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麻醉往事!

中药/天然药检测

  • 要开刀,必麻醉!今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150多年前,医学界对手术疼痛的控制却一筹莫展。19世纪40年代,美国波士顿的一群年轻牙医,开创性地为人类找到了止痛良方,全身麻醉自此出现。在对付疼痛这一恶魔时,人类走过太长的夜路。有趣的是,在麻醉发展的道路上,也写满了医学家的争名斗利。

    “疾病是死亡先锋,它引导你严肃思考并反省一生所为。人之一生充满悲伤苦痛,大多时候苦痛是短暂的,但也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很难想像,这段哲思妙语是说给要开刀的病人。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圣托马斯医院手术室外,牧师要对每位即将走向手术台的病人进行如此一番布道式的疼痛宣教。彼时的外科教科书,很少谈论解除疼痛的方法,没人关心病人是否舒适。疼痛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宗教苦难。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1楼2011/05/02

    手术?毋宁死

    被伍尔芙尊称为“英国小说之母”的范尼·伯尼(Fanny Burney,1752~1840),曾描述过她恐怖的手术经历。1811年9月30日,拿破仑首席军医多米尼克·拉莱(Dominique J. Larrey,1766~1842)为她实施了乳腺癌切除术。伯尼事后记录到:

    “我上了手术床,一块丝质的手帕放在我的脸上。七名医护人员围住了我,透过手帕,我看见闪闪发光的钢刀。接着是一阵寂静……当恐怖的钢刀刺入乳房,我无法控制地开始哭泣。我大声尖叫,并持续了整个手术过程,那简直是一种酷刑。”

    虽然痛苦,但这是一次成功的手术——她多活了29年,但记忆里增加了一份残酷——任何能唤起起这次手术的事,都让她不寒而栗。

    那个年代,忍受疾病折磨还是选择手术治疗,成为一种艰难选择。有不少病人选择了轻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痛苦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不如选择了结。

    在真正让人无痛的技术发明前,手术当然还是要照做不误。古埃及人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截肢和睾丸切除术。若病人难以忍受苦痛,五花大绑按倒在手术台上就是,完全无视其嚎叫疼痛的惨状。

    西亚古国阿西利亚还曾用压迫颈部血管引起病人昏迷的方法,实施包皮环切术。罗马时代的名医迪奥斯科理斯(Pedanius Dioscorides),编纂过一本在药理学保持权威达1500年之久的著作。这本名为《药物论》(Materia Medica)的书中描述,曼陀罗花和白酒能产生麻醉作用。放血把人弄晕、用木棍将人打晕等方式,也都曾是手术前的准备方法。

    中国的古人也涉足这一领域。据《三国志·华佗列传》载,华佗曾发明“麻沸散”,以此麻醉病人进行腹腔手术。公元652年和1596年,孙思邈和李时珍分别在《备急千金药方》和《本草纲目》中介绍过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1743年赵学敏在其著作《串雅内编》中介绍过一种开刀药方,便由草乌、川乌、天南星等组成。

    19世纪,催眠术在欧洲渐趋走红。鼓吹者声称,催眠术是一种“生物磁力”,能解除术中疼痛。手术时,先将病人催眠,助手还要一直盯着病人的眼睛,以吸引其注意力。然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下设的委员会,证实催眠术能解痛完全是骗局。这个委员会,包含了几位响当当的人物,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拉瓦锡和断头台发明者盖勒庭(Joseph Ignace Guillotin,1738~1814)。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2楼2011/05/02

    让人笑的气

    麻醉技术发端,采用的是吸入这种方式,可说是一个历史上的偶然。

    18世纪,化学家们认识到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当时,环境卫生糟糕,人群疾病频发。针对“纯净空气”的研究应运而生,来改善身体健康。气体吸入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养生疗法,英国布里斯托也出现了首个空气SPA疗养院。呼与吸是肺的功能,吸能汲取自然精华,纳入充备氧气,满足机体所需;呼则排除机体垢污,释放二氧化碳和毒物。

    1772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1733~1804)与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制成了氧化亚氮。它的昵称是“笑气”,最初却被认为能传播瘟疫。英国年轻的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1778~1829),不顾专家意见,年仅20岁就发现这种气体不但能缓解疼痛,还能让人欣快并且笑出声来。

    戴维亲自体验过笑气后,这样写道:

    “我并非在可喜的梦幻中,却为狂喜所支配;我的胸膛并未燃烧可耻的烈火,两颊却泛起玫瑰红色。我的双眸充涨闪耀的光辉,我的嘴唇喃喃自语,我的四肢不知所措,好像有新生的力量附上了我的身体。”

    这一研究成果被写进《化学和哲学研究》(Chemical and Philosophical)后,很快惊爆整个欧洲。笑气的诞生意味着手术再也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病人将微笑着接受手术。

    遗憾的是,笑气效果虽好,但戴维手下没有学生继续这一研究。

    因此,第一位试图用吸入气体方法进行手术止痛的专业人士,不是汉弗莱·戴维,而是英国外科医生亨利·西克曼。遗憾的是,他选择了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只有在很高浓度下才有麻醉效果。他对二氧化碳的研究孜孜不倦,并将研究结果邮递给一位同行,但并未得到认可。

    麻醉研究踽踽前行。笑气沦为上流舞会的“摇头丸”,它让贵族的笑容显得更灿烂;它成为邮轮远航途中的助兴节目,像杂耍般为观众带来谜一样的体验。一位年轻的美国富商,甚至打起靠笑气发财的主意——他就是左轮手枪的发明者塞莫尔·柯尔特(Samuel Colt,1814~1862)。

    此人从化学家那学到制造笑气的技术后,在19世纪30年代沿北美东海岸常年推销笑气,这项获利丰厚的事业,也让他终于有资本申请了左轮手枪专利。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3楼2011/05/02

    一洋之隔的美国,也开始了麻醉探索。1844年10月10日晚,哈佛大学一间教室里,正在进行笑气公开演示。演示者是一位业余化学家,名叫考尔顿。他曾在纽约学过两年医学,期间掌握了制取笑气的技术。随后,便自称教授,游走四处演示笑气。演示者无意,观看者有心。牙医霍勒斯·威尔士(Horace Wells,1815~1848)看到笑气的神奇效果后,第二天就邀请考尔顿用笑气辅助拔除自己的一颗坏牙。令威尔士惊讶的是,只感到一点疼痛,他马上意识到笑气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早年他曾用催眠术给病人拔牙,也参加过考尔顿的讲座,现在终于悟到了这是一种麻醉的好方法,于是马上从考尔顿处学会了笑气的制作方法,将其用于拔牙手术。


    嘲笑他的人群中,有一位威廉·莫顿(William Morton,1819~1868)见证了整个过程。两年后,是这个人完成史上首次成功麻醉表演。

    随着经验积累,威尔士向哈佛大学申请公开演示笑气麻醉,以推广他的成果。原本的计划是要演示更为疼痛的截肢术,病人却临时退缩。此时,一位医学系学生自告奋勇愿意做笑气的实验品。不幸是手术将近尾声时这名同学浑身扭动,极不配合。现场观众开始口哨与讥讽,认为威尔士笑气麻醉完全是胡扯。威尔士备受打击,从此再也不公开演示他的笑气麻醉方法。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威尔士的首次表演其实并不算彻底失败,是现场观众的讥讽摧垮了他。当时,整个手术非常平稳,快结束时病人才有响动。有人认为那只是一声呻吟,有人宣称那是撕心裂肺的喊叫。术后,病人自己则说没感受到疼痛,也不记得出声。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4楼2011/05/02

    莫顿可说是威尔士的学生,也是一名牙医。在威尔士表演失败后,他考虑应该用更好的麻醉药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威尔士的窘境。他无疑是幸运的,在医科学校就读时与化学教授查尔斯·杰克逊相交甚好。莫顿向杰克逊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后者建议使用乙醚,因为他自己曾在实验室吸入过它,发现竟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乙醚是种易挥发的液体。早在1275年,就被西班牙人拉里斯(Raymundus Lullius,1232~1315)发现了。1540年,普鲁士人科达斯(Valerius Cordus,1515~1544)发明了乙醚的合成方法。大约同一时期,瑞士一位医生发现乙醚具有催眠的作用。

    莫顿得到乙醚后,先在宠物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1846年9月30日,他终于成功应用乙醚为病人拔除了坏牙。手术告捷引起了麻省总医院外科医生亨利·比奇洛的注意。在目睹整个过程后,他决定为莫顿安排一次公开演示。半个月后的10月16日,麻省总院一间圆形阶梯教室内,很多高年资医生聚集在这里,欲探究乙醚麻醉的神奇功效是否可信。68岁的外科主任约翰·沃伦亲自主刀,切除一名20岁病人的名颈部血管瘤。莫顿则在一旁手持乙醚方便病人吸入。手术结束时,病人开心说道:“尽管我知道在做手术,但一点都不疼。”这无疑宣示了乙醚麻醉获得成功,一名在场医生按捺不住激动,现学现卖,第二天就应用乙醚麻醉完成了一台上肢肿块切除的手术。

    作为莫顿最早的支持者和资助者,外科医生比奇洛在场见证了他的成功。若无比奇洛的穿针引线,莫顿是否能演示乙醚麻醉还是未知数。几个月后,比奇洛撰文详细记述了乙醚麻醉的历史性场面。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5楼2011/05/02

    关于乙醚的首次应用,不得不提另一位医生威廉森·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1815~1878)。虽说大多麻醉教科书和医学史家公认莫顿为现代全身麻醉鼻祖,而实际上,莫顿公开表演前4年,威廉森·朗就展示过了乙醚麻醉。1842年3月30日,他在乙醚麻醉下成功摘除患者颈部的两个肿瘤。更于此前一年间便将乙醚用于小手术。遗憾的是,直到1848年他才将这些结果公布与众,发表在《南方医学与手术杂志》(Southern Medical and Surgical),与“现代医学全麻第一人”的称号亦失之交臂。



    有趣的是,美国现已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医师节。这一天,正是为了纪念威廉森·朗完成的第一例全麻。在医师节这天,人们常会给自己的医生送上一支红色康乃馨,道一声亲切的“谢谢你”,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6楼2011/05/02

    明争暗斗


    乙醚麻醉的出现,如利剑般铲除了疼痛这个恶魔。莫顿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时仅27岁,其他人取得发现的年龄分别是:戴维 22岁,威尔士 29岁,朗 27岁,考尔顿 30岁。最老的杰克逊,也仅有41岁。几个小年轻,成为了现代全麻的先驱人物,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天才,他们不过是普通人。但冒险与实践精神贯穿了全身麻醉这段历史的始终。真正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没有哪段医学历史事件像现全身麻醉的发明一样,如此传奇讽刺、争议纷纷,这些人的后半生纠缠在谁才是麻醉的真正发明者的纷争吵嚷上,演出一幕幕闹剧乃至悲剧。
    莫顿10月16日下午英雄般的演示过后,杰克逊坐不住了。他跑出来坚称是自己发现了乙醚的麻醉特性。同样,威尔士则宣称,他最先将笑气用作止痛药,是他启发了莫顿和杰克逊。实际上在1845年,这三个人曾在不同场合碰面沟通,聊起过笑气、乙醚的麻醉特性。但表面上,谁都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成名后的莫顿,想到的是乙醚麻醉的广阔钱景。他拒绝公开乙醚的化学特性,故意添加香料和染料,让别人分辨不清其性质。甚至恬不知耻的说,全身麻醉是他独立研究的结果,与威尔士毫无关系。事实上,正是威尔士的失败,为莫顿的成功做了铺垫。当报纸大幅报道莫顿时,杰克逊提出和莫顿共享麻醉专利,美国境内10%的麻醉收益归其所有。专利争夺一度闹到法庭,延续了十数年之久。1862年,纽约州法院裁定,乙醚麻醉仅算是发现而非发明,没有资格申请专利保护。而旷日持久的争论官司,却让莫顿精神疲惫、一贫如洗。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7楼2011/05/02

    1868年,杰克逊请人撰写文章,指明自己是乙醚麻醉发现者。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后,莫顿气急败坏,决定前往纽约与主编理论。按照历史学家描绘,7月6日一大早,他便赶乘火车,透过车窗与夫人互道珍重。火车响起了汽笛声,最后驶离站台。

    不知莫顿是否想到,此一去,竟是与波士顿这个城市的永生告别。这年的纽约暑热难耐,他的风湿性关节炎更是加重。当莫顿夫人接到电报到来时,方知丈夫早已病重多时,于是匆匆奔去照顾。7月15日,莫顿非常坚决的要求出门,然后疯也似地驾着马车,狂奔在第五大道。随后,他把马车驶入中央公园,跳下车,一头扎进湖水里。等莫顿夫人将他拉起,倚靠在一棵树下时,莫顿已逐渐意识消失。次日,《纽约导报》报道:一位来自波士顿的男士,昨天在第110街与第六大道交界处昏迷,送往圣卢克医院途中死亡。此后一天,这家报纸补充说明道:“纽约昨日因中暑死亡的人士中包括威廉·莫顿,他将麻醉引入手术,对缓解人类手术疼痛贡献巨大。”

    威尔士的故事也十分悲情。他成功用笑气进行过拔牙术,公开表演时却一塌糊涂。围观医生们的嘲笑,让他的医学声誉大受影响。自信心受损后,他远离牙医行业,成为旅行推销员,出售家用小玩意。莫顿成功后,曾联系已身在巴黎的威尔士,许可他在法国进行乙醚麻醉,于是欧洲大陆出现了一名“麻醉推销员”。1847年3月,英国伦敦医学院实施了首例乙醚麻醉下的手术,随后短短数月间,这项技术在欧洲各国风行起来。

    乙醚有刺激性气味,还容易燃烧,这些不利特点促使研究者寻找更好的药物,在这个背景下,新型麻醉药氯仿出现了。1848年初,威尔士也迷上了氯仿。他不眠不休地试验氯仿,几近疯狂,终于有一天走火入魔:吸入氯仿后神智不清的走上街头,把腐蚀性的硫酸泼洒到妓女身上。随后被警察投入监狱。清醒过后,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谬,陷入极度沮丧。1月24日,他割断了股动脉,吸着氯仿,以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荒诞一生。令人唏嘘的是,他自杀前不久,法国科学院将已将他列为麻醉的发明者。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8楼2011/05/02

    谁是No 1?

    全身麻醉的出现,是波士顿医生们集体合力的结果,意想不到的是人人都想争头功。威尔士是个心思敏感、不能容忍错误的人。或许,他做出了正确的发现,却不是正确的发现者。莫顿进取心强烈、精明大胆、自私贪婪,虽被公认为现代全麻第一人,但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人生。杰克逊博学多才,研究过地理,申请过火棉和电报机的专利,与莫顿的麻醉专利之争最终让他精神错乱,7年后死于波士顿一所精神病院。现在,世界各地的麻醉纪念碑多为莫顿、威尔士和朗医生而立。杰克逊当年进行乙醚吸入试验时,所坐的椅子则贴有这样的标签:1842年2月,在这把椅子上,杰克逊医生发现了乙醚麻醉。莫顿乙醚公开演示22年后,在波士顿市政府资助下艺术家汤姆斯·李(Thomas Lee)建造了一座乙醚纪念碑,是一块无字碑,至今仍树立在波士顿人民公园里,用以纪念那些为现代麻醉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尘归尘,土归土。麻醉发现者的纷争,早已成为往事。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人早已不用担心手术的疼痛问题,麻醉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祛除了疼痛,造福了人来。透过150余年的光阴,回望全身麻醉发现那几年,我们可以如此判断:从发明优先权角度看,朗医生最早开始乙醚麻醉,他应该是发现者;但朗对乙醚的研究缺乏热情,转而用一些无效药物进行麻醉试验,并非乙醚的坚定推行者;若就吸入麻醉这一想法的提出者而言,应算是威尔士;但在医学史家眼中,莫顿是第一个将吸入麻醉带给世人的,他切实推动了麻醉的医学实践,被公认为全身麻醉第一人。

    用莫顿墓碑上的碑文作为结尾吧:威廉·莫顿,吸入麻醉发现者。他让外科手术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此前,外科手术极度痛苦,此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麻省总院内的乙醚大厅,莫顿的表演地

0
    +关注 私聊
  • qlmkk

    第9楼2011/05/02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感谢那个发明了麻药的人

0
    +关注 私聊
  • 阿三

    第10楼2011/05/02

    现在的麻药成分是什么呢?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