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主产物和杂质吸收差距大,怎么选择波长

  • 分析小白125
    2023/02/16
  • 私聊

液相色谱(LC)

  • 产物和杂质最大吸收差异大,应该以哪个波长结果为准?
    +关注 私聊
  • 歌名

    第1楼2023/02/16

    应助达人

    那估计是你看药典不多哈,很多药典收录的方法里面主成分和杂质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最大系数波长差异大且两个都想关注的话可以考虑分开两个方法做

0
    +关注 私聊
  • 分析小白125

    第2楼2023/02/16

    因为现在做的基本上都是化工品,一般就看纯度,分开两个方法是什么意思?单做含量吗?

    歌名(Ins_eedcdc41) 发表:那估计是你看药典不多哈,很多药典收录的方法里面主成分和杂质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最大系数波长差异大且两个都想关注的话可以考虑分开两个方法做

0
    +关注 私聊
  • hujiangtao

    第3楼2023/02/21

    应助达人

    分离效果好的话看纯度

0
    +关注 私聊
  • 安平

    第4楼2023/02/22

    应助达人

    杂质含量可能有多高?

    楼主具体采用了哪种定量方式?

    如果是外标,不需要考虑杂质的吸收波长。

    如果是归一法,可以采用校正归一的方法,不同组分有不同的校正因子。

0
    +关注 私聊
  • 分析小白125

    第5楼2023/02/27

    其实也不能说是杂质,就是一条路线,01,02,03几个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差异挺大的,如果做到03这一步需要中控02,校正因子计算出来只有零点几,而且用的还是面积归一化法,是要直接用纯度乘以校正因子吗

    安平(byron1111) 发表:杂质含量可能有多高?

    楼主具体采用了哪种定量方式?

    如果是外标,不需要考虑杂质的吸收波长。

    如果是归一法,可以采用校正归一的方法,不同组分有不同的校正因子。

0
0
    +关注 私聊
  • ~独一无二~

    第7楼2023/02/27

    如果主产物和杂质都要出峰,可以在检测器设置切换不同波长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