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礼院士

仪器信息网丁仲礼院士专题为您整合丁仲礼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丁仲礼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丁仲礼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丁仲礼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丁仲礼院士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院士丁仲礼解读“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丁仲礼院士解读了碳中和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国内外形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关键科学问题、任务设计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并就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等提出了5点初步看法。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这些排放量最终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碳中和就是要想办法把原本将会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下来或吸收掉。当前,世界各国碳排放处于不同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实现达峰,目前正处于达峰后的下降阶段;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排放量逐步进入“平台期”;印度等新兴国家排放量还在上升;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排放尚未“启动”。欧盟部分成员国率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也于2020年9月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雄心勃勃但又极其艰难的战略目标。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同人均累计碳排放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我们追求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针对碳中和问题中的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设立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目标是设计初步路线图,可供研讨、修订、完善,同时在如何落实“路线图”上,提出操作层面的建议。项目按照排放端、固碳端、政策端3方面进行组织,围绕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政策技术分析研究设立了9个专题进行研究。丁仲礼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的已有成果,丁仲礼院士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初步看法:(1)“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国家需要积极研究与谋划、谋定而动、系统布局、组织力量、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2)这轮“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所需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决不可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满足,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投入在技术研发、产业示范上,力争使我国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快于他国。在此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居民生活和产品出口。(3)本学部咨询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以供科技界讨论、修正、完善。期望汇聚众智后,学部的建议对我国如何推动此大转型,如何在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布局完善、责任明确的研发体系等重大问题,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项目组认为,我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不要急于“收口”。(4)“大转型”中,行业的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如果某一行业不同企业间不能协调共进,势必会使“不作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5)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很难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由此,国家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针对我国的碳收支状况,保证话语权在我。此外,丁仲礼院士建议对未来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的报告核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科技支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比如二氧化碳对增温的敏感性等需要深入研究。在碳中和问题上,科技界依然任重而道远。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的战略逻辑和技术需求
    文 | 丁仲礼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一个大型咨询项目,组织百余位来自多个学部的院士和专家,着重就此问题做了“清单式”的研究。本文将以这个研究为依据,从碳中和的概念和逻辑入手,重点介绍完成碳中和的“技术需求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几个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应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为过程产生,又可以由自然过程产生。人为过程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气圈释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自然界也有多种过程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比如火山喷发、煤炭的地下自燃等。但应该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碳固定也有自然固定和人为固定两大类,并且以自然固定为主。最主要的自然固碳过程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诸多类型中,又以森林生态系统占大头。所谓的人为固定二氧化碳,一种方式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后,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把它转化成其他化学品,另一种方式则是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深处和海洋深处。过去几十年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有54%被自然过程所吸收固定,剩下的46%则留存于大气中。在自然吸收的54%中,23%由海洋完成,31%由陆地生态系统完成。比如最近几年,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约为4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的86%来自化石燃料燃烧,14%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这400亿吨二氧化碳中的184亿吨(46%)加入到大气中,导致大约2ppmv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谓碳中和,就是要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我们的经济社会运作体系,即使到有能力实现碳中和的阶段,一定会存在一部分“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它们一方面还会有54%左右的自然固碳过程,余下的那部分,就得通过生态系统固碳、人为地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化工产品或封存到地下等方式来消除。只有当排放的量相等于固定的量之后,才算实现了碳中和。由此可见,碳中和同碳的零排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为标志。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及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 我国当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数在100亿吨左右,约为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这样较大数量的排放主要由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所决定。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合起来占比接近85%,其他非碳能源的占比只有15%多一点。在煤、油、气三类化石能源中,碳排放因子最高的煤炭占比接近7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如此之高,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约100亿吨二氧化碳的年总排放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主要是用煤和用气)约占5亿吨,交通排放约占10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工业排放的四大领域是建材、钢铁、化工和有色,而建材排放的大头是水泥生产(水泥以石灰石(CaCO3)为原料,煅烧成氧化钙(CaO)后,势必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电力/热力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其“账”应该记到电力消费领域头上。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5亿吨二氧化碳中,约29亿吨最终也应记入工业领域排放,约12.6亿吨应记入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排放。所以我们说,我国工业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68%,如此之高的占比在所有主要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出现压缩式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根据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我们就非常容易作出这样的推断:中国的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三端共同发力体系”:第一端是电力端,即电力/热力供应端的以煤为主应该改造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为主。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即建材、钢铁、化工、有色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用能以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水泥生产过程把石灰石作为原料的使用量降到最低,交通用能、建筑用能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能源消费端要实现这样的替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全国绿电供应能力几乎处在“有求必应”的状态。第三端是固碳端,可以想见,不管前面两端如何发展,在技术上要达到零碳排放是不太可能的,比如煤、油、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减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的那部分二氧化碳,还有电力生产本身,真正要做到“零碳电力”也只能寄希望于遥远的将来。因此,我们还得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生态建设,此外还有碳捕集之后的工业化利用,以及封存到地层和深海中。电力供应端的技术需求传统上,电力供应系统包括了发电、储能和输电三大部分,从现在业界经常谈到的“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角度,还应把用户也统筹考虑在内。从实现碳中和的角度,我国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六方面特点:一是电力装机容量要成倍扩大。我国 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在24亿千瓦左右,如果考虑以下因素: (1)未来要实现能源消费端对化石能源的绿电替代和绿氢替代; (2)从世界大部分先发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人均GDP从一万美元到三四万美元之间,人均能源消费量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3)风、光等波动性能源的“出工能力”只有传统火 电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我国2060年前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60亿到80亿千瓦。二是风、光资源将逐步成为主力发电和供能资源。其 中西部风、光资源和沿海大陆架风力资源是主体,各地分散式 (尤其是农村) 光热资源是补充。三是“稳定电源”将从目前的火电为主逐步转化为以核电、水电以及综合互补的非碳能源为主。四是必须利用能量的存储、转化、调节等技术,弥补风、光资源波动性大的天然缺陷。五是火电还得有,但主要作为应急电源和一部分调节电源之用。与此同时,火电应完成清洁、低碳化改造,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六是在现有基础上,成倍扩大输电基础设施,把西部充沛的电力输送到中东部消纳区。与此同时,加强配电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能力。在这样的电力供应系统中,碳中和本身的目标要求未来电力的70%左右来自风、光发电,其他30%的稳定电源、调节电源和应急电源也要尽可能地减少火电的装机总量。正因为如此,未来需要促进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和输电技术这三方面的“革命性”进步。发电技术要为绿色低碳电力生产提供支撑。这里面需重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要注重发展以下技术:(1)光伏发电技术虽已发展到可平价上网的程度,但这类技术在降成本、增效率上还有潜力可挖;(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对电网友好,既可保证稳定输出,也可用于调峰,但目前发电成本过高,未来应在材料、装置上寻求突破;(3)风力发电技术也基本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要在大功率风机制造、更高空间风力的利用、更远的海上风电站建设上下功夫;(4)地热分布广、总量大,但能量密度太低,如要将地热用于发电,还得重点突破从干热岩中提取热能的技术;(5)生物质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成熟的,但其在总的电力供应上的占比较为有限;(6)海洋能和潮汐能的总量不小,但其利用技术有待进步;(7)传统的水电我国开发程度已经较高,未来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上游开发上还有较大潜力。除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外,社会公众还得接受这样的现实:要达到碳中和,核电还得较大程度地发展,因为核电应作为“稳定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火电还得在“稳定电源”“应急电源”“调节电源”方面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无碳电力”在很长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我们把火电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予以封存或利用。储能技术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将占有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风、光发电具有天然波动性,用户端也有波动性,这就需要用储能技术作出调节。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环保、可靠并相对廉价的储能技术,碳中和目标就会落空。储能是最重要的电力灵活性调节方式,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大类,而灵活性调节还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车网互动、电转燃料、电转热等方式和技术。物理储能主要有四类:一是抽水蓄能电站,它是最成熟的技术,我国以东部山地为依托,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抽水蓄能电站总量很大,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如何建抽水蓄能电站还得探索。二是压缩空气储能,主要是利用地下盐穴、矿井等空间,该类技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三是重力储能,简单地说是利用悬崖、斜坡等地形,电力有余时把重物提起来,需要电力时把重物放下用势能做功,这类技术我国尚处在试验阶段。四是飞轮储能,这是成熟的技术,但其能量密度不高。化学储能就是利用各类电池,大家熟知的有锂电池、钠电池、铅酸(碳)电池、液流电池、液态金属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氢、甲烷)等。不同的电池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它们在未来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今后会遇到电池回收、环保处理、资源供应等问题。电磁储能主要是超级电容器和超导材料储能,目前看,它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现有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是指使其“出工能力”具备灵活性,用电高峰时机组可以发挥100%发电能力,用电低谷时只“出工”20%或30%。这个技术一旦成熟,应该非常管用,尤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早中期阶段,应将其作为主打技术。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简单地说,今后大量的电动汽车整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储能系统,如果在电网电力有余时,它们中的一部分集中充电,而电力不足时,它们中的一部分向电网输电,这样就起到了平滑峰谷的作用。这个想法很美好,也有点“浪漫”,但如何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中的可行性,估计还得创新商业模式。电转燃料就是把多余电力转化为氢气、甲烷等燃料,电力不足时再把燃料用于发电。电转热储能则是用水、油、陶瓷、熔盐等储热材料把多余的电转化为热储存,需要时再为用户放热。新型电力供应系统的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输电网络。从实现碳中和的逻辑分析,我国未来的电网将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远距离的输电规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数倍,意味着要把西部的清洁电力输送到东部消纳区,输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巨大;(2)为了统筹、引导大空间尺度上的发电资源和用户需求,大电网应是基本形态;(3)贴近终端用户(如工业园区、小城镇等)的分布式微电网建设将受到重视,并将成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4)为解决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装置比例高的特点,需要在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上实现质的飞跃。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建立一个新型电力系统,其实是逐步“挤出”火电的过程,或者严格地说,是一个把火电装机量占比减到最小的过程,留下的火电也得作“清洁化”改造。我国具有充足的风能、太阳能,从理论上讲,资源绝对足够。但能不能把这些分布广、能量密度低的风、光资源利用起来,并保证电价相对便宜,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储能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能源消费端的技术需求能源消费端的减碳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替代,二是重建。所谓替代就是用绿电、绿氢、地热等非碳能源替代传统的煤、油、气,而重建则强调在替代过程中,一系列工艺过程需要重新建立。对此,我们可分九个领域,对能源消费端的低碳化所需研发的技术或替代方式分别作出简单介绍:1、建筑部门应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是对建筑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其次是针对城市的建筑用能,包括取暖/制冷和家庭炊事等,均应以绿电和地热为主;农村的家庭用能,则可采用屋顶光伏+浅层地热+生活沼气+太阳能集热器+外来绿电的综合互补方式。2、交通部门可着眼于五个方面。未来私家车以纯电动车为主;重卡、长途客运可以氢燃料电池为主;铁路运输以电气化改造为主,特殊地形和路段可采用氢燃料电池,同时发展磁悬浮高速列车;船舶运输行业中的内河航运可用蓄电池,远航宜用氢燃料电池或以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少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航空则可用生物航空煤油达到低碳目标。3、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炼焦和焦炭炼铁,它可分两阶段实现低碳化。第一阶段是对炼焦炉、高炉等的余热、余能作充分利用,同时用钢化联产的方式把炼钢高炉中的副产品充分利用起来。第二阶段是逐步用新的低碳化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研发和完善富氧高炉炼钢工艺,炼钢过程中以绿氢作还原剂取代焦炭,对废钢重炼用短流程清洁炼钢技术等。4、我国建材行业的排放主要来自水泥、陶瓷、玻璃的生产,其中80%来自水泥。建材行业低碳化应从三方面研发技术,一是用电石渣、粉煤灰、钢渣、硅钙渣、各类矿渣代替石灰石作为煅烧水泥的原料,从原料利用上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性;二是煅烧水泥时,尽可能用绿电、绿氢、生物质替代煤炭;三是用绿电作能源生产陶瓷和玻璃。5、化工排放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用煤、天然气作能源,二是用煤、油、气作原材料生产化工产品时的“减碳”,比如用煤生产乙烯,需要加氢减碳,其中加的氢如果不是绿氢,就会有碳排放,减的碳一般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化工行业的低碳化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蒸馏、焙烧等工艺过程用绿电、绿氢;二是对余热、余能作充分的利用;三是适当控制煤化工规模,条件许可时尽量用天然气作原料;四是对二氧化碳作捕集—利用处理。6、有色工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选矿、冶炼两个过程,在整个冶金行业排放中,铝工业排放占比在80%以上,因为电解铝工艺用碳素作阳极,碳素在电解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冶金工业的低碳化一是在选矿、冶炼过程中尽可能用绿电;二是研发绿色材料取代电解槽中的碳素阳极;三是对电解槽本身作出节能化改造;四是对铝废金属作回收再生利用。7、在其他工业领域中,食品加工业、造纸业、纤维制造业、纺织行业、医药行业等也有一定量的碳排放,其排放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用的煤、油、气,二是其废弃物产生的排放。这些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主要在于用绿电替代化石能源,同时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8、服务业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但服务业以“间接排放”为主,即服务业用电一般被统计到电力系统碳排放中,运输过程中的用油一般被统计到交通排放中,建筑物中的用能(包括餐饮业的用气)则被统计到建筑排放中,似乎“直接排放”的量并不大。但这样说,并不是说服务业可以置身于低碳化之事外,恰恰相反,服务业亦有可以“主动作为”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大力做好节能工作,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9、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机械的使用,与此同时,农业中的畜牧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是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的主要排放源,而这二者的温室效应能力是同当量二氧化碳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从这样的前提出发,农业的低碳化一是农业机械用绿电、绿氢替代柴油作动力;二是从田间管理的角度,挖掘能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但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技术;三是研发出减少畜牧业碳排放的技术;四是尽可能增加农业土壤的碳含量。根据这九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费端用绿电、绿氢等替代煤、油、气,从理论上讲是不难做到的,但工艺和设备的再造重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替代和重建一定会增加最终消费品的成本。所以说,替代和重建需要时间。固碳端的技术需求提起固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过程,即通过海洋和陆地表面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定。但这里必须指出,人类活动每年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这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自然过程所吸收,余下部分如不通过人为手段予以固定,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会逐年增高。我们讲固碳,主要是指通过人为努力固定下的那部分,而地球自然固碳过程则属于“天帮忙”,很难归功于具体的国家或实体。“人努力”进行固碳一般可分两大途径,一是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二是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后,或加工成工业产品,或封埋于地下或海底,这第二方面就是经常谈到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Storage)。公众对生态系统固碳都比较熟悉,它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吸收的碳有一部分长久保存在植物本身之中(比如树干),也会有一部分凋落后(比如树叶)腐烂进入土壤中以有机碳的形式得到较为长期的保存,当然有机碳也会部分转化成无机碳并同地表系统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石灰石沉积。地表生态系统尽管类型多样,但真正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森林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中的各种树木都有很长的生长期,在树木适龄期内,固碳作用可持续进行;当树木进入成熟期,固碳能力就会减弱,但人们可以通过砍伐—再造林的方式继续保持正向固碳作用,而砍伐的木材可以做成家具等产品,不至于把多年来固定的碳快速返还给大气。因此,生态系统固碳的重点在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一在于保育,二在于扩大面积。我国有大量适宜森林生长的山地,这些地区过去生态受到过较大程度的破坏,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恢复之中,而这些人工次生林或乔/灌混杂林都很“年轻”,有进一步发育、固碳的潜力。同时,我国又有不少非农用地可作造林之用,包括近海的滩涂种植红树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用地种植树木。所以说,生态系统建设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为固碳的另一条途径是CCUS,它包括碳捕集技术、捕集后的工业化利用技术(分为生物利用和化工利用两大类)、地质利用和封存技术。对这些技术,国内外尚处在研发阶段,真正大面积的应用尚未见到。碳捕集技术分三大类:一是化学吸收法 ,它用化学吸收剂同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盐类,再加热或减压将二氧化碳释放并收集。二是吸附法 ,又细分为化学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化学吸附法是用吸附材料同二氧化碳分子先作化学键合,再改变条件把二氧化碳分子解吸附并收集;物理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天然沸石、分子筛、硅胶等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作选择性吸附后再解吸附回收。三是膜分离法 ,即利用膜对气体分子透过率的不同,达到分离、收集二氧化碳之目的。在具体操作上,碳捕集还可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化学链燃烧捕集、生物质能碳捕集、从空气中直接捕集等技术。碳捕集后的工业化生物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利用二氧化碳在反应器中生产微藻,这些微藻再用作生产燃料、肥料、饲料、化学品的原料。二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温室中,用以增加温室中作物的光合作用,这个过程又可称为二氧化碳施肥。三是把二氧化碳同微生物发酵过程相结合,生成有机酸。四是把二氧化碳用于合成人工淀粉。碳捕集后的工业化化工利用又分两大类技术途径,一大类是把二氧化碳中的四价态碳还原后加甲烷、氢气等气体,再整合成甲醇、烯烃、成品油等产品。另一大类为非还原技术,有二氧化碳加氨气后制成尿素、加苯酚后合成水杨酸、加甲醇后合成有机酸酯等技术,也有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各类聚酯材料等技术。地质利用技术也有很多类型,这些技术有的已在工业化示范中,有的尚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比如利用收集起来的二氧化碳驱油、驱煤层气、驱天然气、驱页岩气等,这属于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这类技术的一个共性是通过生产性钻孔把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压到地层中,利用它驱动孔隙、裂隙中的油、气流出开采性钻孔,达到油气增产或增加油气采收率的目的,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滞留在孔隙、裂隙中得以长期封存。该类技术国内外已有工业应用示范。而另一些技术则在探索过程中,比如用于开采干热岩中的地热。干热岩埋深在数千米,其内部基本没有流体存在,温度在180℃以上,开采干热岩中的热能需要打生产井并用压裂手段使岩石增加裂隙,然后在生产井中注入工作介质,让其流动并采集热量,最后从开采井中收集热量。一些研究表明:用二氧化碳作为工作介质,既起到开采干热岩热量的作用,又可把部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地质封存技术则是把二氧化碳收集后直接通过钻孔注入地下深处或灌入深部海水中。这里要特别指出:深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保存能力是巨大的。总之,固碳的技术有多种,但这些技术不可避免地需要额外能量加入,因此有可能把最终产品的成本提高一大块。至于地质封存,尽管理论和实践上可行,但它似有“空转”之嫌。从现阶段看,只有生态固态才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碳中和的路线图规划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全局性工作的规划,并根据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形成不断完善规划的工作机制。我国的目标是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显然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要做一个能覆盖近40年时间长度的规划是不太现实的,但有一点我们是必须一开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的,那就是我国到时候还可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或者说从目前约1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到多少才可以宣布完成了碳中和目标。这个问题不易确切回答,但寻找答案的思路是具备的,那就是“排放量=海洋吸收量+生态系统固碳量+人为固碳量+其他地表过程固碳量”这个公式。对此,我们可以逐项做出分析。一是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在世界上已是“一骑绝尘”,风力发电技术处在国际第一方阵,核电技术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水电站的水平更是无出其右者。二是我国西部有大量的风、光资源,尤其是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区,是建设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光伏电站建设还可带来生态效益;东部我们有大面积平缓的大陆架,可以为海上风电建设提供大量场所。三是我国的森林大都处在幼年期,还有不少可造林面积,加之草地、湿地、农田土壤的碳大都处在不饱和状态,因此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非常大。四是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将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其他污染物排放也将实质性降低。此外,碳中和也意味着我们将实现能源独立,国内自产的原油、天然气将能满足化工原料之需要,进口油气将大为减少,所谓的“马六甲困境”将不再是一个实质性威胁。能源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还会为粮食安全提供助力。五是我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将在碳中和历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因为碳中和涉及大量的国家规划、产业政策、金融税收政策等内容,需要真正下好全国一盘棋。这点我们从我国推动光伏产业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并且诸如此类的经验未来还会不断被总结、深化。我们甚至可以预计,即使是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的那些国家,它们如想真正实现碳中和,也将在国家产业政策设计上获得助力。
  • 白春礼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荣誉院士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该学会荣誉院士。与他同期当选的还有3位外籍科学家。   爱丁堡皇家学会成立于1783年,是代表英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五大学术院之一。该学会目前有1600位院士,其中包括67位荣誉院士和66位通讯院士。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方案

  • 中科院士李永舫有机光伏巨分子受体(GMAs)与小分子受体结构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在柔性和可穿戴光伏设备制造中的低成本溶液加工方法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ll-PSCs),由于其良好的柔性和形态稳定性,在柔性设备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早期用于all-PSCs的聚合物受体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能力较弱,且分子堆积不理想,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提高功率转换效率(PCE),研究人员提出了聚合小分子受体(PSMA)的概念,利用窄带隙小分子受体(SMAs)作为关键构建模块。PSMAs不仅具有低带隙和强吸收的优点,还具有适合的分子堆积和较小的激子结合能,这些特性促使all-PSCs的PCE超过了17%。尽管PSMAs在all-PSCs的发展中取得了显着成就,但其光伏性能受批次变化的影响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更低的扩散特性,需要开发具有精确定义结构和接近聚合物分子量的新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科院院士李永舫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巨大分子受体(GMAs),包括DY、TY和QY,它们分别具有两个、三个和四个小分子受体亚基。这些GMAs通过逐步合成方法制备,并用于系统地研究亚基数量对受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受体的器件中,TY基膜显示出适当的给体/受体相分离,更高的电荷转移态产率和更长的电荷转移态寿命。结合最高的电子迁移率、更高效的激子解离和更低的电荷载流子复合特性,基于TY的器件实现了16.32%的最高PCE。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结果不仅表明GMAs中的亚基数量对其光伏性能有显着影响,而且还证明了通过GMAs的结构多样化,可以深入理解从SMAs到PSMAs的性能差异,这对于推动高效率和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应用至关重要。
  • 对桑叶配方颗粒芦丁含量测定中色谱柱使用的建议
    摘要 目的:建议在桑叶配方颗粒芦丁含量测定项使用极性改性C18色谱柱。方法:分别使用多款不同规格: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固定相色谱柱,考察桑叶配方颗粒中芦丁的分离情况。结果:使用极性改性C18色谱柱能有效分离芦丁及其共存成分。结论:色谱柱是影响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色谱柱之间的差异,降低因色谱柱选择性差异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风险。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丁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
    摘要: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 目的建立二丁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以甲醇水醋酸(45∶5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9nm;外标法定量。结果总黄酮在0.0528~0.3168μg/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6714X-82.436,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19%,RSD=1.2%,(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二丁颗粒的质量控制。 二丁颗粒是由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半边莲4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能。用于热疖痈毒、咽喉肿痛、风热火眼、湿热黄疸等的治疗。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1]。测定采用HPLC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二丁颗粒中蒲公英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论坛

  • 钟南山院士专访:我在医学会的收获和遗憾

    丁香园通讯员现场采访钟南山院士丁香园通讯员:钟南山院士,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网站的专访。钟南山院士:你好!丁香园的朋友,你们好!丁香园通讯员:我们知道医学会近期刚刚进行了换届选举,在您卸任之后很多会员关心您接下来的安排?能否给我们透露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钟南山院士:谢谢丁香园会员们的关心。我接下来做的是中华医学会的顾问,主要工作将是推动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临床科研基金。就像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的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了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医学、物理、化学都有,而且医学方面的科研基金主要是发放给基础研究,真正用于临床科研的基金扶持项目并不多。所以我就建议国家要设立一个专门的“临床科研基金”,为更多临床研究应用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丁香园通讯员:有点类似于美国的NIH机构?钟南山院士:可以这么说吧。我们知道NIH的基金也是有很多基础和临床的项目,但是他们现在很看重基础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还特别制定了“translation”的路线图计划。我们也希望能帮助更多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丁香园通讯员:卸任医学会会长之后,您如何总结这几年在医学会的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钟南山院士:回头来看,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在改变医学会的作风上,努力做到“民主、服务”。我们经常和医学会各个分会的工作人员沟通,强调医学会的“服务精神”,是要为医务工作者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一个权力机构或者官僚机构。钟南山院士:另外,我也积极推动医学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直接的措施是要求各个医学会分会建立各种议事制度,增强会员们的民主体验。在医学会的推动下,各个学科分会都建立了“三三制”的领导模式,即“前任、现任和继任”的同志们在一起工作、协商,从而在制度上保证“民主、服务”的宗旨不变。丁香园通讯员:有没有什么遗憾之处。钟南山院士:确实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最大的遗憾有两个地方。第一是没有在任内为医学会找好一个“家”,因为现在医学会没有自己的办公总部,很多学科分会都是在外面自己租地方办公,工作条件和协商效率都不够。本来我们在两年前就有机会来帮医学会建立一座大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所以我感觉很遗憾。第二个遗憾是没能完成吴仪副总理的愿望,实现医学会“技术性、学术性、自律性和规范性”的四个转换。希望今后的同志们能继续努力下去。丁香园通讯员: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近年来医学界最大的变化可能就在于住院医师制度的推出,尤其是像上海地区已经在今年的医学毕业生中间全面推行住院医师制度,但是也遭到很多基层和一线医师们的抵触。请问您如何看待住院医师制度在中国的推广问题?钟南山院士:嗯,我觉得住院医师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很好的,因为很多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基础其实都很不够,而住院医师制度刚好补贴了这么一个“临床实践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也看到很多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物质问题,住院医师在三年培训期间的费用由谁来埋单?如果不能在这个层面提供可靠的保障,会造成住院医师的培训形式走样,造成各方面的误解和难以执行;第二个问题是培训的内容,现在的培训还是一个专科医师的模式,即使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能选择区大医院的工作,因为他不会做其他方面的工作。但是在我们的新医改中已经明确要加大社区医院的推广,所以很需要一大批的全科医师,除了诊疗、还要帮助老百姓预防疾病。但是这一方面的培训好像太少了。丁香园通讯员:我们也觉得在中央层面应该有个统一规划执行的机构,感觉现在各地都是自己摸索尝试,缺乏推行的标准。钟南山院士:我在之前的两次人大会上也提出过类似问题。当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给师范学生减免费用,我就提出能不能对那些志愿下基层的全科医生进行政策扶持,通过政府、大医院和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供保障,减免他们在做住院医师时候的培训费用。丁香园通讯员:这些意见都很好,如果能最终实现将是对住院医师制度很好的补偿。感谢钟院士接受丁香园的采访。钟院士:谢谢你!代我向丁香园的朋友们问好。

  •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align=center][b]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b][/align][size=15px][color=#595959] 计量检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得到可靠的数据,为相关的工作提供管理规范,并且要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因此,其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的工作。原始记录是计量检定过程以及检定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计量器具测量值的反映,能够为检定结果提供客观依据。原始记录是检定过程与结果的凭证,原始记录的质量对编制证书或报告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原始记录的准确性要进行重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color][/size][size=16px][b]1、[/b][/size][size=16px][b]记录内容须齐[/b][/size][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 计量的器具不同所用的记录表格也会出现一定的不同,对记录格式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按照计量检定系统表、规程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进行适合的编制。一旦有形式规范在使用方面将会非常方便,这样能够对时间进行节省,在编号备案方面也能更加方便,在控制方面也非常方便。在记录中要对检定环境,例如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电源、电压情况都进行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计量的准确性。[/color][/size][size=16px][color=#595959]在检定设备方面,对计量准备器以及主要的辅助设备的名称、型号都要进行重视,对检定数据、检定结果、检定日期、检定人员等都要进行记录,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检定证书的准确性。在检定过程中,对受检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出具检定证书,并且加盖钢印,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也要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且加盖钢印。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都要做到结论明确、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检定人员和核对人员要在原始记录以及检定证书上签字,并且填写检定日期和检定有效期。[/color][/size][/align][align=left][b]2、检定过程及结果的合法与原始[/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b] [/b]检定记录需要依照检定规程来执行,对温度、环境、湿度等都要进行控制,在原始记录中对检定时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项目、内容、原始观测数据都要体现,并且,要保证字迹非常清晰、数据准确、页面整洁,对使用前后的情况也要进行记录。核验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计算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数据,一旦对检定数据有任何的怀疑,在出具证书前要进行复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原始记录的保存方式可以是手写、打印、微缩胶片或者是其他数据媒介。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原始记录要是存在着错误的情况要进行更改,在更改方面可以在作废的数据上划两条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在上方填写上,然后加盖更改人盖章或者是签名,这样能够对相关的责任进行明确,不能随意进行涂改或者是使用贴纸。原始记录要在现场鉴定过程中进行记录,对现场状况进行全部反映,不能在事后进行补记,因此,检定的原始记录应该具备再现性和重现性。[/color][/size][/align][align=left][b]3、检测数据准确可靠[/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b] [/b]检定人员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时要做到非常的认真,并且对相关的数值进行准确的读取。在对同一件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因为检定装置等级不同,在对相关数据进行读取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对检测数据进行原始记录时,对检定装置的误差、环境误差以及人员误差都要进行充分考虑,原始记录对检定结果的合格与否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原始记录要给予高度重视。[/color][/size][/align][align=left][b]4、数据采集要完整、合法[/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b] [/b]在进行检定前,要对所需要的检定数据、检定项目以及相应的次数都进行事先的考虑,这样才能在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及时的进行处理。采集数据时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不能随意对环境以及时间进行更改,原始记录中,对计量单位要给予重视,一定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能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color][/size][/align][align=left][b]5、数据处理[/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 对所测量到的其数据都要经过特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得到之后人们使用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是只是简单的依照近似关系进行数据的处理会导致最终要使用的数据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数据处理方面误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数据方面出现误差和数据有效数字、数字的修约以及运算规则都有很大的关系。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是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数学处理方法,要对测量方法以及数据的精度进行考虑,原始记录中数据处理要按照相关的规程规范来进行执行,误差和不确定度的表达也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表示,在证书中也要给出测量的不确定度,这样能够更好的体现所测量值的范围[b]。[/b][/color][/size][/align][align=left][b]6、出具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 检定证书是日后查询检定质量、对计量器具运行状态以及检定质量申诉以及争议的主要依据,对检定原始记录进行保存,在保存过程中,保存期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顾客需求或者是相关的法规制度,因此,保存期一般不少于两个检定周期。在对检定原始记录保存地点进行选择时,一定要保证其有良好的环境,保证记录不会出现损坏以及丢失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记录随时可用。[/color][/size][/align][align=left][b]7、其他注意事项[/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b] [/b] 在一些检定中,需要对原始记录进行格式化,不同的计量器具记录的表格也会不同,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和相应的规范文件记录格式进行编制,这样在记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方便,同时,也能在存档方面非常方便。检定原始记录信息要非常的齐全,原始记录编号、页码都要和证书相对应,这样能够便于查询。依据检定规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填写检定日期和检定的有效期,检定人员和核验人员要在原始记录和证书报告上签字,这样在进行记录查询时才能保证及时找到责任人。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或者是计算过程时要先对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检定的结果也要保证判定正确,结论方面要非常的明确。[/color][/size][size=16px][color=#595959]检定原始记录在内容方面要做到非常完整,字迹要非常的清楚,书写方面要非常的规范。在原始记录中,要是使用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在出现错误情况下,不能为了方便随意进行更改,这样对原始记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原始记录进行修改时要保证每页不超过五处,一旦出现超过的情况要进行数据的重新整理,将整理后的数据作为新的记录,将原始记录在后面附上。检定、校准、检验过程中要是出现和结果有关的异常现象、设备故障等都要和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反映,在原始记录中也要进行相应的体现。[/color][/size][/align][align=left][b]结束语[/b][/align][align=left][size=16px][color=#595959] 为了更好的保证计量检定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要对检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很好的控制,做到认真、踏实工作。在数据采集方面要从细节处着手,这样才能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也能对原始记录进行更好的检查和检验,更好的体现出记录检定的真正作用。[/color][/size][/align][align=lef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14px]来源:湖南计量园地公众号:hnjlxue[/size][/font][/align]

  •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align=center][b][size=16px]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size][/b][/align]来源:中国计量网[b] 计量检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得到可靠的数据,为相关的工作提供管理规范,并且要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因此,其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的工作。原始记录是计量检定过程以及检定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计量器具测量值的反映,能够为检定结果提供客观依据。原始记录是检定过程与结果的凭证,原始记录的质量对编制证书或报告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原始记录的准确性要进行重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1、记录内容须齐[/b][font=微软雅黑,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595959] 计量的器具不同所用的记录表格也会出现一定的不同,对记录格式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按照计量检定系统表、规程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进行适合的编制。一旦有形式规范在使用方面将会非常方便,这样能够对时间进行节省,在编号备案方面也能更加方便,在控制方面也非常方便。在记录中要对检定环境,例如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电源、电压情况都进行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计量的准确性。[/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595959]在检定设备方面,对计量准备器以及主要的辅助设备的名称、型号都要进行重视,对检定数据、检定结果、检定日期、检定人员等都要进行记录,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检定证书的准确性。在检定过程中,对受检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出具检定证书,并且加盖钢印,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也要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且加盖钢印。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都要做到结论明确、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检定人员和核对人员要在原始记录以及检定证书上签字,并且填写检定日期和检定有效期。[/color][/font][align=left][b]2、检定过程及结果的合法与原始[/b][font=微软雅黑,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595959] 检定记录需要依照检定规程来执行,对温度、环境、湿度等都要进行控制,在原始记录中对检定时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项目、内容、原始观测数据都要体现,并且,要保证字迹非常清晰、数据准确、页面整洁,对使用前后的情况也要进行记录。核验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计算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数据,一旦对检定数据有任何的怀疑,在出具证书前要进行复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原始记录的保存方式可以是手写、打印、微缩胶片或者是其他数据媒介。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原始记录要是存在着错误的情况要进行更改,在更改方面可以在作废的数据上划两条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在上方填写上,然后加盖更改人盖章或者是签名,这样能够对相关的责任进行明确,不能随意进行涂改或者是使用贴纸。原始记录要在现场鉴定过程中进行记录,对现场状况进行全部反映,不能在事后进行补记,因此,检定的原始记录应该具备再现性和重现性。[/color][/font][/align][align=left][b]3、检测数据准确可靠[/b][font=微软雅黑,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595959] 检定人员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时要做到非常的认真,并且对相关的数值进行准确的读取。在对同一件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因为检定装置等级不同,在对相关数据进行读取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对检测数据进行原始记录时,对检定装置的误差、环境误差以及人员误差都要进行充分考虑,原始记录对检定结果的合格与否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原始记录要给予高度重视。[/color][/font][/align][align=left][b]4、数据采集要完整、合法[/b][font=微软雅黑,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595959] 在进行检定前,要对所需要的检定数据、检定项目以及相应的次数都进行事先的考虑,这样才能在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及时的进行处理。采集数据时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不能随意对环境以及时间进行更改,原始记录中,对计量单位要给予重视,一定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能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color][/font][/align]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资料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仪器

  • 原始嗅辨系统 400-860-5168转2128
    原始嗅辨系统 直接评估气体样品的PureSniff 系统是未稀释气味样品对嗅辨员的标准化呈现,通过 PureSniff 设备,可以直接评估未稀释气味样品的强度和愉悦度。欢迎致电:010-62186640
    留言咨询
  • BZ系列蠕动泵头功能特点原始设计,泵头型号与使用软管规格一一对应,运行及其稳定。BZ25标准型蠕动泵泵头滚轮采用不锈钢或PET-TX材料,外壳采用PC材料,晶莹剔透,一目了然,透明的外壳易于观察泵的运行。运行平稳,可串联使用;泵头结构紧凑,设计简洁;装卡软管时需将泵头从驱动器上拆下;标准泵头,压管间隙固定,方便于OEM方式配套应用。BZ系列蠕动泵头产品型号产品型号BZ25BZ15-13-DBZ15-13-CBZ15-13-BBZ15-13-A适用软管24#17#25#16#14#适用软管外径11.2mm9.6mm8mm6.4mm4.8mm适用软管内经6.4mm6.4mm4.8mm3.2mm1.6mmBZ系列蠕动泵头其他参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滚轮数量滚轮材料外壳材料转速范围(rpm)最大参考流量(ml/min)重量(kg)BZ15-13-A050101A3不锈钢PC&le 6001500.31BZ15-13-B050101B460BZ15-13-C050101C960BZ15-13-D050101D1600BZ2505010021600BZ系列蠕动泵头图片BZ系列蠕动泵头产品尺寸图
    留言咨询
  • 详细信息一、产品简介SJ2210小角度检定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小角度测量仪器,用于检定和校准框式水平仪、条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自准直仪等仪器的角度示值误差。本仪器采用高精度进口光栅为主件的高精度长度计作为测量基准,替代原有以量块为测量基准的测量方法,减少影响测量结果的外在因素,操作简便、快捷,用户只需输入被检仪表的相关信息并按“开始检定”,仪器将按照规程自动生成标准角度,对被检定水平仪进行简单的操作,然后在触摸屏界面输入读取的被检表的示值误差或误差数据,仪器将自动计算检定数据,自动按规程判定检定结果。检定过程简单,检定效率明显提升。二、结构原理θ=arctg(H/L),由于θ很小,也可以写成θ=H/L(单位:弧度),其中L为两测微计间距为500mm。SJ2210小角度检定仪采用高精度光栅作为测量基准,通过控制电机升降产生标准角度Θ,被检角度与此角度Θ进行比较得出结果。仪器在接受“开始检定”命令后,依据被检件的信息自动选择对应相关规程的程序,形成每次检定点需要的标准角度,对被检水平仪进行简单操作,然后在触摸屏界面输入读取的被检表的示值或误差数据,检定完成后自动保存各检定点原始数据并自动计算检定结果。三、标准配置1、小角度发生装置1台;2、电脑管理软件1套1)检定软件名称及版本号:中图SJ2210小角度检定软件V3.02)检定软件说明:符合国家有关框式水平仪、条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自准直仪的计量检定规程的检定软件。每条检定记录可单独输出检定报告,并能在数据库中迅速的被查询、打印。3、仪器电缆1套;4、产品使用说明书1份;5、产品合格证、保修卡1套.
    留言咨询

丁仲礼院士相关的耗材

  • 定硫仪电解池中玻璃熔板过滤器
    定硫仪电解池中玻璃熔板测硫仪配件耗材过滤器
  • 中压玻璃柱(塑料法兰,固定柱长)
    中压玻璃柱是两端塑料法兰,耐压玻璃,外贴防爆膜中压玻璃分离柱在分离制备行业相对于普通预装柱来讲,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制备分离的各个领域。种类齐全的填料会为玻璃分离柱提供更良好的性能展示平台,保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要。在原有玻璃分离柱的特性上还兼具了以下特性:■ 耐高压:允许实验过程中使用较高的流速,加快实验进程。■ 防爆性:外贴防爆膜,防止玻璃管子爆裂,对人员造成伤害以 ■ 可重复:一根柱管可多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您的成本。■ 可见性:分离带颜色复杂天然产物,您可以直观的看到分离色带■ 独特的柱头设计,提高柱效,样品分布更均匀■ 方便快捷的固体上样■ 载样量大■ 惰性材料■ 优异的流体结构法兰固定柱长玻璃层析柱无夹套带夹套内径(mm)耐压(bar)柱长(mm)柱体积(ml)货号货号151010017.7FG15100FJ15100151023040.6FG15230FJ15230151031054.8FG15310FJ15310151046081.3FG15460FJ154601510920162.5FG15920FJ15920201010031.4FG20100FJ20100201023072.2FG20230FJ20230201031097.3FG20310FJ203102010460144.4FG20460FJ204602010920288.9FG20920FJ20920251010049.1FG25100FJ251002510230112.8FG25230FJ252302510310152.1FG25310FJ253102510460225.7FG25460FJ254602510920451.4FG25920FJ259204010100125.6FG40100FJ401004010230288.9FG40230FJ402304010310389.4FG40310FJ403104010460577.8FG40460FJ4046040109201155.5FG40920FJ409205010100196.3FG50100FJ501005010230451.4FG50230FJ502305010310608.4FG50310FJ503105010460902.6FG50460FJ5046050109201805.5FG50920FJ50920
  • N920(中)蓝色丁腈手套 一次性使用 实验室耗材 施睿康
    品牌名通用代码型号克重原材料工艺表面产品级别产品说明规格施睿康N920XS4.8g丁腈无粉指尖麻面医疗级一次性使用检查手套100只/盒,10盒/箱SML产品特点 "丁腈橡胶,源自泰国优质原料,耐酸碱性、抗穿刺、防静电;不含乳胶蛋白加厚设计,提高坚韧度和拉伸弹性,穿戴舒适同时给予双手更好防护无粉,更易于穿戴指尖麻面,提高指尖触感及抓握力,操作更高效卷边袖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