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色谱柱污染导致不分流色谱峰分叉的案例

  • 安平
    2024/08/16
    红小豆
  • 私聊

气相色谱(GC)

  • 色谱柱污染导致不分流色谱峰分叉的案例





    概述





    故障情况简介



    某政府实验室,使用Shimadzu公司出品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8040,进行食品和药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日常工作量较大。在进行年度例行计量检定时,进样测定1ppm异辛烷-八氟萘溶液时,发现八氟萘色谱峰出现多重分叉现象,色谱峰如图1所示。

    1 不良谱图



    八氟萘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色谱柱: Rtx-5ms 30m*0.25mm*0.25um

    柱流量: 1mL/min

    柱温: 50℃(1min- 40/min - 200℃(0min-15/min - 250℃(5min

    进样口: 250

    进样方式: 不分流

    进样体积: 1uL

    检测器: 质谱,scan方式

    故障诊断



    不分流进样模式下,如果保留时间较短的色谱峰形状出现异常——例如分叉、拖尾严重、检出限不良等情况——原因一般与进样口状态不良,溶剂不良或色谱柱不良有关。

    此外还需要注意色谱柱固定相与样品溶剂的相容性问题。不分流进样经常采用溶剂聚焦方式以改善柱效,减小弱保留组分的峰宽。不分流进样时,一般设定柱温箱初始温度低于溶剂沸点10℃左右,已实现溶剂聚焦。

    但是由于不分流进样时进入色谱柱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注意色谱柱固定相与样品溶剂的相容性问题,极性固定相建议使用极性溶剂,非极性固定相,建议使用非极性溶剂。

    检查确认色谱柱进样口衬管,予以更换。减少石英棉填充量。检查色谱柱,发现色谱柱入口部分明显存在污染现象,将色谱柱截短20cm,然后恢复原状。再次进样,发现色谱峰恢复正常。

    故障原因分析



    不分流进样时,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色谱柱初始温度较低,样品将再次冷凝,在色谱柱入口部分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液膜,随着载气的不断吹扫,低沸点溶剂逐渐挥发。造成液体膜分布长度逐渐缩短,高沸点的待测组分仍旧溶解在液体膜中。

    随之,色谱柱文迅速升高,样品在色谱柱内气化,由于样品分布的长度变窄,最终使得色谱峰宽变窄。

    如果溶剂与固定相不能相容,或者说溶剂不能浸润固定相,那么就无法形成均匀的液膜,最终使得色谱峰发生多重分叉的现象。

    2 溶剂聚焦图解





    该案例中,由于色谱柱长时间使用,并且用户样品成分较为复杂,色谱柱入口部分内壁积存杂质过多,怀疑形成了极性较强的表面状态。当异辛烷溶剂进入色谱柱并且凝结时,不能形成均一的液膜,从而造成故障现象。

    3 不良状态

























  • 该帖子已被版主-zyl3367898加2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有奖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1楼2024/08/17

    应助达人

    截的是接进样口那端的色谱柱吗?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