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云
第3楼2024/07/07
从实验室能力来看可以通过分析玻璃仪器在试验中引起的不确定度大小来定,以平时的经验来看一般像容量瓶、烧杯等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影响的不确定度较小的话可以不用校准,
容量瓶、烧杯等的不确定度大小怎么获得?首先,应该确保投入使用的玻璃容器所标示的容量的准确性。如果不校准,怎么能保证容器的准确性呢?
所谓的验收也就是外观确认,只能首次证明“合格”与否,不能对量具的测量准确性做出准确判断。
个人认为,验收不仅仅是外观确认。验收至少应保证新购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在入库之前是合格的。《检定/校准证书》就是评判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证明材料之一。
而校准则是一个定期进行的活动,并且该校准活动一般实验室的能力是不具备的,所以还得请有就校准资质的单位来代替。
不具备校准能力,不能成为不需要校准的理由。
针对设备校准问题如果实验室不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话,其实还有一个这种的办法,就是用于测量的玻璃仪器统一校准,而对于不担负测量功能,只作为存储用的玻璃仪器则可以不用校准。也就是说实验室可以只校准一部分玻璃仪器,校准玻璃仪器用于溶液测量,而不校准的玻璃仪器则用作盛装溶液用。这样的话实验室就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了。毕竟玻璃仪器的成本价还不如校准的花费来。
这种情况应该将不作为测量设备用的计量器具,与作为测量设备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严格区分。前者应张贴“非测量设备”标识,与后者严格隔离存放,以防误用。如果量大,委外计量的成本压力巨大,可以考虑建标进行内部校准。
对于核查的方法可以利用设备对比的方式,通过用校准过的玻璃仪器称量规定体积的溶液倒入被测玻璃仪器中看被测玻璃仪器的容量是否与校准过的玻璃仪器容量一致。
这种等精度比对是不具有溯源性的,不能取代周期检定与校准,也不被外审专家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