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法

仪器信息网生物安全法专题为您整合生物安全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安全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安全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安全法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资讯

  • 快讯!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生物安全法》通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10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第五十五号、五十六号、五十七号、五十八号、五十九号、六十号、六十一号主席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其中,第五十六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55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b190c9e4-5e1e-435b-b2d0-64b42a88a511.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width=" 550" height=" 55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学习资料)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草案于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10月21日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历时近一年通过。该法案是针对我国法律对前期发生的生物技术谬用等行为和事件,缺乏相应处罚规定的问题,草案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及处罚,填补了法律空白。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生物安全更是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3月2日,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中国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决定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次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将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10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五十六号主席令,《生物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以下为《生物安全法》相关内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目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一章 总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章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章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章 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章 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章 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九章 法律责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章 附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一章 总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条 本法所称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下列活动,适用本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六)应对微生物耐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条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导体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条 国家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条 国家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支持参与生物科技交流合作与生物安全事件国际救援,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国际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推动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开展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宣传,促进全社会生物安全意识的提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相关科研院校、医疗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将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学生、从业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伦理意识的培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公益宣传,对生物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增强公众维护生物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生物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危害生物安全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九条 对在生物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章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条 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生物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督促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一条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由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外交等主管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组成,分析研判国家生物安全形势,组织协调、督促推进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工作。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二条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设立专家委员会,为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研究、政策制定及实施提供决策咨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相关领域、行业的生物安全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为生物安全工作提供咨询、评估、论证等技术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安全工作负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做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做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建立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五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制度。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应当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依法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通过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风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制定、调整生物安全相关名录或者清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危害生物安全的事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情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六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信息共享制度。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建立统一的国家生物安全信息平台,有关部门应当将生物安全数据、资料等信息汇交国家生物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国家生物安全总体情况、重大生物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及其调查处理信息等重大生物安全信息,由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发布;其他生物安全信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发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名录和清单制度。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根据生物安全工作需要,对涉及生物安全的材料、设备、技术、活动、重要生物资源数据、传染病、动植物疫病、外来入侵物种等制定、公布名录或者清单,并动态调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标准制度。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领域相关标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加强不同领域生物安全标准的协调和衔接,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标准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生物领域重大事项和活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生物安全审查,有效防范和化解生物安全风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协同联动、有序高效的生物安全应急制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关领域、行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统一部署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指导和督促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制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准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依法参加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事件调查溯源制度。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生物安全事件,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应当组织开展调查溯源,确定事件性质,全面评估事件影响,提出意见建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首次进境或者暂停后恢复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高风险生物因子国家准入制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进出境的人员、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包装物和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排放等应当符合我国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海关对发现的进出境和过境生物安全风险,应当依法处置。经评估为生物安全高风险的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应当从指定的国境口岸进境,并采取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境外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海关依法采取生物安全紧急防控措施,加强证件核验,提高查验比例,暂停相关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进境。必要时经国务院同意,可以采取暂时关闭有关口岸、封锁有关国境等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开展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明情况,提供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涉及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执法业务难度较大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有生物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地点或者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勘查、检查或者核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记录、凭证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查封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设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五)扣押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以及相关物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生物安全违法信息应当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草原、海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进出境检疫、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网络,组织监测站点布局、建设,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开展主动监测和病原检测,并纳入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植物病虫害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统称专业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动植物疫病和列入监测范围的不明原因疾病开展主动监测,收集、分析、报告监测信息,预测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测和职责权限及时发布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医疗机构、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保护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依法应当报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漏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疫情会商研判,将会商研判结论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和国务院报告,并通报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其他成员单位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履行本行政区域内疫情防控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群防群控、医疗救治,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一条 国家加强国境、口岸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联合防控能力建设,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尽早发现、控制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二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加强动物防疫,防止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残留的管理,支持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指导和监督,采取措施防止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中合理用药的指导和监督,采取措施防止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降低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残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评估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环境的危害,建立抗微生物药物污染物指标评价体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章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四条 国家加强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安全管理,禁止从事危及公众健康、损害生物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危害生物安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应当符合伦理原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五条 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安全负责,采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跟踪检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六条 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公众健康、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风险分类标准及名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七条 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规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进行风险类别判断,密切关注风险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八条 从事高风险、中风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由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组织进行,并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进行备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高风险、中风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降低研究、开发活动实施的风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三十九条 国家对涉及生物安全的重要设备和特殊生物因子实行追溯管理。购买或者引进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和特殊生物因子,应当进行登记,确保可追溯,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个人不得购买或者持有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和特殊生物因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条 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伦理审查,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对生物技术应用活动进行跟踪评估,发现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补救和管控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二条 国家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符合生物安全国家标准和要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三条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人和动物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高致病性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采集、保藏、运输活动,应当具备相应条件,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四条 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进行备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个人不得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或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五条 国家根据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行分等级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在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进行。低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不得从事国家病原微生物目录规定应当在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六条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或者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实验活动情况向批准部门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七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实验动物的管理,防止实验动物逃逸,对使用后的实验动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实验动物可追溯。禁止将使用后的实验动物流入市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活动废弃物的管理,依法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置,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八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负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四十九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加强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保卫。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等部门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丢失和被盗、被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建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进入审核制度。进入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对可能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不予批准;对批准进入的,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制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丢失和被盗、被抢或者其他生物安全风险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一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验室所在地感染性疾病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感染性疾病医疗救治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二条 企业对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的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管理,依照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定和其他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进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涉及生物毒素、植物有害生物及其他生物因子操作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规定执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章 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享有主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四条 国家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调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我国人类遗传资源调查,制定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申报登记办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中医药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开展生物资源调查,制定重要生物资源申报登记办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五条 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符合伦理原则,不得危害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六条 从事下列活动,应当经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批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采集我国重要遗传家系、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或者采集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类、数量的人类遗传资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合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前款规定不包括以临床诊疗、采供血服务、查处违法犯罪、兴奋剂检测和殡葬等为目的采集、保藏人类遗传资源及开展的相关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为了取得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我国上市许可,在临床试验机构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临床试验、不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出境的,不需要批准;但是,在开展临床试验前应当将拟使用的人类遗传资源种类、数量及用途向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备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七条 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或者开放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事先报告并提交信息备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八条 采集、保藏、利用、运输出境我国珍贵、濒危、特有物种及其可用于再生或者繁殖传代的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遗传资源,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获取和利用我国生物资源,应当依法取得批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五十九条 利用我国生物资源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合作,应当依法取得批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合作,应当保证中方单位及其研究人员全过程、实质性地参与研究,依法分享相关权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条 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章 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一条 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禁止开发、制造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取、储存、持有和使用生物武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禁止以任何方式唆使、资助、协助他人开发、制造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取生物武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修改、公布可被用于生物恐怖活动、制造生物武器的生物体、生物毒素、设备或者技术清单,加强监管,防止其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或者恐怖目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可被用于生物恐怖活动、制造生物武器的生物体、生物毒素、设备或者技术进出境、进出口、获取、制造、转移和投放等活动的监测、调查,采取必要的防范和处置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组织遭受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攻击后的人员救治与安置、环境消毒、生态修复、安全监测和社会秩序恢复等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科学、准确报道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攻击事件,及时发布疏散、转移和紧急避难等信息,对应急处置与恢复过程中遭受污染的区域和人员进行长期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五条 国家组织开展对我国境内战争遗留生物武器及其危害结果、潜在影响的调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组织建设存放和处理战争遗留生物武器设施,保障对战争遗留生物武器的安全处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章 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六条 国家制定生物安全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生物安全事业发展,按照事权划分,将支持下列生物安全事业发展的相关支出列入政府预算: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监测网络的构建和运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应急处置和防控物资的储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五)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调查、保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重要生物安全事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七条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生物安全科技研究,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御与管控技术研究,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推动生物安全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防御产品的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提高生物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八条 国家统筹布局全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方面的生物安全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建立共享利用机制,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略保障和支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六十九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生物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生物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推动生物基础科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生物安全基础设施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符合要求的资格,相关信息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并接受岗位培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条 国家加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物资储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家加强生物安全应急药品、装备等物资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生物安全应急药品、装备等物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的相关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和调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一条 国家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事件现场处置等高风险生物安全工作的人员,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九章 法律责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履行生物安全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医疗机构、专业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可以依法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直至吊销相关执业证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国家禁止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科学技术、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技术资料和用于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依法禁止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吊销相关许可证件;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相应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依法吊销相关执业证书。&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未遵守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规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止研究、开发活动,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未在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或者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经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处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将使用后的实验动物流入市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部门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购买或者引进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特殊生物因子未进行登记,或者未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个人购买或者持有列入管控清单的重要设备或者特殊生物因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个人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或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进入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批准,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或者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五年内禁止从事相应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或者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并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没收引进的外来物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的生物安全违法行为,本法未规定法律责任,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四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通过运输、邮寄、携带危险生物因子入境或者以其他方式危害我国生物安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可以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十章 附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五条 本法下列术语的含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一)生物因子,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二)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是指我国境内首次出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的传染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三)重大新发突发动物疫情,是指我国境内首次发生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动物疫病再次发生,或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潜伏动物疫病突然发生并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四)重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指我国境内首次发生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严重危害植物的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线虫、杂草、害鼠、软体动物等再次引发病虫害,或者本地有害生物突然大范围发生并迅速传播,对农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五)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是指通过科学和工程原理认识、改造、合成、利用生物而从事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六)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七)植物有害生物,是指能够对农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危害的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线虫、杂草、害鼠、软体动物等生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八)人类遗传资源,包括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数据等信息资料。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九)微生物耐药,是指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抗性,导致抗微生物药物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感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十)生物武器,是指类型和数量不属于预防、保护或者其他和平用途所正当需要的、任何来源或者任何方法产生的微生物剂、其他生物剂以及生物毒素;也包括为将上述生物剂、生物毒素使用于敌对目的或者武装冲突而设计的武器、设备或者运载工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十一)生物恐怖,是指故意使用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毒素等实施袭击,损害人类或者动植物健康,引起社会恐慌,企图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行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六条 生物安全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其他有关保密规定实施保密管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生物安全活动,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规定的原则另行规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   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p p br/ /p
  • 美国继续推进生物安全法案 再次波及药明康德和华大基因
    美国时间3月6日上午,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听证会,会上投票通过了编号为“S3558”的《生物安全法案》修正案。这项法案最初是在1月26日由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R-WI)和高级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D-IL)提出,目的是“防止外国对手窃取敏感的美国基因数据和个人健康信息”。法案中提到了中国的两家公司华大基因集团及其子公司华大智造和药明康德。本次法案推进,再一次让大洋彼岸相关企业的受到影响,药明康德3月6日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不收集基因数据,该法案“依靠误导性指控和不准确的断言,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对我们公司提出先发制人和不合理的禁令”。3月7日,药明系股票集体大跌,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股票也出现一定幅度下跌。据悉,在听证会上关于《生物安全法案》讨论中,有共和党参议员指出这项法案是出于偏狭的保护主义行动,这种与中国脱钩的想法是在考虑自身利益,对于与被禁止的公司停止合作的后果没有充分研究,他随后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有人指出,这项法案要最终真正通过并落实,还要经过参、众议院委员会及全体会议通过以及总统签署同意等一系列步骤,考虑到美国大选、过会休假等等因素,今年该项法案通过立法的可能性较低。相关阅读:《美中特别委员会提议禁止华大智造等多家中国生物公司》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方案

  • 普析990对含朱砂口服中成药中汞的生物利用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从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含朱砂中成药中采的潜在健康风险。 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朱砂中 成药总永含量,体外消化透析法桵拟人体胃肠消化,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谙法(HG-AFS)检测得到含朱砂中成药中 永生物利用性相关数据。 结果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在人工胃液中采溶出率在0. 14% -1. 96%范围内 , 小肠阶段采可接受率为0.003 8% -0. 011 7%。 基于采在人体的半衰期和蓄积中毒童 ,反推导出含朱砂中成药中永元素的安全阀值为 每人每天0.099 mg。 结论综合考虑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的永含董水平、服用剂童、服用频次等,说明口服含朱砂中成药引起采暴露的安全风险性较低。
  • 生物安全柜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常见设备,可以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环境和样品。但只有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才可以有效发挥其功能。本文对使用生物安全柜时的注意事项做了介绍,对用户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有所帮助。
  • 生物安全柜的校准将有法可依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BSC)是一种负压过滤排风柜,可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污染。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食品卫生、生物制药、环境监测,以及各类生物实验室等领域。目前,Ⅱ级生物安全柜因应用广泛倍受追捧而产生了较大的市场。尽管国产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基本能满足我国生物制药等行业的需求,但市场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弊端。为了规范生物安全柜市场,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1月17日发布了JJF1815-2020 《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该标准将于2020年4月17日起正式实施。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论坛

  • 【原创】“新食品安全法”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em09503]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典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新的食品安全法从源头抓起,落实生产经营者责任,到规范各项标准,完善政府监管职责,食品安全法以全新的理念和制度为公众构筑了严密的食品安全网络。首先,免检制度的取消对广大检测机构和仪器商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实行免检制度是监管部门主动放弃监管职责,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了这一制度的弊端。针对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在食品安全法第三章中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当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针对近几年发生的几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重大意义。下面简单说下相关的检测项目和仪器:微生物生检测的项目主要有:细菌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李斯特氏菌、酵母菌、霉菌、绿脓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还原亚硫酸菌等20个菌种的检测。化学分析检验主要项目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激素、毒素、重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放射性核素、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污染物、畜产品中的偶氮染料及五氯苯酚等。检测仪器需要用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液相色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等分析仪器。新食品安全法实施至今已有4个多月,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宣传活动,贯彻实施该法,相信这对广大仪器商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啊,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 最严“食品安全法”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据悉,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包括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共有十章。这部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字数也由之前的1.5万字增加到了3万字。该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新安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从没有哪个时代,能比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物质更丰富多彩。同时,也从没有哪个时期,能比我们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最为揪心紧迫。在成功地摆脱了“不够吃”的大问题之后,今天的我们亟待破解“不敢吃”的新问题。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据悉,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包括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共有十章。这部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字数也由之前的1.5万字增加到了3万字。该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新安法修订的最大亮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保障好我们的餐桌健康?四个月后,新法将正式实施,期待着这部严法能实施到位,切实维护好百姓的饮食安全。

  • 【食品安全法专贴】《食品安全法》实施各方反映与有关报道新闻

    《食品安全法》更需有形的手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国人在经历一次次食品安全阵痛之后,一种强烈渴望和理性反思的产物,我们欣喜在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但我们仍存有顾虑——是否只要将这本 《食品安全法》像警钟一样悬在食品企业的厂房里,像消毒纸巾一样摆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我们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对于深奥专业的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老百姓更希望看到一双有形的手。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食品卫生法》,前后修订补充近百个规章,共有500多个标准。此次另立新法,不再是在原有的《食品卫生法》上进行修订。它不再仅仅关注于食品的本身,而是对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管。相比以往的 “事后诸葛亮”,《食品安全法》是一部更加强调预防和监督的法律,执行力也就成了法律效力的关键。   《食品安全法》关乎百姓生活,只有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我们才可以有信心地说 “万无一失”,否则再完备的法律也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资料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仪器

  • 建筑装修式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将整个实验室结构安装于符合要求的固定建筑物内,一般包括装饰装修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可移动预制式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介于建筑式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车载)之间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根据疫情发生和研究的需要进行移动,此类实验室建于若干组合的集装箱内,就完成安装和功能调试后,将实验室以集装箱为单位分开,通过海运、陆运等方式运至目的地,在现场进行拼装和调试。由于在出厂前已经完成所有功能的调试,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场的组装和调试。 车载式/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建在包括牵引车、半挂车以及集装箱的平台上。此类实验室具有移动灵活、快速反应、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能为现场提供多种检测功能,并可以直接开到远离城市的野外作业,具有极强的机动性,特别适用于快速反应行动。实验室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定制,以提高实验室的功能性、空间使用率及机动性。 一个中心 以生物安全保障为中心,以通过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为基本要求。 两个设计 按照最新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生物安全工作者的要求进行规范的设计。 从用户的角度体现人文设计,包括使用的方便,维修的方便和便于远程诊断和远程监控。 三个管理 工程材料的管理 工程施工的管理 严格的品质管理
    留言咨询
  • 安全阀校验台主要功能。 JGA-400安全阀校验台典型应用 安全阀校验台是用高压空气为介质来检验DN32~400mm法兰式安全阀、螺纹式安全阀、全启式/微启式安全阀,常规厚薄法兰式安全阀、国产/进口安全阀,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带动力辅助功能的安全阀、带补充载荷的安全阀的的密封性能、起跳压力、回座压力等性能测试。安全阀校验台技术参数 1.加压范围:0-32MPa,**输出压力40MPa; 2.试验介质:空气; 3.测试压力输出:1路; 4.测试阀门口径:DN 25-200mm 5.压力控制精度:≤±1%F.S; 6.压力测量精度:0.4级压力表(可选更高压力等级); 7.压力表测量范围:0-2.5MPa,0-10MPa,0-25MPa,0-40MPa,0-60MPa(可根据需求选择) 8.夹紧方式:液压油缸夹紧; 9.夹紧力输出范围:0-50吨; 10密封方式:密封圈密封; 11.驱动气源:≤7bar,**耗气量:0.8标准立方米/分; 12.压缩空气质量要求:过滤精度:15μm;常压露点:3℃;含油量(PPM):≤5.0工装技术参数 1、DN100 安全阀装卡座安全阀通徂:DN32 一 DN100**调校压力:PN 32MPA**装卡力:40KN工作介质:洁净空气、氮气工作温度: 0—50℃驱劢气源: 0.3~0.8MPa2、DN300 安全阀装卡座安全阀通徂:DN100 一 DN300**调校压力:PN 16MPA**装卡力: 200KN工作介质:洁净空气、氮气工作温度: 0—50℃驱劢气源: 0.3~0.8MPa 系统特点a) 高精密的调压阀调节输出压力,通控制柜上的按钮开关手动控制试验过程。b) 利用气动增压技术,稳压保压平稳无波动,输出压力可调节。c) 自动夹紧系统,方便阀门快速安装定位。d) 夹紧压力源采用气液增压泵,压力大且能够自动补压,保证试压过程系统的压力稳定和防止安全阀松动;e) 所有高压阀门、管件及接头均采用316材质产品,系统采用无焊连接,锥面密封,适合于绝大多数液压系统密封要求;f) 保证耐压等级,安全可靠,且适用大多介质;g) 工作台采用三卡爪形式,输出力稳定,分布均匀;h) 采用0.4级压力表,并提供不同量程压力表分布,提高检测精度; 采用与德国共同开发高质量气动液体增压泵和气动气体增压泵,以及进口Parker和**C高质量气动元件,超高压阀门、管件、接头质量产品。设备除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配置压力表且预留一个外接口来方便客户根据实际的检测的压力来更换压力表。系统原理介绍设备的动力源采用与德国合作开发的气动增压泵为动力源,增压泵靠压缩空气驱动,泵的输出压力大小与驱动空气压力大小成正比,输出压力可以通过调节驱动空气压力大小进行无级调节,在本系统中采用电气比例调压阀控制泵的输出压力大小和升压速率大小,具有压力控制精度高,输出压力和升压速率可调等优点。整个试验过程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动完成,各试验参数可以自由设定,比如试验压力,保压时间,允许压降等。试验结束自动卸压。 动力系统: 采用气体高压泵:山东济工安全阀校验台采用自主生产的气动增压泵(12年的品质保证)为动力源,增压泵靠压缩空气驱动,泵的输出压力大小与驱动空气压力大小成正比,气体增压泵为二级增压泵,可以将极低压力的气体增至很高的压力。驱动气体≤8bar,气体输入口的压力范围为0.3-10bar,**可增至48Mpa。整台气体增压泵全部采用铝合金及不锈钢制造。两端泵头均带有排气冷却功能
    留言咨询
  • 厦门市盈鑫丰进出口有限公司代理销售日本阀天VENN阀门,日本阀天VENN蒸汽阀门,日本阀天VENN法兰阀门,日本阀天VENN水用阀门,日本阀天VENN螺纹阀门,日本阀天VENN气动阀门,日本阀天VENN电动阀门。减压阀、VENN安全阀、一次压力机。VENN阀、VENN阀门、VENN液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VENN无噪音加热器、VENN疏水阀、VENN排气阀、波纹管膨胀接头、球阀、VENN过滤器、VENN电磁阀、VENN马达阀等。日本阀天VENN蒸汽减压阀日本VENN阀天减压阀最新一代 日本VENN蒸汽用先导活塞式减压阀,其集合了膜片式减压阀的压力稳定性日本阀天VENN安全阀日本阀天VENN安全阀 1.概要:安全阀主要安装于以锅炉为首的各种压力容器、配管管路中。日本阀天VENN水用减压阀日本阀天VENN水用减压阀系列,由青铜+不锈钢芯发展全不锈钢制的水用减压阀,广泛应用于中、高层住日本阀天VENN古太郎安全阀日本VENN古太郎安全阀 ●用途面广 由于BC产品和SCS 产品系列合并了安全阀和排放阀的功能,而且日本阀天VENN蒸汽疏水阀日本阀天VENN蒸汽疏水阀:吊桶式疏水阀,如AK-5,AK-1H,AK-2H型等:切实分离气体和水份,使由蒸日本阀天VENN紧急切断阀日本阀天VENN紧急球阀 EBS-1W 青铜 水、空气、不活性气体 5-60℃ 10Kg 丝口 3/8"-2" 断电阀闭日本阀天VENN电动阀日本阀天VENN电动阀 BM-8S 黄铜 水、油、空气 -10~80℃ 10Kg 丝口 3/8"-2" BM-9S 黄铜 蒸气日本阀天VENN气动阀日本阀天VENN气动阀 COS-1 青铜 温水、空气、油、水 5-100℃ 0-10Kg 丝口 3/8"-21/2" CCS蒸汽减压阀水用减压阀恒流量控制阀安全阀门。泄压阀主压力调节阀液位控制阀门温度调节装置的阀门Noseless加热器真空断路器疏水阀排气阀带真空断路器的排气口伸缩缝球关节过滤器电磁阀紧急切断阀1950年11月在Iwate-Pref成立扶希曼阀门地震株式会社。开始生产和销售蒸汽、空气、水等自动控制阀。1952年8月在东京山口建立东京测试中心。1958年8月,JIS授权标明证书编号。JIS B8402。1960年12月成立富士电装公司,从事电磁阀的生产。1963年5月公司名称改为K.K.Fushiman阀门。1970年6月公司名称改为维恩有限公司。1973年4月在横滨成立技术中心。1980年6月经JIS授权注明证书编号JIS B8410。1983年4月作者
    留言咨询

生物安全法相关的耗材

  • Osaka Sanitary卫生级安全阀
    Osaka Sanitary采用先端的技术和开发力,提供各种卫生级阀门、泵、卫生管、接口、搅拌机、罐、槽等各种产品及生产线的组装。类别名称型号安全阀安全阀LN1N安全阀(带自动升降器)LN1NA安全阀LB11N安全阀(带自动升降器)LB11NA
  • 零备滴定阀,适用于25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6 滴定管
    BOLOR铂勒品质提供的零备滴定阀,适用于25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6性能优越。 品牌介绍:BRAND GMBH + CO KG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韦特海姆,拥有60年历史的企业。拥有450名优秀员工, 公司以其优越的品质与价值在实验室设装制造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BRAND生产制造*广泛的的移液操作产品线,诸如分液器Dispensette 与移液器Transferpette 以及相关的BRAND耗材满足生命科学实验领域的 广泛应用需求;BRAND坚持供应经典的容具,无论是玻璃制品还是塑料制品,还有临床实验用产品,满足临床实验室及各种通用实验室的应用需求。产品介绍:零备滴定阀,适用于25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6作为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BOLOR铂勒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与阁下携手建立战 零备滴定阀,适用于25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 零备滴定阀,适用于50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7 滴定管
    BOLOR铂勒品质提供的零备滴定阀,适用于50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7性能优越。 品牌介绍:BRAND GMBH + CO KG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韦特海姆,拥有60年历史的企业。拥有450名优秀员工, 公司以其优越的品质与价值在实验室设装制造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BRAND生产制造*广泛的的移液操作产品线,诸如分液器Dispensette 与移液器Transferpette 以及相关的BRAND耗材满足生命科学实验领域的 广泛应用需求;BRAND坚持供应经典的容具,无论是玻璃制品还是塑料制品,还有临床实验用产品,满足临床实验室及各种通用实验室的应用需求。产品介绍:零备滴定阀,适用于50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81147作为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BOLOR铂勒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与阁下携手建立战 零备滴定阀,适用于50 ml棕色滴定管,安全阀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