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楼2006/04/22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微观粒子的波动论后, 用电子聚焦成像的学科—电子光学便得到迅速发展。1932年德国的克诺尔(M.Knoll) 、鲁斯卡(E.Ruska)、吕赫和约汉森在电子显微镜研制上最先获得成功。1935年克诺尔试制出简单型的SEM,分辨率仅有100微米。1938年冯.阿登纳(Von.Ardenne)制造出“真正”的SEM。1942年兹维礼金(Zworykin)、希利尔(Hillier)、斯奈德(Snyder)对此进行改进,研制出分辨率为50nm的SEM。4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在SEM研制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在1953年剑桥大学的麦克马伦(Mcmullan)制成新的SEM,后经史密斯(K.C.A.Smith)改进,于1958年为加拿大制造出1台高质量的SEM。自此以后,SEM才成为一种有用的研究工具。历经30多年岁月,第一批商品化的SEM于1965年在英国剑桥仪器公司诞生,当时分辨率为25nm,使SEM的研发达到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SEM和EDS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与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推出数字化的SEM,所有技术参数的设置和执行、复杂的面板操作,均简化为只使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图像照片的显示使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取代了只有在黑暗房间才能观察的阴极显像管,使操作人员可以在明亮房间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数字化的图像照片、图形和数据结果由计算机采集, 便于用户使用Micro -Office软件处理、编辑打印,去掉了照相机,免除了照片的冲印,大大提高照片的质量,同时分析结果还可用网络传输,实现了资源共享。进入21世纪,世界上著名的SEM制造厂家,生产出的SEM全部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化。同时,为了适应含水生物样品、不导电样品的检测,又推出了环境扫描(ESEM)或可变压力的高低真空SEM,与常规SEM相比,其主要不同是样品室可以处于低真空,使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现在,SEM还可配置透射检测器,从而具有TEM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