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ongfei14
第1楼2009/12/31
仔细分析现实中那些在事业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味钻牛角尖的人,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1.这类人极其自以为是,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
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作为是极其正确的,既然自己的正确,那别人的就是错误,或者至少是有不足的地方。包括孔孟这样的圣人,在论述自己理论学说之时,不忘记指责他人理论的错误或不足。孟子就曾对“霸道之治”提出严厉的批评。而秦始皇以及后来的“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无非都是一意孤行地要堵上别人的嘴巴,其结果是越堵越难以堵上。
某青年,一直相信自己是个文学创作的天才,从高中时期便迷恋于文学艺术,对其他的一切学科都以不屑的态度对待,数理化成绩总是不及格。可是他在文学上却始终得不到承认,他的文学青年梦既辛酸又漫长。现如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依然笔耕不辍,自认为有一天会像卡夫卡一样扬名世界,岂不知他这个四处碰壁的文学梦何时才能苏醒?
2.这类人一厢情愿,忽视周围的客观现实
认为自己正确,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你那一套到底符不楙合现实状况呢?单凭主观愿望而死钻牛角尖,你必然是要四处碰壁的,就像死钻牛角尖的人最终会困死在象牙之塔里一样,顽固的结局必然是失败。
3.这类人不会灵活变通
《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意孤行,明知不可为而为,费尽辛苦,却一点效果没有,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人。既然没有什么结果,那还是及早变通为妙,不会变通者必然死路一条。
如果你在事业上属于“明知不可为而为”的那类人,那你最好“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1)不妨换个角度考虑。当你钻入牛角尖,越往前走越黑时,你首先应对你的选择提出问题:路线对吗?方法对吗?为什么越来越窄?此种情况你可以假设一下:用另外一种方法,走另外一条路线,是不是会越走越明亮呢?这就是换个角度想一下。
司马光砸缸这个事例,实际上就不是从正常角度,而是换一种角度考虑的具体应用。因为正常的救人方法达不到目的,走下去只能看着人白白送命,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2)在你前进途中小憩一下。你一意孤行于你的事业,就像石达开一意孤行,把军队领入死胡同。在人们纷纷劝你的时候,容易冲动的、听不进人言的你,不妨找一个没人的、僻静的地方睡上一小觉,身体在休息,头脑却在活动。在静静的空气中仔细品味一下你所做的一切有无价值、有无错误、有无缺陷……
湘军将领曾国藩就是一个在繁忙中喜欢找地方静一下的人。这样做可以使一个人像局外人一样来观察、审视自己,可以使一个人热烘烘、乱糟糟的头脑冷静下来。
(3)找一些有头脑的人做你的军师或朋友。这些人就像你的镇静剂,会使你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少逗留片刻。
像刘邦身边的萧何、张良就是这样的人,项羽身边的范增也是这样的人,只可惜项羽并不太听范增的话,使得老范增被活活气死了,而项羽却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越走越远,终于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恶狼
第10楼2010/01/06
楼主:
我在公司屏蔽了,下不了,能否发到我邮箱,感谢:
gongmingcs@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