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
第1楼2011/05/07
二、粘度的定义及基、标准
下图可以对粘度加以定量的描述。在两块平行平板M和N中充满液体,使下板N固定不动,沿切线方向对上板M施加切向力F,使其以速度U向前运动,此时两平板间的液体也由静止变为运动状态,但是上下液体的运动速度不同,越靠上速度越大,越近下板速度越小,运动逐层由上向下传递,形成如图所示的速度分布。
图中流层间的速度差Δv与层间距离Δy之比Δv/Δy称为速度梯度,也称剪切速率D(D=dv/dy)。而设液层面积(同平板面积)为S,切向力与面积之比F/S称为剪切应力τ,则粘度(又称动力粘度)η的定义为剪切应力τ与剪切速率D之比,即η=τ/D,粘度的SI单位为Pa·s。不同流体粘度不同,相同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粘度也不同,如20 ℃下空气、水、血液(37 ℃)、润滑油、蜂蜜、沥青分别为0.018、1、4~16、102、104、108 mPa·s。
在许多场合,运动粘度这个量更便于使用与易于测量,运动粘度v是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η密度p之比,即v=η/p。运动粘度的SI单位为m2/s。
粘度测量方法最常用的有毛细管法、旋转法、落体法、流动杯法、振动法等。
粘度基、标准。粘度的起始标准是纯水,纯水的粘度必须通过绝对测量得到,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开展纯水粘度的绝对测量,各国统一采用美国NIST的测定值,即20 ℃纯水的动力粘度为1.002 mPa·s,运动粘度为1.0038 mm2/s。以它为准用相对法建立各国的粘度基准。我国的粘度基准已建立30多年,基准的量程为(1~1×105 〕mm2/s,总不确定度为0.05%~0.4%。该基准参加过18次国际比对,历次比对结果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粘度国家基准建立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粘度标准建立在省、自治区、国防、航天等重要部委及部门、重要厂矿计量单位。目前国内已建立粘度标准的单位有约70个,借助标准粘度计及一、二级粘度标准液,将粘度量值从国家基准逐级传递下去。
除了上述的常温粘度基、标准以外,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还建立了600 ℃~1 400 ℃的高温粘度标准,其粘度量程为102~1012 dPa·s,不确定度为±4%~±20%,研制了高温粘度标准物质——标准玻璃,开展高温粘度的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