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转帖】我国温度计量的摇篮—北京小黄庄

仪器检定/校准/计量

  • 北京小黄庄位于安定门外向北扁东约3公里处,由於当时该处离城区较远,附近无铁路,城市规划为生活区,1953年当时的中央计量检定所筹备处就确定该处为所址。后在筹备处工作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一机部计量检定所,1954年开始基建,盖了两栋三层楼的宿舍,一个食堂和一个锅炉房,这里便成为开展我国温度计量的基地。回忆当时的情况,那是一片广阔的农田,种着玉米还夹杂着一些坟地,只有孤零零的四座房子,从小黄庄可以一眼看到北京城北的城墙,可望到雍和宫。当时要进城,只能靠羊肠小路,既无路灯又不安全,这就是我们20世纪50年代从事温度计量工作的年青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地方──北京小黄庄,我国开展温度计量的摇篮,一个值得我们怀念的地方。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1楼2010/10/08

    一、成立热力组,机构的变迁

    解放初,我国计量工作十分薄弱,在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设度量衡处,主要负责全国度量衡管理和日常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工作,而工业计量的管理基本上是空白。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的逐步建立,为了保证工业产品的质量,要求尽快建立和开展我国长度和热工计量工作。1954年年初,一机部计量检定所(以下简称“计量检定所”)正式成立,由原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钟林同志任所长,一机部部长黄敬委任副部长汪道涵直接领导。为了筹建一支我国的计量专业队伍,1954年,计量检定所很紧迫的从一机部部属的长春、北京、南京三所中等机器制造学校抽选了约80名应届毕业生,于当年8月份在北京举办了计量检定所第一届计量人员培训班,其中34人留所工作,其它人员分配到一机部所属企业从事计量工作。计量检定所按计量专业设立了长度组(下设有关实验室)和热力组,所部和长度实验室设在北京东单顶银胡同20号,热力组设在小黄庄基地,主要开展温度和测力硬度计量,其中主要是温度计量工作,而温度计量又分监督和检定两部分。1956年一机部将计量检定所扩建为工具科学研究院,但计量工作仍为院的主体工作,并设立了热工组。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工具科学研究院的计量部分并入国家计量局,当时小黄庄己建立了恒温搂,实验室统一集中到小黄庄,设立热工处。1965年5月调整国家计量局机构,将计量科研、检定工作和计量行改管理工作分开,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保留原热工处。

0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2楼2010/10/08

    二、人员的充实,战斗的集体

    1954年,在办完计量检定所第一届计量人员培训班后,所内为开展温度计量工作成立了热力组,由盛玟工程师任组长,从第一届计量人员培训班留所的成员中抽调了董述山、金华彰、关秀丽、高佩珍、周嘉龄同志为小组成员,这是计量检定所内从事温度计量工作的第一批成员。1955年,又从部属中等机器制造学校抽调应届毕业生张代明、李培国、秦荫堂、邓锡祥、董汶、和丕训、徐淑兰(从计量检定所长度室调入)等人加入热力组,另外还从所内抽调姚世和、张功铭支援热力组工作。1956年热力组又增加了陈葵、王进琦、崔连源、李希明、马麟、张琪、李惠蓉、毛秀英、奚好礼、张锦霞等同志。1957年,又增加了虞林、夏如明、方国芬、杨早虎、冯秉辉等同志。1958年随着与国家计量局的合并,成立了热工处,由彭世钦任处长,施潮海任副处长,原国家计量局人员有陈竹生、李天金、蔡明忠、潘新华、潘儒文、陈倩承等,在上述人员的基础上,又充实了甘相福、赵浩然、吴嘉声等同志。1959年及以后(20世纪60年代初)又增加了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凌善康、石质彦,以及郑芳、金辉、王素珍、高鸿春、车燕速、李跃南、王凤城、陈奕韩、叶华宝、李中越、崔志尚、李讦谟、赵文虎、黄素辉、韩慧文、苏金荣、张雅芬等同志。从而进一步充实了从事温度计量工作的人员,形成了开展温度计量工作的基本队伍。

    我门感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最值得回忆的是20世纪50年代(即1954-1958年)。这是因为我们刚参加工作,步入青年时代,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新的工作充满着无限感情,感到祖国和人民培育了我们,是我们报答祖国和人民的时候,大家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从内心感到我们耒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政治上争取进步,工作上认真务实,学习上刻苦奋进,生活上简朴欢乐。

0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3楼2010/10/08

    三、工作的开展,艰苦的创业

    我们在小黄庄基地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因为我们都是学机械制造或金属热处理专业的,当时连什么是计量、温度计量是干么的都不厂楚,除了有一些苏联资料,其它什么都没有。当时确定热力组温度部分有三个任务:(1)培训温度计量人员;(2)协助工厂企业建立温度计量室;(3)开展温度计量器具的检定。从1954年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主要从事了以下工作:

    1.进行学习和调研

    当时唯一的资料就是苏联全苏计量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温度测量仪器及其检定》一书,我们通过翻译和学习苏联有关温度计量的知识,学习了解温度计量的工作内容。为了增加实际感性认识,我们曾组织分别下厂实习。为了解我国工业企业温度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1954年寒冬,由盛玟工程师带队,董述山、金华彰、关秀丽参加,到沈阳、抚顺等地企业进行了调研,一方面了解企业温度计量的现状和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我们对温度计量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我们发现大部分工业企业温度计量工作十分簿弱,处于无计量机构、无人员、无设备、无人管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健全企业计量机构、培训温度计量人员是当务之急,而钢水、铁水和热处理高温盐浴炉的测温则是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学习和调研,使我们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积极培训企业温度计量人员

    要建立工业企业温度计量室,首先要培训温度计量人员,所以当时热力组从1955年到1958年把培训温度计量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最初阶段,我们翻译一些苏联的检定规程资料,筹备检定设备,编写讲义和实验大纲,筹建实验室。1955年6月、7月计量检定所热力组与上海综合工业试验所联合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高温仪表学习班,第一期学员28人,第二期学员51人。在北京小黄庄,1956年2月举办了第一机械工业部计量检定所热工训练班,学员43人;1957年2月、4月又举办了工具科学研究院第二、三期温度计量培训班,学员分别为54和48人;1958年10月又举办了国家计量局温度专业训练班,学员56人等。当时的口号是:边干、边学、边教。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温度计量人员约300多人,同时也锻练了我们这支队伍,从一点不懂到慢慢入门,到逐步深化,既提高了自已的温度计量业务技能又为工业企业开展温度计量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0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4楼2010/10/08

    3.开展监督管理和服务

    要完善一机部系统重点工厂温度计量工作,必须建立和加强企业的温度计量室或专职计量人员,要建立、健全温度计量机构。当时我们曾去过沈阳机床厂、沈阳重型机械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线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工具厂、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厂、太原重型机械厂、上海机床厂、上海工具厂、南京机床厂、南京汽车配件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济南汽车配件厂、烟台机床厂、潍坊柴油机厂、武汉汽车配件厂、南昌柴油机厂、长沙机床厂、湘潭电机厂、湘潭电线厂、广州造船厂、贵阳矿山机器厂、昆明机床厂、昆明电线厂等部属近百家企业,开展企业温度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建全温度计量机构、充实计量人员、解决计量室用房、购置温度检测设备,建立规章制度、从而开展日常检定工作并对企业温度计量器具实施管理。当时不少企业处于无计量机构、无人员、无人管状态,所用测温仪器从不检定,有的就凭老师傅经验判断温度;在不少工厂我们都需要通过和厂领导谈话耒开展工作,尤其是大工厂,我们代表部里对厂方提出了完善和建立温度计量室的各项要求,并组织检查,工作既大胆又严格。计量监督管理促进了工厂温度计量工作的开展,对企业温度计量工作的有序化、规范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还在哈尔滨、沈阳和上海建立了温度计量协作组,由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沈阳机床厂和上海机床厂任组长,在促进计量监督管理和加强工厂间温度计量工作交流和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加强计量管理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为工厂企业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温度计量器具的检定设备,协助生产企业建立了我国标准铂铑-铂热电偶生产线,组织生产了光学高温计、辐射高温计检定装置,并和北京温度计厂合作试制了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面向企业开展热电偶、光学高温计、辐射高温计、标准和实验室水银温度计、温度调节测量仪表的检定。同时还共同研讨实际测温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对相关成果进行组织推广,如用具有特殊保护管的高温热电偶来测量钢水、铁水和高温盐浴炉温度,用辐射高温计配合自行改装的小量程的电子电位差计进行高温盐浴炉温度的自动调节和控制;为提高测温计量器具产品的质量,开展了热工仪表产品的性能试验;通过下厂,我们一边学习一边为企业服务,如在上海大华仪表厂,协助工厂编制用于热电站和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列电子调节器校验工艺规程等。当时我们每年约有1/3以上时间到基层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促进企业计量工作,受到了工厂企业的欢迎。

0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5楼2010/10/08

    4.开展科研,建立温度计量基准。

    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即实现全国量值的统一,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温度计量国家基准。在温度计量方面,世界各国国家级计量机构都应按国际温标建立国家计量基准,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机构的合并,恒温楼的建立,实验室条件的改善,人员力量的充实,当时开展了中温铂电阻温度计、高温铂铑10-铂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基准课题的研究,我们研制了基准装置,如研制了水三相点瓶、水沸点、及金铜锌等各种定点炉设备,高温金凝固点黑体炉、标准温度灯及扇形延伸挡板等。1958年陈竹生、徐淑兰、毛秀英、周嘉龄提出了《为建立铂铑-铂热电偶基准所进行的温标定点报告》,制作了用作基准选择的铂铑10-铂热电偶和铂电阻温度计,张代明、潘新华,潘儒文,凌善康,李中越等同志进行了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研制,后曾获得了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大量的测量、试验以及误差分析,1961年完成了《关于建立基准铂电阻温度计组的研究报告(0-630℃范围的工作基准)》,课题负责人是金华彰,参加人车燕速(崔连源曾参加试验);和《关于建立630.5-1063℃工作基准铂铑-铂热电偶的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是陈竹生,参加人是周嘉龄、郑芳、金辉(徐淑兰、毛秀英曾参加试验),上述二项於1961底、1962年初分别通过了有王竹溪、黄子卿、钱临照教授等27个单位37人参加的全国专家组成的鉴定会的审定。以邓锡祥为负责人,有关秀丽、秦荫堂、陈倩承和石质彦等参加,利用目视光学高温计,建立了我国1064.43℃-2000℃194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48)高温基准,从而填补了我国高、中温度量值传递的空白。为了量值传递工作的有序进行,又着手编制了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基准的建立及时开展了量值传递工作,因而那时不仅使我国温度计量迈入了世界行列,也为我国温度计量统一量值作出了贡献。为我国温度计量的奠基和开拓及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0
    +关注 私聊
  • xing-xing

    第6楼2010/10/0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1周年,回顾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耒,我国计量工作己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且必将蒸蒸日上。原北京小黄庄计量基地现已成为我国规摸最大科技力量雄厚、世界有声誉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和量值传递中心,至今己建立了十大类国家计量基准,很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温度计量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准装置和设备,实现了1990年国际温标的复现和比对,使我国温度计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