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液相色谱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二)

液相色谱(LC)

  • 三)谱图问题
    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
    A)峰拖尾
    原 因 解决方法
    1、筛板阻塞 反冲色谱柱、更换进口筛板、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 填充填料至色谱柱中
    3、干扰峰 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
    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调整PH值,一般在3-7
    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 加入离子对或碱性修饰剂、更改色谱柱
    6、柱外效应 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
    7、二级保留效应,反相模式 加入三乙胺(碱性样品)、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加入盐缓冲剂(离子化样品)换柱
    8、缓冲液不合适 使用浓度20-100mM的缓冲液、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
    B)峰前延
    原 因 解决方法
    1、柱温低 升高柱温,一般为25-40度,不得超过60度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3、样品过载 降低样品含量
    4、色谱柱损坏 更换新柱
    C)峰分叉
    原 因 解决方法
    1、分析柱污染 可能是柱子污染,再生;入口可能被阻塞,拆下来清洗必要时更换色谱柱。
    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 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D)峰变形
    原 因 解决方法
    1、样品过载 减少样品载量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减少进样体积、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
    E)额外的峰
    原 因 解决方法
    1、样品中有其他组份 正常
    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 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提高流速
    3、空位或鬼峰 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减少进样体积
    F)保留时间波动
    原 因 解决方法
    1、温控不当 调好柱温
    2、流动相组分变化 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
    3、色谱柱没有平衡 在运行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
    4、流速变化 重新设定流速
    5、泵中有气泡 从泵中除去气泡
    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 更换合适的流动相、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

    G)基线漂移
    原 因 解决方法
    1、柱温波动。 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
    2、流动相不均匀或纯度不高 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及添加剂、重蒸水、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4、检测器出口阻塞 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 更改配比或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 更改流动相时,平衡半小时
    7、流动相污染、变质 检查流动相的组成、重新配制
    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重新用水及甲醇清洗柱,除去强留份。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
    H)基线噪音
    原 因 解决方法
    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 流动相脱气。强极性溶剂冲洗系统除去气。
    2、漏液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 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
    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 减少差异、稳定时间长一点
    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 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 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成 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8、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 选择互溶的流动相
    9、检测器/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 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检查并更正。
    10、流通池污染 清洗流通池
    11、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更换灯
    12、色谱柱填料流失或阻塞 更换色谱柱
    13、流动相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器工作不正常 维修或更换混合器
    I)宽峰
    原 因 解决方法
    1、流动相组成变化 重新制备新的流动相
    2、流动相流速太低 调节流速
    3、漏液(特别是在柱子和检测器之间) 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以及不正常的噪音。如果必要更换密封。
    4、检测器设定不正确 调整设定
    5、柱外效应影响:柱子过载;检测器对反应时间或池体积响应过大;柱与检测器间管路太长或管路内径太大 小体积进样、减少响应时间或使用更小的流通池、使用内径为0.007-0.01的短管路、减少响应时间
    6、缓冲液浓度太低 增加浓度
    7、色谱柱污染或失效,塔板数较低 更换同样类型的色谱柱。如果新柱子可以提供对称的色谱峰,则用强溶剂冲洗旧柱子。
    8、柱入口塌陷 打开柱入口,填补塌陷或更换柱子
    9、呈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全分离的物质的峰 选择其它类型的色谱柱以改善分离效果
    10、柱温过低 提高柱温。温度不宜超过60℃
    12、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 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
    J)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小
    原 因 解决方法
    1、检测器衰减设定过高或过低 减少或增加衰减的设定
    2、检测器时间常数设定太大 设定较小的时间常数
    3、进样量太少或太多 增大或减少进样量
    4、记录仪连接不当 使用正确的连接

    四)进样阀的问题

    以下问题在使用进样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A)手动进样阀,转动不灵
    原 因 解决方法
    1、转子密封损坏 更换或调整转子密封
    2、转子太紧 调整转子的松紧度
    B)手动进样阀,载样困难
    原 因 解决方法
    1、进样阀安装不当 重新安装
    2、定量环阻塞 清洗或更换定量环
    3、进样器污染 清洗或更换进样器
    4、管路阻塞 清洗或更换管路
    +关注 私聊
  • 老多_小多

    第1楼2008/12/29

    加点自己的东西就好了

0
    +关注 私聊
  • q313327118

    第2楼2008/12/30

    我曾经遇到过峰分叉的问题。就是做有关物质测定时,由于进样的浓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产生了主峰分叉。其实这不是进样量过载~!因为平时做样就按照这样的分析方法检测的。后来我换了下泵的过滤白头(我用的是安捷伦1200),过滤白头很脏,换了新的之后就没出现峰分叉的现象。
    所以很多都需要自己动手摸索。

0
    +关注 私聊
  • 3107

    第3楼2008/12/30

    实践出真知。

    q313327118 发表:我曾经遇到过峰分叉的问题。就是做有关物质测定时,由于进样的浓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产生了主峰分叉。其实这不是进样量过载~!因为平时做样就按照这样的分析方法检测的。后来我换了下泵的过滤白头(我用的是安捷伦1200),过滤白头很脏,换了新的之后就没出现峰分叉的现象。
    所以很多都需要自己动手摸索。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