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仪器参考测量条件
特征谱线 (nm) | 灯电流 (mA) | 通带宽度 (nm) | 干燥温度/时间(℃/s) | 灰化温度/时间(℃/s) | 原子化温度/时间(℃/s) | 清除化温度/时间(℃/s) | 进样量/基体改进剂(μL) |
283.3 | 10.0 | 0.7 | 110/30、130/30 | 850/30 | 1600/3 | 2500/3 | 20.0/2.0 |
步 骤 | 过 程 描 述 | 备 注 |
1 | 称取样品:0.195~0.205 g于干燥的坩埚底部。 | 精确至0.0001 g。 |
2 | 加酸浸溶:加入10.0 mL盐酸于样品坩埚,轻摇后放置过夜。 | 含三个全程序空白。 |
3 | 低温消解:75~80 ℃下消解至剩余液体小于3.0 mL后冷却‚ 。 | 2.0~3.0 h,显示温度200 ℃。 |
4 | 加混合酸:依次加入5.0 mL硝酸、5.0 ml氢氟酸、3.0 mL高氯酸。 |
|
5 | 中温消解:115~120 ℃下加盖消解。 | 1.5 h,显示温度270 ℃。 |
6 | 开盖飞硅:温度不变,每隔5.0 min轻摇飞硅至冒浓厚白烟。 | 1.0~1.5ƒ h,显示温度270 ℃。 |
7 | 消解黑炭:温度不变,加盖使坩埚壁黑色有机物完全分解。 | 1.0~1.5ƒ h,显示温度270 ℃。 |
8 | 赶酸过程:温度不变,开盖赶酸至白烟冒尽、消解液为粘稠状后冷却。 | 1.0 h,显示温度270 ℃。 |
9 | 转移定容:坩埚稍冷,实验用水溶解残渣、转移、定容至50.0 mL比色管。 |
|
步骤 | 过 程 描 述 | 步骤 | 过 程 描 述 | 步骤 | 过 程 描 述 |
1 | 加入0.5 mL实验用水 | 10 | 加入6.0 mL氢氟酸 | 19 | 170 ℃加热15 min |
2 | 50%高度20%强度下震摇30 s | 11 | 加入2.0 mL 高氯酸 | 20 | 加入2.0 mL氢氟酸 |
3 | 加入5.0 mL硝酸 | 12 | 同步骤8 | 21 | 加入0.5 mL高氯酸 |
4 | 同步骤2 | 13 | 150 ℃加热30 min | 22 | 同步骤8 |
5 | 130 ℃加热90‚ min | 14 | 同步骤8 | 23 | 170 ℃加热30min |
6 | 加入4.5 mL盐酸 | 15 | 170 ℃加热15 min | 24 | 同步骤8 |
7 | 加入1.5 mL 硝酸 | 16 | 同步骤8 | 25 | 170 ℃加热30 min |
8 | 50%高度50%强度下震摇60 s | 17 | 170 ℃加热15 min | 26 | 冷却150 min |
9 | 120 ℃加热60 min | 18 | 同步骤8 | 27 | 实验用水定容至50.0 mL |
步 骤 | 过 程 描 述 | 备 注 |
1 | 称取样品:0.195~0.205 g于干燥的微波消解罐。 | 精确至0.0001 g。 |
2 | 加酸放气:加8.0 mL王水和2.0 mL氢氟酸后轻摇微波消解罐,放置15 min。 | 含三个全程序空白。 |
3 | 微波消解:分别在120 ℃、150 ℃、190 ℃下保持3 min、5 min、30 min。 |
|
4 | 转移消解:待微波消解罐冷却至室温后,开盖将消解液转移至坩埚。 |
|
5 | 低温消解:保持消解液微沸,每隔5.0 min轻摇飞硅,至剩余消解液约3.0 mL后冷却。 | 因转移冲洗过程的不确定性,消解温度和时间以实际为准。 |
6 | 加混合酸:1.0 mL硝酸、2.0 mL氢氟酸和2.0 mL高氯酸。 | |
7 | 飞硅赶酸:升温至消解液微沸,继续飞硅并赶酸至浓烟冒尽后冷却。 | |
8 | 转移定容:坩埚稍冷,实验用水溶解残渣、转移、定容至50.0 mL比色管。 |
|
土壤标样 | 消解方法 | 保证值/(mg/kg) | 平均值/(mg/kg) | 相对误差/% | 相对标准偏差/% | 回收率/% |
GSS-7 | 电热板全消解法 | 14±3 | 13.2 | -5.8 | 7.2 | 94.2 |
全自动全消解法 | 13.2 | -5.5 | 8.2 | 94.5 | ||
微波-电热板全消解法 | 11.2 | -20 | 7.2 | 80.0 | ||
GSS-16 | 电热板全消解法 | 61±2 | 58.5 | -4.1 | 1.9 | 95.9 |
全自动全消解法 | 60.5 | -0.9 | 3.2 | 99.1 | ||
微波-电热板全消解法 | 60.5 | -0.9 | 1.5 | 99.1 | ||
GSS-27 | 电热板全消解法 | 41±2 | 41.1 | 0.3 | 4.3 | 101 |
全自动全消解法 | 41.7 | 1.6 | 4.7 | 102 | ||
微波-电热板全消解法 | 41.0 | -0.1 | 1.5 | 99.9 |
envirend
第7楼2015/09/30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
氢氟酸按其沸点,我也认为应保持消解液温度低于100 摄氏度;我是参照标准,将其与高氯酸一起加入:
氢氟酸和高氯酸一起加入电热板消解液保持115摄氏度时,能看到:气泡从液体底部向上冒,消解液并没有微沸(应是氯酸的缘故);我当时还想提高温度,因考虑部分坩埚底部受损没有再提升温度。
全自动消解,将氢氟酸和高氯酸一起加入,初始温度设置150(消解液温度大概135-130)。
envirend
第8楼2015/09/30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
蒸干对结果的影响,我也遇见类似情况。我之前也没有在意此问题,是一位同行提的建议,我接受的原因:文献说,土壤中铬消解过程中如出现蒸干,因变为铬酸酐而导致测试结果偏低~~不知道其它元素是否存在呢?另一个原因如果存在蒸干,需要加入盐酸溶解~~它会增加消解液中的氯离子,对基体改机剂的用量有影响。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说得是否为歪理?
skytoboo
第9楼2015/10/08
铬偏低,主要不是烘干的问题,这个现象我已经发现了,我现在想写一篇铬的论文,现在还有些难题,有兴趣一起探讨写一篇么?为什么用王水?或者盐酸溶解?因为王水对游离态的重金属萃取效率接近100%,欧标,美标他们好像都是用王水消解的。
envirend
第10楼2015/10/08
我个人认为,盐酸比王水溶解效果好,某些元素在土壤晶格中几乎不存在;您有啥需要我做,我愿意跟着您进步。
不过11月20号之前,都在外面进行政治学习,无法实验;总站的老师(因仪器出现故障),会来我们这边做些土壤金属分析。
土壤镉,仅用盐酸溶解,可行吗?部分标样,我们做得结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