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仪器信息网学科建设专题为您整合学科建设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学科建设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学科建设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学科建设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学科建设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学科建设相关的资讯

  • 重磅: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出炉!
    p   今年6月,教育部负责人在回应国家“双一流”建设相关传言时表示,“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现在离9月份仅有1周时间,备受瞩目的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能否在8月底正式公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p p   尽管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尚未揭晓,但全国很多省份都公布各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包括河北、山东、贵州、甘肃等。从8月21日开始,重庆市也公示了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40个学科入选。 /p p   重庆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p p   今年初,重庆市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p p   具体目标包括: 到2020年,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市级重点学科,15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22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3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高校综合排名有所提升 到2030年,20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3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若干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有高校和一批学科、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世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目标。 /p p   重庆市也提出,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专业,努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包括一流学科专项建设和一流专业专项建设。 /p p   根据《意见》,重庆的“双一流”工作将从2017年启动实施,第一个周期为4年,2020年后每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制定标准、遴选认定、建设实施、绩效评价4个阶段,按照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和动态筛选原则开展遴选和评价管理。 /p p   40个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p p   从昨天(8月21日)开始,重庆市教委官网正式公示了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入选。 /p p   从入选学校来看,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各有8个学科入选,并列第一。不过重庆大学入选学科绝大多数都为工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而西南大学入选学科主要为人文社科和理科。重庆医科大学入选4个学科,仅次于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位居第三。此外,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各有3个学科入选。其余高校入选学科在2个以下。 /p p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市教委官网从今天下午开始,将公示内容从“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变成了“重庆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原名单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后勤工程学院四所部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出现在名单中,其他省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发生变化。重庆市昨天公示的40个一流学科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d08817e-52ac-4910-a38b-471bbb343b3e.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87156bb-3253-40d5-8f54-892d3f718015.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0272e-e905-440e-b2d8-af4427ac9fc2.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d72df067-652f-4051-b913-856ed997e283.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f2d47ab-f242-4e81-91b0-f0b864b231f7.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 聚焦“碳中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北工大推进“十四五”学科建设
    高校如何通过学科建设推动首都发展?如何精准定位国家发展需求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3月8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北京工业大学氢能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朝阳园、北京工业大学物质科学(大科学装置应用)研究院四家新机构成立,该校表示将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度融入和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工大四家新机构挂牌成立。 受访者供图当日,北工大和大兴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等单位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并为四家新机构揭牌。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内涵、特色、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持续获取强大发展动力。姜泽廷提出四点意见。他认为,要紧紧抓住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发展学科,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学科发展与重大基础科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其次,坚决贯彻落实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和关键底层技术,将学科建设深度融入首都新时代发展格局。三是不断改革和完善资源分配机制,将资源更多地投入一线,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四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有组织科研导向,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大会发布了学科建设系列行动方案,面向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形成打造“碳中和、城市更新、人工智能、高端智库”四大学科特色的共识。北工大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总结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时表示,要按照“补短板、强特色、促交叉、提能力”的思路,着力打造高质量特色学科生态体系。发挥好一流学科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国家和首都战略需求,聚焦“双碳”战略、城市更新、人工智能、高端智库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提高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能力。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致辞中对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和为国家、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汇聚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在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培养领军人才等方面取得突破,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力争实现科研工作质的飞跃。”雷朝滋说道。据介绍,当日,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学科负责人,教师代表,博士后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 院校“手牵手”在杭共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发展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和计量事业发展,日前,中国计量大学与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合作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汇聚和培养顶尖科研人才,应用该设施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创新,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共同推进国家计量事业发展和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急需的“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发展,加强学科联合共建,共同推进中量大“双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联合举办计量测试领域高端国际论坛,建立常态化年度会议机制,共同推进该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签约仪式后,双方举行学科建设对标推进会。中国计量大学的智慧计量与精密检测技术团队、生物检测与仪器团队、磁性材料及其检测技术团队、光电仪器与量子计量团队与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进行技术对接创新设想,在磁功能成像引导下的超声治疗、磁感应纳米孔测序技术、电磁屏蔽材料选用设计和光电探测器噪声抑制技术等领域提出合作思路。据悉,23名中国计量大学教师被聘任为第一批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兼职专家,共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学科建设相关的方案

学科建设相关的论坛

  • 【资料】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部直属高等学校: 为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我部在原《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我部。附件: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 育 部 二OO三年四月十六日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依托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第五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第六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第七条 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第八条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教育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二)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三)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四)审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消。(五)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六)组织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七)拨发、配套有关经费。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所属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二)组织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并指导运行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三)审核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四)监督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五)落实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运行的配套经费。第十条 高等学校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重点实验室的直接管理,主要职责是:(一)成立党委书记或校长负责的,科技、人事、财务、国有资产、研究生院(部)、211办(学科建设办)等部门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提供开放运行经费,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以及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三)将重点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和院系(所)间的流动。(四)负责遴选、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候选人,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五)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组织做好重点实验室验收与评估的相关工作。(六)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教育部。(七)根据本办法,制定本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章 立项与建设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评审、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第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一)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或工程项目,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二)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优秀研究群体;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三)具有一定面积的研究场所和一定规模的研究实验手段(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 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部分纯基础学科除外)。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与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四)依托单位应保证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五)一般应为重点学科,并符合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总体布局。(六)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时,一般应当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地方高等学校申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时,一般应当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地方重点实验室。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也要按照上述条件进行建设和发展。第十三条 符合重点实验室立项申请基本条件的高等学校,可根据有关要求,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附1)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附2),依托单位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审核,确保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签署配套经费及条件保障支持等意见后,以依托单位名义向教育部行文请示。

  • 【建设新闻】宁夏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进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

    [color=#ff483f]宁夏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进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 [/color] 来源:宁夏科技厅 近日,宁夏组织申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在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评审工作中被科技部批准命名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宁夏在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命名“天然气转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获得此项殊荣且由科技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培育和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立足宁夏、面向西北,围绕土地退化机理与荒漠化防治,草地资源、生态与环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生态经济与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土地退化生态方面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问题,实现知识创新,为相关学科领域和行业提供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通过研究开发与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使实验室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解决区域生态建设重大问题、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同时,通过生态学科建设,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培养一批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研究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实验室的建设将成为地方实验室的示范工程,为推进宁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分享】著名水热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冯守华教授

    著名水热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冯守华教授冯守华,男,1956年3月14日生。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长期开展水热合成化学研究,取得开创性成果。水热合成化学是在湿法冶金和地球模拟化学基础上,针对工业上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石英及新材料的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0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上,成立了首届国际溶剂热与水热协会(ISHA,冯守华院士是该国际协会11位创建人之一),标志着水热化学学科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和地球领域的重要地位并趋于成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发出系列全新微孔晶体,并于1987年第一次在国外期刊 ChemCommun上报道其成果。90年代初,他开发了固体电解质与高温湿敏传感材料的水热合成路线,在Chem. Mater.上发表系列成果。之后,他将水热化学应用于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并在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体系获得突破。特别是应邀于2001年在美国化学会Acc. Chem. Res.上发表“水热合成新材料”的综述。他在水热控制缺陷、混合价态、纳米粒子、无机螺旋链的生成及发展生物水热化学方面处于国际该领域发展的前沿。   他领导的课题组在长期的水热化学研究中,发现单一元素在稳定晶体氧化物中存在三种不同氧化态的现象,即三重价态。基于三重价态锰钙钛矿单晶和单晶膜呈现接近理想的开关整流特性,构成了阵列式原子尺度p-n结(此前,在该结构体系曾发现高温超导和巨磁阻现象)。该单晶及其薄膜可以作为全新的集成微电子器件,在能源和信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其研究成果为自主知识产权。另外,他们于2001年启动了水热生物化学研究,在从二氧化碳到多肽的水热转化方面,取得对生命及手性起源具有启示性的研究成果。   冯守华于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J. Nanosci. & Nanotech.、J. Solid State Chem.、《中国科学》等编委,Mater. Res. Bull.、《中国化学》与《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2002年中国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和2003年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会议主席。他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1992和199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学成果获2000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他肯花气力建设实验室,认为实验室是化学学科建设的三个主要支撑点之一(实验室,人和传承)。自1993年开始建设无机水热合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来,他以身作则,团结同事,提倡“埋头苦干,不图虚名;奉献科学,端正学风。相互配合,形成团队;不断积累,锐意创新”32字方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2001年5月31日国家批准建立了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具备了国家要求的科技创新平台条件,实验室和他也双双获得国家实验室建设“金牛奖”。   学院建设,千头万绪,他团结一班人,首先制定“化学学院发展规划26条”,从教学、科研、学生和行政管理4个方面精心规划,顶层设计。他从实际出发,以稳定为大局,以基础和人文环境建设为中心,以管理为纽带,充分发挥导向和协调的领导功能,使得学院各学科协调发展,稳中有升。他从学科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是贡献社会,包括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学科建设的三个支撑点中的“传承”是由知识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包括教学和学术积累,是由讲授、论著与学术评价组成的。他认同“学科就是人”的观点,从教学的角度看每个学科都要有人,而现代学院要求教师除了教学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建设好学院,他付出很多,但他认为这正是这一代人必须完成的事业,与学术研究一样,不断耕耘,惠及丰硕。

学科建设相关的资料

学科建设相关的仪器

  • 单像素光子成像教学仪 单像素光子成像教学仪是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和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利用数字微镜器件完成随机空间光调制目标物进行快速成像的教学仪器。产品利用压缩感知技术信号稀疏的特性,超越传统香农采样定理,可以通过较少的测量值在极弱光条件下还原出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图像。 单像素光子成像教学仪具有丰富的硬件模块,支持学生动手调节和搭建,方便学生了解空间光调制技术及设备使用方法;理解压缩感知原理以及成像方式;知悉光子计数成像特点及噪声处理方法。 配备完整的压缩感知理论教学讲义和实验内容,帮助高校在近代物理实验课、通信类、计算数学等方向开设课程,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产品硬件可调,教学功能丰富桌面型设计,使用更加方便完善的配套教学资料 遮光性能优越,具有强光保护自由算法编码,可视化实验效果实验内容仪器调节实验光路搭建和仪器模块连接;单帧图像显示实验;光本底测量实验; 频率位移关系实验含目标靶成像实验;分辨率靶成像实验;自制目标靶成像实验;单像素光子成像调制方法实验不同矩阵调制成像实验;不同算法调制成像实验;实验原理图
    留言咨询
  • 陕西修业临颖建设工程公司致力于高端实验室规划及咨询、实验室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的智慧实验室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自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为国内一线科研用户提供实验室整体设计、施工及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凭借实验室领域权威的专家团队和丰富的设计经验,陕西修业临颖获得了市场及用户的高度认可,并与各大领域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智慧实验室,打造未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的标杆。 我们的优势 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并具备极强的需求洞察能力量 具备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 具备专业的解决用户难题的能力 具备岗位专家所具有的素质、能力和作风 具备高效协同的意识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我们的理念 功能性:实验室建设的好坏,最核心的内容是试验区域内的仪器设备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效用,达到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要求。  人性化:适当地色彩搭配、对于非功能性区域的合理布置,让实验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人文关怀。 前瞻性:随着城市发展,周围设施的变化,环境会有变化。会影响到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所以,及为保证长期有效使用及为预防未来周边环境环境恶化计,设计和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美观性:实验室建设改过程中,选择明快亲切的色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形尺寸,方便、美观大方的样式,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我们的设计原则 核心:以科研为中心进行设计创作。 舒适性:舒适的室内设计是离不开充足的阳光,无污染的清晰空气、安静的氛围,在本方案中,采用室内空间与光线的配合,营造出轻松安静的氛围。 概念:本次设计针对性较强,为生命科学科研实验室,本次方案设计中我们想打破那种气氛沉河的科研气氛,从色彩以及材料上入手使得整个空间突破压抑的气氛,在长时间的科研后,从视觉上对人进行一种视觉上的放松,从而优化整个科研空间。我们会从从家具的选择到空间中的排列、摆放,还有颜色的描配上,使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与心理需求的设计为高目的。,在发挥现有的物质条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来实现并创造出巨大的精神价值。 欧波同希望携手各电子显微镜使用单位共同打造专属功能合理、环境优良的实验室环境。
    留言咨询
  • 实验室建设 400-838-7877
    莱伯泰科公司一直致力于实验室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秉承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和新颖的国际化先进理念,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实验室建设模式,为国内实验室用户提供了优质的超净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以专业的实验室理论、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您的实验室提供设计合理的净化通风空调系统,保证超净实验室实用、安全和舒适。安全高效的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湿度、压力等工作状态实时监控,莱伯泰科公司专业开发的多点式自动控制核心技术保证了超洁净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安全便捷的集中供气系统根据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为您量身定做气体管道系统,选择合适的配置,达到最佳气体输送要求,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专业化安全处理。实验室纯水供应系统普通区高纯水进回水管道采用Clean-PVC材质,洁净区进回水管线采用PVDF材质,实验室内设置二次超纯,超纯水机出水水质低于18.2(25℃)MΩcm。高效环保的废气废水处理系统根据用户使用环境以及实验要求,莱伯泰科公司提供自主设计的干法和湿法废气处理解决方案以及实验室废水处理解决方案,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新和净化。
    留言咨询

学科建设相关的耗材

  • 游离DNA样本保存管,品牌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无添加剂管)
    1.产品介绍国盛医学普通采血管(无添加剂管)用于医学检验中生化学、免疫学和血库等检验的血液标本的采集与盛装,能 较 长 时 间 维 持 血 清 的 正 常 成 分 及 有 利 于 血 清 的 复 检,可 重 复 性 高 。2. 产品特点能较长时间维持血清的正常成分;有利于血清的复检,可重复性高 ;建1500-2200×g离心10min及凝血时长应大于1h;无不适应症。3.应用范围医学检验中生化学、免疫学和血库等检验4.参数规格规格: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管径:13*75mm/13*100mm/16*100mm5.产品系列普通采血管(无添加剂管)6.产品相册7.公司介绍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盛医学”)自2016年在广州成立以来, 始终秉承“健康才有国盛”的理念,聚焦精准医学领域,致力于成为体外诊断万亿市场中占66%份额的免疫和感染领域的精准诊断。 目前,国盛医学具备原料(蛋白酶克隆纯化)、试剂盒、诊断耗材, 分子诊断仪器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分子诊断服务能力,是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中极少数的一家形成了研发-生产-服务。此外,国盛医学所下辖的国盛医学检验所是专注于分子诊断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具备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已通过《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准入验收,检测诊断业务涵盖免疫炎症、感染、肿瘤和生殖健康四大板块,服务内容有疾病风险评估、早期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复发监控,预后评估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游离DNA样本保存管,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钠9:1管
    1.产品介绍国盛医学柠檬酸钠9:1管又称血凝管,管内抗凝剂为枸橼酸钠,主要用于凝血机等检查,柠檬酸钠浓度为0.109mol/L (3.2%)采集血液与抗凝剂的精确比为9:1;采血后需立即轻轻倒转样品3-4次;推荐1300-1800×g离心10min及采集血后尽量在24h内完成检测。2.产品特点内抗凝剂为枸橼酸钠,主要用于凝血机等检查,柠檬酸钠浓度为0.109mol/L (3.2%)采集血液与抗凝剂的精确比为9:1;采血后需立即轻轻倒转样品3-4次;推荐1300-1800×g离心10min及采集血后尽量在24h内完成检测。3.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凝血机等检查等。4. 参数规格规格: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管径:13*75mm/13*100mm/16*100mm5.产品系列柠檬酸钠9:1管6.产品相册7.公司介绍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盛医学”)自2016年在广州成立以来, 始终秉承“健康才有国盛”的理念,聚焦精准医学领域,致力于成为体外诊断万亿市场中占66%份额的免疫和感染领域的精准诊断。目前,国盛医学具备原料(蛋白酶克隆纯化)、试剂盒、诊断耗材, 分子诊断仪器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分子诊断服务能力,是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中极少数的一家形成了研发-生产-服务。此外,国盛医学所下辖的国盛医学检验所是专注于分子诊断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具备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已通过《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准入验收,检测诊断业务涵盖免疫炎症、感染、肿瘤和生殖健康四大板块,服务内容有疾病风险评估、早期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复发监控,预后评估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 游离DNA样本保存管品牌: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促凝管)
    1.产品介绍国盛医学普通采血管(促凝管)能快速凝血管可在5min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避免了快速凝固过程中难以解决的血细胞破裂问题。2.产品特点快速凝血管可在5min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避免了快速凝固过程中难以解决的血细胞破裂问题;可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实验;推荐1500-2200×g离心10min;不适应症:因疾病导致凝血异常的患者,或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凝血时间可能会超过30min。3.应用范围医学检验中生化学、免疫学等检验的血液标本的采集与盛装4.参数规格规格: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 管径:13*75mm/13*100mm/16*100mm5.产品系列普通采血管(促凝管)6.产品相册7.公司介绍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盛医学”)自2016年在广州成立以来, 始终秉承“健康才有国盛”的理念,聚焦精准医学领域,致力于成为体外诊断万亿市场中占66%份额的免疫和感染领域的精准诊断。目前,国盛医学具备原料(蛋白酶克隆纯化)、试剂盒、诊断耗材, 分子诊断仪器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分子诊断服务能力,是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中极少数的一家形成了研发-生产-服务。此外,国盛医学所下辖的国盛医学检验所是专注于分子诊断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具备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已通过《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准入验收,检测诊断业务涵盖免疫炎症、感染、肿瘤和生殖健康四大板块,服务内容有疾病风险评估、早期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复发监控,预后评估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