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求助】请教有关截距检验的问题

数据处理

  • 最近看到了关于截距检验的方法,把自己平时做的标准曲线验证了一下,结果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按照书上的方法说也就是不能把标准曲线进行截距消零,但书上并没有提及当有显著性差异时,该如何处理,是将平时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直接带入标准曲线(带截距的)计算,还是重做标准曲线直至曲线截距的显著性合格为止。希望有人能够指点一下,谢谢。
    +关注 私聊
  • savedown

    第1楼2008/10/12

    这其实和数据的分布规律相关,严格说来所有的体系都是非线性的,线性只在某个区域内有效,以分光光度法为例,过浓或过稀的体系,都显著偏离线性假设,所以标准曲线很难严格通过零点,截距是必然存在的,只是大小而已,如果强制截距为零,很有可能会导致显著性差异。
    曲线建模还是应该以满足显著性差异为前提,截距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建的线性模型应该与实际测量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才能认为模型是可靠的。

    yanqq 发表:最近看到了关于截距检验的方法,把自己平时做的标准曲线验证了一下,结果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按照书上的方法说也就是不能把标准曲线进行截距消零,但书上并没有提及当有显著性差异时,该如何处理,是将平时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直接带入标准曲线(带截距的)计算,还是重做标准曲线直至曲线截距的显著性合格为止。希望有人能够指点一下,谢谢。

0
    +关注 私聊
  • liu999999

    第2楼2008/10/12

    解释的很有道理,截距的存在是客观的。
    只要利用标准物质进行检验,能符合即可以了。

    savedown 发表:这其实和数据的分布规律相关,严格说来所有的体系都是非线性的,线性只在某个区域内有效,以分光光度法为例,过浓或过稀的体系,都显著偏离线性假设,所以标准曲线很难严格通过零点,截距是必然存在的,只是大小而已,如果强制截距为零,很有可能会导致显著性差异。
    曲线建模还是应该以满足显著性差异为前提,截距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建的线性模型应该与实际测量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才能认为模型是可靠的。

0
    +关注 私聊
  • yanqq

    第3楼2008/10/12

    我做的标准曲线经过质控样检验是合格的,只是把吸光度值代入曲线所得的值比把吸光度的值代入规范给定的公式所得值更靠近质控样给定的值,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结果的影响不大。我只是想问一下是否未经过截距检验就按照(A-A0)*Bg/V的公式计算会引起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谢谢你的回答

0
    +关注 私聊
  • cyy441982

    第4楼2008/10/12

    好东西,谢谢啦

0
    +关注 私聊
  • cyy441982

    第5楼2008/10/12

    好东西,谢谢啦

0
    +关注 私聊
  • savedown

    第6楼2008/10/13

    按照你的表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根据实际样本体系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好于规范给出的公式?

    因为是根据实际体系建立的模型,所以在实际体系应用中应该比规范普测的模型有更好的针对性。
    关键是截距是否有具体的物理意义?是否代表了确定某种模式的参数,如果是,那么截距的差异就需要考虑。也就是说,如果截距和规范提出的差异较大,那么你所测定的体系从整体上就和规范定义的体系不一致了。

    yanqq 发表:我做的标准曲线经过质控样检验是合格的,只是把吸光度值代入曲线所得的值比把吸光度的值代入规范给定的公式所得值更靠近质控样给定的值,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结果的影响不大。我只是想问一下是否未经过截距检验就按照(A-A0)*Bg/V的公式计算会引起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谢谢你的回答

0
    +关注 私聊
  • yanqq

    第7楼2008/10/13

    恩,可以这样理解,但我不明白你所指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指什么,如何代表某种模式的参数?如果规范中并没有提出截距的要求呢? 还望指教

    savedown 发表:按照你的表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根据实际样本体系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好于规范给出的公式?

    因为是根据实际体系建立的模型,所以在实际体系应用中应该比规范普测的模型有更好的针对性。
    关键是截距是否有具体的物理意义?是否代表了确定某种模式的参数,如果是,那么截距的差异就需要考虑。也就是说,如果截距和规范提出的差异较大,那么你所测定的体系从整体上就和规范定义的体系不一致了。

0
    +关注 私聊
  • savedown

    第8楼2008/10/14

    截距的物理意义,比如说存在某种影响因素的固定背景响应值,或者在线性响应区间一定存在确定的基础值。这种基础相应是有物理意义的,可以是浊度、色差、基础底物、显色剂等等。

    模型的模式参数,前面提到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的,只在某一段范围内才被认为是线性的,这就涉及到模型切换的问题。比如0~0.1、0.1~0.8、0.8~1.2....几段吸光度都是线性的,但是0~1.2用统一的线性模型描述就会引起较大误差,这就涉及到用系列模型中的那一个模式描述的问题了,往往截距会被选为评价模型适应性的参数,因而具有了模式参数的功能。

    如果规范没有要求截距,那就不用管它,毕竟针对实际的模型才是真正可用的模型。如果完全依据规范,一字不落,那反倒是”郑人买履“了。

    yanqq 发表:恩,可以这样理解,但我不明白你所指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指什么,如何代表某种模式的参数?如果规范中并没有提出截距的要求呢? 还望指教

0
    +关注 私聊
  • zzg2002

    第9楼2008/10/19

    主要分清截距的来源。是由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可以通过检验,由随机误差引起的截距可以当成0处理。

1
    +关注 私聊
  • yanqq

    第10楼2008/10/19

    请问如何检验是系统误差还是随即误差呢
    如果是系统误差怎么处理呢

    zzg2002 发表:主要分清截距的来源。是由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可以通过检验,由随机误差引起的截距可以当成0处理。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