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细节决定成败

气质联用(GCMS)

  • 学习及使用Agilent气质联用在各领域的应用,加起来也有近16年了。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样品、检测方法、疑难杂症,后来大致总结了下,发现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出现在“想当然”的操作上。这些“想当然”的细节都是不经意或者自以为事的情况下产生,造成的后果却是影响深远,甚至会伴随你很久很久而不自知问题根源。今次时间有限,篇幅有限,仅就几个小“细节”同大家分享及探讨下,抛砖引玉,一起学习进步。
    一、自动进样
    你注意过进样针的规格吗?自动进样的速度呢? Agilent系列的自动进样塔有选择针的规格及洗针、进样速度(旧的进样塔部分功能不全),如果不注意或选择不合适,就会造成样品重现性差,样品残留效应严重等问题。这个问题,尤其是新手最容易忽视,“想当然”的认为机子本身的条件就是ok的。所以,大家经常会遇到一些人问“为什么我的样品总是污染呢?该怎样洗针呢?”这一类问题。在这一点上,洗针的速率一定不能太快,尤其是粘度大的样品,样品冲洗的时候也不要快。在进样速率上,要适当快一些,可以避免一些拖尾情况的产生,但不要太快,容易造成针的断裂(尤其是粘度大的样品、含糖分的样品),针也是蛮贵的嘛。
    二、吹扫补集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柱头压突然增大,样品残留厉害,峰拖尾,分离度不好等情况。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下吹扫补集的气路及阱是否该清洗或更换了。
    三、基线很低或消失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手进行仪器维护设备后。这个时候检查及确认质谱端的色谱柱长度是否合适(太长,挡住灯丝,基线消失或突然很高,峰形难看;太小,基线消失或特别低,造成微量物质被真空泵抽走)。有个朋友出现该问题后我问,检查发现是柱子断太短了,他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说只要刚刚探出头就够了。这就是典型的想当然,老师把学生引到沟里了。
    四、样品前处理的基体
    很多样品需要前处理后进样,作为一个专业工程师,必须要对样品的来源及组分有一定了解,这样才不会造成“脏”物质进柱,造成柱子不可逆损坏。这里最容易“想当然”,在我的实验室里,各种样品的基质都是有一定资料的,实验员针对样品处理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方法,达到好的处理效果,又能保护机子。这里还强调一点,如果你认为处理后的样品可能有污染,那就最好不要上机。
    时间有限,抽空写了点。欢迎各位老师积极探讨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小细节,让大家少走弯路。
  • 该帖子已被版主-tang566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话题
    +关注 私聊
  • symmacros

    第1楼2018/07/02

    应助达人

    能不能参加原创大赛呢?

0
    +关注 私聊
  • zwq1973

    第2楼2018/07/02

    应助达人

    这些确实也是实际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

0
    +关注 私聊
  • bigtiger

    第3楼2018/07/02

    应助达人

    朱老师,很想参加呢。就是自身事情太多了些,怕反而不美。

    symmacros(jimzhu) 发表:能不能参加原创大赛呢?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symmacros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好总结。
    +关注 私聊
  • GRANT

    第4楼2018/07/02

    应助达人

    有道理,总结都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要注意的

0
    +关注 私聊
  • symmacros

    第5楼2018/07/02

    应助达人

    就把这一篇改改?

    bigtiger(v3138164) 发表: 朱老师,很想参加呢。就是自身事情太多了些,怕反而不美。

0
    +关注 私聊
  • symmacros

    第6楼2018/07/03

    应助达人

    总结的太好了,特别是新手,包括已经使用仪器很久但仍不注意细节的朋友都可能犯错的,值得参考。

0
    +关注 私聊
  • zhao1hao2985

    第7楼2018/07/03

    我个人理解,使用分析仪器能力提高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经验积累:就是设备反复故障维修、论坛交流、同行交流获得更多的经验,这样遇到问题就能直接联想到大部分可能性;
    二、逻辑思维的培养:维修设备和故障排查是一件需要逻辑性的工作,当然这也需要建立在经验和对设备的了解上。我以前入职几家公司,有些用了1~2年的准新人。遇到故障后的排查思路简直不忍直视,维护的方式和方法根本就不是能解决故障的方式。比如样品信号值偏低,他去重启电脑,重启质谱。比如重复性差,直接切换灯丝的。。。

1
  • 该帖子已被版主-symmacros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
    +关注 私聊
  • madmeimei

    第8楼2018/07/03

    应助达人

    大虎老师写的第三条对我启发非常大。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现基线断断续续的情况,问了很多人都不止所以然。我的质谱端出口就是按照工程师指导,仅仅出了0.3mm。我尽快安排时间尝试一下调整质谱端长度,有结果了再来跟大家交流。

0
    +关注 私聊
  • forth

    第9楼2018/07/05

    应助达人

    很好的内容,之前好像类似的不多。随便用用是写不出这些的。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