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气相色谱最全面的概述

气相色谱(GC)

  • 概 述

    色谱法的产生和发展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Tswett发表了他的实验结果,他为了分离植物色素,将植物绿叶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装有碳酸钙粉末的玻璃管中,并用石油醚自上而下淋洗,由于不同的色素在碳酸钙颗粒表面的吸附力不同,随着淋洗的进行,不同色素向下移动的速度不同,形成一圈圈不同颜色的色带,使各色素成分得到了分离。他将这种分离方法命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在此后的20多年里,几乎无人问津这一技术。到了1931年,Kuhn等用同样的方法成功地分离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从此,色谱法开始为人们所重视,此后,相继出现了各种色谱方法(见表7-1)。
    表7-1 色谱法的发展历史

    年代 发明者 发明的色谱方法或重要应用
    1906 Tswett 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提出色谱概念。
    1931 Kuhn, Lederer 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a-、b-和g-胡萝卜素。使色谱法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1938 Izmailov, Shraiber 最先使用薄层色谱法。
    1938 Taylor, Uray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了锂和钾的同位素。
    1941 Martin, Synge 提出色谱塔板理论;发明液-液分配色谱;预言了气体可作为流动相(即气相色谱)。
    1944 Consden等 发明了纸色谱。
    1949 Macllean 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黏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进入实用阶段。
    1952 Martin, James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完善了气-液分配色谱法。
    1956 Van Deemter等 提出色谱速率理论,并应用于气相色谱
    1957 基于离子交换色谱的氨基酸分析专用仪器问世。
    1958 Golay 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1959 Porath, Flodin 发表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
    1964 Moore 发明凝胶渗透色谱。
    1965 Giddings 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5 Small 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1981 Jorgenson等 创立了毛细管电泳法。
    在分析化学领域,色谱法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早期的色谱技术只是一种分离技术而已,与萃取、蒸馏等分离技术不同的是其分离效率高得多。当这种高效的分离技术与各种灵敏的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后,才使得色谱技术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几乎可以分析所有已知物质,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7-2列举了色谱法起过关键作用的诺贝尔奖研究工作。


    表7-2 色谱法起过关键作用的诺贝尔奖研究工作

    年代 获奖学科 获奖研究工作
    1937 化学 类胡萝卜素化学,维生素A和B
    1938 化学 类胡萝卜素化学
    1939 化学 聚甲烯和高萜烯化学
    1950 生理学、医学 性激素化学及其分离、肾皮素化学及其分离
    1951 化学 超铀元素的发现
    1955 化学 脑下腺激素的研究和第一次合成聚肽激素
    1958 化学 胰岛素的结构
    1961 化学 光合作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确认
    1970 生理学、医学 关于神经元触处迁移物质的研究
    1970 化学 糖核苷酸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中的作用
    1972 化学 核糖核酸化学酶结构的研究
    1972 生理学、医学 抗体结构的研究
    色谱法的优点和缺点


      1. 色谱法的优点

      分离效率高。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性质类似的化合物可在同一根色谱柱上得到分离,能解决许多其他分析方法无能为力的复杂样品分析。
      
      
      分析速度快。一般而言,色谱法可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复杂样品的分析。

      
      检测灵敏度高。随着信号处理和检测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不经过预浓缩可以直接检测 10-9g 级的微量物质。如采用预浓缩技术,检测下限可以达到 10-12g数量级。

      
      样品用量少。一次分析通常只需数纳升至数微升的溶液样品。

      
      选择性好。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模式和检测方法,可以只分离或检测感兴趣的部分物质。

      
      多组分同时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20min左右),可以实现几十种成分的同时分离与定量。

      
      易于自动化。现在的色谱仪器已经可以实现从进样到数据处理的全自动化操作。

      2. 色谱法的缺点

      定性能力较差。为克服这一缺点,已经发展起来了色谱法与其他多种具有定性能力的分析技术的联用。
    色谱法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在色谱分离中固定不动、对样品产生保留的一相。

      
      流动相(mobile phase): 与固定相处于平衡状态、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

      
      色谱法: 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色谱法的分类方法很多,最粗的分类是根据流动相的状态将色谱法分成四大类(见表7-3)。

    表7-3 色谱法按流动相种类的分类

    色谱类型 流动相 主要分析对象
    气相色谱法 气体 挥发性有机物
    液相色谱法 液体 可以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各种物质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 各种有机化合物
    电色谱法 缓冲溶液、电场 离子和各种有机化合物
    +关注 私聊
  • 第1楼2005/11/03

    这些概述的东西可以整理成为文本啦

0
    +关注 私聊
  • 第2楼2005/11/03

    等积分够了就传到资料中心去,呵呵

0
    +关注 私聊
  • 第3楼2005/11/04

    好详细!果然是最全面的,哈哈!

0
    +关注 私聊
  • 第4楼2005/11/05

    呵呵 好像还是比较简单的吧

0
    +关注 私聊
  • 第5楼2005/11/05

    我想要具体的一些维修使用资料
    这有很多http:///www.ourcontrol.com.cn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