 发表: [size=4]看一个板油说分光上机时一般把浓度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进行检测,不知道依据在哪里??? 俺的想法是:可能担心浓度高的把浓度低的污染了,从而使得浓度低的结果偏低,那俺要问题,会不会浓度低的把浓度高的结果带低呢? 还有,一般在检测过程中,按照俺的习惯,一般都是按照样品编号排列的,不能轻易改变的,不知道大家什么习惯。 其次,这种情况只能在可见区应用,因为可见去你能看见溶液的颜色,大致可以目视比色,做个简单的判断,但是在紫外区,就不能适用了。 最后,不知道大家平时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们的经验。[/size][/quote] 我认为楼主可能将所谓的“浓度排列顺序”的概念断章取义化了(但我相信楼主不是故意的)。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下: (1)当仪器做工作曲线时一般均采用外标法,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此时我们大多是将标样按照浓度由低向高的顺序依次测定。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仪器参数软件设置所规定的就是让你从浓度低的开始依次测量:另一个原因是避免高浓度的样品的残留(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吸[/color][/url]的进样毛细管上的残留、分光用比色杯内壁的残留等)对低浓度样品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时微乎其微,因为我们在更换下一个标样时需要清洗毛细管或比色杯、正因为如此、有时人们在做工作曲线时,由于影响甚微,所以不进行清洗就可连续测量标样。所以说,测量样品按照浓度排列一般是指做标准曲线而言。 (2)真正测量未知样时,不可能按照浓度的高低而排列,就像楼主所说的“按照颜色排列浓度”;因为仅仅凭借肉眼是不能准确定量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颜色的深浅就能反映所要测定元素的浓度高低的。 (3)在更换未知样品前,一般均要清洗比色杯数次,因此样品的排列是无需按照浓度排列的。如果那样做也是不太现实的,起码是费时费力的。
dickwang2008
第1楼2008/12/11
浓度测定的顺序一般为从低到高,如你说的浓度低的可能会带低浓度高的,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浓度低的响应值很小,那么它的变化值显示出来就会很小。
夕阳
第3楼2008/12/11
我认为楼主可能将所谓的“浓度排列顺序”的概念断章取义化了(但我相信楼主不是故意的)。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下:
(1)当仪器做工作曲线时一般均采用外标法,如原子吸收、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此时我们大多是将标样按照浓度由低向高的顺序依次测定。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仪器参数软件设置所规定的就是让你从浓度低的开始依次测量:另一个原因是避免高浓度的样品的残留(如原吸的进样毛细管上的残留、分光用比色杯内壁的残留等)对低浓度样品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时微乎其微,因为我们在更换下一个标样时需要清洗毛细管或比色杯、正因为如此、有时人们在做工作曲线时,由于影响甚微,所以不进行清洗就可连续测量标样。所以说,测量样品按照浓度排列一般是指做标准曲线而言。
(2)真正测量未知样时,不可能按照浓度的高低而排列,就像楼主所说的“按照颜色排列浓度”;因为仅仅凭借肉眼是不能准确定量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颜色的深浅就能反映所要测定元素的浓度高低的。
(3)在更换未知样品前,一般均要清洗比色杯数次,因此样品的排列是无需按照浓度排列的。如果那样做也是不太现实的,起码是费时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