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蛇酒竟是无证产品
abcdefghijkl123
第1楼2012/02/13
去年12月,北京白领刘先生带女朋友到武夷山旅游,返程时购买一批当地特产蛇酒赠送同事亲友。没想到同事亲友拿到蛇酒礼物后,满面疑惑没有人肯尝。经亲友提醒才知道,原来他买回的蛇酒,竟然都是无证产品。这事让他又郁闷又尴尬。无奈下,12月20日他带着两瓶蛇酒向记者投诉。
刘先生从武夷山购买的商标为“武夷君”的蛇酒及蛇鞭酒,产品标签上标注配料有“蛇、山药、大枣、枸杞”等材料,宣称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痛、四肢麻木、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内损伤等具有保健功能。记者在标签上仔细查找,没有找到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和批准文号。
在该款“武夷君”蛇酒的标签中标注的出品商和生产商分别为:武夷山蛇类研究所和福建武夷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据武夷山蛇类研究所网站显示这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同为一人。该网站对外公布的福建武夷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08年12月,经营范围包括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旅游项目开发。网站对其产品的介绍为:“武夷君”牌蛇类系列产品荣获“中国著名品牌”、“闽北知名商标” 。产品远销国内外及东南亚地区,覆盖华东、华南及华北主要城市。企业负责人除了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外,还有南平市二届政协委员、武夷山市六届政协委员、武夷山蛇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多个头衔。
就武夷君蛇酒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一事,记者致电武夷山武夷蛇类研究所。该所温姓所长告知记者,该所曾于2009年就蛇酒的生产向质监部门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由于在蛇酒产品中添加了当归等成份,宣称了保健功能,属于保健产品,不在质监部门监管职能范围,质监部门没有批准。此后因为没有部门来监管,公司一直在无资质中生产。而且整个武夷山蛇酒生产企业都没有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曾经表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比普通食品更高, 所以经过实验室功能鉴定的时间较长,导致申请保健食品认证所需时间较长,所需费用也高。他指出,国家不允许未获得批文的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口保健食品也要通过审批,“有些没有得到批准的企业打擦边球,进行虚假宣传,所以获得了高额利润。”
abcdefghijkl123
第2楼2012/02/13
不具生产资质行业整体“越轨”
去年底至今年初,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来到武夷山实地调查。在武夷山度假区双利新区慧苑街,一处销售蛇酒的销售员热情的招呼记者挑选“雄发”、“颜氏”蛇酒。该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蛇酒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四肢麻木、中风后的康复、效果显著。经查看,武夷山市颜氏蛇业制品厂出品的“五步蛇”酒、“雄发”蛇酒在标签配料中写有:蛇、当归、党参、枸杞。但在外包装上并没有相关产品批准文号。
绕了几条街,来到武夷山三姑度假区兴闽8号楼。在位于114号的飞龙蛇酒批发行,老板陈长英在刚向记者介绍了由武夷山飞龙蛇类加工厂生产的“飞龙”蛇酒的功效和价格后,由于接到一个福州客户的电话而中断了介绍。在电话中老板在询问了客户要求的数量后,表示下午就可以发货过去。在结束电话该老板向记者表示,她这里蛇酒销售的很好,不少外地消费者都来电话订购。在此蛇酒批发行内,记者注意到“飞龙”蛇酒的外包装上同样没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和批准文号。
随后,记者又来到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大王峰北路100号——武夷山市武夷蛇类研究所。在这里,记者询问蛇酒,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研究所现在没有货,但接着说只要记者要货可以去拿,但另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出来说,他们已经不生产了,也没有产品了。但记者随后在位于武夷山航空宾馆对面一家小型超市内,却发现货架上摆放着武夷山武夷蛇类研究所出品,福建武夷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武夷君”蛇酒。与刘先生投诉的蛇酒相同的是商标都是“武夷君”,都未标示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和批准文号。不同的是在这款产品成分标注中多了当归、党参。
在武夷山市岑威蛇业有限公司销售部,大门的正上方“中国著名品牌”几个大字赫然在目。紧贴外墙玻璃幕窗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的“岑威”蛇酒,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能清晰地看到标签成分栏中标示有党参、当归,与上述几款蛇酒一样,没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和批准文号。
根据卫生部规定,党参、当归位于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同时厂家对产品进行保健功能宣传,由此武夷山这几家企业生产的蛇酒应该属于保健食品。《食品安全法》及国家相关的保健品准入制度规定,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生产保健食品的资格。也就是说,以上蛇酒是厂家违规生产的产品。
在武夷山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当地生产蛇酒的企业,同时还生产蛇油膏、蛇毒活络精、蛇鞭胶囊等蛇类加工品。介绍蛇酒的同时,销售人员向记者极力推荐这些蛇类加工品,称这些产品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的疗效。
记者也注意到,蛇油膏的包装就写有“治疗烧伤、烫伤”,蛇毒活络精的产品包装上则宣称对通经活络有显著疗效,更惊奇的是蛇鞭胶囊宣传“含有雄性激素、蛋白质等成份。具有补肾壮阳、温中安肾、补血生精、滋阴的功效。主治阳萎、早泄、耳鸣、妇女宫冷不孕。”
宣传具有药品功效的蛇油膏等产品,能否算药品吗?如果是药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认证及批准文号方可生产、销售。但记者在这些宣传可以治病疗伤的蛇类产品上并未见到认证号和批准文号。
据医学专家介绍,用毒蛇泡的药酒既不能轻易内服也不能外用。毒蛇的毒主要在于它的牙,除了拔去毒牙外,制酒时还要去头、去尾、去毒腺。蛇毒可渗透进皮肤,影响肾脏功能,还有些蛇体内的未知毒性会危及生命。那些无证生产的蛇酒、蛇油膏、蛇毒活络精、蛇鞭胶囊等产品,安全状况难以保证。
abcdefghijkl123
第3楼2012/02/13
蛇酒产品谁来管
蛇酒作为武夷山旅游特色产品,整个产业鼎盛时期曾有30-40家蛇酒生产企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可近年来,行业由于缺乏政府重视和支持,监管职能部门不明确,加之蛇酒产品本身存在着市场空间狭小的局限,行业在夹缝中无序生产经营,使行业发展陷入困局,产品质量和信誉也逐渐下降。
南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化妆品管理科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电话采访中表示,国家已经制定了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保健食品认证,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后才能生产、销售保健食品。但是由于保健食品和药品取证门槛高,企业规模小的根本做不到。调查中蛇酒及其他蛇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普遍反映,难以承担取证巨额的资金投入。
然而,武夷山蛇酒在市场上行销已久,却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去监管!人们不禁困惑,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监管?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组织由卫生防疫站牵头的蛇酒市场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整治 2003年全市有10家蛇酒企业获准生产。当时是由林业部门颁发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卫生部门对蛇酒及蛇类产品的每个产品颁发了食品生产卫生批文,明确蛇酒及蛇类产品为特种食品。
根据当地质监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武夷山市蛇酒产品的主要原料为五步蛇、眼镜蛇、金环蛇等蛇类,辅料有木瓜、党参、枸杞、当归、杜仲、黄芪等。党参、当归、杜仲、黄芪等在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照《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原料有关问题的说明》,除已公布可用于普通食品的物品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的物品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由此判断,蛇酒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党参、当归、杜仲、黄芪等卫生部明令规定的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并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应该定义为保健食品。
省卫生厅法监处林姓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产品有添加保健食品原料或有宣称保健功效的,应定义为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权已划归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该部门发证审批,全程监管。
根据政府部门职责范围,质监部门对保健食品没有发证权限。据了解,2009年福建省质监局曾驳回了当地一家蛇酒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申请。这与武夷蛇类研究所温所长透露的信息一致。
武夷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他们只监管国家颁发健字号“蓝帽子”的产品,没有“蓝帽子”的蛇酒,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应该归质监部门监管。看来,武夷山市药监局与福建省药监局、南平市药监局的理解明显不同,与《食品安全法》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也不一致。
令人遗憾的是,蛇酒既然属保健食品,根据相关规定也已经很明确,可武夷山当地食品药监部门,却表态说没有“蓝帽子”的蛇酒,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其它相关部门也都说不归自己管或管不着。
蛇酒是一种传统的酒,在现代化条件下,却面临相关部门相互推脱不去监管的尴尬,蛇酒企业和消费者亦同样面临着尴尬,一方面企业存在无证生产的风险,疏于监管的产品其质量安全也令人揪心,另一方面,消费者希望能喝上真正放心的蛇酒,可少了严格监管的蛇酒能令人放心吗?武夷山蛇酒到底何时才有相关部门负起监管责任呢?
abcdefghijkl123
第4楼2012/02/13
相关链接:
2011年10月,曾有媒体报道了湖南永州蛇酒市场乱象。该地异蛇产业作为该市独特的地方特色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借助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打出了异蛇酒品牌,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浓厚民俗文化底蕴、显著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产业。但从2008年开始多位消费者举报湖南省永州市异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称该公司从1999年以来,长期从事生产、销售“永州异蛇鞭酒”,非法在产品中添加“兴奋剂——西地那非(性激素)”,牟利上亿元。
编后:食品安全大于天。按照相关规定,武夷山蛇酒生产企业涉嫌无证生产经营,作为与人民的生命息息相关的食品行业,理应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甚至关闭。这样的产品竟然堂而皇之在市场销售, 这样的企业居然被冠以“著名品牌”、“知名商标”。 可见面对高压态势下严令重重的食品安全,仍乍暖还寒,每当食品安全必须零容忍这样老生常谈的话题被一次次提及的时候,当地监管部门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执法的力度呢?在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毋庸置疑,而从根源上遏制违规生产的食品源,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灿群 周家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福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