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招标中标市场?
而对于低价中标的情况又是如何看待?
你觉得低价中标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
低价中标扰乱数采仪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采购自动监测设备应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污染减排、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对于各相关产品制造商、服务商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
不过就数采仪产品而言,作为一个技术门槛并不甚高的年轻行业,在发展初期容易出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企业低价恶性竞争等通病。浮躁而急功近利的行业风气让不少正规厂家很受伤,而最终损失的是行业的健康发展。
精细管理需要智能产品
一点多发、多点传输,提升环境监管的透明度、有效性
目前,全国已安装和正在建设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设备已达数万台。根据研祥战略研究院技术总监齐阳的说法,将来对数采仪的需求可能达到几十万个。“如果政策法规到位,每个污染源都应该需要相关产品。”而不久前公布的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工业污染源已达157.6万个。
在2007年决定涉足环保自动化在线监测设备以前,作为知名的民营科技企业,研祥集团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已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研发资源,其相关产品在电信、铁路等行业已有了广泛应用。
“精细管理需要智能产品。监控监测的自动化可以有效解放人力,降低管理、执法成本,提高监管效率。而环境监管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越来越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系统为其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手段。千里眼、顺风耳是现代化环境监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祥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瓒说。
中科天融则动手更早。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环保产业自动化设备研发的民营企业之一,他们从1992年开始就从事烟尘在线监测设备的研究。赵文峰说:“环境质量监测及定量检测分析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随着各级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带动监测设备生产和运营厂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管理意识和技术手段是相互促进的,以管理需求带动设备产品的不断升级,而技术手段的丰富反过来又会拓展管理领域。”张瓒以交通管理为例,“监控、处罚、收费的实际需要大大促进了智能化交通监控系统的研发和进步,而反过来这些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据她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某些重要污染源的监控是直接连接互联网的。通过权限管理,可以将相关数据开放给公众,也就意味着进行监督监管的主体是非常多的。这无疑有利于环境监管中社会监督体系的形成。而现在随着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地对数采仪一点多发、多点传输也有了现实要求。即同一监测数据可以发往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从而有效避免直接监管责任主体的不作为。“现在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是否落实还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政策而定。环境管理的需求正是我们研发的方向,而且还要更超前。”
设备有了,数采仪日常运行、维护的问题就开始得到重视。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第三方托管已经成为行内重要的业务方向。中科天融开展业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这一领域,而且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经营项目。赵文峰说,他们既可以提供“产品+服务”的打包,对于客户购买的其他品牌产品,也可以包揽其日常运行的维护、产品维修等工作,确保客户监测数据稳定、可靠地传输至监控平台。
走不出低价中标的怪圈?
什么是好产品还没有一套标准。强烈呼吁不要让低价毁了行业,要避免其他行业走过的弯路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便宜但粗制滥造的产品,不好用且寿命短,过一段时间往往就需要重新购买;性能优良、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完备的产品往往价格高,不过一次投资带来的是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将性能、服务、品牌置于价格之前的消费理念正在逐渐形成。而对于数采仪等环保设备的消费市场而言,这个理念同样需要培养。
“我们了解到,有的地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在设备方面甚至前后做了几轮重复投资,然后才意识到是在产品选择上出了问题。”张瓒透露。
“我们没有价格优势,只有产品和服务优势。”她同时坦言,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开拓市场的困境之一。“一方面,目前很多用户还难以接受价格高的产品。另一方面,即使认识到要用好的产品,但什么是好的产品还没有一套标准。”
目前,在数采仪行业,主要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嵌入式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和现地通讯技术,门槛普遍不高且相关技术成熟。用张瓒的话来说就是,像电脑攒机一样,稍微懂的人都能做。“大家都知道,攒机的质量控制、产品的稳定性、服务都是跟不上的。”她指出,环保自动化产品的生产不难,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才是关键,数采仪产品真正的门槛在于服务和维护。“在这个消费市场,是服务支持产品的寿命周期,而这需要持续而大量的投入。”
在脱硫行业中备受诟病却让人无可奈何的低价中标,在数采仪产品招标采购中也并不罕见。对此,受访的企业虽然都不愿详细透露因为价格而铩羽而归的经历,但都强烈呼吁改善这种现状。“希望不要让低价毁了行业,要避免其他行业走过的弯路。”
在竞标过程中,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一味地压低价格,中标后再通过各种变通方式来挽回损失。而所谓的变通方案,无非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便捷的办法就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如此,产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保证后期的售后服务。
对于这种低价竞标的情景,作为投标人有时也有很多无奈和困惑,有一些业主为了减少项目开支,在招标过程或签订合同过程中将标底或合同价格就定在供应商的成本以下。
赵文峰解释说,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有业绩有市场份额,要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保证后续的服务和产品技术研发。“在竞标时,还是希望业主能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公司信誉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判,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投标企业。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个市场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