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社会结构的调整,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文章通过对同期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比较,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视角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路径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多元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社会管理 大学毕业生 就业 社会结构 ———————————————————————————————————— 一、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变: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协调干预、监督、控制为条件、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①]是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的活动。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是中国城镇社会基本的组织制度,社会管理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瓦解,但社会管理体制却明显滞后,许多情况下我们仍然习惯于以行政化手段、行政命令进行社会管理。要实现并建立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就要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功效,同时大力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 传统社会管理的特征之一是简单地强调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地分配社会资源。现代社会管理中,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社会管理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 第一,从消极被动的社会管理到积极社会管理。以往人们把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误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②] 而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被许人认为就是放权或“甩包袱”。积极的社会管理则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建设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更好的社会为目标。公平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健全社会机制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关键。 第二,从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到多主体的社会管理。一般来说,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二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而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干预与协调、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妥善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重建社会秋序,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管理在体制、机制和目标方面的创新之维。 第三,从管制型社会管理到服务型社会管理。计划经济靠以强制、限制和控制为特征的政府管制来完成大学生就业计划,其结果是牺牲了个体的自由、组织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计划分配模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靠个体的自由、组织的自主和社会的创造活力来维系。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我们开始逐步放开,实行了从“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模式的转变。因为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管制取向的方式来从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必将限制大学生个体自由、势必窒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管理需要回归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管制不是目的,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服务才是目的。[③]应当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政府管制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的适宜性,凡是背离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都应当加以摈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大学生就业的科学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应当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二、社会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 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对社会管理具有前提性意义。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是各类组织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服务、指导、协调和约束。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 1、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过程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以下意义:首先,无论是对早发工业化国家还是对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都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迁。现代经济发展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更加多样和复杂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形成。其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扩展从而导致职业层级的发展及大学的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增长方式和机制的改变,使得原本一个两分的结构日益转变为“三极化”的结构:伴随经济发展过程,白领阶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现代社会中成长最快的一个阶层。白领阶层的社会结构位置和社会功能,正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就业得益并依赖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大学生就业最基本的决定性的背景变量。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需求关系的改变,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迅速扩张,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④]显示,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现代服务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是稳定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从发达国家实践经验上看,工业化过程导致服务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将成为最大的行业和最大的集团。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各领域。国外研究表明,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难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以美国为例,“从1900 年到1980 年,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完全改变的过程中,美国经济发生了两次结构性变化,一是向服务业的转化,二是公共部门作为就业的主要领域而发展起来”。[⑤]新兴工业化国家中,1980年韩国高中升入大学进学率已经达到45%。90年代以来韩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日本,达到80%。1980 年代后,韩国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高学历者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从而也促使高等教育继续快速发展。[⑥]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原因是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产业链定位失误又是关键所在。朗咸平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我们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不发达。现代服务业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例如2005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增加值24.1%,就业比重为38.6%,但该行业中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例仅为7.08%;而同期金融业增加值为8.6%,。吸纳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口为6.05%,该行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例则高达55.11%。[⑦]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对经济转型产生积极的催化作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在加速、社会在转型,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比如信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能源环保方面专业人员队伍的形成将推动低碳产业的繁荣。在这种体制转轨和产业调整过程中,如何减少转型中的磨合对就业形势的冲击,控制失业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技能结构和新型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匹配,是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2、社会职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 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变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力量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和应用通过分工不断专业化和重组,制造了差异化的职业机会和职位结构。例如,在我国作为先进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就提供了大量全新的就业机会和资源。在2002——2005年间就业人数就增长了3倍,“如果把与信息技术相关服务领域计算在内,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的从业人数将会是仅次于纺织业的重要工业领域”。[⑧]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的重要变化是整个职业结构中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类型所占比重逐步上升。贝尔在描述美国社会的中结构性变化时指出:“今日社会上一个重要的职业类别是专业与技术人员。最近几十年来,这个类别的增长把所有其它重要的职业集团都远远抛在了后边。这一类工人的数目从1890 年的不到100 万人增长到1968 年的1030 万人。在这个类别内部,最大的集团是教员(200 多万);第二个最大的集团是专业保健人员(约200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40万);工程与科学技术员(约90万)。”[⑨] 米尔斯指出:“大众教育也是新兴中产阶级职业兴起的一个主要社会条件,因为这些职业需要教育系统提供的技能。”[⑩]与这一过程相同,我国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正在从以从事直接操作型职业为主的结构,逐渐演变为以从事专业技术、管理、销售、办公室工作为主体的结构。”[⑪] 3、教育结构变革与大学生就业 大众化高等教育对教育结构的变革的挑战是教育系统功能的分化。尽管有许多关于毕业生失业的议论,但是人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大大增加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安全感以及高薪工作的机会。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得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即在考虑到像性别和种族这类变量之后,个人一生的平均收入同他们具有的教育水平正相关。[⑫]但是在全国就业市场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由于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国家都经历了异常迅速的环境变化。但教育系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较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和效益。大学要确认识到,“在新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己经从地位和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和职业领域。在白领生活及其成功模式中,个人生涯中教育所占的比例成了决定他整个职业命运的关键因素。”[⑬]在我国,大学不仅仅只有经济一个目标,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应该成为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高等教育不仅仅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力量。对于大学来说,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是否协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因素。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应尽量随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