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资料】一些安全实验知识!

分析化学

  •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请注意下列情况下常常会发生实验事故:

      一、违反操作规定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又如,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

      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

      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1楼2009/07/24

    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

      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像这样,也曾发生过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的手的事故。

      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三、药品混入杂质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又如: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2楼2009/07/24

    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

      2.一切实验一定要在预备室准备好,做到实验无误,方可拿到教室或实验室做。

      3.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4.有可燃性气体参加的实验,在点燃或加热前切勿混入空气或氧化剂。

      5.用药量宁少勿多,不要取用未经鉴定无标签的试剂,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6.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能者请教或查清资料再做,不要冒然实验。

      7.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8.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9.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3楼2009/07/24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解释:
    1、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意思是说硝酸、固体碘和硝酸银都属于受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必须存放在棕色瓶里,并放在阴凉处。
    2、碱瓶需用橡皮塞:意思是说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
    3、塑铅存放氟化氢:意思是说氟化氢(氢氟酸)易腐蚀玻璃,因而必须存放在塑料或铅制器皿中。
    4、易变质药放时短:意思是说易变质的药品存放时间较短,即不能长久贮存,最好现用现配制[联想:常见易变质的药品有:①氢硫酸放久了,则大部分将挥发,部分被空气氧化;②氯水长期存放将因慢慢分解而失效;③亚铁盐长期存放,则易被氧化为铁盐;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存放则慢慢退色]。
    5、易燃易爆避火源:意思是说易燃物质(如:二硫化碳、酒精、丙酮、苯、硫、磷、镁粉等)和易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存放时要远离火源。
    6、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意思是说实验室中用的干燥剂极易吸水,因而要用蜡封保存.
    警钟长鸣,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分析(转载)

    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 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 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 皮。
    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4楼2009/07/24

    一、 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 卫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 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 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 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
    路,然后引发火灾。
    4、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氯酸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 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 炸,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
    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5楼2009/07/24

    (一)防火与灭火
    化学实验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检查,使用时远离火种,也不能与强氧化剂接触.
    实验室里严禁吸烟,严禁生火取暖;家用电器用品要经常检修,防止绝缘不良而短路或超负荷而引起线路起火.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对小面积的火灾,应立即用湿布.沙子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使停火熄灭.火灾发生应立即报警,根据燃烧物性质使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常用的灭火器有以下几种:
    1.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电器起火.
    2.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可燃气体,油类,电器设备,物品,文件资料等初起火灾.
    3.1211灭火机:高效灭火剂,使用于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的起火.
    4.泡沫式灭火器:适于油类和一般起火.

    (二)一般伤害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配置药箱,内放常用医药用品:
    消毒剂:75%酒精,0.1%碘酒,3%双氧水,酒精棉球。
    烫伤药:玉树油,蓝油烃,烫伤药,凡士林。
    创伤药:红药水,龙胆汁,消炎粉。
    化学灼伤药:5%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硼酸,2%的醋酸,氨水,2%的硫酸铜溶液。
    治疗用品:药棉,纱布,护创胶,绷带,镊子等。
    1. 割伤处理:伤口保持清洁,伤口内如有异物应小心取出,然后用酒精棉清洗,涂上红药水,必要时敷上消炎粉包扎,严重时采取止血措施,送往医院。
    2. 烫伤和烧伤的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玉树油或75%酒精后涂蓝油烃。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处理,并涂上烫伤油膏后包扎,送往医院。
    3. 化学灼伤处理方法:如果沾上浓硫酸,切忌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必要时涂上甘油,若有水泡,应涂上龙胆汁。至于其他酸灼伤,可立即冲洗,然后进行处理。若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如果酸碱溅入眼内,应先用水冲洗,再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6楼2009/07/24

    (三)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学中毒有三条途径:
    1,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烟雾而中毒;
    2.通过消化道误服而中毒;
    3.通过接触皮肤而中毒。
    在实验室发生中毒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同时,紧急送往医院医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清者会较快恢复正常。若发生休克昏迷,可给患者吸入氧气及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2. 消化道中毒应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清钠溶液,边洗边催吐,洗到基本没有毒物后服用生鸡蛋清,牛奶,面汤等解毒剂。
    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浓硫酸先用干布擦干),具体措施和化学灼伤处理相同。

    (四)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体接触电的电压高过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触电,特别是手脚潮湿更容易触电。发生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将患者上衣解开进行人工呼吸,切忌注射兴奋剂。当患者恢复呼吸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0
    +关注 私聊
  • am1087

    第7楼2009/07/24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0
    +关注 私聊
  • 343561170

    第8楼2014/08/28

    很全面,谢谢楼主分享

0
    +关注 私聊
  • xiaoxu

    第9楼2014/09/09

    关系到自身安全利益的知识 很好的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