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转帖】近50年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者的简介

电化学综合讨论

  •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麦克米伦,EM
    Edwin Mattison McMillan 1907~

    美国核物理学家

     
    1907年9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洲。1928年在上福尼亚工 学院获学士学位。1932~193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辐射实验室工作,随E•O•劳伦斯从事加速器的实验研究;1935年起,在该校物理系任教。1946年被聘 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荣誉教授,194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4年任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1958年任主任,直到1973年退休。
       1938年O哈恩等发现核裂变现象后,麦克米伦用加速器加速的粒子通过核反 应研究铀的裂变产物时这些产物初始具有很大能量,因此从靶子中逸出而进入贴 近靶子的纸叠层中。但在分析靶子残留的放射性时,除了原来铀的一些同位素外 ,出现了半衰期分别为23分和23天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前一种证明是铀的 一种同位素,后一种由前者生成,因此应该是超铀元素。1940年夏,他和PH艾 贝尔森分离、鉴定了这一新元素,命名为锋;1940年底,他又和G•T•西博格等人 发现了钚。由于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他和西博格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进行雷达、声纳和核武器的研究。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西博格, G. T.
    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

    美国核化学家

     
    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伊什珀明。1934年毕业于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博士学 位。他长期以来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1961~1971年,担任美 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全大学(包括九个分校)名誉教授 ,兼任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 副主任。
       1940年他与 E.M.麦克米伦 等人共同发现了94号元素 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 验室, 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 从几百千克受到加速器中子轰击的 铀中分离及制备了二十几微克纯金属钚, 以供对于钚的核性质进行研究。此化学 流程的分离系数达100亿分之一, 在后来大规模的 核燃料后处理 工作中证明基本正确。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战后, 他长期从事 超铀元素 的合成和化学研究, 他 和同事一共发现了9个超铀元素: 95号 镅 、96号 锔 、97号 锫 、98号 锎 、 99号 锿 、100号 镄 、101号HT5”K〗钔 、102号 锘 和106 号元素 。1944年 他根据重元素的电子结构提出了锕系理论, 即在周期表中存在着与镧系元素位置 相似的另一系列重内过渡元素—— 锕系元素 。这一理论 使近代周期表趋于完整, 并为后来逐一合成人工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

      他还参与了许多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工作,如 碘131 、 锝 99的同质异能素、钴57、 钴 60、 铁 55、 铁 59、 锌 65、 铯137 、 锰 54、 锑 124、 锎 252、 镅 241、 钚 238,以及易裂变 核素钚239和铀233。近几年来,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 应研究。

     西博格曾经得到过49个荣誉博士学位。他和麦克米伦因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 而共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许多其他荣誉奖章,例如1959年获原子能 科学的最高荣誉奖费密奖。他的主要著作有《锕系元素》、《锕系元素化学》等 。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丁,A•J•P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1910~

    英国分析化学家

     
    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 936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在剑桥营养学研究所工作时,专门从事食物营养成分的 分析,并于193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一文。1936年任 利兹羊毛工业研究所化学师,从事毛织物的染色研究。1946年在诺丁汉制靴研究 所研究生物化学,发表了论文《复杂混合物中的小分子多肽的鉴定》,介绍了利用 电泳和纸色谱鉴别小分子多肽(见肽)。1957年在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1973年任 舒塞克斯大学教授。马丁和R•L•M•辛格共同发明分配色谱法,用于分离氨基酸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用于分离类胡萝卜素。此法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可用 于分离性质相似的物质以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 研究方法。由于这一贡献,马丁和辛格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马丁和A•T•詹姆斯发明气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的吸附物质来分离气体,广泛用于各种有 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辛格(Synge,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1914-)

    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利物浦。1928-1933年在曼彻斯特学院学习,后转入剑桥大学,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不容产。1941-1943年在利兹羊毛工业研究十佳任生物化学师。1943-1948年在伦敦利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工作。1948-1967年任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蛋白质化学研究室主任。1967年后任诺里奇食品研究所生物化学师。曾任英国和平大会副主席。19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爱丁堡皇家学会、英国化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英国营养学会、法国生物化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1949-1955年任《生物化学杂志》编委。
    辛格主要研究把物理化学方法用于蛋白质及有关物质的离析和分析。与阿切尔.马丁共同发明分配色谱分离法。1952年两人同获诺贝尔 。辛格还对抗菌缩氨酸和较高级植物进行过研究。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楼2006/12/16

    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施陶丁格,H.
    Hermann Staudinger 1881~1965

    联邦德国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

     
    1881年3月23日生于沃尔姆斯,1965年 9月8日卒于弗赖堡。1903年在哈雷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12年在瑞士的苏黎世 联邦高等工业学校任教授。1926年在弗赖堡任教,直至退休。
      施陶丁格是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于20年代,将 天然橡胶 氢化,得到与天然橡胶性质差别不大的氢化天然橡胶等,从而证明了天然橡胶不是 小分子次价键的缔合体,而是以主价键连接成的长链状高分子量化合物。他还正 式提出了“ 高分子化合物 ”这个名称;预言了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体 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关于高分子的粘度性质与分子量关系的施陶丁格定律。 至今,用粘度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 仍然是常用的方法。 他在高分子科学理论方 面有所创新, 是纤维、 橡胶、 塑料等高分子工业生产的理论基础。 施陶丁格 因其在高分子化学方面的发现, 获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创办了《高分子化 学》杂志。 共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专著。


    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

     

    鲍林,L.
    Linus Pauling,1901~

    美国化学家

     
    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25年获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1926年赴欧从师E.薛定谔、A.索默费尔德、F.德拜等,一年 后回国,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化学教授。后为鲍林科学和医学研究所教授。他曾任1949年美国化学学会主席和1951~1954年美国哲学协会副主 席,获195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并荣获过列宁国际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等。他的 主要著作有:《化学键的本质》(1938)、《普通化学》(1974)、《化学》(1975) 和《不要再有战争》(1958)等。
    鲍林的主要科学工作是研究化学键的本质,用 化学键理论 阐明物质的结构。30年代,他为了阐明电子在 化学键生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解释共轭现象与化合物的新结构类型等问题,把 W.K.海森伯 在研究氦原子时对 量子力学 交换 积分所给予的共振概念应用到化学结构中,提出了化学共振论。化学共振论从电 子自旋配对出发,采用多个结构的组合,描述分子体系的电子状态,使化学结构理 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理论在学术界有争论,50年代初苏联学者曾从哲 学方面对它作了简单化的错误批判,这种批判也影响到中国学术界。 鲍林在科 学研究中,坚持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注意归纳与演绎的结合,曾运用逻辑推理从晶 体的性质推断其结构,又从该结构预见其性质,获得了对晶体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他称这种方法为“随机方法”,即通过假设推测真理的艺术,并把这种方法运用于 复杂生物有机分子结构研究。


    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欣谢尔伍德,C.N.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 1897~1967

    英国化学家

     
    1897年6月19日生于伦敦,1967年10月9日卒于伦敦。曾入牛 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1914年因战事中断学习。1916~1918年在皇家兵工厂 炸药车间工作。1919年回原校复学。192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21~1937年,到 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工作。1937~1946年,任牛津大学化学教授。退休后任伦敦帝 国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192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5~1960年任会长 。
      欣谢尔伍德主要从事 化学动力学 方面的研究。他在 兵工厂时就通过调节气体产物的发生测量了固体火药分解的慢速率。在巴利奥尔 学院期间,研究了在有催化剂和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固体物质的分解,后来又 研究了均相气体的反应。1930年又研究了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的反应,发现当 氢和氧的混合气体压力小时不发生反应,只是达到一定的临界压力时才能反应,超 过临界压力时反应迅速进行,直到 爆炸 。欣谢尔伍德得出结论:上述火药分解和氢氧生成水等反应是按照 链反应 机理进行的。气体压力小时,活化粒子碰到容器内壁而失去 活化能 以致链断裂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反应进行很慢;在气体压力高 于临界压力时,活化粒子大量形成并成倍增加,结果 反应速率 也出现几何式的增长。他还发现,细菌的繁殖也属于链反应或支链反应。欣谢尔 伍德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贡献而与H.H.谢苗诺夫共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著有《气相化学反应动力学》(第4版,1946)。


    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谢苗诺夫,H.H.


    Nikolay Semyonov

    1896~1986

     
    苏联物理化学家。1896年4月15日生于萨拉托夫,1986年逝世。1917年毕业 于彼得堡大学数理系并留校工作。1920~1931年,在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1928年 兼列宁格勒工学院教授。1931年创建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并任所长。194 4年该所迁莫斯科后仍任所长。谢苗诺夫曾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9年当选为苏 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32年当选为院士。
      谢苗诺夫的重大贡献是发展了 链反应 理论。 1926年谢苗诺夫首先用磷蒸气的氧化实验证明热化学反应也是链反应,将链反应 的概念由光化学反应推广到广阔的热化学反应领域。同年,他发现了支链反应。 谢苗诺夫和同事们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氧的压力(浓度)下磷的氧化反应 。他们发现,当氧的压力小时 ,进入容器中的氧不会使磷蒸气马上发生磷光,而只 是达到一定的临界压力时才能使之发光;超过临界压力时,反应迅速进行,直到磷 蒸气燃烧起来。他提出支链反应理论来解释上述反应,即开始时形成带有不饱和 价键的 自由基 ,然后产生一系列支化反应的链。由于活化 粒子容易碰到容器内壁而断链的可能性极大,氧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活化粒子 随支链反应而成倍增加,结果反应速率出现几何式的增长。支链反应经过各种氧 化反应(爆鸣气的燃烧,磷化氢的氧化)的验证,都获得圆满成功。谢苗诺夫预言, 除了存在有燃烧反应的压力下限外,还应该有反应的压力上限。超过这一界限,不 能发生自燃现象(火花或爆炸),而只能是缓慢氧化过程。此预言已为实践证实。

      谢苗诺夫还发现了多分子吸附层和薄膜中的离子型多相催化;并发展了有关 多相催化中自由价作用的概念。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动力学,与C.N. 欣谢尔伍德 共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列宁勋章。著有《链反应》和 《化学动力学和反应能力的若干问题》等书。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2楼2006/12/16

    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

     

    托德(Todd, Alexander Robertus, 1907-)

    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英格兰格拉斯歌。毕业于牛津大学。先后获法兰克福大学、牛津大学、格拉斯歌大学、剑桥大学、基尔大学、伦敦大学、莱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威尔士大学、耶鲁大学、设菲尔德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利物浦大学、哈佛大学、阿德来德大学博士学位。1938-1944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化学教授。1944年任剑桥大学有机化学教授,1963年任该校基督学院院长。还被聘为加利福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悉尼大学、洛克菲勒研究所特邀教授。是英国政府科学政策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化学学会会员。1960-1962年任英国化学会会长,1962年被封为男爵。
    托德最大贡献是对核酸、核苷酸及核苷酸辅酶的研究,建立其连接方式。指出在核酸里,一个核苷酸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核糖由一个磷酸连接起来。核酸就是用这种方式把许多核苷酸连成一个长链的结构。

    托德建立起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E的化学结构,证明大麻植物可用于生产麻醉剂,研究磷酸盐生物反应机理及生物颜料等问题。

    托德因核苷酸与核苷酸辅酶结构研究成果,获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还曾匹敌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等。

    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桑格,F.
    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国生物化学家

     
    1918年8月13日生于格洛斯特郡伦德库姆。曾在剑桥大学 学习化,1943年以研究赖氨酸的课题获博士学位。曾任英国医学委员会分子生 物学研究所蛋白质化学实验室主任。195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现任剑桥 大学教授。
      桑格在5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 蛋白质 的结构。经过多 年的研究,找到一种试剂,名为2,4二硝基氟化苯(桑格试剂),用以测定胰岛素的 分子结构,获得成功。后经10年的努力,应用逐段分解和逐步递增的方法,测定出 胰岛素两条 肽 链分别含21个和30个 氨基酸 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于1955年测定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因此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 奖。60年代后,桑格的工作转向 核酸 方面,致力于对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分析研究。他利用酶 的生物活性,用生物学的处理方法,正确地确定了核糖核酸中每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和脱氧核糖核酸中 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他还发展了脱氧 核糖核酸的精确快速分析法。他用此法于1977年成功地测定了细菌病毒ФХ1 74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全部共5 386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桑格因设计出一种测 定DNA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而与W.吉尔伯特、P.伯格共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 奖。

      

    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

     

    海洛夫斯基,J.(Jaroslav Heyrovsky 1890~1967)

    捷克斯洛伐克分析化学家

     
    1890年12月20日生于布 拉格,1967年3月27日卒于同地。1914年获伦敦大学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该校哲 学博士学位。1926~1954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1950年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 创办极谱研究所,并任所长。1952年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院士。1965年被 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曾任伦敦极谱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 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1922年海洛夫斯基以发明极谱法(见 极谱法和伏安法 )而闻名于世。1924年与志方益三合作,制造了第1台极谱仪。极谱法是一种具有 多种用途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 曲线来确定溶液中欲测成分的浓度。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迅速、灵敏的特点,绝大 部分化学元素都可以用此法测定。此法还可以用于 有机分析 和溶液反应的 化学平衡 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1941年海洛夫斯基将 极谱仪与示波器联用,提出 示波极谱法。 海洛夫斯基因发明和发展极谱法而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主要著 作有《极谱法在实用化学中的应用》(1933)和《极谱学》(1941)等。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3楼2006/12/16

    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利比(Libby, Willard Frank,1908-1980)

    美国化学家

     

     
    生于科罗拉多州大河谷,1931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还曾获许多大学名誉学位。1933-1945年在加利福亚大学任讲师。1945-1954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与核研究所教授。1959年后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教授兼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研究所所长。1950-1962年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两面皇家科学院、海德堡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物理学会、化学会、地球物理学会、地球化学会、航空与航天学会会员。
    利比主要研究辐射化学,特别是热原子化学、示踪技术与同位素示踪。发明利用有机物质或含碳物质中放射性碳(14C)问题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由于这一贡献于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利主研究自然超彼一时氢及其在水文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应用。对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宇宙窨探索、环境科学、气候变化预测、地震预报、消除污染等也有贡献。

     
    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文(Calvin,Melvin,1911-)

    美国化学家

     
    生有尼苏达州圣保罗。1931年毕业于密执安矿冶学院,获理学士学位,1935年获理学博士。还曾获明尼苏达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圣母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7年成为化学教授。1946年任劳伦斯辐射实验室化学生物力学研究组组长,1963年任化学生物力学实验定主任,1967年任劳伦斯辐射实验室主任。195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和其他外国学会会员,196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卡尔文主要研究光合成、化学演变和生物物理学,提出在各种条件正气梤拳新理论,为现代理论有机化学奠定基础。在生物物理学方面,应用分子的基础物理学和化学,解决了某些生物学上的基本生物力学问题。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

    肯德鲁(J.C.Kendrew)

    英国生物化学家
     

     
    佩鲁茨和他的英国同事肯德鲁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装置能够把一些蛋白质分子和一个大质量原子(如金或汞的原子)结合起来,因为这些大质量原子衍射X射线的效率特别高。他们精确地推断出在没有大质量原子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到1959年,肌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弄清楚了,第二年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也研究出来了。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它们的立体模型。结果,佩鲁茨和肯德鲁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4楼2006/12/16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

    佩鲁兹(M.F.Perutz),

    英国物化学家

     
    佩鲁茨和他的英国同事肯德鲁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装置能够把一些蛋白质分子和一个大质量原子(如金或汞的原子)结合起来,因为这些大质量原子衍射X射线的效率特别高。他们精确地推断出在没有大质量原子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到1959年,肌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弄清楚了,第二年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也研究出来了。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它们的立体模型。结果,佩鲁茨和肯德鲁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纳塔,G.
    Giulio Natta 1903~1979

    意大利化学家

     
    1903年2月26日生于意大利因佩里亚,1979年5月2日卒于意大 利贝加莫。1924年获米兰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罗马大学、都灵大学等校任教 。1938年返母校任工业化学教授和系主任,直到逝世。
     纳塔多年从事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1923年,他应用X射线及电子衍射研 究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结构,是这方面的开拓者之一。后来,他成功地研究了 一氧化碳 催化加氢制备 甲醇 和 甲 醛 。1938年,他以1丁烯(见 丁烯 、脱氢制 成 丁二烯 ,发展了 合成橡胶 单体 的制备方法。

      他最卓越的贡献是,1954年在德国化学家K. 齐格勒 乙 烯低压聚合制成 聚乙烯 重大发现的基础上,发现以三氯化 钛和烷基铝为 催化剂 ,丙烯在低压下高收率地聚合,生成 分子结构高度规整的立体定向聚合物—— 聚丙烯 ,具有高 强度和高熔点,开创了立体定向聚合的崭新领域。1957年,他直接参与在意大利的 世界上第一套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建立,他的发现导致合成树脂和塑料的一个大品 种问世。此外,他进一步成功地将其催化剂分别用于1丁烯和4甲基1戊烯 的立体定向聚合,首先制成了分子结构高度规整的 聚1丁烯 和聚甲基戊烯。1957年,他首创以钒卤化物和烷基铝为催化剂,使乙烯和丙烯共聚 合制成无规结构的 乙丙橡胶 。在意大利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套乙丙橡胶小型生产装置。

      他和齐格勒所开创的配位催化聚合和立体定向聚合,应用于烯烃、二烯烃及 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等,开拓了高分子科学和工艺的崭新领域,成为发展史上的里程 碑,被称之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及齐格勒纳塔聚合。两人因此而共获1963年 诺贝尔化学奖金。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5楼2006/12/16

    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齐格勒,K.
    Karl Ziegler 1898~1973

    联邦德国有机化学家

     
    1898年11月26日生于黑尔萨,1973年8月12日卒于米尔 海姆。1920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7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授。1936年 任哈雷萨勒大学化学学院院长。1943年任威廉皇家学会(后称马克斯·普朗克 学会)煤炭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齐格勒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占 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他利用铝有机化合物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 得到 聚合物 ,从而提出 定向聚合 的概念(见 齐格勒•纳塔聚合 )。因合成塑料用高分子并研究其结构 ,与 G•纳塔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齐格勒早期主要研究碱金属有机化合物、自由基化学、多元环化合物等。1 928年开始研究用金属钠催化的丁二烯聚合及其反应机理。此后又出色地研究烷 基铝的合成和用以代替 格利雅试剂 的工作。齐格勒发现 金属氢化物可与碳碳双键加成,如由氢化铝锂合成四烷基铝锂。这在发展 金 属有机化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齐格勒最大的成就是发现金属铝和氢、烯烃一 起反应生成三烷基铝。在此研究成果上,齐格勒成功地进行了下列研究:①α烯 烃的催化二聚作用,合成高级α烯烃;②乙烯经烷基铝催化合成高级伯醇;③由 烯烃合成萜醇;④由烷基铝经电化学或其他方法合成其他金属的烷基化合物;⑤利 用氢化烷基铝和三烷基铝做有机物官能团的还原剂;⑥以三烷基铝与四氯化钛为 催化剂(称为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使乙烯在常温常压下 聚合成线型 聚乙烯 ,这项研究为高分子化学和 配位催化作用 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霍奇金,D.M.C.
    Dorothy Mary Crowfoot Hodgkin 1910~

    英国化学家

     
    910年5月12日生于开罗。曾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 毕业后到剑桥大学工作(1932~1934),研究测定 甾族化合物 、胃蛋白酶和 维生素B1 等的结构。1934年回到 牛津大学教化学,1960年任教授,在牛津大学工作33年。1970年去布里斯托尔大学 任名誉校长。1947年选入英国皇家学会。
      霍奇金主要从事 结构化学 方面的研究。在1932年以 前,X射线分析仪仅限于验证化学分析的结果,但霍奇金将X射线分析技术发展成一 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方法。她在剑桥大学期间最先用X射线结晶学正确测定了复杂 有机大分子的结构。1934年回到牛津大学后,研究了许多具有生理作用的化合物 并做出第一幅 蛋白质 的X射线衍射图。1949年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 青霉素 的结构。1957年测定了 维生素B12的结构。霍奇金因测定抗恶性贫血的生化化合物的基本结构而获 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获得英国功绩勋章。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6楼2006/12/16

    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R.B.
    Robert Burns Woodward 1917~1979  

    美国化学家

     

    1917年4月10日生于波士顿,1979年7月8日卒于哈佛。1933年入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193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1960年 ,任哈佛大学教授。1963年瑞士汽巴公司为他在瑞士的巴塞尔建造了伍德沃德研 究室,此后他在哈佛大学和巴塞尔两处指导研究工作。
      伍德沃德主要从事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有机化学理论工作。他在 甾族化合物 领域中的第一个成果,是描述了分子结构与紫外光谱间的 关系;较早地认识到物理测定比化学反应更能阐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他曾推测了许多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 青霉素(1945) 、 番木鳖碱 (1947)和 河豚毒素 (1946)等。在测定碳霉素的结构中发现了前所 未知的一类天然产物——大环内酯抗生素,并提出了在自然界形成的可能途径。 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甾体激素的正确生物合成理论的人。他最早正确地推测了二茂铁的结构,为金属有机化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合成工作突出 地表现在巧妙地利用有机反应进行现在已知的最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例如,1944年合成 奎宁 ,1954年合成番木鳖碱,1956年合成 利血平 ;其他还有 胆甾醇 、 叶绿素 、 维生素B12 、 红霉素 等。他把 有机合成 的技巧提高到一个前 所未有的水平。在维生素B 12 合成(1973)的长期过程中,他认 识到有机反应的一个基本规律,从而1965年提出了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 原理 ,又称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它不但解释了以前很多不理解的 反应,并且推动了一大类基本有机反应的发展,成为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伍德沃德1959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因合成甾醇和叶绿素等有机化合 物的贡献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利肯,RS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 1896~1986

    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1896年6月7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纽伯里波特,1986年 10月3日卒年于阿灵顿。191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21年获芝加哥大学 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21~1925年,在全国研究理事会任职。1926~1928年执教 于纽约大学,后回芝加哥大学,历任物理学教授(1928~1961)、物理学和化学教授 (1961)。1961年退休。193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马利肯主要从事结构化学和同位素方面的研究。他在1928年提出了分子轨道 理论: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组成。1952年又用量子力学理论 来阐明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的电子轨道,发展了他的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对于处理多原子π键体系(见化学键),解释离域效应和诱导效应等方面的问题,都 能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可解决价键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1922年他还分离了 汞的同位素,并研究了同位素的分离方法。马利肯因研究化学键和分子中的电子 轨道方面的贡献而获得196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得路易奖章(1963)、吉 布斯奖章(1964)等奖。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

     

    艾根,M.
    Manfred Eigen 1927~

    联邦德国化学家

     
    1927年5月9日生于德国波鸿。1945年进入格丁根的格奥尔 格-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1~1953年,在格丁根 大学从事物理化学研究工作。1953年在格丁根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物理化学研 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从事 化学动力学 的 研究工作,1962年任该所化学动力学部主任,1964年任所长。
      艾根的主要贡献是他和合作者发展了研究溶液中半寿期在毫秒以下的极快反 应动力学的温度跳跃法。此法的原理是给予平衡的样品体系一个高速的、突然的 温度脉冲,使体系稍微偏离平衡,然后利用电导、光谱等手段监测体系的弛豫时间 ,从而得到体系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用这种方法,经不断改进,能对在10 -8 秒内完成的极快反应进行观测和研究。将“快”反应的观念一下提 高了4~5个数量级。艾根由于对极快化学反应研究的突出成就,与英国的R.G.W.诺里什和G.波特共获196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7楼2006/12/16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里什(Norrish,Ronald George Wreyford, 1897-1978)

    英国物理化学家

     

     
    生于剑桥。1916-1919在英国陆军服役。退役后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习。曾获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法国索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5-1931年任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1937-1965年任剑桥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系主任。1965年被选为荣誉教授。1942-1945年在任英国供应部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53-1955任法拉第学会会长,1957-1959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副会长。196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波兰科学院、德国格廷根科学院名誉院士,波兰化学会,瑞典乌普萨拉皇家学会名誉会员。
    诺里什主要研究极端快速化学反应。用短暂能量脉冲干扰化学平衡,使10万亿分之一秒的的反应分析成为可能。由于这一成就,1967年,诺里什与乔治.波特、艾根同获诺贝尔化学奖,诺里什还曾获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

     

    乔治•波特(Porter,George,1920-)

    英国化学家

     
    生于约克郡斯坦福思。曾在利兹大学和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习,先后获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和更深博士学位。1952-1954年任剑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1954年任英国人造纤维研究所副所长。1955-1963年任谢菲尔德大学物理化学教授。1963年后任化学教授,系主任。196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7年任皇家化学学会会长。
    波特研究快速化学反应取得圈套进展。对光化学、光合成等也有研究。与诺里什、艾根因研究快速化学反应的成果,共获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波特还曾获英国皇家学会和法拉第学会奖章。

      

    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昂萨格,L.
    Lars Onsager 1903~1976

      美国物理化学家

     

     
    1903年11月27日生于挪威奥斯陆,1976年10月5日卒于美国 佛罗里达州科勒尔盖布尔斯。1925年在挪威特隆赫姆大学获化学工程师学位。后 曾在苏黎世瑞士联邦工学院学习。1928年移居美国,先后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 学和布朗大学任教。1933年到耶鲁大学化学系工作,自1934年起任教,直至1972年 ;1935年获理论化学博士学位,1945年任理论化学教授,同年加入美国籍。1947年 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2年到科勒尔盖布尔斯的迈阿密大学任理论化学教授 。
      昂萨格一生最重要的科学功绩是对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的贡献(见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他于1931年证明了现在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为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这一关系的 确立和后来他所提出的关于定态的能量最小耗散原理,为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定 量理论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因对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的贡献,昂萨格获得1968年诺贝尔化学奖。1925年他在 电解质 理论方面提出“昂萨格极限定律”。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和战后,在统计力学中二维伊辛模型的严格解方面有重要贡献。1949年 发表一篇论文,为液晶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统计力学基础。1951~1952年,他提出了 有关金属抗磁性的理论。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8楼2006/12/16

    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巴顿,D.H.R.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 1918~

    英国有机化学家

     
    1918年9月8日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1940年毕业于伦敦帝 国理工学院,194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任帝国理工学院讲师。1949~1953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有机化学访问教授。1953年回国,任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 教授。1955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957年后回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任有机化学 教授。1978年成为伦敦大学荣誉教授。
      巴顿在40年代初当研究生时,就对 甾族化合物 和 萜 类化合物感兴趣,并着手进行结构方面的分析研究。在这期间曾受到 O.哈塞尔发表的论文的启示,为了弄清分子内各个原子的空间排布位置和相互间 作用的关系,他在1945~1949年间设计了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模型,以表示三度 空间的立体图像。1949年他应美国哈佛大学之聘,任有机化学客座主讲人。经过 多年研究,他阐明了分子的特性与它们的空间构型和构像之间的关系,发展了有机 分子 立体化学 的结构概念和理论;通过对脂环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指出了许多复杂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提出了一些甾族化合物的构像;50年代初,关于 构像分析 的著名论文公开发表,在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认为是对立 体化学和有机结构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60年代后,他在合成 甾醇 类激素方面又取得重要成就,发明了著名的合成醛 甾醇的 一种简便方法,后被称为“巴顿式反应”。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合成青霉 素和各种四环素类抗菌素的重要文章。他因测定一些有机物的三维构像所作的贡 献而与O.哈塞尔共获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

     

    哈塞尔(Hassell,Odd,1897-1981)

    挪威化学家
     

     
    生于奥斯陆。1920年毕业于奥斯陆大学,后到柏林大学深造,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还曾获哥本哈根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5年任奥斯陆大学讲师,1934年后任教授,物理化学第主任。是奥斯陆、特隆赫姆、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哥德堡、哥本哈根科学院院士,建厂化学会、伦敦化学会会员,1947-1957年任《斯堪的那维亚化学学报》挪威编辑。
      哈塞尔用X射线和电子稍微方法研究结晶结构和分子结构,并测定电偶极矩。还研究联结6个环的立体化学与分析,由分子给予体向分子接受体传递电子形成弱络合物的原子排列。
      1969年,哈塞尔与英国化学家巴顿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9楼2006/12/16

    1970年诺贝尔化学奖

     

    勒卢瓦尔(Leloir,Luis Federico,1906)

    阿根廷生物化学家
     

     
    生于巴黎。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曾获巴黎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科尔多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46-1947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谋生科技开发一实验医学研究所工作。1947年后任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62年后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1958-1959年任阿根廷科学促进会主席。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阿根廷医学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会员。
    勒卢瓦尔研究生物化学取得许多重要成果。1948年分离出葡萄糖二磷酸酯,1950年分离出尿核苷二磷酸 酯葡萄糖,1953年分离出尿核苷二磷酸酯乙酰葡萄胺,1959年提出糖原生成机理,1960年提出淀粉生物合成机理,1964年从谷物中分离出腺嘌呤核苷酸,由于这些成就,勒卢瓦尔于197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茨伯格(Herzberg,Gerhard,1904)

    加拿大物理学家

     
    生于德国汉堡。1928年毕业于达姆施塔特工学院,获工程博士学位。还获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多伦多大学、印度达尔豪西大学、挪威阿尔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9-1930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从事工作。1930-1935年任达姆施塔特工学院讲师。1935-1945年任萨斯喀彻温大学讲师。1945-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耶克斯天文台工作。1948年到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研究会工作,1950年任理论物理研究部主任。1956-1957年任加拿大物理学家协会会长,1957-1963年八十国际理论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1964-1967年任加拿大皇家学会副会长、会长。是匈牙利科学院、印度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他主要从事原子与分子光谱学和分子结构研究。确定了大量双原子分子与多原子分子结构,许多自由基结构。还成功地把光谱研究用于鉴别行星大气层、彗鉴于与星际空间某些分子。

      他因对原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电子结构的研究成果,于197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还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奖章。

      他主要著作有:《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双原子分子光谱》、《多原子分子的红外与喇曼光谱》、《多原子电子光谱与电子结构》。

0
    +关注 私聊
  • 石长老

    第10楼2006/12/16

    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安芬森(Anfinsen,Christian Boehmer,1916-)

    美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 莫内森。1937年毕业于斯沃思莫尔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39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又获斯沃思莫尔学院和乔治城大学更深博士学位。1939年到哥本哈根的美国-斯堪的那维亚基金委员会卡尔斯贝格实验室工作。1947年任斯得哥尔摩诺贝尔高级研究员。1948年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助理教授,1962年任教授。1950-1962年任贝塞斯达国家心脏病研究所细胞生理与代谢实验室主任,1963后任生物化学实验室主任。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华盛顿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1956-1960年任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副主席。
    安芬森主要研究蛋白质中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结构遗传基础等。1972年因核糖核酸酶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与穆尔、斯坦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莫尔
    S.Moore 1913年4月13日-1981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13年4月13日生于美国芝加哥,1935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学士学位,后来进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研究生,于1938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39年参加了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M.贝格曼 (BerBrman)的多欧化学实验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新型炸药的开发研究工作,战后重返该所同斯坦继续并肩合作。从事氨基酸分析新方法的研究。1981年在美国纽约逝世。
    穆尔和斯坦开展蛋白质水解物中氨基酸的新分析分离方法的研究。1948年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台能分折蛋白质水解物中17个常见氨基酸的自动测定装置。随着小颗粒树脂的制备成功,发现由于这些树脂中既含有极性仍离子交换基团,又含有疏水性的基本分子骨架,因此,对不同极性的氨基酸可以得到较高效率的选择性分离结果,穆尔和斯坦首先在8%交联度的Dowex50柱上取得成功,分析时间短缩一半,接着继续改善至1954年把分析时间缩短到48小时,1958年,一昼夜,用量为 0.1—1.O摩尔,这个成就对当代蛋白质和多肽的研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穆尔等发展氨基酸分析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展蛋白质化学研究。1973年穆尔等报道了脱氧核糖核酸酶A的化学结构,紧接着又继续开展了核糖核酸酶活性中心的化学确认工作。同时还研究了链球菌蛋白酶中一SH基和组氨酸残基的活性以及胃蛋白酶活性中的羧基酯化问题,对酶化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工作出发,经过20余年的努力,建立了从常量 (摩尔水平)到超微量的操作步骤,还从化学结构研究发展到结构中活化中心的研究。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