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ulcl
第4楼2013/03/13
根据你的对照品的分子式 C11H14N2O4S-CF3COOH ,天平称量的时候按照总的分子量(270+114=384)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比如 1 mmol/L ,然后,只计算目标物的质量浓度 比如 1 mmol/L * 270 g/mol = 27 mg/L ,逐级稀释到需要的浓度作为标样。
上机优化质谱参数、寻找子离子的时候,如果直接进样或者流动注射,由于等物质的量的三氟乙酸的存在,可能会抑制目标物的质谱信号。但是这是对照品里面带来的,不可避免。
如果直接进样,可以试试在溶剂的组成上做文章。
如果流动注射,可以试试改变流动相的组成。
如果上面两个方法的效果都不好,还可以试试用短的色谱柱做一个快速LC分离的质谱进样,将三氟乙酸与目标物分开(应该很容易做到),只要这两者不是同时进入离子源,就没有问题。
duyumeng
第5楼2013/03/13
我是用流动相进样,那在流动相里加酸(甲酸、乙酸),还是加碱(乙酸铵)好些呢?我目前所知液质的流动相里只能添加这些。
duyumeng
第7楼2013/03/15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我是新手,所以对于液质流动相的选择一直有疑问,看书中说,正离子模式一般用甲醇,加酸较好;负离子模式用乙腈,加碱如乙酸铵较好。这个是一个一般规律吗?还是说根据化合物的不同,要具体进行筛选?在筛选流动相的时候,是不是采用针泵和流动相一起通过三通进入质谱(貌似是你们所说的流动相注入),然后根据响应值筛选合适的流动相,这种方法就比较快捷简便些?菜鸟想法各种幼稚,请大神们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