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

仪器信息网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资料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论坛

  • 【转帖】水溶液电导率的精确测试

    水溶液电导率的精确测试 电导率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固有特性,它直接反映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同时,水质的电导率值也是表现水质纯净浓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性质和其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电导率值增加,反之,电导率值降低。而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即温度每变化1℃,电导率的变化量就溶液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对大多数离子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值为+2%℃-1~+3%℃-1。对于H+和OH-离子,电导率温度系数分别为+1.5%℃-1和+1.8%℃-1。对于电导率测量的准确度的仪器要求(一般为±1%或优于±1%)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准确地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值必须要考虑该溶液的温度系数和进行可靠的温度补偿,或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约定,所指溶液的电导率是指该液体在25℃时的电导率,当溶液温度不在25℃时其电导率会有一个变量,温度补偿的作用就是为了消除这个变量,将任何温度下溶液的电导率值转换为25℃时的电导率值。其温度补偿原理遵循以下公式:K=K25℃[1+α(t-25)]K25℃=Kt/1+α(t-25)式中Kt:溶液在实际温度下的电导率K25℃: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α:溶液电导率的温度系数,不同溶液温度系数不同t:溶液的实际温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于所有电解质溶液而言,存在着两个变量,一个是α,一个是t。因此为了适应所有性质溶液电导率的准确测量,即要有温度补偿,又要符合被测液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即温度系数可按需要设置和调整。国产早期生产的电导率仪既无温度补偿也无温度系数的调节,很难保证测试的准确。后期生产的电导率普通增加了温度补偿的功能,但大多温度系数调节。设计时,以为适应大多普通电解质溶液的温度系数的范围而固定设计为2%。严格地说,它只适于测定电导率温度系数为2%的溶液,而测量电导率温度系数不为2%的溶液时必然会产生误差。温度系数偏离2%越多测试误差越大。

  • 【资料】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

    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通过了成果鉴定,1986年由原国家计量局批准为国家计量基准。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制取一种高纯度氯化钾作为一级标准物质,其主体含量为99.99%。利用国际公认的25℃下各浓度的电导率为起始点,测出25℃下电导池常数J25,然后按下式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电导池常数Jt:   Jt=J。(1-αt)   式中J。为0℃时的电导池常数;α为构成电导池的玻璃的膨胀系数(84.9×10-7);t为测量温度。再根据不同温度下各种溶液在相应电导池上的电阻值,计算出各种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   该基准包括高纯度氯化钾和测量氯化钾溶液电导率的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装置两部分。测量温度为15℃、18℃、20℃、25℃、35℃。准确度为:在1D、0.1D、0.01D三个名义浓度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0.05%(k=3);在0.001D名义浓度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7%(k=2)。达到了国际水平。

  • 【转帖】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

    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   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通过了成果鉴定,1986年由原国家计量局批准为国家计量基准。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制取一种高纯度氯化钾作为一级标准物质,其主体含量为99.99%。利用国际公认的25℃下各浓度的电导率为起始点,测出25℃下电导池常数J25,然后按下式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电导池常数Jt:   Jt=J。(1-αt)   式中J。为0℃时的电导池常数;α为构成电导池的玻璃的膨胀系数(84.9×10-7);t为测量温度。再根据不同温度下各种溶液在相应电导池上的电阻值,计算出各种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   该基准包括高纯度氯化钾和测量氯化钾溶液电导率的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装置两部分。测量温度为15℃、18℃、20℃、25℃、35℃。准确度为:在1D、0.1D、0.01D三个名义浓度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0.05%(k=3);在0.001D名义浓度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7%(k=2)。达到了国际水平。   电解质电导率量值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物理化学量。电导率的测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流程控制、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和产品质量检验过程。电解质电导率国家计量基准的建立对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各部门都有重要价值,其中环境水质监测、电子工业用水水质评定是最为突出的应用例子。基准对于我国电导(率)仪的生产和正常运转起到了统一量值的作用。目前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传递和溯源系统。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方案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资讯

  • 我国科学家在水溶液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等资助下,复旦大学新能源研究院夏永姚教授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锂离子嵌入化合物在水溶液电解质中特性的研究,近期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2010, 2,760-765)。   众所周知,相对于目前广泛用于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移动通讯器件的有机电解质溶液锂离子电池,水溶液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高安全性能等优点而倍受人们关注,但其循环性能差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夏永姚研究组从理论和实验上证实,在水和氧气存在下,作为电池负极的电极材料会被氧气氧化是造成水系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他们通过消除氧(电池密封)和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这种电池将来可望用于风力、太阳能发电等能量储存、智能电网峰谷调荷和短距离的电动公交车等。该研究成果发表后,得到包括Chemistry World,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介的报道。
  • 【技术知识】电导率仪在测定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工业电导率仪由电子单元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对电导率仪的检定就分成两部分:用交流电阻箱对电计进行检定;用电导率标准溶液对仪器配用电导率池常数进行检定。工业在线电导率仪的检定应在检定规程要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交流电阻箱的温度系数很小(约为10ppm/℃),在变化±10℃的室温中,进行电计检定,也不会对0.2级的电导率仪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对电计检定的条件并不苛刻。造成误差的关键因素1电解质溶液电导率仪的温度系数都较大是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如电导率标准物质KCl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的温度系数大约为2.0%/℃,可见温度影响是很大的。在进行仪器池常数检定时,应将KCl电导率溶液标准物质放在恒温装置中。2现场实验中通常不具备恒温装置,而实验室的恒温装置又不便带到现场,实验温度如不能准确控制在新规程规定的温度点,就不能得到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导致电导池常数Kcell的校准无法进行,而Kcell的不确定度直接影响了仪器引用误差的检定。3另外,由于没有恒温装置,对于有温度补偿测量功能的电导率仪,温度示值误差无法检定,这样,电导率仪的检定项目就可能残缺不全,影响仪器性能的评定。旧规程对于此类情况以及送检工业在线电导率仪传感器未带等现象,可以根据电计检定部分的数据进行判定,给出电计级别。而新规程要求必须对电导率仪的电计和仪器两部分进行全面检定,才能判定仪器级别。相关仪器B1010台式电导率仪是一款智能型仪器,该仪器采用人性化设计,图形菜单, 操作直观易懂,具有中英文可选,判稳等多种功能,可用于电厂、化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在实验室的测量与存储。B3010便携式电导率仪是一款高性能的便携式测量仪表,用于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盐度、TDS等参数,其外形简洁、重量轻、集成电路,智能程度高,使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宜于理解和操作,测量精度高,特别适用在石化、电力、饮料、制药、半导体、科研院所等行业应用。B2010在线电导率分析仪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可实现水质电导率的在线连续监测,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纯水电导率的监测,广泛适用于电力、化工、石油、环保、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水质的测量,是一台高精度、智能化、高性能现场测量仪表。
  • 物理所吴凡团队: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有机液态电极固-液界面兼容性新突破
    【工作介绍】锂金属由于其最高的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但传统的锂金属-液体电解液电池系统存在着低库仑效率、SEI重复破裂生成和锂枝晶生长等问题。由锂金属、芳香烃和醚类溶剂组成的室温液态锂金属可从根本上抑制锂枝晶形核生长,从而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比高温熔融的碱金属或碱金属合金更容易控制、更稳定、更安全。然而,室温液态锂金属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不兼容,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基于此,中科院物理所吴凡团队在解决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有机液体电极之间长期存在的固-液界面相容性难题上取得了突破。开发出了包括PEO和β-Li3PS4/S在内的多种兼容性强的界面保护层,实现了大于1000h的长时间稳定循环。这种稳定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有机液态锂负极之间的固-液界面的技术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界面副反应的关键问题,使这种电池构造在长周期运行中安全稳定。这为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开辟了新的路径。该成果以“Stable Interface Between Sulfide Solid Electrolyte and-Room-Temperature Liquid Lithium Anode”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凡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为彭健博士,伍登旭硕士和姜智文硕士。【背景介绍】在锂离子电池中,固-液界面的化学和电化学不稳定性对电池特性有重要影响,如充放电效率、能量效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性、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自放电。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暴露的表面会消耗锂源,降低循环性能/放电效率,增加内阻,产生气体,并降低安全性。解决固-液界面的化学/电化学不稳定问题是电池有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对界面问题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的核心。为了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研究人员通常对电极/电解质材料或电极/电解质表面进行改性,或在电解质中添加添加剂以形成更稳定的SEI层,以获得良好效果。硫化物固体电解质(SE)表现出与液体电解质相当/超过液体电解质的高离子传导性和理想的机械硬度。然而,硫化物SE和有机液体电极(LE)之间的固-液界面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如果这个界面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硫化物SE的应用范围可以从全固态电池(ASSB)系统进一步扩大到半固态电池(SSSB)系统。例如,在锂硫(Li-S)电池系统中,硫化物SE被用来形成固-液混合电解质,可以有效防止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进一步提高循环性能。此外,在这项工作和以前的相关工作中,硫化物SE被应用于液体金属锂(Li-BP-DME)电池。在这种新的电池配置中,带有PEO保护层的硫化物SE和Li-BP-DME溶液可以保持稳定和兼容的界面,从而提高循环稳定性。然而,深入的降解机制仍然是缺失的,没有得到理解。为了清楚准确地了解硫化物SE(Li7P3S11(LPS))-有机LEs(液态金属Li-BP-DME)电池的固-液界面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本工作利用各种先进的表征技术对界面进行了研究,如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此外,基于对界面的深入研究,有效地设计和控制了有机LE/硫化物SE界面。因此,在有机LE和硫化物SE之间的固-液界面相容性这一长期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多种化学/电化学稳定、高锂电导率、电子绝缘的与有机LEs(液态金属锂-BP-DME)和硫化物SEs(LPS)兼容的界面保护层,包括PEO-LiTFSI和β-Li3PS4/S界面层。对液态金属锂(Li-BP-DME)与保护层反应形成的SEI层进行了深入表征。此外,在使用两种界面保护层的硫化物SE(LPS)/界面保护层/有机LE(Li-BP-DME)对称电池中获得了长周期性能。在使用PEO-LiTFSI聚合物界面保护层的对称电池中,在循环1000小时后,阻抗和极化电压值仍然很小。同样,带有β-Li3PS4/S界面保护层的对称电池也可以稳定地循环1100h,而且阻抗很小。这些结果证明了两个界面保护层的有效性,它们可以长期稳定硫化物SE(LPS)和有机LE(Li-BP-DME)之间的固-液界面。这种稳定固-液界面的技术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硫化物SE(LPS)-有机LE(Li-BP-DME)电池体系中界面副反应的关键问题。因此,"液态金属锂(Li-BP-DME)"可以提供优异的性能,如高安全性、优异的树枝状物抑制能力、低氧化还原电位0.2V-0.3V vs Li/Li+,以及室温下12mS cm-1的高电导率,并且电池系统可以长期安全循环。该技术方法为解决硫化物SE和有机LE的固-液界面相容性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对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内容】为了研究裸露的硫化物SE(Li7P3S11)和液体金属锂BP-DME之间的SEI,我们组装了Li1.5BP3DME10/LPS/Li1.5BP3DME10对称电池(图1a-1c)。有机LE与硫化物SE接触,形成固-液界面,如图1c所示。图1a显示了对称电池的电压曲线,显示了逐渐增加的过电位(从0.123V到2.45V)和不稳定的循环,在30℃下电流密度为0.127mA cm-2,持续200小时。对称电池的阻抗持续增加表明在界面上发生了副反应,硫化物SE(LPS)和有机LE(Li-BP-DME)之间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很差。这也可以从循环前后的LPS的XRD数据中得到证实(图1d)。循环后,LPS片材表面的特征峰几乎完全消失,表明LPS表面几乎完全反应或分解了。循环后裸露的硫化物SE的横截面和平视形态由SEM进行了表征。由于硫化物SE的面积比有机LE的面积大,LPS有两个区域。一个是暴露于Li-BP-DME的反应区,另一个是未暴露于Li-BP-DME的非反应区,如图1e所示。图1f-g显示了循环后的LPS片的SEM图像,它显示了LPS片的反应区和非反应区的细节。结果显示,许多界面侧面反应的产物堆积在反应区,而未反应区是光滑、平坦和密集的。图1g的EDS映射图见图1h。比较反应区和未反应区的C、O、P和S元素含量,未反应区的P和S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反应区,而反应区的C和O元素含量则高于未反应区。这些结果表明,界面副反应导致了硫化物SE的分解,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反应区积累。图1i-1j分别显示了非反应区、轻度反应区、轻度严重反应区和严重反应区的细节。与图1i中的非反应区相比,在从非反应区向反应区过渡的过程中,界面侧的反应程度逐渐加强。轻度反应区的反应物的形态特征是光滑的球形小颗粒堆积,而轻度反应区的反应物是小绒球状颗粒,有不连续的薄层和裂缝。那些在严重反应区的颗粒的特点是更多的颗粒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厚的界面层,它是崎岖不平的,有许多孔隙。图1m-1p是LPS片界面的SEM和EDS图谱。图1n中严重反应区的横截面形态显示,反应后的LPS片变得松散,具有多层结构。这表明在LPS界面和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更多的反应产物。反应产物很大,导致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出现断裂和撕裂。由于反应产物的离子传导能力比原来的LPS SE弱,而且整个电解质片的离子传导通道不均匀,对称电池的极化不断增加。图1o清楚地显示了一个蓬松的、较厚的SEI层,厚度约为1.5μm。图1o的EDS映射图显示在图1p。可以看出,SEI层中C和O元素的含量高于LPS片,而LPS片中P和S元素的含量则高于SEI层。这些结果表明,SEI层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导致其具有蓬松而非致密的特点,离子传导率低。 图2显示了Li7P3S11的XPS分析以及它们与液体金属锂的反应。P 2p光谱可分为131.4 eV和133.1 eV的两个峰,分别对应于P2S74-和PS43-物种。随着反应的加剧,P2S74-的峰面积比从散装Li7P3S11的61%下降到严重反应区的48%。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Li7P3S11的DME溶解产物中,P2S7相比PS4相更易溶解。P2S7相的逐渐溶解导致Li7P3S11电解液表面不断形成孔和裂缝,这与SEM的结果很一致。在块状Li7P3S11中,S 2p信号可由三种不同的硫物种描述,在161.3、162.0和163.4 eV处发现峰值,它们分别对应于P-S-Li、P=S和P-S-P硫物种。峰区产生的P-S-Li、P=S和P-S-P硫磺物种的比例约为7:3:1,与Li7P3S11结构模型的理论值非常吻合。在Li7P3S11的轻度和重度反应区,属于P2S7相的P-S-P的峰面积比下降,这也证实了P2S7相的溶解。此外,在严重反应区,159.9 eV的新峰被赋予Li2S,这源于Li7P3S11 SE与液体金属锂的反应。至于C 1s光谱,Li7P3S11中284.8和286.7 eV的信号分别对应于-(CH2)-键和-O-CH2-键,这归因于样品杂质(脂肪族、不定形碳)。以284.8 eV为中心的碳峰被用作参考峰。在轻度反应区,在288.6 eV处出现了另一个C 1s信号,它源于DME分解的-O=C-O-。在严重反应区,也检测到了来自碳酸盐物种(如Li2CO3和ROCO2Li)的-OCO2-(在289.6 eV)。Li7P3S11中的O 1s光谱由两个主要贡献描述。位于531.2和532.9 eV的峰值分别属于Li-O-(Li2O)和C-O-C。Li2O是另一种常见的相位杂质。在轻度反应区,发现来自酯类(-COOR)的C=O键(在532.4 eV)。在严重反应区,C=O(-COOR和-OCO2-)的峰面积比明显增加,这与上述C 1s光谱的分析一致。在Li 1s光谱中,55.4 eV的峰可以归属于Li-O(Li2O,LiOH,Li2CO3)或Li-S(Li-S-P,Li2S),这些材料的BEs非常接近,因此这里用一个宽峰来近似地拟合Li 1s光谱。为了进一步研究SEI,通过TOF-SIMS技术对循环后的LPS裸片进行了测量。补充图1显示了LPS表面的SEI带负电和正电的片段的质谱,其中包含了关于SEI带电片段的信息。质谱包含了大量的正负离子碎片,包括无机离子碎片离子碎片。无机物包括LiC(C-)、LiH(Li2H+)、Li2O(Li3O+)、多硫化锂LiSx(S-、S2-、S3-、Li2S+、Li3S+)、Li3P(P-)、Li3PO4(P-、PO2-、Li2PO2+)、Li2SO3或LiSxOy(SO-、S2O-、SO2、 Li2SO+,Li3SO+),LiOH(LiO2H2-),LiSH(SH-,Li2SH+),Li2CO3(Li3CO3+),一些硫化物的分解产物(PS-,PS2-,PS3-,PSO-,PS2O-),以及由一些杂质元素产生的LiF,LiCl。有机化合物包括烷氧基碳酸盐ROCO2Li(O-)、烷氧基亚硫酸盐ROSO2Li(SO-、S2O-、SO2-、Li2SO+、Li3SO+)、乙炔化合物(CH-、C2H-)、烷基化合物(CH3+)、非芳香族化合物硫醇RSH(SH-)、甲酸锂HCOOLi(CHO2-)、乙酰基锂HCCOLi(C2HO-)和其他有机化合物。C6H5+苯环离子的存在表明联苯的分解。虽然不同反应区(轻度反应区和重度反应区)的SEI形态特征不同(图1j-1l所示),但不同区域的离子碎片基本相同,而只有个别离子种类不同。例如,Li2S+(m/z=46)、Li2SO+(m/z=62)、Li3SO+(m/z=69)和Li2PO2+(m/z=77)无机离子碎片没有出现在严重反应区,而CH3OLi2+(m/z=45)、CH3O2+(m/z=47)和 C6H5+(m/z=77)有机离子碎片没有出现在温和反应区。这表明严重反应区的SEI层比轻微反应区的SEI层含有更多的有机产物,这样,严重反应区的SEI层的形态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堆积形成的笨重而松散的结构。为了研究这些反应产物物种的空间分布,测量了负离子和正离子模式的映射图像,如图3a,图3b所示。从图3a中可以看出,C-、O-、CH-、C2H-、S-和SH-有机二次离子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强度,而其他无机二次离子表现出相对较低的强度。这意味着SEI层的表面,即靠近有机LE的一侧,主要由有机物组成,而无机物的比例较少。图3b显示Li+二次离子的强度相对较高,说明在SEI形成过程中,锂源被部分消耗,SEI表层的有机产物含有大量的锂元素。根据LPS片在负离子和正离子模式下循环后的深度曲线(图3c-3f),无机离子片段(Sx-(S-,S2-,S3-),SxOy-(SO-,SO2-,S2O-),PSxOy-(PS-,PS2-,PS3-,PSO-),P-,PO2-,SH-、 LiO2H2-, LiS-, Li+, Li2+, Li2H+, Li2SH+, Li2OH+, Li3O+, Li3CO3+, LiSxOy+ (Li2S+, Li3S+, Li2SO+, Li3SO+), Li2PO2+) 随着分析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有机离子碎片(C-, O-, CH-, C2H-, CH2O-, CHO2-, CH3+, CH3O2-, C6H5+, CH3OLi2+)的强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SEI是双层结构,外层和内层分别由有机和无机相组成。这与主流的SEI层模型和镶嵌模型中的双层模型是一致的(即SEI层由两层物质组成,靠近液态电解质的松散有机物和靠近金属锂的致密无机物)。从深度剖面曲线也可以确认SEI的厚度,大于166nm(10nm min-1 SiO2标准,1000s),比传统液态电解质金属锂电池的厚度(10~20nm)。从二次离子的三维分布(图3g),可以观察到二次离子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二次离子的三维分布与图3c-3f中二次离子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一致。值得指出的是,硫化物SE (Li7P3S11)的分解产物(PS-, PS2-, PS3-, PSO-, PS2O-)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说明大量的硫化物SE (Li7P3S11)被分解,分解产物在硫化物SE附近的表面聚集。总之,裸露的硫化物SE和有机液体金属锂-BP-DME之间的界面层是一个松散的界面层,其中有机和无机产物是随机堆积的。松散的界面层没有形成一个薄而密的连续无机界面层来阻挡有机Li-BP-DME,而是让液态金属锂不断地通过这个界面层与硫化物SE发生反应,从而消耗了电池中的锂源,降低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加,最终失效。 根据上述特征分析,由硫化物SE和有机LE Li-BP-DME反应形成的SEI不能稳定地兼容。因此,有必要设计出化学/电化学稳定、高锂导电性和电子绝缘性并与有机LE Li-BP-DME和硫化物SE兼容的人工SEI层。此文选择了四种可能适用于硫化物SE和液体有机阳极的界面层材料,包括LIPON、富含LiF的界面层、PEO-LiTFSI聚合物和β-Li3PS4/S(图4a-4d)。LIPON界面层的厚度为200纳米,通过磁控溅射在硫化物SE片上,如图4e所示。图4f显示了在固定电流为0.127 mA cm-2时,由Li7P3S11、Li-BP-DME和LIPON界面层组装的对称电池的电压曲线。对称电池显示出低的初始过电位(0.08V),但在循环200小时后电压迅速上升到0.68V。低的初始过电位表明在循环前有一个小的界面阻抗和良好的界面接触,但迅速增加的电压表明LIPON和Li-BP-DME之间有严重的反应。因此,LIPON界面层并没有起到稳定界面的作用。由LIPON和Li-BP-DME之间的反应产生的SEI不具有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和高离子传导性,这样的LIPON界面层就不适合做界面保护。富含LiF的界面层是在Li7P3S11片材的表面原位形成的,实验过程见图4b。从界面层的照片(图4g)可以看出,界面层的厚度均匀性较差,界面层中出现了材料聚集的现象,部分区域出现了可观察到的白色材料聚集。带有富含LiF的界面层的Li7P3S11和Li-BP-DME溶液在0.127 mA cm-2的固定电流下被组装成一个对称电池。电压曲线如图4h所示,这与带有LIPON界面层的对称电池相似。稳定性差的循环200h后,极化电压从0.135V逐渐增加到1.3V,表明界面阻抗逐渐增加。这种界面层不能发挥兼容作用,因此不适合硫化物SE和液体电解质电池系统。PEO-LiTFSI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硫化物SE和金属锂之间的界面层,起到良好的界面保护作用。因此,尝试将PEO-LiTFSI聚合物引入硫化物SE和液态金属负极体系中,具体制备过程见图4c。图4i所示为制备好的带有PEO界面层的Li7P3S11薄片,它被组装成一个对称电池。电压曲线如图4j所示。该对称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127 mA cm-2的情况下稳定循环200h,极化电压0.115V几乎没有变化,表明PEO-LiTFSI聚合物和Li-BP-DME之间反应形成的SEI与硫化物SE Li7P3S11兼容。这种SEI具有良好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在室温下具有高的Li+导电性,以及理想的电子绝缘性能。另一个有效的界面层是β-Li3PS4/S。该界面层的制备过程如图4d所示,它也是在原地生成的。图4k显示了制备好的带有β-Li3PS4/S的Li7P3S11片,它被用来组装对称电池。对称电池的电压曲线如图4l所示,显示了对称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127 mA cm-2的情况下200h的稳定循环,以及几乎不变的0.075V的极化电压。因此,β-Li3PS4/S界面层适用于硫化物SE和液体电解质电池系统。总之,通过实验筛选,从四种可能的兼容界面层材料中选出了两种具有实际效果的界面层材料(即PEO-LiTFSI聚合物和β-Li3PS4/S)。为了获得具有最佳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和Li+电导率的PEO-LiTFSI和β-Li3PS4/S界面保护层,对两种界面层的制备参数进行了详细研究。PEO界面层有两个关键参数,一个是界面层的厚度,另一个是界面层中锂盐LiTFSI的浓度。首先探讨了PEO界面层的最佳厚度,如图5a所示。探讨了两种LiTFSI浓度(EO/Li+=24和EO/Li+=8)的PEO界面层的不同厚度。通过在Li7P3S11片材上浸泡不同数量的PEO溶液来控制界面层的厚度,PEO溶液的浸泡量为20μL、30μL、40μL和50μL。具有不同厚度参数的界面层的Li7P3S11片被组装成对称的电池。结果表明,在两种锂盐浓度下,不同量的PEO溶液(或不同厚度)的PEO界面层,对称电池在稳定循环200h后,在0.127mA cm-2的电流密度和0.15V左右的小极化电压下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接下来,我们探讨了不同浓度的锂盐LiTFSI的界面层在相同厚度下的有效性(图5b)。在固定的PEO溶液体积(40μL)下,研究了不同锂盐浓度EO/Li+=120、62.5、30、24、12和8的界面层并组装成对称电池。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0.127 mA cm-2、极化电压为0.15V左右的小电流下,具有不同锂盐LiTFSI浓度的界面层的对称电池也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小时)。对PEO界面层的两个最佳参数的探索实验表明,PEO-LiTFSI系统的界面层在实验探索的广泛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依次探讨了β-Li3PS4/S界面层的最佳厚度参数(图5c)。β-Li3PS4/S界面层的厚度是通过控制硫化物SE Li7P3S11片在β-Li3PS4/S前驱体溶液中的提拉次数来调节的。提拉次数分别为2、4、6、8、10、20和40。可以看出,随着拉动时间增加到10,对称电池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但提拉次数为20和40时,对称电池就失效了。提拉次数少于10次的对称电池失败是因为β-Li3PS4/S界面层的厚度很薄,与Li-BP-DME发生了反应。提拉次数为20次和40次的对称电池的失败原因是β-Li3PS4/S界面层太厚,在原位加热过程中出现裂纹现象(图6i-m)。因此,Li-BP-DME溶液渗透并与硫化物SE Li7P3S11反应,导致对称电池失效。因此,当提拉次数为10时,β-Li3PS4/S界面层的厚度参数是最佳的。极化电压0.08V几乎没有变化,界面阻抗也没有增加,说明这个参数的β-Li3PS4/S界面层是最有效的。经过一系列的表征分析,得到了裸Li7P3S11以及PEO-LiTFSI和-Li3PS4/S界面保护层的SEI信息,如图9a-9c所示。裸硫化物SE Li7P3S11的SEI结构(图9a)由两层组成。靠近有机LE Li-BP-DME的一侧是一个松散多孔的有机层,它是由Li-BP-DME的联苯和二甲醚分解形成的。这种可被液态金属锂渗透的SEI层包括一个相对密集的无机内层和一个富含有机物的外层。在Li7P3S11的一侧是一个无机松散层,其中分布着少量的有机物。因此,Li-BP-DME溶液可以穿透这层非致密的SEI,继续与硫化物SE反应,导致这个电池系统的失败。还得到了一个清晰的PEO-LiTFSI界面保护层的SEI结构(图9b)。这个SEI层由PEO框架组成,它与Li-BP-DME的化学性质稳定,其中存在大量的无机Li+导电成分(LiF, Li2CO3, Li2NO3, Li3P, Li2S, LiH, LiCx, Li2O, Li3PO4, Li2SO3, LiSH, LiOH)。这些无机成分相互合作,以提高Li+的导电性和阳极一侧的电子绝缘性。再加上少量的乙腈小分子和甲氟烷(CH2OF-)的作用,SEI层在室温下可以有效地传导Li+。图9c显示了β-Li3PS4/S界面保护层的SEI结构,它由两层组成,靠近Li-BP-DME的一层是溶解的β-Li3PS4/S。另一层是靠近硫化物SE Li7P3S11的密集的β-Li3PS4/S层。同时,一些无机锂导体Li2CO3、Li3PO4、LiF、Li2O、Li3P、LiSx、LiOH(Li2OH+)和LiSH相互配合,提高了Li+的导电性和阳极一侧的电子绝缘性。在明确了PEO-LiTFSI和β- Li3PS4/S界面层的机制后,组装了具有两个界面层的对称电池,以测试硫化物SE Li7P3S11对Li1.5BP3DME10阳极的界面稳定性。图10显示了Li-BP-DME//β-Li3PS4/S//Li7P3S11//β-Li3PS4/S//Li-BP-DME电池和Li-BP-DME//PEO//Li7P3S11//PEO//Li-BP-DME电池在固定电流为0.127 mA cm-2和面积容量为0.254 mAh cm-2的电压曲线。两种电池都表现出低的初始过电位(PEO和β-Li3PS4/S约为0.11V)。带有PEO界面层的电池可以稳定地循环约1000小时(电压上升到0.8V),而带有β-Li3PS4/S界面层的电池可以稳定地循环约1100小时(电压上升到0.2V)。与Li-BP-DME/裸露的LPS/Li-BP-DME对称电池相比,这些带有PEO和β-Li3PS4/S保护层的电池显示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1000小时和~1100小时)。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仪器

  • pH 标准溶液订货号 型号描述RFOZNO-A125RFOZNO4M KCl, 无 Ag/Agcl, 125ml RFOZNO-A500RFOZNO4M KCl, 无 Ag/Agcl, 500mlRFOZAG-A125RFOZAG4M KCl, 有 Ag/Agcl, 125mlRFOZAG-A500RFOZAG4M KCl, 有 Ag/Agcl, 500mlpH 缓冲溶液订货号型号描述 SDH401-A125SDH401CAL pH 4.01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125mlSDH401-A500SDH401CAL pH 4.01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500mlSDH686-A125SDH686CAL pH 6.86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125mlSDH686-A500SDH686CAL pH 6.86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500ml SDH701-A125SDH701CAL pH 7.00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125mlSDH701-A500SDH701 CAL pH 7.00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500mlSDH918-A125SDH918CAL pH 9.18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125mlSDH918-A500SDH918CAL pH 9.18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500ml SDH100-A125 SDH100CAL pH 10.01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125mlSDH100-A500 SDH100 CAL pH 10.01 标准 pH 缓冲溶液 , 500ml标准溶解氧溶液订货号型号描述DOGALSO-A125DOGALSO标准溶解氧溶液 , 125mlDOGALSO-A500 DOGALSO标准溶解氧溶液 , 500ml标准电导率溶液订货号型号描述SDC008-A125SDC008CAL 84u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125ml SDC008-A500SDC008 CAL 84u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500ml SDC014-A125 SDC014CAL 1413u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125mlSDC014-A500SDC014CAL 1413u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500mlSDC128-A125SDC128CAL 12.88m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125mlSDC128-A500SDC128CAL 12.88m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500mlSDC150-A125SDC150CAL 15.0m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125mlSDC150-A500 SDC150 CAL 15.0mS 标准电导率溶液 , 500mlpH/ORP 储存和清洗液订货号 型号 描述 CSHOST-A125 CSHOST pH/ORP Storage solution,125ml CSHOST-A500 CSHOST pH/ORP Storage solution,500mlCSHOCL-A125CSHOCLpH/ORP Cleaning solution,125mlCSHOCL-A500 CSHOCL pH/ORP Cleaning solution,500ml CSHOPC-A125 CSHOPC pH/ORP Cleaning solution for Protein,125ml CSHOPC-A500 CSHOPCpH/ORP Cleaning solution for Protein,500ml
    留言咨询
  • Chemtron CON90 标准型便携式电导率计 CON90 标准型便携式电导率计结实耐用,测量精度高,数据稳定可靠,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硬质包装箱中标 配缓冲溶液,方便校准。 超大 LCD 多重显示屏,可同时显示电导率、TDS、盐度、温度和时间 测量值稳定之后,将自动锁定 zui多可支持 5 个点进行校准 自动量程 , 设备将自动切换到下一个更高精度的量程 电导池常数 0.1,1.0 和 10.0 可选 可以调整 TDS 因子,确保不同类型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实时数据存储 , 设备内存可根据日期和时间zui多可存储 99 组测量数据,也可以下载至电脑中。 选配 PC 套件,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或者下载存储数据。平时设备由 AAA 电池供电,当用 USB 数据线连接电脑后,转由电脑供电。标准配置1、CAS9021- 电导率主机2、PC4021- 电导率塑料复合电极,带pt1000 温度传感器,1 米电极线4、SC1413N,1413μS 电导率标准溶液90ml5、SC1288N,1288mS 电导率标准溶液90ml6、硬质便携箱7、操作说明书选配附件1、AX9010U-USB 电脑连接线和软件2、SC0074N,74μS 电导率标准溶液90ml3、SC1413N,1413μS 电导率标准溶液90ml4、SC1288N,1288mS 电导率标准溶液90ml技术参数电导率 /TDS盐度温度量程0-19.99μS0-199.9μS0-1999μS0-19.99mS0-199.9mS0-100pp0-120℃0-9.99ppm0-99.9ppm0-999ppm0-9.99ppt0-99.9ppt显示分辨率 0.01μS / ppm0.1μS / ppm1μS / ppm0.01mS / ppm0.1mS / ppm0.1ppt 0.1℃精度 满量程的 ±1% 校准 量程范围各一点,共五点TDS 因子 0.4 - 1.00 可选电导池常数 0.1,1.0 和 10.0 可选ATC 0-100℃自动补偿数据存储 99 组电池类型4×1.5V AAA 电池电池寿命 可连续工作 40 小时(在白色背景灯开启的状态下)
    留言咨询
  • CDCT-4200 固态电解质压实密度和电导率测试品牌:电弛新能源型号:CDCT 4200厂商: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功能: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EIS法)产品说明传统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有机液体电解质,但其易燃、易泄漏,在滥用条件下易引发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使用本征安全的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可大幅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输运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因此对于固态电池的压实密度、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锂金属界面稳定性等指标和性能的研究,是研究固态电池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产品特点测试对象:固体电解质、导电剂等 测试参数:固态电池压实密度、固态电池电子电导率、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压力、压强、温度、湿度、厚度等压力范围:600 MPa以上电阻范围:1000 MΩ以上测试模式:恒压、变压、加压、卸压、脉冲压强等测试原理:EIS阻抗自动化操作:全自动测试软件主要技术参数型号CDCT-4200产品功能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EIS法)测试对象正负极粉末、导电剂粉末、固态电解质加压及厚度测量系统适用样品粉末材料、固态电解质通道数1测试模式恒压、变压、加压、卸压、脉冲压强等压力量程0~5000 kg压力分辨率0.1 kg压力精度0.05~0.1%FS厚度测量范围8 mm厚度分辨率0.1 μm厚度精度1 μm 模具模具材料钢、陶瓷、PEEK等可选;钢、镀金压头(可选)模具内腔尺寸直径13 mm,高度8 mm(可定制)模具控温范围常温~80℃(可定制)电阻测量系统电阻测量方法/电阻测量范围 /电阻测量精度/阻抗测量系统电阻测量方法EIS阻抗分析频率范围>30 MHz频率分辨率10 μHz温湿度测量系统温度测量范围0~80℃(可定制)温度测量精度±2℃湿度测量范围20~90%RH湿度测量范围±5%RH设备控制人机操作触摸屏/上位机数据传输USB/网口标准符合性标准符合性《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测试方法》《固态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留言咨询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耗材

  •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 点击放大 产品型号: 1413us/cm 产品报价: 产品特点: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上泰电导率标准溶液,规格1413us/cm.校正上泰电导率仪表及其它品牌电导度计使用. 1413us/cm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的详细资料: 电导度电极标准溶液,电导率标准液,上泰电导率标准溶液.1413us/cm电导度电极标准液,SUNTEX电导率标准液,电导率标准溶液.主要用来校正SUNTEX上泰电导率仪表的精度使用.适用以下上泰电导率仪表机型:EC-4110智能型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EC-430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 EC-4200双通道电导率/电阻率控制器,EC-43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监控器, EC-410微电脑电导率/电阻率监示器.
  • 电导率标准液 | 238926
    产品特点:电导率标准液Conductivity standard订货号:238926?5μS/cm:电导率标准溶液至少3年稳定Hamilton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经认证有效期为3年的5μS/cm,精度±1%的电导率标准液生产商。这些电导率标准液的配方受专利保护。确定电导率的测量程序Hamilton和DFM1合作开发的。很多国家级电导率测量计量协会已经承认了Hamilton的标准液,因为Hamilton电导率标准液测量范围低,稳定性极高,且都经德国PTB2认证在很多享有声誉的欧洲国家级计量协会内部实验室测试中(包括PTB,DFM,DKD3),都将Hamilton标准液作为标准溶液。规格Accuracy at 25 °C± 1 %Value at 25 °C5 μS/cmPackage300 mL glass bottleStability Months (after date of manufacturing)36CertificateDFM
  • 电导率标准液 | 238973
    产品特点:?电导率标准液Conductivity standard 1.3 μS/cm订货号:2389731.3μS/cm:● 稳定性至少1年,其它规格的长达3年● 符合DMF的可追溯的校验认证标准● 每瓶上均印有质保期● 瓶口在保持打开状态长达60分钟时,仍可保持标准值 Hamilton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经认证保质期为1年的1.3μS/cm,精度±1%的电导率标准液生产商。这些电导率标准液的配方受专利保护。确定电导率的测量程序Hamilton和DFM1合作开发的。很多国家级电导率测量计量协会已经承认了Hamilton的标准液,因为Hamilton电导率标准液测量范围低,稳定性极高,且都经德国PTB2认证在很多享有声誉的欧洲国家级计量协会内部实验室测试中(包括PTB,DFM,DKD3),都将Hamilton标准液作为标准溶液。规格Accuracy at 25 °C± 1 %Value at 25 °C1.3 μS/cmPackage300 mL glass bottleStability Months (after date of manufacturing)12CertificateDFM

电解质电导率水溶液标准物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