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中20℃时的实际容量的计算公式的理解

仪器检定/校准/计量

  •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中20℃时的实际容量的计算公式的理解
    各位同行:
    你们好!
    近期我在学习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对其中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的计算公式不甚理解。
    V20= m(ρB-ρA) [1+β(20-t)]
    ρB(ρW-ρA)
    只知道其中的[1+β(20-t)]是将检定温度下的Vt,换算到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V20;1/(ρW-ρA)中的-ρA是考虑到空气对被检玻璃量器内的纯水的浮力,对称得表观质量m换算到容量的影响;对于因子(ρB-ρA)/ ρB,只知道应该是考虑到空气对称量时用到的砝码的浮力,对称得表观质量m换算到容量的影响。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因子没弄懂,恳请同行高手指点!
    我们规程为方便我们工作起见,在规程的附录B中,给出了不同温度下的K(t)值,但应该是据规程给出的上述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的计算公式给出的,也就是在使用分析天平称量,用到了砝码的情况下给出的。如果我们称量时,使用的不是分析天平,即称量时没有用到砝码,按理严格地说那时就不能使用规程附录B给出的K(t)值,而应该是据如下公式另计算制一K电(t)值的表格。
    V20= m [1+β(20-t)]
    (ρW-ρA)
    各位同行你们说是这样吗?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1楼2009/07/28

    应助达人

    经过思考得知(ρB-ρA)/ρB因子是考虑到称重时,空气对砝码浮力的影响,使得实际质量较表观质量小,实际质量与表观质量的比例为(ρB-ρA)/ ρB。
    理解了该因子,使我们认识到:当我们检定时如不是采用机械天平,而是电子天平时,我们不能直接使用规程附录B查得的K(t)值,计算20℃时的实际容量。
    因为该值是据K(t)= [(ρB-ρA)/ ρB(ρW-ρA)] [1+β(20-t)]算得的,其中包含了称重时空气对砝码浮力的影响系数(ρB-ρA)/ρB,严格来讲当检定时是采用电子天平称重的话,在计算20℃时的实际容量时,应该将从附录B查得的K(t)值乘以ρB/ (ρB-ρA)。
    实际上我们的JJG646-2006《移液器》也用到了该20℃时的实际容量计算公式,其附录B也给出了不同温度下的K(t)值。所以使用中也要注意,检定时采用的天平的具体情况,正确选取K(t)值。

    关于玻璃量器的贴子之二

0
    +关注 私聊
  • ermeima

    第2楼2018/04/08

    我也理解不了这个公式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