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用院士数衡量文化底蕴

周锦帆教授专版


  • 一. 事由


    最近清明节,中国人尊老,各地都有隆重的祭祖活动。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让祖宗的待遇也随之改善,情理之中。我母亲1990年去世,临终前在病床边,她对我说:“你要经常来看我.....”我说:"没问题!"1991年至今,每年清明节我必从北京回常熟。我想:快到清明节,睡在地下的老人各自在盼望自家的亲人来探亲,我准时到常熟父母墓地,他俩也有面子:“你看,我儿子又准时从北京来看我了.....

    我父母都能干,吃了不少苦.......我参加工作后,母亲对我说:“拿了国家的工资,好好为国家干活”,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并付于行动,自认为近50年,工作表现不错。

    二. 文化底蕴

    每到清明各地都把自己当地名人抬出来,黄帝、孔子、老子、曹操....让他们为当地经济服务,我认为都对。但由此说自己的城市有深厚文化底蕴,却缺少说服力。我认为应该用具体的事实,最好用这个城市的院士数来说明/支撑你所说的文化底蕴。

    三. 请你评常熟市的文化底蕴

    我老家江苏省常熟市也自称是历史名城有文化底蕴,你看如下的数字是否有说服力。

    22名院士10多年前,我回常熟老家,当地一位局长给我一份宣传常熟市(县级市)的材料,其中列出了22名院士的姓名及所在单位。我认为22名院士这个数字有说服力,尤其在10多年前,院士的评选,官员及董事长还未想到去当院士,即那是的院士是比较纯洁的院士。一个县级市有22名院士,不容易,充分说明了常熟这个小城市的文化底蕴。相反,你说自己有文化底蕴,但一个城市连一个(老)院士都没有,怎么自圆其说?

    四. 核工业部北京五所四个同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同在我所在的、有职工约1200人的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的常熟人有4个人。他们是有机试剂(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室的王清泰、工艺仪器研究室的戴圣华、实验仪表研究室的朱跃坤和分析化学研究室的周锦帆,分别毕业于乌克兰敖德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我们四人都是在各自的研究室的尖子的平方,这个是偶然的吗?还是与常熟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关呢?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认为我们江苏常熟人适合搞科研,因为常熟市有真正的文化底蕴。

    五. 建议

    凡申报历史名城,请写明城市有多少个院士。


    更多博文:http://www.instrument.com.cn/ilog/%D6%DC%BD%F5%B7%AB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