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实验室认可之-不确定度

  • 检测老菜鸟
    2018/10/09
    science
  • 私聊

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

  • 首先,对CMA和CNAS中有关不确定度的条款进行个人解读。
    CMA RB/T 214-2017 中4.5.15条款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根据需要建立,并非强制每个方法都需要建立和保持评定不确定度)
    检验检测项目中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方法中明确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建立。这个很好理解,有些标准中对结果的精密度、回收率、不确定度有要求,做方法验证的时候一定要做,并且有达到要求的证明。)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给出相应检验检测能力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案例
    (要有案例,一个领域至少要有一至两份不确定度评定的报告,如同典型报告一样)
    检验检测机构可在检验检测出现临界值,内部质量控制或客户有要求时,需要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这个就不解释了,很好懂)
    CNAS-CL01:2018 7.6条款 实验室应识别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考虑所有的显著贡献,包括来自抽样的贡献。
    (特意把抽样点出来,所以一定要有抽样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无论是忽略掉,还是评定出来,都要有。忽略掉要写出为什么忽略)
    开展校准的实验室,包括校准自有设备,应评定所有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开展检测的实验室应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当由于检测方法的原因难以严格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应基于理论原理的理解或使用该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估。
    注1:某些情况下,公认的检测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规定了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实验室只要遵守检测方法和报告要求,即满足7.6.3条款的要求。
    注2:对一特定方法,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受控,则不需要对每个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专家对此注解的解释,即为不用对每一个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我们首先说下抽样的不确定度该如何做,同样是个人见解。
    首先是采样,食品类别或者环境卫生类别采样,如果所采集的样品属于均匀性物质,比如水样,采样过程中样品的测定值与整体的真值之间差异较小,忽略采样不确定度。如果采集的样品属于不均匀性物质,导致了样品与整体的差异存在,这时就要考虑评定采样不确定度了。如果是方法验证,可以对一批次样品进行多次采样,然后用多个样品的测定值来计算标准偏差。如果是实际检测过程中,则可以对一批次的样品进行两次采样,用两次样品的测定差值计算标准偏差。(此处可包含制样)


    其次是制样,有人说我们实验室不负责抽样,我们不用考虑抽样的不确定度,那么制样呢?如果单独进行制样,则采用制备两个或多个样品,计算方法同上。
    接下来是超级简单的反推公式。
    未考虑抽样,未考虑温度,标准物质逐级稀释,未考虑自由度,把所有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当成独立相互不关联之后反推。
    一 报告结果:在95%置信水平,包含因子k=2,该物质的不确定度报告为w±u95
    二 给出的结果为扩展标准不确定度u95=k*uw.

    三 标准不确定度uw,公式为 uw=w*u(w)
    uw为标准不确定度。w为实际测得的报告平均值。
    四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为

    u(w)为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五 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公式为
    等。
    等分别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由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提供数值。
    六 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称取质量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根据天平校准证书上最大允许误差x,B类方法评定,按照矩形分布,得出

    ,定容体积及其他移取体积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根据容量瓶的校准证书上的最大允许误差x1,B类方法评定,按照矩形分布,得出
    移液器的校准证书上的允许误差为±x2 ,B类方法评定,按照三角分布,得出
    ,n为移液器的使用次数。
    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的不确定度,

    ,回归曲线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A类方法评定,公式为
    ,Y=bX-a
    S为峰面积残差的标准差,b为斜率

    Yi——为第Xi点对应的响应值(峰面积)
    Y——为第Xi点对应的标准曲线得出的理论响应值(峰面积)
    Xi——为标准曲线中各个标准点的浓度值
    ——标准曲线上各个标准点浓度的平均值
    m——回归曲线标准点数
    n——每个标准点平行测定的次数
    P---样品测定次数
    Xo----样品测定的平均浓度值

    标准物质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B类方法评定,公式为u=u标准/k*C标准物浓度
    u标准 为标准物质证书上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k根据置信水平(一般为95%)得出。
    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B类方法评定,公式为

    S为重复测定的浓度值的标准偏差,c为重复测定的浓度平均值,n为重复测定的次数。
    回收率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B类方法评定,公式为

    S为低中高浓度分别测定的回收率的标准偏差,rel为重复测定的回收率平均值。n为测定回收率的样品数。
    ok,到这里结束。
    另外来三条注意事项,这些在评定不确定度的标准中都有,不过经常会忽略掉。
    1,在评定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的时候一定要带单位。可以先不考虑单位,但评定一种不确定度分量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单位,比如称重时,取的g为单位,
    在天平最大允许误差的时候一定要用g为计量单位。最后计算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时候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个看起来很容易,初学者很容易犯)
    2,估计值的数值和它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或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都不应该给出过多的位数。
    通常为两位有效数字,在报告最终结果时,有时可能要将不确定度最末位后面的数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但一般的修约规则也应该可用。输入和输出的估计值,应修约到与它们不确定度的位数一致。
    3,在B类评定时,一般情况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是最大允许误差x和一个是最大允许误差±x,一定要搞清楚x要不要除2.
    再加一条解释。有人问我,我评定测量称量质量带来的不确定度时说过天平要用矩形分布,为什么是矩形分布?不是三角分布,不是其他一些分布?
    我认为这本身就属于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所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经验判断。
    另外推荐一个帖子,曾经这个帖子复杂的让我非常犹豫写这篇简洁版。后来一想,我这个给初学者看应该还凑合,就硬着头皮写了。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6953757
0
    +关注 私聊
  • 承之

    第2楼2018/10/09

    应助达人

    谢谢分享!推荐的帖子不能点链接

0
    +关注 私聊
  • wccd

    第3楼2018/10/11

    应助达人

    关于不确定度,一直是实验室探讨的热门话题。

0
    +关注 私聊
  • 石头雨

    第4楼2018/10/11

    应助达人

    关于抽样的不确定度一直想知道怎么分析,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培训机构。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5楼2018/10/11

    应助达人

    我们也一直在找如何做,现在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也不知道对不对,合不合适

    石头雨(baby073125) 发表:关于抽样的不确定度一直想知道怎么分析,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培训机构。

0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6楼2018/10/12

      楼主的原创给人以启发,谢谢楼主分享。我斗胆提点小小的建议:
      JJF1059.1-2012已经将“数学模型”更改为“测量模型”,建议楼主原创也加以更改。因为不确定度是“评定”不是“计算”,也就是说是人们根据可靠的信息,按规定的方法,进行的主观估计,带有“主观性”,而不是严谨和客观的“计算”,叫“数学模型”不合适。以前称之为“数学模型”的东西,实际上只是用数学的方式描述测量过程,类似于一种逻辑推理过程的表述,并非严谨的数学计算,因此还是叫“测量模型”比较合适。
      楼主在讲B类评定时,讲到一定要注意最大允许误差x还是最大允许误差?x,这决定了不确定的评估中要不要除以2。这个提示太重要了,我建议引入“控制限”的概念。控制限指的是参数允许变化的上、下两个极限值之差,即允许变化的区间全宽,用符号T表示。最大允许误差x,是指一个允许极限值是x,另一个极限值为0,所以T=x。而最大允许误差?x,T=( x)-(-x)=2x。只要记住标准不确定度是个“半宽”概念,T是个全宽概念,因此必须用T/2再除以包含因子k就可以了。哪怕参数的允差下极限 a,上极限 b,也要先确定控制限T=b-a后,再用T/2除以k评估。
      另外,我认为楼主的原创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抽样过程的不确定度评估,很值得一读。

0
    +关注 私聊
  • zal

    第7楼2018/11/05

    应助达人

    楼主提出对抽样和制样过程不确定度的评定有具体的标准吗,这块好像是个空缺

0
    +关注 私聊
  • 单眼皮

    第8楼2019/04/15

    老师,用仪器直接读数出结果的,是不是不用做不确定度?
    一种情况是直接从仪器上读数出结果,
    另一种是直接从仪器上读数出结果,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出来。
    请教了~

    检测老菜鸟(v3295053) 发表:我们也一直在找如何做,现在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也不知道对不对,合不合适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9楼2019/04/15

    应助达人

    直读的我们没有做,没有必要去做。

    单眼皮(Insm_6f5f70ef) 发表: 老师,用仪器直接读数出结果的,是不是不用做不确定度?
    一种情况是直接从仪器上读数出结果,
    另一种是直接从仪器上读数出结果,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出来。
    请教了~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