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研究技术

仪器信息网药效学研究技术专题为您整合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药效学研究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药效学研究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药效学研究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药效学研究技术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资讯

  • CDE指导原则4连发,涉及药物相互作用、中药药效学研究等
    2024年7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连续发布1个指导原则、2个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1个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01《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通知原文:为规范和指导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规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通告。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2024年7月16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药物研发,仅作为推荐性建议。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还应同时参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和其他境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附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pdf02 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通知原文:为推动新修订的ICH指导原则在国内的平稳落地实施,我中心拟定了《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同时组织翻译了中文版。现对M12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如有修改意见,请反馈至联系人电子邮箱:gkzhqyj@cde.org.cn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重点关注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相互作用。这些方面通常适用于化学小分子的开发。仅简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的DDI评价,重点是单克隆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本指南提供了体外和体内(本文中“体内”和“临床”可以互换)代谢酶或转运体介导的抑制或诱导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将研究结果转化为适当的治疗建议。本指导原则还包括如何评价代谢产物介导的相互作用的建议,同时也涵盖了采用基于模型方法的数据评价和DDI预测。其他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出现,如寡核苷酸、小干扰核糖核酸和肽,得到了认可。但这些内容超出了本指南的范围。 建议参考地区性指导原则。其他类型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例如对吸收的影响 (如,胃pH值变化、胃动力变化、形成螯合物或络合物等)、 食物影响或蛋白结合置换,不属于本文件的范围,建议参照 地区性指导原则。同样,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的DDI也不在本指导原则的范围内。附件:M12及问答实施建议.pdf M12指导原则中文版.pdf M12指导原则英文版.pdf M12问答文件中文版.pdf M12问答文件英文版.pdf03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通知原文:为更好地指导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和评价,促进新型佐剂以及创新佐剂疫苗的研发,经广泛调研和讨论,我中心组织起草了《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我们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后续完善。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请将您的反馈意见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联系人:吴爽、尹华静联系方式:wush@cde.org.cn、yinhj@cde.org.cn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疫苗中的佐剂,旨在为其非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一般性技术建议,以促进新型佐剂以及创新佐剂疫苗的研发。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可对疫苗其他活性成分起佐剂效应的抗原或通过重组 DNA 技术使之成为抗原分子(如融合蛋白)或免疫原(如载体疫苗)的固有组成部分的免疫刺激分子,也不适用于半抗原或抗原的载体蛋白〔如用于结合多糖的 CRM197、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OMP)、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本指导原则中涉及的新佐剂是指尚未用于已上市疫苗的佐剂,包括以往未研究过的全新佐剂或含有以往未研究过的全新成分(注释 2)的佐剂/佐剂系统、已获得一定安全性数据(动物和/或人体数据)但尚未上市的佐剂或在已用于上市疫苗的佐剂基础上发生重大变更的佐剂附件:《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pdf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04《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通知原文: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遵循中医药研究规律,提高中药药效学试验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发展,经广泛调研和讨论,我中心组织起草了《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我们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后续完善。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您的反馈意见请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联系人:黄芳华,周植星联系方式:huangfh@cde.org.cn,zhouzhx@cde.org.cn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主要内容: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中药药效学研究一般原则、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的阶段性、基本内容、结果分析与评价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指导原则的起草背景,明确了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第二部分“中药药效学研究一般原则”阐述了中药药效学研究的研究目的和一般原则。第三部分“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的阶段性”阐述了中药研发过程中的中药药效学研究的分阶段要求。第四部分“基本内容” 阐述了受试物、主要药效学研究、次要药效学研究的关注点和相关要求。第五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阐述了对药效学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全面评价必要性和重要性。附件:《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pdf 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翻译整理:北京佰司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2023-07-04目前用于药物开发的体外实验平台无法模拟人体器官的复杂性,而人类和实验室动物的系统差异巨大,因此现有的方案都不能准确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葡萄牙和俄罗斯的研究团队通过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测试毒物对多器官的作用,揭示了基于微流控的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生理学环境。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由于氧气和营养供应有限,类器官培养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去分化。然而微流控系统中通过持续灌注培养基,更好地控制环境条件,如清除分泌物和刺激因子,并且培养基以可控流速通过,以模拟血流产生的生物剪切应力,因此类器官培养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此,我们以神经球和肝脏在芯片上的串联共培养为例(参考文献:A multi-organ chip co-culture of neurospheres and liver equivalents for long-term substance testing,2015,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来说明一下。利用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通过双器官串联芯片(2-OC)能够串联共培养人的神经球(NT2细胞系)和肝脏类器官(肝HepaRG细胞和肝HHSteC细胞)。在持续两周的实验中,反复加入神经毒剂2,5-己二酮,引起神经球和肝脏的细胞凋亡。跟单器官培养相比,串联共培养对毒剂更敏感。因此,多器官串联共培养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测这是因为一个类器官的凋亡信号导致了第二个类器官对药物反应的增强,这一推测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即串联共培养的敏感性增加主要发生在较低浓度药物中。在体内,每个器官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同时通过血液中的细胞和因子,与其他器官保持相互通讯。保持体外培养物的表型的同时,如何维持组织和器官间的通信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挑战。所以,将几种类器官串联在一个共同的培养基的循环中,通过分泌的因子进行通讯和交流。模拟多器官之间的交流,可以研究每个器官代谢的产物对其他器官产生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对于多器官的系统性效应。Anja Patricia Ramme 等科学家通过TissUse GmbH公司的MOC平台,结合微生理系统循环中人体器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四器官串联芯片(4-OC),将小肠、肝脏、神经球和肾脏等器官串联起来培养,四种类器官均由来自同一健康供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预分化,在不含组织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共培养14天。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平台为研究器官-器官相互作用、系统稳态和药代动力学、疾病诱导和药物作用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准确、更经济、更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方案。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也开发了一种多器官串联芯片,建立了串联共培养心脏、肝脏、骨骼、皮肤的技术,发表于2022年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中通过血液循环串联培养4个类器官,保持了各个类器官的表型,还研究了常见的抗癌药阿霉素对串联芯片中的类器官以及血管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对串联共培养类器官的影响与临床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证明了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成功的模拟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最值得注意的是,多器官串联芯片能够准确的预测出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和心肌病,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减少阿霉素的治疗剂量,甚至让患者停止该治疗方案。“ ----- Gordana Vunjak-Novakovic,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 文献解读丨奥曲肽口服制剂抗胃粘膜损伤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证据
    本论文发表在药理学专业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18)39:1373-1385,介绍了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团队在奥曲肽口服制剂抗胃粘膜损伤的研究中获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证据。 在生长抑素类似物中,奥曲肽(octreotide,OCT)是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或皮下注射药物,用于治疗生长激素、胃泌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的各种疾病。为了评价OCT口服制剂开发的可行性,我们在几种动物模型上对OCT进行了系统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OCT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极低(测得的大鼠OCT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B)口服剂量为30 mg/kg的OCT后大鼠各组织中的OCT浓度 使用仪器:岛津iMScope图2. OCT在小鼠胃内的空间分布及消除静脉注射OCT 0.1mg/kg ,给药后10min(a1,b1)、20min(a2,b2)、40min(a3,b3)、60min(a4,b4)和120min(a5,b5)OCT的空间分布(a1~a5:小鼠胃放大图;b1~b5:奥曲肽MS成像分析) 综上所述,灌胃给药后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和良好的抗GMI保护作用使OCT的口服制剂成为可能,SSTR2在胃肠道的高表达有助于OCT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和达到治疗效果。鉴于SSTR2介导的OCT的组织特异性分布特点和SSTR2在多种肿瘤细胞上的过度表达,口服OCT也可用于其他临床适应症,包括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腺瘤。本研究不仅为奥曲肽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支持,而且为其他多肽类药物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献题目《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an oral formulation of octreotide against gastric mucosal injury》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iMScope 作者Xi-nuo LI, Tai RA0, Yang-fan XU, Kang-rui HU, Zhang-pei ZHU, Hao-feng LI, Dian KANG, Yu-hao SHAO, Bo-yu SHEN,Xiao-xi YIN, Lin XIE, Guang-ji WANG, Yan LIANGKey Lab of Drug Metabolism & Pharmacokinet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 China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方案

  • 使用LUM稳定性分析仪评估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中药制剂在中国创用甚早,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有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内经》载医方13首(实有12首),记述了汤、丸、散、膏、丹等剂型,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规定。此外,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醴的制法和用途。该书虽然问世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但作为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医药学经验,不仅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中药药剂学的先河。中药制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既继承了传统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又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中药剂型、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临床药效学的科学。利用LUMiSizer?稳定性分析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不同配方对中药稳定性的影响。
  • TSQQuantumAccessMaxLC-MSMS与柱前衍生法用于脑脊液和脑微透析液中神经递质类物质的代谢靶标分析
    利用 Thermo Scientific TM TSQ Quantum Access MAX TM LC-MS/MS,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上述神经递质与相关代谢物含量的代谢靶标分析方法。采用苯甲酰化柱前衍生,本方法可有效提高强极性目标分析物的疏水性,并显著改善其 ESI 电离效率,从而有效克服复杂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适用于神经生物学、临床样本检测、神经药效学评价等研究。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中药生产中,中药质量的控制极为重要,尤其是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疗效的控制。然而,中药在干燥、制成制剂、长期的保存过程中,有的活性成分不稳定或易被破坏失去药效,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都制约着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论坛

  • 药效学研究的实验室有资质要求吗?

    [color=#444444]请问做新药药效学研究需要在什么资质的实验室做?只知道安评必须在GLP实验室,药效学研究的有文件规定吗?以前卫生部门有认定药理基地,现在国家局没有药理基地的认定,不知道是否有动物使用许可证就可以了。[/color]

  • 23.10钩藤碱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初步药效学研究

    23.10钩藤碱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初步药效学研究

    作者】 刘明; 【导师】 汤建林;【作者基本信息】 第三军医大学, 药物分析学, 2011, 硕士【摘要】 钩藤为我国传统中药,其药材中所含吲哚类生物碱为主要药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生物碱除具有降压、抗癫痫作用外,还有一定抗焦虑作用,应用价值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钩藤活性成分,特别是钩藤生物碱的药用价值,如何从钩藤药材中获得钩藤生物碱有效成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关键。现有提取工艺主要针对钩藤粗提物及总生物碱,针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较少。本课题对钩藤碱提取纯化工艺、质量标准及抗焦虑药效学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考察质量标准,并对其抗焦虑药效进行初步评价。1.定性定量方法建立建立薄层色谱定性分析钩藤碱的方法,以丙酮-石油醚-氨水(1:2:0.2)为展开剂,钩藤碱在GF254硅胶板(规格:厚度0.20.25mm,25×40mm)上能与其它生物碱及杂质有效分离,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钩藤碱的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钩藤碱的方法,采用Platisil 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KOH调pH8.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40 min内乙腈与0.01mol/L磷酸二氢钾比例由30:70线性递增至60:4...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4_380867_237912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6_380868_2379123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347_380869_2379123_3.jpg

  • 昆明动物所等研究揭示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虽然蜈蚣的药用价值被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在百余种以上,但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使得蜈蚣蕴含的丰富的天然药用活性物质未能得到充分认识,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和李文辉研究员带领下,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对蜈蚣的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揭秘,新识别了400余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该课题组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丁久平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人类离子通道是产生生物电信号和胞内钙离子信号的膜蛋白分子,离子通道功能的紊乱可导致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多种疾病,是目前药物开发中排名第二的药物靶点。上述研究成果不仅科学地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也提供了蜈蚣中药材更科学的标准制定、炮制和应用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同时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了有益指导。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联合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该研究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资助。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资料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仪器

  • 液相色谱技术理想的样品制备系统 作为第一个直接与标准HPLC进样小瓶兼容的真空抽滤装置,可灵活过滤1到8个样品,Samplicity打破了样品制备的瓶颈。只要简单四步:接上真空泵-上样-扳动手柄-澄清样品,就可轻松得到过滤好的样品。 基于默克密理博数十年滤膜专业经验,配套的Millex Samplicity滤器使用特别的漏斗形,非常容易上样,并且一联四个,方便快速上样。 轻松快速的样品制备体验 超高的样品回收率 超低的溶出率 高粘度、高颗粒度及小体积样品的最优选择Samplicity 多通道抽滤系统超越手动过滤 Samplicity多通道抽滤系统被广泛用于包括质控和研发实验在内的各种领域,以及: 药物溶出度测试&mdash &mdash 固体制剂在消化道中的溶解速度的强制性评估食品安全&mdash &mdash 测试食物或饮品中,已知或未知毒素如乙二醇, 三聚氰胺和蓝细菌(cyanobacteria)等化妆品业&mdash &mdash 分离和检测化妆品组分生物燃料业&mdash &mdash 藻类和其他来源中分析和提取油脂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PK/PD)测试&mdash &mdash 定量检测药物与身体间相互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询价|申请试用|申请资料
    留言咨询
  • 能对活体组织内部微小结构进行实时、活体、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适用于各项脑糖尿病、老年痴呆、干细胞治疗研究、眼科疾病等研究中对活体动物神经、血管等微观结构改变进行三维高分辨扫描,可用于动物模型的疾病筛查、病理学、药理学、药效学等方面研究。 鱼类 眼睛 心血管系统
    留言咨询
  • 药物理化常数测定仪 400-860-5168转2623
    Sirius T3 —— 您实验室中的黄金标准,为药物研发提供无与伦比的精准度和效率:l 微量样品需求:仅需极少量的样品即可完成全面的理化性质分析。l 全面性质分析:一站式测定pKa、logP和logD等关键参数。l 加速研发流程:Sirius T3能够显著加快化合物筛选和优化过程,降低后期研发风险。l 自动化设计:减少操作时间,一天内可测量多达80个样品,提高实验室效率。l 全球认可:作为全球理化常数测定的“黄金标准”,Sirius T3广泛用于顶级生物化学机构和CRO公司。 技术特点:l 使用五个微型探头进入样品池进行测量。l 提供物理化学曲线,帮助理解分子的过饱和能力和液-液相分离(LLPS)组成。l 高通量测定,80%的样品可通过快速紫外/混合溶剂法一次成功测定。pKa的重要性:pKa值影响药物在不同pH值下的解离状态,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率和分配行为。测定方法:SiriusT3采用紫外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pKa、logP和溶解度。对于不适用于快速UV法的药物,可通过电位滴定法确定pKa值。我们相信,Sirius T3将为您的新药研发项目带来以下优势:1. 提高化合物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2. 优化药物候选分子的理化性质,改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3. 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药物上市时间。为了让您更直观地了解Sirius T3的强大功能,我们可预约在线研讨会,您将有机会:了解Sirius T3的先进技术和应用案例。与我们的技术专家进行互动,解答您在药物研发中的疑问。探索如何将Sirius T3集成到您的研发流程中。
    留言咨询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耗材

  • 苯磺酸贝他斯汀分析专用柱-ULTRON ES-CD
    苯磺酸贝他斯汀(bepotastine besilate),是日本田边(Tanabe Seiyaku)公司和日本宇部(Ube Industries)公司联合开发的抗过敏药,商品名Talion;本品是组胺H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具有优良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效果,作用强度优于特非那定、西替立嗪、依匹那丁,因此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已有苯磺酸贝他斯汀片剂进口,商品名为坦亮。在2006年,ISTA制药公司获得了千寿公司苯磺贝他斯汀滴眼液在北美的授权。2009年9月8号,FDA批准其苯磺贝托斯汀滴眼液上市,商品名Bepreve。涉及专利:化合物专利US6307052 2017年12月25日到期。 异构体检测:日本药典中明确指定ULTRON ES-CD作为检测苯磺贝他斯汀的专用色谱柱,ULTRON ES-CD符合USPL45,可以很好的分离该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日本药典方法图谱:
  • 8. 人血浆中舒必利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样品处理推荐固相萃取小柱 GH-cleanext-SPE-C18
    人血浆中舒必利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样品处理推荐固相萃取小柱 GH-cleanext-SPE-C18 采用GH-SPE-C18净化样品,依次通过柱活化、上样、淋洗、洗脱处理样品。对干的残留物经过处理,得到供气相色谱分析用的样品。 需要详细的信息请联系北京绿百草: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
    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是全球首款使用导致显微镜的显微注射系统和显微注射器的全套显微注射系统,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显微注射实验。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包含我贵公司全球著名的显微注射器,脉冲宽度控制模块(PCM),显微注射针,顶级名牌倒置显微镜和显微设备的持针器。我们公司也可为用户集成其它品牌的类似系统,比如采用Narishige公司显微注射器和奥林巴斯显微镜或其它生产商(OEM)解决方案,以超级优惠价格为您集成显微注射系统。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优势:包括为您订制载玻片支架,提供更好手动显微控制功能和精度,为您配备机械操纵杆式显微操纵器,与其他系统相比可以节省数千美元。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特点: 底面积小。卓越的光学品质。包括我们以显著降低的价格为DIC类图像定制的霍夫曼调制对比度(HMC)光学系统,低用于照片和视频文件的三目头。备有用于检测绿色荧光蛋白,DAPI,罗丹明等的荧光系统一些研究人员很好奇一个低成本的专用显微注射系统是否将在质量,易于使用,或光学器件性能有保障。 答案是不。因为好的光学器件对你我而言同样重要。正如一个“好”DIC图像,是要正确的Wallaston棱镜与正确的数值孔径目标和正确的极化结合才能得到的,当这些项目不是最佳时,得到的DIC图像则质量差。我们设计并选择我们的HMC光学器件一起工作得到高质量图像。可以让您避免不与当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显微镜推销员有不愉快的经历,或是让他因为知道如何优化系统满足您的显微注射需求轻视您。

药效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