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摘自期刊)

  • 遨翔的岁月
    2009/10/12
  • 私聊

管理体系认证

  • 我院1995年12月通过IS09001标准初次认证,至今已通过三次复评审核,经历了质量管理体系按IS09001:2000标准的转换。初次认证通过后9年多来,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开展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方面,形成了本院的一些特点,现总结出来,与同行进行交流。
    1 充分重视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组织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管理手段,旨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地实施和有效地保持,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的一项重要活动,我院为了做好内部审核工作,使内部审核落到实处,每次内审均安排副院长、总工、副总工参与内部审核(副院长、总工、副总工均具有内审员资格证书),其中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担任,并作为其中一个审核小组的组长参加内审的全过程审核。总工任副组长,所有副总工均担任其中一个审核小组的组长对有关部门进行审核。从每次内审情况看,采用这种内审组组成具有以下优点。
    1.1确保内审的权威性
    由于审核组长及审核小组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总工、副总工担任,首先会引起各部门负责人及职工对内审的重视。从初次认证以来,各部门负责人及职工均能认真对待内审,按接待外部审核员一样,重视审核,如实接受内审员的询问、检查。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职工寻找各种理由不认真对待审核、与内审员发生矛盾或随便应付内审等情况发生,确保了内审的权威性。
    1.2确保内审的客观性
    因审核小组组长基本由院级领导及副总工担任,不存在部门之间的利益,审核员一般不会出现对某部门偏袒情况,确保了审核过程基本能保证实事求是,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能如实记录和反映。对于审核小组本身,因有院长、总工参与,使得整个内审过程中其它内审员也能大胆的工作,按照事先编制好的检查清单,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原则,采取听、查、看等方式,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进行记录、整理、汇总,及时编写内审小组小结,确保了审核过程的客观性。
    1.3确保内审的深度
    院长、总工是勘测设计成果质量技术把关的最高级别,在内审中,能比较清楚的了解工程项目在各生产部门的运作情况。比如,各部门、各工程项日是否真正按体系文件要求运作,专业之间的接口协调、进度的协调等情况,都能在审核时做到胸有成竹,及时发现问题;也不会出现因专业不熟等原因,被接受审核部门的人员不切实际的解释蒙混过关。此外,管理者代表、总工均参与了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讨论及修改,并最后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批,因此,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比较熟悉,对文件规定的要求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从而确保了内审的深度,避免内审走过场等情况发生。
    2 按过程对项目进行审核
    由于几年来我院生产任务繁重,仍按认证初期每年安排两至三次的集中式内部审核已显困难,因为每次集中式内部审核,至少需安排20多名内审员,在内审员中,除院长、总工外,其余大部分成员为生产部门的骨干,安排太多的集中式内部审核,必然会造成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并能经常性的对各部门进行内审,检查、监督各部门的质最管理体系运行,我院采取了按工程项目开展滚动式内审,即每年在安排一次集中式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抽取三至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包括大中型工程项目、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水利枢纽、堤防工程以及供水工程、安全等,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在集中式内审前定期安排项目审核,对工程项日涉及的部门进行审核。采用这种审核方式,审核员大为减少,每次项目内审, 一般只安排三名内审员即可,其中审核组长由项目分管总工担任,其余审核员由质量管理人员担任,审核时间比集中式内审稍长。在项目审核过程中,除审核与项目有关的各个部门外,还到工地对我院派出的驻地设代机构进行审核,不放过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每个地方和角落,使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深入全院质量活动的各
    个环节中。虽然按项目滚动式审核持续时间稍长,在短时间内不能反映本单位的质量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但是由于审核时由主管质量的管理人员和项目分管总工组成审核组,并且审核的内容涉及到项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因而审核不仅具备一定的深度,而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以点带面,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各部门进行部门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件和有效性的评审。我院在进行管理评审前,一般安排各部门进行本部门的管理评审。其评审的目的,主要是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在各部门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将各部门评审结果作为院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为院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部门管理评审的组织,一般由各部门一把手任组长。评审方法一般采用会议评审,由评审小组召开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但也有采用会议评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部门的管理评审。院要求各部门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的运行情况,对本部门实现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等进行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含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改进和变更的需要。
    评审内容一般包括:
    1)本部门实现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实现本部门质量目标的可能性和效果;
    2)对涉及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改进和变更的需要进行评价;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情况,各类程序文件、工作文件的适用性及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遵守情况;
    4)勘测、设计、监理或其他服务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达到质量要求;
    5)以往本部门的审核结果及其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结果;
    6)顾客提出有关本部门的质量信息等。
    这种形式对于部门是一次很好的检查和总结,对于部门之间也是一次相互督促和交流。从实施情况看,采取这种形式的管理评审,能使院全面了解、听取各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意见,效果较好。
    +关注 私聊
  • 遨翔的岁月

    第1楼2009/10/12

    刚开始接手质量管理时,看过的一篇文章。
    也看看。

0
    +关注 私聊
  • 沙漠兄

    第2楼2009/10/13

    我想,针对1.1节,绝大多数公司应该都未做到。整篇文章条理思路非常清晰,所述确实具有较大借鉴意义,值得仔细研读。在做管审前,还要求各部门先做部门的评审,这一点做得比较到位。一般的做法,只是到了管审会议上才阐述本部门的实施情况,深度不够。

0
    +关注 私聊
  • tanyong99

    第3楼2010/10/19

    总体审核方向可在参考意义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