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重组干扰素

仪器信息网人重组干扰素专题为您整合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人重组干扰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人重组干扰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人重组干扰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人重组干扰素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耗材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的测定,推荐色谱柱 TSKgel G2000SWXL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的测定,推荐色谱柱 TSKgel G2000SWXL 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北京绿百草;2010年药典 2010年药典: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的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Ⅲ B)测定,色谱柱以适合分离分子质量为5~60kD蛋白质的色谱用凝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磷酸盐-氯化钠缓冲液,PH 7.0;上样应不低于20 ug,在波长280nm处检测,以干扰素色谱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不低于1000.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干扰素主峰面积应不低于总面积的95.0%。(药典三部 P253) 需要详细供货信息请联系北京绿百草: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分子排阻检测重组人胰岛素中的高分子蛋白 推荐色谱柱 TSKgel SWxl
    分子排阻检测重组人胰岛素中的高分子蛋白 推荐色谱柱 TSKgel SWxl 关键词:重组人胰岛素,高分子蛋白,分子排阻,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药典:测定高分子蛋白质,照分子排阻色谱法,以亲水改性硅胶为填充剂(5-10um),冰醋酸-乙腈-0.1%精氨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5ml,检测波长为276nm。 含量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2mol/L硫酸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人胰岛素峰与A21脱氨人胰岛素峰的分离度不小于1.8。(中国药典二部P568) 需要详细的药典标准请联系北京绿百草: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肝素亲和介质
    肝素亲和介质肝素亲和介质适用于与肝素分子有特异性吸附作用的蛋白分子的分离和纯化,例如: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生长因子、干扰素以及脂肪酶等。肝素亲和介质以超大孔聚丙烯酸酯硬胶作为基质,采用博进生物特有的化学键合技术固定肝素分子,通过肝素与抗凝血酶Ⅲ或者具有类似结构蛋白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力实现目标蛋白的分离。产品特点:1、蛋白亲和性好2、蛋白回收率高3、大孔径传质阻力小,适用于高粘度样品的纯化。应用实例 抗凝血酶Ⅲ的纯化 柱尺寸: 1.0cm ID x 2.5cm ,CV=2mL流速: 1mL/min样品: 预处理的转基因羊奶 (0.45μm滤膜过滤)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仪器

  • GelMaster-3000型全自动型GPC凝胶净化系统—全自动、高性能、高通量的选择—仪器特点1、自动进样器性能稳定,可长时间无人化运行;2、使用不锈钢凝胶净化柱进行分离,耐压性好,净化速度快;3、使用全波长检测器,波长选择更灵活;4、使用进口高压全自动进样阀,性能优越;5、使用双柱塞制备色谱泵,流量范围宽,流量稳定;6、可使用氘灯-钨灯组合光源,检测范围更宽;7、可使用多种馏分收集装置,如:试管(标配)、氮吹瓶(选配)、旋蒸瓶(选配)、收集瓶(选配)等,减少样品转移损失;8、带有溶剂回收三通阀,可回收清洁溶剂,降低成本;9、使用柱塞泵吸取样品,具有高度重复性;10、全中文界面,可控制所有组件,使用方便;11、产品性能同步进口设备,价格远低于进口设备; 仪器组成1、双柱塞式高压色谱泵;2、全波长紫外检测器;3、专用GPC柱;4、全自动馏分收集器;5、全自动进样器(含注射泵); 主要指标1、流量:0-10 mL/min;2、自动进样体积:标配 5 mL 定量环,其他规格可定制;3、馏分收集器* 20mL试管 位数160位(标配);* 80mL试管 位数40位(选配)可与浓缩仪、固相萃取通用;* 150mL浓缩杯 位数12位(选配),可与VNH-1200通用;* 250mL/300mL浓缩杯 位数8位(选配),可与VNH -1200/VNH-1500通用 如有更多收集位数需求,可选配大馏分收集器4、紫外检测波长:190-800nm;5、色谱柱:20×300mm,填料Bio-Beads S-X3,200-400 目,溶剂体系乙酸乙酯-环己烷(3:7); 仪器用途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抗生素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霉菌毒素、色素分离分析;适用标准:美国AOAC NO.984.21、USEPA SW-846-3640A FDA2905A;欧盟EN12393、EN1528、S-19、S35L00.00-34;可完成下列药品的分析: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白喉抗毒素、冻干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抗蝮蛇血清、抗五步蛇血清、抗银环蛇血清、抗眼镜蛇血清、抗炭疽血清、抗狂犬病血清、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用人干扰素γ、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 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本公司保留设计更改之权利,更改恕不通知敬请谅解。
    留言咨询
  • 利用AssureNMR™ 进行药物质量控制和筛选: 这是一个定制解决方案,用于借助NMR对不同材料进行评估。借助NMR在确定化合物特性和定量方面的优势以及NMR高度可重复的特性,Assure-NMR™ 可从采集到报告环节以全自动化方式进行材料筛选。通过结合谱仪适用性验证和在样本离开采集队列前进行交叉检查,可确保在数据分析之前获得最高质量的谱图,并协助确保SOP操作。不管是进行代谢组学、膳食补充剂、参考标准、API、聚合物还是原材料的研究,这个定制解决方案可自动提供样本构成和分类的小结。兼容研发和GMP环境的AssureNMR可针对研究开发、产品评估和质量控制快速进行详尽的样本分析。
    留言咨询
  • 凝胶色谱(GPC)可以将分子体积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分离,是最为方便的样品净化技术。对食品、动物组织、土壤、中药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分析时,一般样品的萃取物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如脂肪、色素等,会极大干扰检测结果。采用GPC净化样品,可除去脂肪、蛋白、色素等大分子干扰物质,保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为了满足我国食品安全高通量样品前处理的需求,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GelMaster-3000型(原KS-GPC3000型)全自动GPC凝胶净化系统,主要用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样品前处理问题。 GelMaster-3000主要特点:1、自动进样器性能稳定,可长时间无人化运行;2、使用不锈钢凝胶净化柱进行分离,耐压性好,净化速度快;3、使用全波长检测器,波长选择更灵活;4、使用进口高压全自动进样阀,性能优越;5、使用双柱塞制备色谱泵,流量范围宽,流量稳定;6、可使用氘灯-钨灯组合光源,检测范围更宽;7、可使用多种馏分收集装置,如:试管(标配)、氮吹瓶(选配)、旋蒸瓶(选配)、收集瓶(选配)等,减少样品转移损失;8、带有溶剂回收三通阀,可回收清洁溶剂,降低成本;9、使用柱塞泵吸取样品,具有高度重复性;10、全中文界面,可控制所有组件,使用方便;11、产品性能同步进口设备,价格远低于进口设备;GelMaster-3000主要组成:1、双柱塞式高压色谱泵;2、全波长紫外检测器;3、专用GPC柱;4、全自动馏分收集器;5、全自动进样器(含注射泵);GelMaster-3000主要指标:1、流量:0-10 mL/min(可升级50ml/min);2、自动进样体积:标配 5 mL 定量环,其他规格可定制;3、收集器: 标配80ml试管,可与VNH-500、VNH-600、SPE-8600通用 选配80ml、300ml带尾管试管,可与VNH-1500通用; 选配150ml带尾管试管,可与VNH-1200通用;4、紫外检测波长:190-800nm;5、色谱柱:20×300mm,填料Bio-Beads S-X3,200-400 目,溶剂体系乙酸乙酯-环己烷(3:7);GelMaster-3000主要应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抗生素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霉菌毒素、色素分离分析;适用标准:美国AOAC NO.984.21、USEPA SW-846-3640A FDA2905A;欧盟EN12393、EN1528、S-19、S35L00.00-34;可完成下列药品的分析: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白喉抗毒素、冻干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抗蝮蛇血清、抗五步蛇血清、抗银环蛇血清、抗眼镜蛇血清、抗炭疽血清、抗狂犬病血清、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用人干扰素γ、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友情提示:如经费有限请选用GelMaster-2000型经济型GPC凝胶净化系统。 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本公司保留设计更改之权利,更改恕不通知敬请谅解。
    留言咨询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试剂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方案

  • 应用Target MS2 方法对大鼠血浆中人重组干扰素进行绝对定量的测试方案
    综上所述,Q-Exactive 拥有超高的灵敏度,在不到500ng 上样量的情况下对人重组干扰素α-2b 的氨基酸序列匹配度达到了98.2%;Q-Exactive 拥有足够高的动态范围,在对人重组干扰素α-2b 的标准品检测中,其动态范围达到了6个数量级,并且线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9 以上。简而言之,Q-Exactive 的超高性能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大分子药物代谢的研究中去。
  •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TSKgel Q-STAT测定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纯度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是由人干扰素α2b和人血清白蛋白2种编码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毕赤酵母工程菌,通过诱导表达产生的胞外分泌蛋白。干扰素类重组蛋白药品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顽症的有效药物。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重组蛋白制品的纯度要求为不低于95.0%。本篇应用中,作者采用了离子交换色谱柱TSKgel Q-STAT建立了测定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 融合蛋白药物纯度的方法,经验证该方法适合 rIFNα2b-HSA纯度检测。
  • 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检测试剂盒
    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检测试剂盒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 规格:96T/48T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含量。实 验 原 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抗原、生物素化的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呈正相关。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论坛

  • 干扰素,你了解多少呢?

    据说,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但是,对于多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来说,好像很有一定的效果。你了解干扰素吗?你的认识有多少?

  • 【转帖】microRNA参与I型干扰素产生调控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分子风湿病学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来自于同一前体的miR-155和miR-155*协同调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I型干扰素的产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T细胞功能缺陷和B细胞过度活化及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有的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的过度产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直接作用于T细胞和B细胞,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因此,如何能够有效调控I型干扰素的产生,对于该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microRNA作为一种非编码RNA分子,被证明在免疫调节的各个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沈南教授的指导下,整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力量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的临床优势,周海波和黄新芳等深入研究了microRNA 在I型干扰素主要产生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的调控作用。  该研究发现,pDC激活后伴随着大量I型干扰素的产生,miR-155*和miR-155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被显著诱导。MiR-155*主要在早期被诱导,而miR-155则主要在刺激的后期被诱导。进一步研究表明,miR-155*通过靶向IRAKM,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而miR-155通过靶向TAB2,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这些结果表明,它们在pDC活化的不同阶段协同发挥作用。此外,通过对miR-155和miR-155*产生机制的研究,发现pDC自身分泌的I型干扰素以及被激活的KHSRP蛋白可以在转录后水平反向调控miR-155和miR-155*的产生,这一结果解释了来自于同一前体的miR-155*和miR-155却能在不同的时间点被诱导的原因。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来自于同一前体microRNA和microRNA*的产生,在同一刺激过程中可以被精确调控,从而使它们能够协同调控这一过程,而且阐明了新的有效调控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

  • 【分享】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本法系依据干扰素可以保护人羊膜细胞(WISH)免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破坏的作用,用结晶紫对存活的WISH细胞染色,于波长5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可得到干扰素对WISH细胞的保护效应曲线,以此测定干扰素生物学活性。试剂 (1)MEM或RPMI 1640 培养液取MEM或RPMI 1640培养基粉末1袋(规格为1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青霉素105IU和链霉素105IU,再加碳酸氢钠2.1g,溶解后,混匀,除菌过滤,4℃保存。(2)完全培养液量取新生牛血清10ml,加MEM或RPMI 1640培养液90ml。4℃保存。(3)测定培养液量取新生牛血清7ml,加MEM或RPMI 1640培养液93ml。4℃保存。(4)攻毒培养液量取新生牛血清3ml,加MEM或RPMI 1640培养液97ml。4℃保存。(5)消化液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g、氯化钠8.0g、氯化钾0.2g、磷酸氢二钠1.152g、磷酸二氢钾0.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经121℃15分钟灭菌。(6)染色液取结晶紫50mg,加无水乙醇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7)脱色液取无水乙醇50ml、乙酸0.1ml,加水稀释至100ml。(8)PBS取氯化钠8.0g、氯化钾0.20g、磷酸氢二钠1.44g、磷酸二氢钾0.2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经121℃15分钟灭菌。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取人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的国家标准品,按说明书复溶后,用测定培养液稀释至每1ml含1000IU。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做2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资料

人重组干扰素相关的资讯

  • “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科学家要敢讲真话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ba35b535-be8a-430c-81ba-e344d5c787ab.jpg" / /p p   同样的问题,60年前也被人问过。当时,前苏联《病毒学杂志》的编辑特意询问:“侯云德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物?他的论文怎么会发表这么多?”不怪编辑好奇,这位中国留学生在前苏联学习的3年半时间,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并在仙台病毒等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终直接越过副博士,被原苏联高等教育部破格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4e6d6c88-1dee-4d5c-9568-705da3660e8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留学苏联照片 /strong /p p   一辈子与病毒打交道,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说:“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当是要改变世界,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应当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做出更加切身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73c8e6ed-ec14-4d7a-ac34-6967c4deb84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在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口留影 /strong /p p   “道固远,笃行可至 事虽巨,坚为必成”,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 /p p   2008年,侯云德79岁。这一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p p   这时,距离2003年的“非典”疫情已经过去5年。公众或许已淡忘了当时的恐慌,侯云德却不敢忘。“‘非典’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准备,病毒研究不充分,防控体系太薄弱了。传染病在历史上是可以让一个国家亡国的,老的控制了,还会不断出现新的,传染病防控绝对不能轻视!”这位少时立志学医、并且要当名医的科学家,一生都在为祖国的防病事业而奋斗。 /p p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又忙碌起来,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p p   第一次挑战很快来临! /p p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国外死亡人数上万名。在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38个部门组织的联防联控机制,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这个组长可不好当,相当于坐在火山口上,责任重大。一旦判断失误,防控不当,疫情就有可能蔓延。”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董小平研究员回忆说。 /p p   当时,我国仅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侯云德则提出不同观点:“新甲流疫苗,打一针就够了!” /p p   在疫情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建议的侯云德,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打两针是国际共识,只打一针,万一达不到免疫效果呢? /p p   “科学家要敢讲真话,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能只计较个人得失。”侯云德是有底气的。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侯云德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世界卫生组织也根据中国经验修改了“打两针”的建议,认为一次接种预防甲流是可行的。 /p p   2009年的甲流疫情,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据来自清华大学第三方的系统评估,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2.5亿发病和7万人住院 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高度赞赏和一致认同,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 p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MERS、寨卡、H1N1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N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侯院士作为这一体系的总师,功不可没。”卫计委科教司监察专员、“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登峰表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9098ed3f-6e0a-48d1-806b-f89717141406.jpg"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2年工作会议 /strong /p p   是“中国干扰素”之父,更是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p p   侯云德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他的很多科研成果和举措,在当时都是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并且影响深远。 /p p   “中国干扰素”之父,是业内不少人对侯云德的尊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瑞士等国的科学家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把干扰素制备成治疗药物,很快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肝炎、肿瘤等疾病的首选药,但价格极为昂贵。 /p p   侯云德敏锐地捕捉到基因工程这一新技术,1977年,美国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获得成功,这一突破使侯云德深受启发:如果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到细菌中去,使用这种繁衍极快的细菌作为“工厂”来生产干扰素,将会大幅度提高产量并降低价格。他带领团队历经困难,终于在1982年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 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α1b 型干扰素,这是国际上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产品,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的先河。α1b 型干扰素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有明显的疗效,并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副作用小,治疗病种多。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后,侯云德带领团队又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γ干扰素)和6个国家II类新药。 /p p   侯云德更具前瞻性的,是他没有固守书斋,不仅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更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 /p p   “我现在还记得,26年前在侯云德先生的办公室里,他打开抽屉给我看,一抽屉都是各种各样的论文。侯先生说,这些科研成果如果都能转化成规模化生产,变成传染病防控药品,该有多好啊!”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庆回忆,那时缺医少药,很多药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高昂。 /p p   一年后,在一间地下室里,当时60多岁的侯云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北京三元基因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p p   侯云德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十余家国内企业,上千万患者已得到救治,产生了数十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 p   “那时的干扰素药品100%进口,300元一支,一个疗程要花两三万元。现在的干扰素90%是国产的,价格下降了10倍,30元一支。但是侯先生还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价格能再降到20元钱、10元钱,让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程永庆感慨地说。 /p p   侯云德的战略性,还体现在他对国家整个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 /p p   “侯云德院士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大家,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侯院士在把握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钦佩地说。在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863”计划中,侯云德连续担任了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他联合全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出色完成了多项前沿高技术研究任务。顶层指导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布局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5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成十数倍增加,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加了100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0030ebb-cac3-42a0-b720-a1fe1139835a.jpg" /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侯云德院士(右一)全家福 /strong /p p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p p   “侯老师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不是拍脑门,而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云德的学生、中国医科院病原所所长金奇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已是89岁高龄,但侯老师的勤奋,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 /p p   “侯老师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送给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参阅。每期都有上万字,两周一期,已经写了200多期。”金奇说,他读研究生时,侯老师工作非常忙碌,但仍然会在下班后到实验室找学生聊天。“聊什么?聊的就是他掌握的最新技术和动态,通过侃大山的方式实时输送给我们。侯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对年轻人,在培养提携上总是不遗余力。” /p p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侯云德是无私的,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传授给他人。在做干扰素研究的初期,试剂紧缺,都是他自己从国外背回来的,但其他同事有需要,他二话不说就分享给大家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后,不少人到他的实验室取经,侯云德乐于分享,从不留一手,常常还要赔上昂贵的试剂。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不利于保持本室的技术优势,他却不以为然。“我国科学家应当团结起来,不能把持技术不外流,技术优势要靠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p p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但侯先生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他的汽车超期服役要淘汰了,我们问他想换辆什么车?侯先生说,带轱辘的就行。生病住院,也从来不跟组织提任何要求。有时输完液晚上8点了,还要自己回家做饭吃。”武桂珍说,侯先生所思所想所求,都是我国的防病事业。在他身上,深深映刻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p p   采访时,谈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成就,侯云德院士谦虚地笑了:“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只是认真做了,并没有很特别。而且很多事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是领头人而已。” /p p   今年89岁的侯云德,仍然每天7点就开始工作,并且不吃早饭。据说,这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因为要抓紧一切时间做实验。尽管动过两次大手术,但老人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耄耋之年,他曾赋诗一首以明其志:“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p /p /p
  • 科学家发现增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新分子新机制
    p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甲基转移酶分子SETD2能够显著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促进机体抵抗病毒能力,提高干扰素疗法清除乙肝病毒效果。该发现为抗病毒免疫应答效应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为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细胞》杂志。 /p p   干扰素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关键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内信号通路而诱导出一系列抗病毒效应分子,从而激活和维持免疫系统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目前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之一,然而其疗效有限,因此,揭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具体机制以寻找有效防治病毒感染的新型免疫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等资助下,曹雪涛院士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陈坤博士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针对表观遗传机制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与免疫性疾病发生,而目前尚不清楚表观遗传分子如何调控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功能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高通量RNA干扰筛选体系分析了700余种表观遗传酶分子在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中的作用,发现了甲基转移酶分子SETD2对于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至关重要。通过制备肝细胞特异性敲除SETD2基因小鼠模型的体内实验,证实SETD2能显著增强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以及其他多种病毒复制的体内效应。机制研究表明,SETD2分子通过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直接催化干扰素关键性信号蛋白分子STAT1的第525位赖氨酸发生单甲基化修饰(STAT1-K525me1),从而促进干扰素效应信号的活化,诱导出更高水平的抗病毒蛋白,发挥更强抗病毒效应。 /p p   该研究揭示了甲基转移酶SETD2分子能够直接诱导干扰素信号蛋白分子的甲基化并促进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重要功能,表明该发现丰富了人们对于机体抗病毒免疫调控机制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鉴于干扰素信号调控异常与炎症性疾病、慢性感染疾病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该研究也为研发抗病毒、抗炎药物提供了潜在靶标,为干扰素临床应用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新方向。 /p p /p
  • 北京检验检疫局牛结核病γ-干扰素检测方法受好评
    日前,在北京检验检疫局组织的牛结核病γ-干扰素检测方法的验证和比较试验项目评估会上,以中国工程院洪涛教授为组长的评估专家委员会在听取了该局牛结核病γ-干扰素检测方法技术组的验证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后,一致认为:该验证试验证明此技术可以检测牛结核病,且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下简称:OIE)发布的信息一致,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建议将该方法尽快申请制定国家标准,以便该技术尽早用于我国牛结核病的普查、净化和进出境动物检疫工作。   据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马贵平院长介绍,牛结核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包括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动物实验、皮内变态反应,与OIE推荐标准相比,增加了动物接种试验,但缺少γ干扰素试验等方法。此次北京检验检疫局所做γ-干扰素检测方法的验证和比较试验项目即可补充牛结核病检测方法,以完善我国牛结核检测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在牛结核病的普查及监测中普遍使用皮内结核菌素试验,此方法是OIE规定的国际贸易指定使用的方法,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采用。北京检验检疫局牛结核病γ-干扰素检测方法技术组即采用与皮内结核菌素试验相比较的验证试验,技术组对239头牛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试验能检出早期感染结核杆菌的牛,可以作为皮内结核菌素试验的平行试验以最大限度地检出被感染动物,或者作为系列试验对皮内变态反应结果进行确诊或否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