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子检测指导下的肺癌精准治疗策略

  • 吃饭请叫我
    2023/10/24
    小矮马
  • 私聊

生物制药

  • 分子检测指导下的肺癌精准治疗策略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检测技术的提高,肺癌治疗开始进入分子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时代,更多免疫调控分子和新的免疫检查点的不断被发现,使免疫治疗成为未来肺癌等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在肺癌中获批(FDA)或已写入NCCN指南的抗PD-1以及抗PD-L1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抗 PD-1抗体包括:Nivolumab[1]Pembrolizumab[2,3];抗PD-L1抗体包括: Atezolizumab [4,5]Durvalumab[6]。整体来看,免疫治疗相对于传统的细胞毒性治疗,在治疗有效的人群中,能有效的减低副作用,并能长期获益。此外,相比于免疫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免疫治疗单药在实体瘤中的ORR大都在20%左右,而采用联合治疗的策略比如联合化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等,其ORR则可提高至50%以上。

    目前,关于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PD-L1表达、MSI状态以及TMB已被写入NCCN指南,作为一些免疫药物用药的伴随指标。然而,这几项指标亦不是免疫治疗的理想预测因子,比如并不是所有的PD-L1阳性患者均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同时,部分PD-L1阴性的患者仍能从中获益。因此,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特别是免疫联合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引领了多个肿瘤治疗领域的变革,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存获益。然而,不管是免疫单药还是联合治疗,仅有部分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得持久疗效和长期生存。目前,针对如何实现精准免疫治疗,研究者开始了诸多尝试,探寻生物标志物。除去已被写入指南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PD-1表达、TMB以及MSI/dMMR)外,肿瘤新抗原(TNB)、免疫微环境相关的肿瘤免疫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s)和T细胞炎性基因表达谱(GEP)等,以及其它一系列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正、负驱动基因突变、免疫超进展的相关的因子等都分别已有相关研究报道。

附件: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