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结构

仪器信息网生物结构专题为您整合生物结构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结构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结构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结构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结构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结构相关的资讯

  • 颜宁等点评:AI 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结构生物学何去何从?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2 月 1 日,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公司宣布,其 strong 新一代 AlphaFold 人工智能系统 /strong 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击败了其余的参会选手, strong 精确预测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strong , strong 准确性可与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相媲美。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详见《解决生物学 50 年来的重大挑战!生物界「AlphaGo」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媒体关注,前 Genentech 首席执行官 Arthur D. Levinson 博士盛赞这一成就是 strong 「划时代的进步」 /strong 。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人工智能的「进击」对生物学、对其他学科会有什么影响?网络上有人提出: strong AI 都能解蛋白质结构了,结构生物学家是不是该失业了?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返朴》总编、结构生物学家颜宁特邀几位同仁对这一新闻各抒己见, 回答大家的疑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8px height: 61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3bb911a-86ca-490b-a90a-f01fb76aa41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204191414.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204191414.jpg" width=" 558" height=" 61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x " by Asier Sanz | https://asiersanz.com/ /span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trong AlphaFold2 是个大突破,但我们还有努力的方向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张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TASSER 创造者,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2 显然是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重大突破。这可能是从 1969 年第一篇& nbsp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nbsp 用比较建模方法预测蛋白质结构发表& nbsp 51 年以来最大的突破。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个领域过去 20 年来,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最近几年,随着共同进化、接触图预测以及引入深度学习之后,很多软件,比如 I-TASSER 和 Rosetta 等,都有了很大进步。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就 I-TASSER 来讲,两年前在第 13 届 CASP(CASP13)时,它能够正确预测的非同源蛋白数目比其六年前在 CASP11 上提高了 5 倍。这次 CASP14 也比 CASP13 的预测能力提高了很多。但 AlphaFold2 这次比上次进步更大,和两年前的上一个版本相比,& nbsp AlphaFold2 的主要变化是直接训练蛋白质结构的原子坐标,而不是用以往常用的、简化了的原子间距或者接触图。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统上,蛋白质结构预测可以分成基于模板和从头预测,但是 AlphaFold2 只用同一种方法 —— 机器学习,对几乎所有的蛋白质都预测出了正确的拓扑学的结构,其中有大约 2/3 的蛋白质预测精度达到了结构生物学实验的测量精度。这说明,至少是在单结构域的蛋白结构,他们接近解决了这个问题。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谷歌这次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首先与它们拥有强大的人力和计算资源有关。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计算机上,他们使用 TPU(据他们的宣传是比 GPU 快 15 倍),学术界的实验室只有 CPU 或者 GPU,而很多实验室都还没有 GPU。他们对媒体宣传中说 Alphafold2 最后只用相当于 100 个 GPU 的资源训练了两周就产生了最后的模型,学界大多数实验室都可以做到,这是不客观的。因为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到训练成功的模型,中间起码要反复测试重复 100 次甚至 1000 次。这就像吃了十个馒头的饿汉一 样,不能说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吃饱了,就觉得只吃最后一个馒头就够了。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另外,他们可以高薪招聘大量专业人才,集中精力攻关一件事,不需要担心基金申请、教学和学生毕业论文等等。这些人力和计算资源上的差别是谷歌 DeepMind 这样的工业研究机构比起学术界在攻关科学或者工程问题上的最大优势。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当然,学术界在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么多年的积累,也给 AlphaFold2 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自己很高兴他们取得了这么大突破。这个工作首先证明了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蛋白质结构和序列的复杂关系,常常让人们 —— 特别是做结构预测的人 —— 怀疑,蛋白质折叠这个问题是不是可解, 或者有没有唯一解。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们在 15 年前的一篇 PNAS 论文中提到,用 PDB 库中的模板,在理论上可以解决 “单结构域蛋白质结构预测” 这个问题,但那是一个基于模板的传统解法, 难点是如何找到最好的模板。谷歌他们这次用「暴力」的机器学习,「暴力」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做法的成功会对很多相关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有人说这个 AlphaFold2 会让很多相关行业的人失业。我认为恰恰相反,它给很多领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思维,因而会极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大的机会。即便是在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个相对较小的领域,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2 这次只有 2/3 的蛋白预测做到实验精度,还有 1/3 做不到,是否还有更快更好的途径来产生更高精度结构的算法?基于商业或其它考虑,我相信谷歌可能不会公开代码或 Server。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以,最终可能还得学术界的同行共同努力,完善和推广这一技术,让其真正惠及生物医学研究以及普通公众的健康需求。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共赢大于竞争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龚新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科学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合作研究员)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20 年第 14 届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14)共有 84 个常规(Regular)题目,其中有 14 个题目因为生物实验没给出确定结构等原因被取消或延缓,其他 70 个题目的单体和复合物蛋白质所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从 73 到 2180 不等。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 个国家的 215 个小组参加了 CASP14。最终,谷歌旗下 DeepMind 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 AlphaFold2 在 2018 年的 Alphafold 基础上迭代创新,超常发挥,一枝独秀,基本解决了「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这个困扰人类 50 年的生物学第二遗传密码问题。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2 的成功表现在三个方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不少结构的预测精确度跟实验晶体结构相当,可以替代晶体结构;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一些含有多个结构域的复杂超长的单链结构也达到了可以跟实验结构比较的程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帮助解析了竞赛中涉及到的、实验多年没拿到的 X 射线晶体和 cryo-EM 冷冻电镜结构,比如 T1058 的膜蛋白是用了 Alphafold2 的预测模型之后,才跟原有晶体学数据综合成功解析了结构。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2 团队的& nbsp John Jumper 报告表明,他们使用了基于注意机制的神经网络,动态调整网络中节点的顺序和链接;依靠的是端到端的优化整体构建结构,而不是氨基酸距离;网络中内置了大量的序列、结构和宏基因组等多重比较信息;还依赖分子模拟软件优化去掉了原子的堆积碰撞。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 AlphaFold2 的摘要作者名单里,交叉团队的 30 位作者中有 19 位都被标记为相同贡献的第一作者。他们将近 8 分钟的宣介视频,记录了团队成员在新冠疫情期间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的宝贵场景。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CASP 组织者 John Moult 指出,计算下一步还有更困难的问题要解决:超大复合物结构、动态构象变化、蛋白质设计、药物设计等等。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除了我们蛋白质结构预测小同行对 AlphaFold2 的成功很欣喜之外,社会上还有多个不同方向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新闻界对它寄予了厚望。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欣喜的同时,蛋白质结构预测小同行也有一些保留意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工程化明显,依赖于强大的 GPU 计算资源和代码优化团队;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谷歌公司几乎可以收集全球所有网络信息,虽然看起来 AlphaFold2 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他们在人工操作中使用了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预测对了结构,但不等于明白了蛋白质折叠过程和原理。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生物实验科学家也有不少看法: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算出结构只是生物学规律发现的第一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计算的多个 models 中,有时打分排序不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开放 AlphaFold2 的 server 之后,使用效果不一定那么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只是在已有蛋白质结构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模型,尚不能计算其它构象或其它类别的分子结构。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还有关心这个领域的其他方向的专家也提出了问题:怎么理解这个算法成功的原理?怎么跟原有的热力学、物理学等基本原理相融相通?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我认为 AlphaFold2 是个大突破,后续可能性很多,会替代一些简单的结构生物学实验,但对当下科学家追求的前沿生物学来说,共赢大于竞争;对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学等学科而言,则会带来新的机遇。 br/ br/ strong 技术服务于科学探索,结构生物学早就进入新时代 /strong br/ 颜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首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生物学里的「结构」。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用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变形金刚。比如擎天柱是辆车还是个机器人,这就是不同的结构了,机器人能打架大车做运输,功能也不一样。而不同的汽车人组成成分可能差不多,都有合金、玻璃、橡胶,但是形态各异,特长也不一样。 br/ 生物分子的组成成分和基本单元就那么几种,但是组装起来,不同的序列不同的结构,于是功能各异、五花八门。这个结构不是静止的,每一个生物大分子基本都像个小机器,比变形金刚更复杂、更变化多端。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因为结构决定了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所以解析高分辨率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理解生物大分子工作机理最有力的工具。但是一直以来,因为技术局限,对于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解析困难重重。所以,一批科学家另辟蹊径,试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绕开劳心劳力又劳财的实验步骤,从蛋白质的序列直接通过计算预测出它们精准的三维结构。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蛋白结构预测并不是一个新鲜学科,一直以来就是结构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很多科学家不断开发算法,希望根据序列预测出来的结构越来越准确。 br/ 这个领域在过去十几年进步迅速,并且与实验结构生物学融合度越来越高。比如,自从进入电镜时代,看到一堆黑白灰的密度,如果其中某些部分没有同源结构,通过软件预测一个大致的结构模型,放到密度图里面做框架,再根据实验数据调整,已经是个常规操作。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次人工智能赢得 CASP 的新闻亮点有两个,一是 AI,二是准确度高。这确实是突破,但是有了两年前的新闻(注:2018 年,DeepMind 开发的第一代 AlphaFold 首次参加 CASP 并且拔得头筹)做铺垫,现在这次委实是意料之中。 br/ 至于衍生出来的所谓「结构生物学家都要失业了」的调侃 —— 如果你对结构生物学的理解还停留在 20 年前,那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但是结构生物学自身一直在发展着,一场冷冻电镜的分辨率革命更是令结构生物学不同往日了。 br/ 我在 2015 年主持一个学术研讨会的时候曾经评论过:结构生物学的主语是生物学,是理解生命、是做出生物学发现。 br/ 但是,在 X - 射线晶体学为主要手段的时代,获得大多数研究对象的结构本身太难了,于是很多研究者把「获得结构」本身作为了目标,让外行误以为结构生物学就是解结构。但我从进入这个领域之初,就被教育得明明白白:结构本身只是手段,它们是为了回答问题、做出发现。而电镜使得「发现」二字尤为突出。 br/ br/ 看到结构本身、知道你的研究对象长啥样,倒也可以称之为发现,但我刚刚说的「发现」,特指那些超乎想象的、通过结构才揭示出来的、自然界里神奇的存在或者令人叹为观止的机理。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讲课最喜欢举的例子之一就是施一公组的剪接体结构。为啥呢?因为它集合了结构生物学发现里几乎所有的精彩要素和挑战。 br/ br/ 第一,在剪接体结构出来之前,有很多剪接体的组分甚至是未知的。不同于传统的结构生物学,先知道你要研究对象是啥,再吭哧吭哧地去把它们的结构解出来 —— 剪接体的电镜分析是看到了密度图之后,完全不晓得这是啥,需要通过质谱等手段去鉴定组分。我从 2015 年就预测:电镜与质谱组合,将会变成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发现手段。在电镜时代,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清华大学隋森芳老师组的那个巨大的藻胆体结构,靠质谱都不够了。为了搞明白组分,他们甚至先做了基因组测序。 br/ br/ 第二,几十上百个蛋白如何众星捧月地把那么几条貌似简单的 RNA 掰成与几个小小的金属离子配合的核酶反应中心,在茫茫碱基中,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牵线搭桥,剪掉 intron(内含子),连接 exon(外显子)?就为了这一「剪子」& nbsp 一「钩针」,为了几毫秒的过程,这么个庞然大物的几十上百个组成部件却要分分合合,这个过程是真神奇。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2bc97e7-d254-461b-b199-1156f73a37c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1204191624.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12041916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x " 施一公实验室报道的首个酵母剪接体的结构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x " (图源:生物化学经典教材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第七版)封面)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2px " br/ /span 结构生物学目前的实验手段只能获得静止的 3D 照片,为了揭示这部电影,就要不断获得中间态的 3D 照片,帧数越多,电影越精准。但即便如此,这个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简单说,就是变化速度,依旧不是现在的结构生物学实验手段可以揭示的,需要借助更多生物物理技术、计算生物学手段去探索。 br/ 我自己的工作虽然没有剪接体那么酷炫,但是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如何感受膜电势的变化,开门关门,就这么个过程,听着简单,我们死磕三年了,依旧束手无策。另外,我们今年发的两篇 PNAS 论文其实代表了结构生物学的另一个努力方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生物大分子施加外力(电场、磁场、各种长度的波......)。 br/ 也许是受到我自身专业领域的局限,AlphaFold 迄今带给我的震撼还赶不上冷冻电镜的革命,后者将我们从技术挣扎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结构带来的生物学发现本身。 br/ br/ AlphaFold 目前最成功的预测是针对单链分子,当然将来预测复合物的高精结构也应该不在话下。相比于对蛋白折叠的贡献,我倒是更希望 AI 能够助力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结构生物学而言,这个领域才是亟需进步的。 br/ br/ 我个人认为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存在,那么多未知要探索,任何一次技术进步都是契机。该考虑的是如何把新技术为我所用,去问出、去探索更有意思的问题。 br/ 最后,当 AI 能够成功预测我们正在孜孜以求的生物大分子动态、原位高分辨率结构的时候,那失业的一定不止是结构生物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了 :p br/ br/ strong 各抒己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br/ /strong 根据现在披露的结果,AlphaFold2 已经基本达到实验解析结构的精度。前天 AlphaFold2 团队的报告展示了新冠病毒 SARS-COV-2 的预测结果,说明 RNA 聚合酶这么大的蛋白也能基本预测准确。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理论上,这会对结构生物学有很大冲击,尤其是以后单颗粒 cryo-EM 的实验方法上,是否还需要把分辨率做得那么高?低分辨率的电子密度图,甚至 SAXS 数据结合预测结果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了。 br/ 但是,现实中的冲击不会那么大。这是因为,AlphaFold2 模型的创新性非常高,其中结合的 2D transformer 和 3D equivariant transformer 都是 AI 领域的前沿技术,模型的训练难度很大。 /p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DeepMind 的训练方法在学术界很难复现,估计学术界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跟上,因此短期内 AlphaFold2 对结构生物学的影响会比较有限。DeepMind 可能会和个别实验室合作,预测蛋白质结构。 /p br/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 nbsp 龚海鹏(计算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p br/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 为结构生物学家提供了除晶体学、冷冻电镜、NMR 以外的另外一种手段,用于揭示生物大分子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p br/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 张鹏(结构生物学家,主要利用晶体学和冷冻电镜技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p br/ br/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lphaFold 目前还不能预测复杂的分子机器,主要是因为蛋白 - 蛋白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存在极多的可能性。实验手段所揭示出来的蛋白 - 蛋白相互作用方式还只是冰山一角,更何况在不同生理条件和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因此,未来对有特定功能的、多个成分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解析,以及体内的结构分析,将成为结构生物学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无论有没有 AlphaFold,结构生物学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Rosetta(注:从头蛋白结构建模算法)也好,AI 也罢,结构预测都是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够大。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这些基于统计和数据库的预测就无法实现。完全基于物理学和化学第一性原理的结构预测还没有出现。 br/ 实验科学永远是探索未知的必要手段。新的软件算法应该是成为实验科学家的更有力工具,而不是取代实验科学。 /p p br/ /p br/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 王宏伟(cryo-EM 专家,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br/ br/ br/ br/ & nbsp & nbsp & nbsp 最近两年,结构生物学领域经历了与围棋界类似的故事。Alphago Fan 版本时围棋界并不认为它能够战胜人类顶尖高手,可是 Alphago Lee 后整个围棋界甘拜下风,并且转向 AI 拜师学艺。2018 年 Alphafold 出现时,实验结构生物学领域认为被战胜的仅仅是传统的结构预测领域,2020 年 Alphafold2 之后,实验结构生物学领域应该开始思考如何与之共存以及如何「拜师学艺」了。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br/ & nbsp & nbsp & nbsp 目前阶段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已经远远超过人类顶尖棋手,但是人类围棋比赛并未因此取消,如同汽车发明后奥林匹克仍然在进行田径比赛一样。原因之一是人工智能虽然超越了人类,但并未解决围棋的最终解。同样的道理,对于复杂的结构生物学问题,预测手段本身还不能号称完全解决了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br/ & nbsp & nbsp & nbsp 实验结构生物学领域接下来需要做的一个事情是要拥抱变化,更好地与预测方法结合以及共同发展。 /p br/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 周强(cryo-EM 专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蛋白质体系越大,结构的解析越难仅依赖计算方法。Cryo-ET& nbsp (冷冻电镜断层成像)& nbsp 技术擅长解析体外难表达的大分子机器结构、细胞中的原位蛋白结构等复杂体系,因此很难被脱离实验手段的方法取代。目前,由于体系过于复杂,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整颗病毒尚未实现,要模拟细菌、细胞、组织,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p p br/ /p
  • Nature:走向整合的结构生物学技术
    从一类技术角度来说,直接和间接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非结构生物学莫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这一技术现在到了快速收割的季节。现在代表结构生物学技术的多种技术正在走向整合,但整合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动和推广。   上世纪50年代,开文迪许实验室M.Perutz J.Kendrew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获得了球蛋白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可在晶体水平研究大分子的结构,在分子原子基础上解释了大分子。1962年,Waston和 Crick因基于结构生物学技术的研究结果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M.Pertt和J.Kendrew获得了同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60-70年代,开文迪许实验室又发展了电子晶体学技术,研究对象主要是有序、对称性高的生物体系,如二维晶体和高对称性三维晶体。70-80年代,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学使研究水溶液中生物大分子成为可能,溶液中生物大分子更接近于生理状态。   80年代,冷冻电子显微镜出现,这种技术不仅能够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晶体状态和溶液状态的结构,且能够研究研究复杂大分子体系和超分子体系,如核糖体、病毒、溶酶体和线粒体等。   杂交或整合方法把多种结构生物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结构生物学的研究。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是20世纪初发现的,随着绿色荧光蛋白应用技术的发展,FRET已经成为检测活体中生物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细胞生理研究、免疫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快速冷冻的方法进行固定的,克服了因化学固定、染色、金属镀膜等过程对样品构象的影响,更加接近样品的生活状态。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病毒、膜蛋白、肌丝、蛋白质核苷酸复合体、亚细胞器等等。所研究的生物样品既可具有二维晶体结构,也可是非晶体。由于对于样品分子量没有限制,突破了X-射线晶体学只能研究三维晶体样品和核磁共振波谱学只能研究小分子量样品的限制。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可以获得接近真实的三维分子模拟数据。   现在结构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这种整合技术。2012年加州大学Andrej Sali等解析了26S蛋白酶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细胞都存在异常。现在科学家正利用这种结构作为模型开发能调节蛋白酶体活性的药物。今年另外一个小组利用整合技术分析决定感染细胞的艾滋病蛋白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开发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整合技术也被用在解析核糖体结构。核糖体是细胞制造蛋白质的细胞器,是实现基因表达的关键机构。   目前的蛋白数据库存在一些问题,如这些数据主要依靠晶体结构数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数据的整合,这一问题给结构生物学领域提出要求应该大力推动整合技术的发展。10月6-7日,由4个机构组织了一次整合结构生物学培训班,以推动结构生物学技术的扩展和引领大家将结构和疾病结合起来研究。   参加学习的大部分学员都支持应该采用标准模式描述多方面的数据,这有利于其他学者整合和利用这些数据。但由于结构数据往往十分巨大,如何有效储存和获取这些数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会议结束时达成一项共识,将申请经费构建一种&ldquo 分子机器&rdquo 数据库中心。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家Jan Ellenberg说,获取全部分子结构的数据是结构生物学的目标,这个愿望或许能在10或20年后实现。   原文检索:   Ewen Callaway. Data bank struggles as protein imaging ups its game. Nature, 22 October 2014 doi:10.1038/514416a
  •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成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4月21日,由北京市政府支持,北京市科委推动的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担任该中心主任。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等共同为中心揭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成立仪式上,施一公介绍,为保持我国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在保留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加大投入,成立了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拥有17位核心研究员,2位合作研究员,未来将积极探索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尤政表示,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的建设,必将提升我国生命科学水平,助力全球生命学科及健康事业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隋振江希望施一公团队利用高精尖中心和前沿研究中心两个优势,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将以引领性基础理论创新、颠覆性先进技术创新和战略性重大成果创新为总体目标,以汇集和培养顶尖创新人才为动力,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机制体制为使命,助力北京建设成世界领先的前沿科学中心。 /p p br/ /p

生物结构相关的方案

生物结构相关的论坛

  • 【史料】结构分子生物的发展(梁栋材)

    结构分子生物的发展梁栋材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实验室,北京,100101) 伦琴发现X射线后的一百年间,X射线在物质结构研究上立下了永不磨灭的伟大功绩。1912年劳埃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开创了晶态物质结构的新纪元。仅隔了22年Bernal和Crowfoot在1934年就成功地拍摄到第一张蛋白质 (胃蛋白酶) 单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事隔21年后的1953年Perutz发现了同晶置换法可以解决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测定中的相位问题,从而蛋白质晶体学开始踏上自己发展的伟大历程。在1957年和1959年Kendrew和Perutz分别获得了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低分辨率 (6?和5?) 结构,在此期间Watson和Criek共同建立了DNA双螺旋的结构模型。他们的伟大成就为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从1957年到1967年的十年里,随着溶菌酶结构之后,胰凝乳蛋白酶A、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S和羧肽酶也分别获得了高分辨率的结果,表明蛋白质晶体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从六十年代末进入七十年代,蛋白质晶体学从对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迈入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它既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开始为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创造着条件。生物大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必需具备:(1) 稳定的特征的三维结构,(2) 其三维结构在各个水平上的运动。 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迅速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学科--结构分子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并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结构分子生物学是结构生物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活跃的研究层次,它是在分子层次上从结构角度特别是从三维结构的角度研究和阐明当前生物学中各个前沿领域的重要学科问题。结构分子生物学是一个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其中心任务就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生物功能关系的研究。 结构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大分子 (包括多亚基、多分子的复合物及复杂的复合体) 三维结构及其运动的研究手段主要有:X射线晶体衍射--蛋白质晶体学,二维及多维核磁共振谱,电子晶体学及电镜三维重组,中子衍射,其他包括应用傅里叶变换技术的各种谱学方法。他们都各有自身特有的优越性和不足。然而,无论从已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数量上、精确度上或其发展潜力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蛋白质晶体学--至今及可见的将来仍将占统治地位,都是其他手段不可相比的和不可代替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研究手段。八十年代迅速崛起的蛋白质工程及药物设计已充分显示蛋白质晶体学方法是处于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也表明结构分子生物学是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在结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由于学科上的重大突破和杰出成变而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前后有:F. H. C. Crick和J. D. Watson (1962年生理与医学奖),M. F. Perutz和J. C. Kendrew (1962年化学奖),D. C. Hodgkin (1964年化学奖),A. Klug (1982年化学奖)和R. Huber (1988年化学奖) 等,他们都是蛋白质晶体学家。 当前结构分子生物学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蛋白质为主要手段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在高速度发展。 结构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它在近些年来的生物物理学研究中已经毫无疑问地占据了主流的位。 结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重视和引用。 国际上很多难度高、意义重大的三维结构均是以蛋白质晶体学手段在近几年突破的。 结构研究已由单一分子进入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复合物和分子体系的结构。 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从生物大分子静态 (时间统计) 的结构分析开始进入了动态 (时间分辨) 的结构研究及力学分析。 技术和方法高速发展。 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与扩展的同时,应用研究在迅速发展。 激烈的竞争机制已打破了传统的学院工的研究体制和格局。

  • 多材料三明治结构生物3D打印

    生物3D打印作为前沿科技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生物医疗领域内产生了许多应用创新。多材料生物3D打印能够构建包含多种材料与细胞的异质结构,更好的模拟天然组织或器官,逐步成为生物3D打印的发展趋势,但相关实验却操

生物结构相关的资料

生物结构相关的仪器

  • 实验室吊柜全钢结构全木结构吊柜物品存放柜实验室吊柜全钢结构全木结构吊柜物品存放柜三聚氰胺板材,拉手:不锈钢拉手。一层活动层板信凯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设计勘察,实验室、净化工程规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熟练的职工队伍,给您提供全套优质的解决方案,秉承服务客户为目的专业设计理念,为高等院校、半导体、微电子、光学仪器、生物工程、医药卫生、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医院手术室、ICU、消毒供应室和食品工业等高科技领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其他配套产品服务。公司自主研发产品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公司以“一站式”服务为宗旨,为您提供优质、全面、系统的服务。公司成立至今,依托于自主创新的科研技术、行业资源,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生产技术理念。我们在产品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国外同行业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并增强产品科技含量,使之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于各行业。主营产品:实验室装备:全木实验台、钢木实验台、全钢实验台、PP实验台、学校实验操作台、试剂架、操作台、仪器台、高温台、桌面排风罩、天平台、办公家具、理化实验室设备。实验柜体:无管净气型通风柜、无管净器型药品柜、全钢通风柜、PP通风柜、气瓶柜、器皿柜、样本柜、药品柜、仪器柜、更衣柜
    留言咨询
  • Leprechaun 是一款通过对慢病毒粒径大小及结构进行双重检测,进而确定病毒滴度的系统。可用于测定粗样品或纯化样品中有衣壳蛋白的慢病毒。希望Leprechaun 能为您直接提供您所需要的病毒滴度,使您免于因受污染物干扰而偏离实验预期。Leprechaun 对慢病毒和外泌体进行表征——一次最多可检测 16 个样品。 采用Luni 芯片耗材,每孔只需1-25 μL 的样品量,通过捕获,确定粒径大小,然后利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每个颗粒的结构。使用开箱即用的试剂盒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步骤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获得结果。
    留言咨询
  • 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产品简介1、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过大或过小都对形成适当的孔隙比例不利;具有多级孔隙,大孔隙可通气透水,小孔隙保水保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水稳性、机械稳性和生物学稳定性。良好的团粒结构性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土壤团粒分析仪适用于土壤、环境、地质等试验室对团聚体的分析。2、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方法原理对风干样品进行干筛后确定一定机械稳定下的团粒分布,然后将干筛法得到的团粒分布按相应比例混合并在水中进行湿,用以确定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分布。二、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术语和定义1、土壤团聚体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有不同孔度和机械稳定性及水稳性的团聚体的总和。它是由胶体的凝聚、胶结和黏结而相互联结的土壤原生颗粒组成的。2、土壤大团聚体土中直径0.25mm~10m的团聚体称为壤大团聚体3、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是钙、镁有机质、菌丝等胶结起来的土粒,在水中振荡、浸泡、冲洗而不易崩解,仍维持其原来结构的大团聚体。三、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特点1、结构主要有调速器、减速齿轮、平衡架组成,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2、外形美观,装配有自动停车装置,安全急停装置,漏电保护等安全装置;3、结构先进,性能良好,使用装夹套筛方便灵活。四、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技术参数1、主机:长450mm*宽450mm*高850mm2、水桶:φ200mm*400mm3、标准筛:Φ100mm*40mm4、标准筛孔径(选配):10mm,7mm,5mm,3mm,2mm,1mm,0.5mm,0.25mm5、急停开关:双控6、数显调速器:显示转速、调节转速7、振动频率:0-56次/分钟8、振动幅度:47mm9、数显计时器 计时10、定时范围:0~9999分钟11、电源:220V,50Hz12、漏电保护器:10A五、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 来因科技土壤团粒结构分析仪器配置主机 1台不锈钢水桶 4个振荡架 1个挂架 4个筛子 4套(选配)5mm;3mm;2mm;1mm;0.5mm;0.25mm
    留言咨询

生物结构相关的耗材

  • YMC-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分离柱
    YMC-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分离柱 在商业上有价值的环型多聚糖环糊精,由三种成分组成,包括:α-环糊精(六环)、β-环糊精(七环)和γ-环糊精(八环),如下图所示。这种圆锥状环糊精分子具有一个疏水的空穴和一个碳水化合物上的亲水边缘。在残存的葡萄糖上碳原子6上的一级羟基具有较小直径的边缘,葡萄糖上的2和3碳原子上的二级羟基则形成较大直径的边缘。空穴的直径如同一个单独的苯环,或取代基单个的苯环和多环系统的变化。 YMC Chiral CD BR液相色谱柱提供了对镜像异构体分离的一个选择方法。环糊精上的溴代衍生物共价键合到YMC硅胶上形成一个新的手性固定相(CSP,Chiral Stationary Phases)。在溴代衍生物中第六个碳原子上的羟基被溴化物取代,从而提供了不同于环糊精的手性异构选择性。 这种环糊精溴化衍生物被用于反相模式的液相色谱分离,其具有广范围的分离特性,适合于极性和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此外,其在相似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分离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基的位置异构体分离。 YMC Chiral CD BR色谱柱可在pH 3.5-6.5范围和通常使用的缓冲液色谱系统中使用。但是在保存该种色谱柱时,必须用水/甲醇溶液(80-100%水)将分析后柱内残留的盐分和缓冲液全部冲洗干净,色谱柱必须储存在无盐的水/甲醇(50%甲醇)的条件下。如果可能可用三氟醋酸(THF)清洗除去残留,以再生色谱柱。 Chiral CD BR系列液相色谱柱的特点 环糊精结构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柱,有α-、β-和γ-三种类型的柱填料 反相-液相色谱柱;粒径:5µ m;孔径:12nm (120Å );适用pH范围:3.5-6.5 用于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化合物的分析 用于反相、极性和水溶性药物或化合物的位置异构体分离
  • 光子晶体光纤_微结构光纤(PCF)
    光子晶体光纤/微结构光纤(PCF)所属类别: ? 光纤/光纤器件 ? 其他特种光纤/光子晶体光纤 所属品牌: 产品简介 昊量光电提供各种定制型光子晶体光纤(PCF,微结构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s,PCF)又称为微结构光纤(Micro-Structured Fibers, MSF),这种光线的横截面上有较复杂的折射率分布,通常含有不同排列形式的小孔,这些小孔的尺度与光波波长大致在同一量级且贯穿器件的整个长度,光波可以被限制在低折射率的光纤芯区传播。昊量光电提供各种光子晶体光纤。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s, PCF,微结构光纤,Micro-Structured Fibers, 结构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s,PCF)又称为微结构光纤(Micro-Structured Fibers, MSF),这种光线的横截面上有较复杂的折射率分布,通常含有不同排列形式的小孔,这些小孔的尺度与光波波长大致在同一量级且贯穿器件的整个长度,光波可以被限制在低折射率的光纤芯区传播。 光子晶体光纤(微结构光纤)按照其导光机理可以分为两大类:折射率导光型(IG-PCF)和带隙引导型(PCF)。 折射率引导型光子晶体光纤(微结构光纤,PCF)具有无截止单模特性 、大模场尺寸 /小模场尺寸和 色散可调特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色散控制 (色散平坦,零色散位移可以到800nm),非线性光学 (高非线性,超连续谱产生),多芯光纤 ,有源光纤器件(双包层PCF有效束缚泵浦光)和光纤传感等领域。 空隙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微结构光纤,PCF) 具有易耦合,无菲涅尔反射,低弯曲损耗、低非线性和特殊波导色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导光,光纤传感和气体光纤等方面。光子晶体光纤的发展为光纤传感 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生物传感和气体传感方面为光纤传感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昊量光电提供各种光子晶体光纤及光子晶体光纤的定制化服务, 昊量可以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材料:石英或硫化物提供各种定制服务可提供各种套管,接头及相应光线器件各种解决方案设计及模拟 主要产品: 1,基于石英的各种有源及无源光纤: 保偏型光子晶体光纤,定制色散型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预制棒空气包层、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LMA空心光纤,光子带隙光纤掺杂光子晶体光纤多心光子晶体光纤 2,基于硫化物的光子晶体光纤超高非线性光纤(50,000/W*km)中红外光子晶体光纤定制化服务 3,各种解决方案基础研究传感激光器光谱学 主要应用:高功率低损耗近红外激光传输脉冲整形脉冲压缩非线性光学光纤传感超连续激光产生可调谐光纤耦合器多波长激光器光纤耦合 指标参数: 常规产品: 相关产品 覆盖紫外波段超连续激光器(320~1750nm) FROG 超短脉冲测量仪 啁啾布拉格光栅
  • YMC-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分离柱--北京绿百草
    YMC-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分离柱 在商业上有价值的环型多聚糖环糊精,由三种成分组成,包括:&alpha -环糊精(六环)、&beta -环糊精(七环)和&gamma -环糊精(八环),如下图所示。这种圆锥状环糊精分子具有一个疏水的空穴和一个碳水化合物上的亲水边缘。在残存的葡萄糖上碳原子6上的一级羟基具有较小直径的边缘,葡萄糖上的2和3碳原子上的二级羟基则形成较大直径的边缘。空穴的直径如同一个单独的苯环,或取代基单个的苯环和多环系统的变化。 YMC Chiral CD BR液相色谱柱提供了对镜像异构体分离的一个选择方法。环糊精上的溴代衍生物共价键合到YMC硅胶上形成一个新的手性固定相(CSP,Chiral Stationary Phases)。在溴代衍生物中第六个碳原子上的羟基被溴化物取代,从而提供了不同于环糊精的手性异构选择性。 这种环糊精溴化衍生物被用于反相模式的液相色谱分离,其具有广范围的分离特性,适合于极性和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此外,其在相似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分离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基的位置异构体分离。 YMC Chiral CD BR色谱柱可在pH 3.5-6.5范围和通常使用的缓冲液色谱系统中使用。但是在保存该种色谱柱时,必须用水/甲醇溶液(80-100%水)将分析后柱内残留的盐分和缓冲液全部冲洗干净,色谱柱必须储存在无盐的水/甲醇(50%甲醇)的条件下。如果可能可用三氟醋酸(THF)清洗除去残留,以再生色谱柱。 Chiral CD BR系列液相色谱柱的特点 环糊精结构的光学异构体分离柱,有&alpha -、&beta -和&gamma -三种类型的柱填料 反相-液相色谱柱;粒径:5?m;孔径:12nm (120?);适用pH范围:3.5-6.5 用于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化合物的分析 用于反相、极性和水溶性药物或化合物的位置异构体分离 Chiral CD BR系列液相色谱柱的规格和应用实例 Chiral CD BR系列液相色谱柱的分析柱和保护柱 分析柱           填 料 粒径(?m) 孔径(?) 色谱柱规格(内径x长度)产品编号   &alpha -CD BR 5 120 4.6x150mm 4.6x250mm DA12S05-1546WT DA12S05-2546WT   &beta -CD BR 5 120 4.6x150mm 4.6x250mm DB12S05-1546WT DB12S05-2546WT   &gamma -CD BR 5 120 4.6x150mm 4.6x250mm DG12S05-1546WT DG12S05-2546WT   保护柱(卡套柱)         填 料 粒径(?m) 孔径(?) 色谱柱规格(内径x长度) 产品编号   &alpha -CD BR 5 120 4.0x23mm DA12S05-G304CC*   &beta -CD BR 5 120 4.0x23mm DB12S05-G304CC*   &gamma -CD BR 5 120 4.0x23mm DG12S05-G304CC*         卡套保护柱柱套 XPCHW   *. 每包装3支,仅为柱芯;第一次使用时,需另定购柱套(XPCHW,每包装1个) YMC-光学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分离柱 需要详细的信息请和绿百草科技联系: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www.greenherbs.com.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