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不确定有神马用,关键时候就靠它了!

  • liupingnian
    2016/08/16
  • 私聊

分析化学

  • 本文转自第三方检测论坛 原文链接http://www.fenxi123.com/?p=6733
    不确定度,做实验室的都知道,QA觉得烦透了,实验室技术员小明也觉得烦透了,CNAS要来审核,非要每个项目都要有不确定报告,可平时没有用过一次啊!

    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嘛?以前用准确度,精密度都挺好的,为啥来个不确定度?
    我们来看这三个度的意思:
    准确度: 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
    精密度:化学分析中,精密度是指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测定均一样品所获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精密度决定于偶然误差(过失除外),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来自百度百科)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吧,来看三张图,

    再来看几个概念:

    • 真值:只能无限接近,但可能谁也无法获知,除了上帝,在平时操作中,我们把标准物质给出的值看做真值,所以我们会用标准物质来作为样品检查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或进行加标实验。
    •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RM)reference material(RM):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来自百度百科)


    我们会把平时用于配制标品溶液的纯度较高的化学品也称为标准物质,但真的标准物质和这个还是有区别的,关于标准物质,我们留到下次讲。那标准物质给出的值是真值吗?很显然,也不是,标准物质给出的值也是经多种方法,多次测量后经统计计算之后合理的值,可以看成是无限接近真值,但不是真值,但为了方便工作,我们把这个值看做真值。
    那到底怎么判定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呢?测定结果和真值的误差在1%算准确,还是5%算准确?如果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真值接近,但精密度很差,又怎么算呢?
    这个时候,不确定度就派上用场了。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来自CNAS—GL06)
    某个测试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为:“(结果):(x±U)(单位),报告的不确定度计算时使用的包含因子为2,”
    具体例子如:
    总氮量:(3.52±0.14)%w/w*
    *报告的不确定度是扩展不确定度,使用的包含因子是2,对应的置信水平大约是95%。
    怎么看这个例子呢?
    3.52%是指总氮含量的测定值,±0.14%指的是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 也就是说这个样品的总氮含量(真值)的范围是3.38% - 3.66%之间。
    给出个范围有什么用呢?
    如果这个样品需要判定,总氮含量大于3.66%为合格, 那么测定结果为(3.52±0.14)%,判定不合格。
    如果总氮含量大于3.37%为合格, 测定结果为(3.52±0.14)%,判定合格。
    如果总氮含量大于3.39%,或大于3.53%,或者是大于3.39% - 3.65%中任意一个数字为合格, 测定结果为(3.52±0.14)%,这个样品判定合格还是不合格呢?这种情况就需要分别对待了,来看下图,

    此例中A判定合格,B判定不合格,但当测定结果处于C这种情况时,则无法简单判定,需要根据和客户的协议或测定结果可能引起的后果来判定。
    《CNAS—GL06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9.6 与限值的符合性中表述如下,

    现在清楚了吧,测定值和限值接近,如样品又需要判定时,千万不要盲目下结论,评估一下是否需要引入不确定度来帮助判定,如果是C类情况,最好是和客户讲明真实情况,这才是保护自己和客户的最好手段。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