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对WE系列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结构了解的进(主油缸即加载缸在哪?)

  • fengpiaoyi
    2010/04/10
  • 私聊

试验机/硬度计

  • 小弟现正在做专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小弟现正在做专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液压系统毕业设计,对现在主流的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资料比较匮乏。光看产品图片,看不出来图中液压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在哪?有高手明白的,还望指点一下,不胜感激。哪位同仁有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方面的资料可提供一下,同样不胜感激。
    就我自己的分析,怀疑位置1和2都有可能,但1位置不象有液压缸,2位置的丝杠据资料显示有可能是电机驱动用来抬升中间的试验台的。
    +关注 私聊
  • gbhgx

    第1楼2010/04/13

    图示的试验机为油缸下置式试验机,打开下部的挡板就可以看到。只从这个图片上是看不到的。

0
0
    +关注 私聊
  • 社区=冬季=

    第3楼2010/04/14

    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413/2497756/

    看看这个帖能不能对你有帮助

0
    +关注 私聊
  • fengpiaoyi

    第4楼2010/04/15

    如果如您所说,那么该试验机是两个油缸了?都在下部的柜子里。

0
    +关注 私聊
  • 社区=冬季=

    第5楼2010/04/16

    真没注意呢

    fengpiaoyi(fengpiaoyi) 发表:如果如您所说,那么该试验机是两个油缸了?都在下部的柜子里。

0
    +关注 私聊
  • gbhgx

    第6楼2010/04/17

    图中1为下钳口座,它是连接在丝杠2上的。通过电机带动涡轮使钳口座1上下移动,调整上下钳口距离。

0
    +关注 私聊
  • gbhgx

    第7楼2010/04/17

    试样夹持后,拉伸开始过程中,图中1与2不会产生位移。下面的平台会上升,并通过光杠带动上钳口移动。
    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清楚。

0
    +关注 私聊
  • fengpiaoyi

    第8楼2010/04/28

    你所说的,我也想到了,但还是不明白液压缸(加载油缸)在哪?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拉伸或压缩时,只是中间试验台即1中的钳口在移动,而中间试验台1本身并不动,如果是这样那么加载油缸应当就在中间试验台1中,只是又短又粗。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gbhgx(gbhgx) 发表:试样夹持后,拉伸开始过程中,图中1与2不会产生位移。下面的平台会上升,并通过光杠带动上钳口移动。
    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清楚。

0
    +关注 私聊
  • fcsmmm

    第9楼2010/06/05

    这是济南科鑫的产品,关于液压系统很简单。我可提供。

0
    +关注 私聊
  • fushion

    第10楼2010/06/07

    液压万能试验机可分为度盘式液压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微机屏显液压万能试验机等;又可分为油缸下置式和油缸上置式。从图片上看此机型应为为油缸下置式数显液压万能试验机,现在能满足新国标的基础机型为微机屏显液压万能试验机,精确度取决于操作者水平,度盘式的也还有用的,可以通过改造升级到屏显或是电液伺服;高端可用电液伺服的,通过微机伺服阀控制油量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力或位移的目的。左图为油源,两个手柄一个进油一个是回油,油源是为油缸供液压油的,里边包括电器部分、阀块、油箱,电液伺服的里边还有伺服阀和滤油器,用来精确控制给油,控制台上面的是数显屏。右图1为下钳口,试验中是固定不动的(但可通过T型丝杠(右图2)来调节位置),和底座是一个整体;油缸在工作台的下面,也就是铭牌的后下方;试验过程中1下钳口保持不动,工作台被油缸整个顶起来,由于上钳口和工作台以及油缸是一个整体,上钳口相对下钳口上升,从而达到上拉下压的试验目的。右图2为T形丝杠,用来调节夹具的初始位置的由工作台上左侧按钮控制,右侧按钮可能为急停开关。PS:论坛上有资源帖汇总,对你做毕业设计会有很大帮助,应该学习一下试验机的发展历史和生产应用中的实例。不要只为了做毕业设计而去研究试验机,从课本上学到的几乎都是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有的甚至已经被市场淘汰了。试验机最早是长春试验机厂,成立于1949年,早期还有天水红山,济南试金,吴忠试验机,威海试验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有新三思、凯强利、中科等。液压的当推济南试金集团(已于03年被北京时代收购),电子万能试验机应属深圳新三思(现已被MTS收购)。前几年国内市场一直为国际厂商日本岛津、美国英斯特朗和德国紫薇克所把持,近几年外资品牌又有向中端渗透的趋势;国内厂商虽也有向中高端发力,但限于国内基础工业水平,未来还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具体如同等吨位试验机夹具国外多小巧精致,国内则过于粗大笨重,不仅是设计的问题,还为钢材质量、机加工水平等所限。以上匆忙写就,如有谬误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