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市场

仪器信息网深度市场专题为您整合深度市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深度市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深度市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深度市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深度市场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深度市场相关的资讯

  • 体外诊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四)——各细分市场容量与增速
    分子诊断作为近几年的追捧热点快速发展,未来应用空间充满想象  新技术的出现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目前依然以临床应用为主。2014年中国市场容量约19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是IVD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11-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市场对于分子诊断的关注度,已远超临床应用现状,尤其是肿瘤早期筛查,个性化诊断等领域。我们认为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产品,依然是近几年分子诊断的主题,但不可否认分子诊断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相关标的有:凯普生物,HPV龙头,是分子诊断目前应用最广的领域,期待未来其他产品线的不断补充。  分子诊断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临床应用尚有局限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与疾病相关的结构蛋白质、酶、抗原抗体和各种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的检测。根据其检测技术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核酸杂交、PCR扩增、基因芯片、基因测序、质谱等。目前分子诊断已经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血筛、 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遗传病、产前诊断、组织分型等领域。  核酸杂交: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分子,可以通过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等,形成稳定的双链区,通过核素或者荧光来检测靶序列,由于核素污染,越来越多采用荧光标记,称为荧光原位杂交(FISH)。  PCR扩增:PCR是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昔三磷酸(dNTP)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发生酶促聚合反应,进行体外扩增,得到所需目的DNA,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或者荧光定量的方式来定性或者定量靶基因。这是分子诊断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基因芯片:一种杂交测序方法,在一块固相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带荧光标记的靶核苷酸的探针,当样本中有与基因芯片上核酸探针互补的核酸时,即发生配对,通过检测荧光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  基因测序:根据其原理平台,分为一代、二代和三代测序,其各自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为二代测序,全球被Illumina和Life tech(后被Thermofisher收购)垄断(罗氏的焦磷酸测序仪454在2013年退出市场),市面上基本没有国产仪器。三代测序由于测序准确度的问题还未广泛推广使用,多在研究阶段,但由于其无需PCR,避免了在分子扩增过程中由于扩增偏好性产生的错误,且成本低,通量高,真正做到了单分子测序,如能解决准确性和自动化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应用平台是PCR技术,PCR仪器被外资垄断,由于开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因此鲜有国内厂家开发仪器,国产厂家产品多为PCR试剂。国内分子诊断临床应用最广的是传染病,占整个分子诊断超过50%的份额。产前筛查是另外一块重要的市场,约占整个分子诊断市场的20%,伴随二胎政策放开,产筛未来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分子诊断中空间最大的是肿瘤早筛,但是目前在临床的应用处于早期,与肿瘤早筛相关的标志物成百上千,特异性是制约该应用的最大因素。  分子诊断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血筛等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分子诊断的认知和需求会越来越多,医疗卫生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诊疗,而延伸到预防性医学。分子诊断在近几年也成为体各投资公司追捧的投资热点。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分子诊断在个体化精准治疗甚至大消费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分子诊断作为一个重要的诊断分支平台,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其市场和产品的特殊性,在临床的应用相对比较受限。其特点如下:  1.分子诊断仪器平台集技术与资金为一体,由于其技术和监管门槛都相对较高,并且受到进口企业的专利限制,因此国内大多分子诊断厂家都是以试剂为主要产品,同时兼并部分服务,仪器市场主要还是被进口厂家垄断。  2.分子诊断操作要求高,现有实验室认证要求高,对普及有制约,很多医院因为没有足够的房间满足实验室认证的要求,而不能开展,随着医院的发展能达要求的实验室增加。  3.由于中国临床医生的知识结构,对分子诊断之类基础医学较强的项目接受度较慢,需要公司配合实验室进行主动的教育,这是目前国内欠缺的部分。  分子诊断市场容量  2014年中国市场容量约19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是IVD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11-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分子国内客户多为三级医院及部分大型二甲医院检验科或病理科、独立医学实验室,血站,疾控中心等。    分子诊断竞争格局  国内分子诊断处于起步期,各国产厂家的销售额都不大,2014年销售额上亿的厂家较少,主要的分子诊断厂家多集中在HPV筛查和分型领域,其中达安基因、凯普、亚能(被复星收购),安必平,相对市场份额较大,销售额在1亿以上。  分子诊断的发展易受监管制度的制约,在摸索中逐步发展  分子诊断市场的监管力度远高于其他细分市场,大部分产品属于三类产品,各细分领域的增长空间受政策影响较大,比如2010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血站的核酸筛查试点及推广工作,国家药监局基因诊断叫停等政策等,但整体趋势是监管保守,逐步放开,国家持积极推动态度。因此分子诊断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由于其产品成熟,渠道完善,具有技术和数据储备,将会是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分子诊断主板上市标的公司销售额过亿的只有达安基因,复星诊断,另外新三板的上市公司,潮州凯普和广州安必平值得关注,尤其是凯普(已主板转板中),是HPV细分领域的龙头。  分子诊断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但要警惕精准诊疗的泡沫  分子诊断作为一项前沿的技术,对医学诊断有很大贡献。对于一些窗口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DNA检测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HIV的检测。目前分子诊断在中国的主要应用是传染病的检测,比如HPV,HBV,HCV,HIV等。分子诊断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也相对成熟,如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胎儿外周血游离DNA检测已逐渐替代羊水穿刺技术。  未来分子诊断在医学领域最大的市场是肿瘤早期筛查,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还相对不成熟,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参考,如果成本降低,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以满足要求,肿瘤早筛的市场将超百亿。除此以外,遗传病个体化诊断、疾病预测应用、大众消费基因服务等市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打开,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分子、基因这些词与人民大众的生活会息息相关。  分子诊断市场小结:分子诊断常常被捆绑于精准诊疗,但是目前无论是产品性能、收费标准、政策支持、海量数据分析等都还无法支持真正意义的精准诊疗,仍然处于概念大于市场的阶段。能广泛应用与临床的产品需要具备如下特点:1.临床意义清晰 2.操作自动化,傻瓜化 3.成本可被接受。对于目前国内的公司,PCR试剂盒依然是分子诊断这块蛋糕最实际的应用产品,而大消费,大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追前沿,又接地气,清醒分析在分子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才能准确判断该技术真正的临床价值。  POCT市场良莠不齐,亟待规范化和标准化  市场份额分散,行业增速快,新技术层出不穷。2014年POCT市场容量48亿,2011-2015年POCT复合增长率在15-20% 之间。POCT市场尚未成熟,各厂家市场份额较小,整体处于量多质劣的阶段。由于检测平台方法差异较大,同一检测项目有多种方法,参考范围难以界定,测量结果准确度难以保证,行业也无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将会较长时间保持混沌分散的现状。参考POCT国际巨头Alere的发展史,行业内的并购整合是最高效的发展业务的方式。相关标的有:基蛋生物:心标物已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产品口碑和性能都得到市场认可,目前重点关注POCT质量控制,有望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POCT不是产品或项目的分类,而是检验的分类  POCT是Point-of-Care Testing,中文一般译成“床边检测”。NACB( NationalAcademy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对POCT的定义是——在接近病人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实验室学科训练的专业临床人员(professional)或者病人(self)进行的临床检验,是在传统、核心或中心实验室以外进行的一切检验   理论上,POCT只是一种检测平台,目前所有的IVD项目都可以实现POCT检测,但比较常见的有血糖、血气、血凝、传染病(病毒和细菌)、肝功能、肾功能、心脏标记物、肿瘤标记物等   POCT产品种类繁多,可有不同的分类的方法。  1. 根据原理和平台可分为如下几个平台:  干化学:单层试纸、多层涂膜。  免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渗滤,荧光+免疫层析,免疫比浊。  电化学:电流法、电位法、电阻法、酶电极。  化学发光:小型化化学发光。  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新技术:微流控、生物芯片等。  2. 根据检测的项目可以分为:  临床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离子)、临床免疫(心脏标记物、药物检测)、血液(血球、血凝)、微生物(传染病、分子诊断)等,基本和中心实验室(core-lab)的分类一致   3. 根据如有无仪器(或定性/定量):分为试剂条(无仪器)和仪器/试剂条配套,前者多为定性、后者多为定量   4. 根据应用场景分为专业市场和家用市场(OTC):家用市场主要包括血糖,血压,妊娠等产品。专业市场主要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科室,急诊,ICU,手术室等使用的各类产品。除此之外,POCT还可以应用于救灾,军事,医疗服务站,现场监督执法,食品安全控制,移动医疗等场景,其形式比起大型诊断设备更加灵活多样。  POCT作为一种补充诊断的方式具有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与大型检验设备的主要异同如下所示:  POCT作为一个相对门槛较低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同时由于POCT市场难以对其质量进行规范化,无相关行业标准,所以中国市场普遍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的量多质劣的局面。POCT市场主要有如下特点:  1.市场集中度低:POCT在整个IVD细分市场中除生化试剂外最易切入的市场,国内厂家规模普遍偏小,相对而言市场份额较大的厂家大多都有其特色产品,是该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比如特种蛋白的深圳国赛,心肌标志物的南京基蛋等。  2.行业无统一标准:欧美成熟市场对POCT有明确的监管法令、临床上也有明确的使用规范,但中国医疗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目前对POCT产品还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生化、免疫、血球都有相应的溯源体系,可以溯源至国际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中国每年都会由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室间质评活动,来保证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准确和互认。POCT由于种类繁多,方法差异较大,因此暂无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其结果难以保证准确。  3.国内检验科对POCT态度不一:中国医疗资源匮乏,公立大医院处于强势地位,POCT的作用同欧美医疗发达地区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不同级别的医院对POCT的态度不同:  1)二甲以上主流医疗机构,资金雄厚,检验科设备多为进口品牌,常规检测为主,不需要POCT。临床科室使用POCT,就会减少检验科的收入,冲击检验科的利益,因此限制了POCT的广泛使用。对于临床科室来说定量/半定量的POCT产品临床意义大,而且用量很大。如能采取更合理的利益分成方式,比如由检验科集中管理仪器,临床科室外借,可能会推动POCT的发展。  2)二甲以下的基层医院,检验科样本量少,技术水平相对低,大型设备的实用性差。因此检验科通常使用POCT产品顶替传统检验方法来做诊断。由于检测量小,产品分散,这块市场相对不受国际厂家和国内一流公司重视。  POCT市场容量  2014年中国POCT市场(不含血糖)约48亿人民币,市场主要集中在心肌、感染、特种蛋白、妊娠等领域。其中炎症、心脏标记物、血气、糖化血红蛋白、电解质的检测主要是定量检测,传染病、毒品、妊娠等主要是定性检测。  POCT竞争格局:竞争厂家众多,规模较小,市场分散程度高  国内有规模的POCT厂家不多,市场集中度很低。最主要的细分领域是血气、电解质,炎症,心标,传染病,糖化血红蛋白,合计约占整个POCT市场90%的份额。  这5个主要的细分领域中,技术平台、销售渠道、市场格局、经营状况都差异较大。血气电解质的检测主要用在各种紧急状态,临床风险极高,对产品要求极高,被进口产品垄断,基于电化学平台,和其他产品不同。  炎症和心脏标志物比较类似,通常以定量半定量方法检测,临床上也有技术成熟的国产产品在使用。传染病主要是定性检测,国内厂家主导地位,价格低,利润薄。这三类方法学类似,国产厂家都以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  糖化血红蛋白国际主流方法是高效液相法,同其他细分市场技术平台不同。  POCT除了部分细分市场,整体处于发展早期,龙头尚未出现  POCT是高度活跃的IVD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还没有一家独大的局面,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较低,且无核心技术和专利保护,因此造成低水平技术外流严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虽然短期内受中国临床现状和国内公司技术水平的制约,但行业发展和市场前景长期看好。同时POCT也是医疗器械进入家用市场的必经途径,潜力巨大。  国内上市的POCT公司有三诺,鱼跃,万孚,理邦,乐普等厂家,其他有规模的活跃的未上市公司约有20家,如南京基蛋(已IPO披露),武汉明德,深圳瑞莱,深圳国赛,深圳普门,北京热景,石家庄禾柏等。  POCT经历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未来质量控制标准将规范目前百家争鸣的格局  未来POCT的发展将从定性到定量,一些延展性好的技术平台,如免疫荧光、微流控、生物芯片等为将来的发展方向。技术的发展由单一领域向多领域突破。因此技术先进,结果准确并且能够多项目延伸和兼容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临床应用最大的限制是产品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细分领域的龙头,其性能已经过市场考验,能以明星产品为辐射点,渗透其他产品。南京基蛋2014年心肌产品销售额1.5亿,占市场大盘超过20%的份额,具备一定的市场口碑,长期看好。  POCT市场小结:POCT作为临床科室一种重要检测方法,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由于中国利益分配和国产品牌质量的问题,开展不够广泛。整体市场份额较为分散,细分领域龙头规模也较小,由于不同POCT其方法平台差异较大,产业并购将会是快速扩张的高效方法。  体外诊断(IVD)行业投资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涉足大健康领域,市场意识到生老病死相关的行业将成为固若汤金的抗风险行业,不易受到经济景气度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经济低迷,物价通胀也不影响病人看病吃药。作为门槛相对较低的体外诊断行业受到市场的疯狂热捧,企业如过江之鲫涌入体外诊断行业,不断加入的竞争者打乱了市场规则,拉低竞争价格,多数厂家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进行恶性价格战,对于行业发展,以及病人的安全都是极为不利的。  随着监管机构逐步收紧行业法规和政策,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厂家将逐渐退出竞争,给那些真正以产品质量为核心追求的厂家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大量的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并不能见到明显成效,公司的业绩也不会有明显提高,但是内涵式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将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也是未来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通常我们认为技术是被高估了,但长远看来 ,技术总是被低估了的”。  长期看好的细分市场的投资机会:生化、发光、POCT。  1、临床生化:临床生化200生产厂家,随着CFDA加强监管,优秀的国产品牌会加速整合市场份额,保持超越大盘的增速。相关上市公司:迈克生物、西陇科学。  2、化学发光:作为容量增速双高的细分市场,国产替代刚刚拉开帷幕。装机量是保证封闭系统增速的前提条件,明星套餐是进入终端的敲门砖和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相关上市公司:郑州安图、迈克生物、新产业。  3、POCT: POCT市场作为大型中心实验室检测的有效补充,其发展尚不成熟,行业无标准,持续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相关上市公司:理邦仪器,万孚生物,乐普医疗。  风险提示  行业整合进度低于预期 行业短期估值过高。(全文完)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一)——国家政策偏好与国产品牌  体外诊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二)——2015年体外诊断全球588亿美金  体外诊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三)——各细分市场容量与增速
  • 我国NMR市场还需要深度挖掘——访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侃博士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超导核磁共振(NMR)波谱仪是既传统又现代的高端分析仪器,波谱技术在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药物研发及生产、材料科学以及食品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超导NMR谱仪都是由国外厂家生产,直到最近几年,市场上才出现了由国内厂家生产的超导NMR谱仪。那么,我国在波谱仪器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中国NMR谱仪市场发展态势如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侃博士来分享一下国产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发展现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3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d9e408f-7444-47bb-85cd-d25e07d15533.jpg" title=" 宋侃.png" alt=" 宋侃.png" width=" 300" height=" 33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宋侃博士 /strong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单位波谱仪器的定位及发展历史?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独具优势的技术? /strong /p p    strong 宋侃: /strong 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牛津)是我国唯一一家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整机产品研制、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也是目前全球三家能够提供超导NMR谱仪整机的厂商之一。公司起源于原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现为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叶朝晖院士团队承担的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的“300 MHz-5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研制”课题,以及“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工程化开发”等国家级课题。这两项课题的实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场核磁共振谱仪研发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了核磁共振仪器研发平台,完善了产品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的质控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技术文件、工艺文件、质量文件、管理文件和工业化产品。 /p p   2013年,“武汉中科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超导核磁共振谱仪的深入开发、生产和销售,在谱仪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谱仪关键部件和系统软件。公司于2013年起即开始销售自主研发的谱仪控制台,对用户的老旧谱仪进行升级改造,并于2016年开始成功定型生产300-600 MHz核磁共振谱仪控制系统Quantum-Ⅰ,并建立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研发技术平台。为了实现核磁共振谱仪的完整配套,公司从2014年起即与英国牛津仪器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引进9.4 T和14.1 T带主动屏蔽、高均匀性的NMR超导磁体技术和全套产线设备,并于2017年在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建成了国内首条核磁共振波谱仪超导磁体生产线,开始自主生产超导磁体,具备了大型超导磁体研发、制造和测试的良好条件。2016年,公司在瑞士苏黎世投资成立了子公司Q.OneTec AG,专注于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探头的研发,并于2018年开始给用户交付手动调谐探头和全自动宽带调谐探头。至此,公司完成了核磁共振谱仪整机三大部件——控制台、超导磁体和探头的整合,实现了系统的完整配套,打破了国外仪器厂商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p p   2019年,公司对产品进行全面升级,推出了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小型化、高中频(IF& gt 875 MHz)设计的Quantum-Ⅰ sup Plus /sup 高性能谱仪控制系统。同时,全新的核磁谱仪配套控制采样及处理软件SpinStudioJ也开始发布给用户使用。配合全自动宽带调谐探头,我们还开发了高通量自动进样器、带矢量网络分析功能的宽带射频前置放大器、10-400MHz全频段宽带功率放大器、全自动化核磁共振实验控制功能等,实现谱仪更少地人机交互和复杂操作,为谱仪智能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们的产品逐步站稳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p p   目前,中科牛津在美国、俄罗斯及西欧均有代理商,还有其他地区的代理商都在洽谈中,这为我们的产品实现国际化销售提供了信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1d65e2b6-b613-4d05-ae73-74ece3166d5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908155221.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0908155221.png" width=" 500" height=" 27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中科牛津于2019年推出的Quantum-ⅠPlus 4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从左至后分别为超导磁体系统及24位自动进样器、宽带前置放大器、宽带自动调谐探头、谱仪控制台及SpinStudioJ控制采样软件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波谱仪器应用最具优势的领域?请具体阐述在该领域都取得的成绩,以及该领域在技术、方案、售后等方面有的独特优势? /strong /p p strong   宋侃: /strong 目前,中科牛津自主研制的高场核磁共振波谱仪具备自动化、智能化、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实验分析测试水平,已累计实现国内销售装机80多台,为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科研院所的重大科研需求以及工业界的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需求。 /p p   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新加坡代谢表型中心主任王玉兰教授和中科牛津在代谢组学领域合作多年,早于2014年就在中科牛津波谱仪上针对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展开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2014, 31: 350-363),为国产谱仪检验生物代谢复杂实验功能、对比进口仪器性能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p p   南开大学化学院2018年安装一台中科牛津400 MHz谱仪,用于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近期,天津中医药大学王跃飞课题组与南开大学郭东升课题组合作,通过合成一系列大环化合物,最后筛选出胍基修饰的杯芳烃作为氧化三甲胺的人工受体,借助指示剂置换检测(indicator displacement assay, IDA) 策略,实现了对肠道菌群重要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的荧光检测。中科牛津的谱仪为筛选能与TMAO结合的杯芳烃分子提供了重要科学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于Theranostics,2019, 9(16): 4624-4632。 /p p   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真实性鉴别等领域。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钟其顶教授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基于定量核磁共振技术相关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我们参与了其组织的食品中某物质含量测定的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结果显示国产谱仪所得结果与其它谱仪相当,能够满足其定量测定需求。 /p p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重视原始创新和平台建设,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作为重要的分析检测手段,在创新药物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仅以江浙沪地区为例,从2016年开始,采购并使用中科牛津仪器从事药物研究的企业及机构已达十多家,并且每年以20%-30%销售业务增长。这得益于国产仪器性能和稳定性的提升以及性价比的优势。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型规模的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公司在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开放了核磁共振仪器的共享平台、提供专业的分析测试服务,为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药企铺路“最后一公里”,更快地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向试生产转化。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建立和发展与药物研发过程密切相关的实验技术方法和自动化实验技术,以及满足监管规范的软件模块等等,使我们的产品更加适用于药物研发过程。 /p p   除了化学药,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也蓬勃发展。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去年我国已有4个单抗类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据报道,目前中国大陆有近两百家企业在生物类似药上布局,在研的生物类似药也有近400个,位居全球第一。生物类似药的高级结构比对分析是生物医药企业质控和药监部门监管环节的必备节目,而核磁共振技术是唯一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生物药高级结构比对分析技术。国外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国内相关研究却极少。目前已有国外厂商拥有相关的NMR分析软件。我们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争取尽快在国产谱仪上配套相关的软件,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分析工具。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strong /p p strong   宋侃: /strong 中科牛津从谱仪的研发、生产到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谱仪技术和核磁应用的高水平人才,对整机系统及关键部件有深入理解,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包括:常规仪器售后维修、探头维修维护保养、谱仪升级改造、谱仪搬迁以及样品检测等全方位的服务。除此之外,我们的应用支持还定期为用户组织核磁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训,帮助非专业领域的实验人员或管理人员更快熟悉仪器并熟练操作。 /p p   不同于传统(国外)仪器厂商售后服务模式,中科牛津采用7× 24小时服务专线、网络远程在线预诊断、微信派单工程师、上门维修服务等步骤,尽快帮助用户解决售后问题。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分析目前全球及中国的波谱仪器市场发展态势有何不同?目前中国波谱行业普遍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strong /p p strong   宋侃: /strong 纵观高场NMR国际市场,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只能用于实验室研究的分析仪器, 包括材料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占NMR市场份额约43%)必将推动NMR谱仪市场的扩大,特别是在工业4.0的驱动下,高性能谱仪必将成为最有价值的分析解决方案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手段。 /p p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谱仪的主要用户仍是高校和研究所,仪器多数来自于政府采购。亚洲最大的市场是日本,我国市场规模和客户群体还需要深度挖掘和发展,这与我国现阶段工业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必然联系。一方面,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入少、系统平台建设严重不足,由于磁共振谱仪长期依赖进口、高昂的售价和维护(升级)成本是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用于定制满足用户样本比对分析的高级功能和大样品量的自动化测试需求,仪器售价还会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功能还是稳定性上,我们都需要正视国产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口仪器更放心”——先入为主的标签还需要通过自身不断提升仪器核心竞争力来打破。 /p p   当然,我们非常感谢一些科研院所和工业界的核磁老用户对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他们勇敢地购买国产仪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仪器也不差,而且售后维修更方便。于是,也帮我们不断推荐,慢慢口碑就有了。现在国内用户开始逐渐知道我们公司,了解了国产的高场核磁共振谱仪,使我们的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随着我们的仪器逐步升级换代,性能逐步改善和提高,我相信国产谱仪一定能够赢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市场。 /p p br/ /p
  • 深度研究!2025年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展望
    石墨烯是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3个近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理想的单层石墨烯片是由一层密集的碳六元环构成的,没有任何结构缺陷,厚度约为0.35nm,是目前为止最薄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石墨烯是目前自然界最薄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目前石墨烯可量产的制备方法主要为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其中氧化还原法的原材料为石墨,CVD法的原材料为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目前的趋势是生产缺陷极小的高品质石墨烯。因此,CVD法在大多数应用中使用频率更高。石墨烯应用领域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复合性能,虽然目前其下游应用还没有实现产业化,但是其潜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这些潜在应用领域中,应重点关注复合材料、过滤器、储能、晶体管、传感器、柔性透明电极等。表1 石墨烯潜在应用领域潜在应用领域具体应用医学组织工程、造影剂、生物医学传感器、药物输送、生物样品的过滤、DNA测序等电子晶体管、电极、量子点、自旋电子学、光电子学、光探测器、热管理、电子应用、填充的导电聚合物储能电池阳极、超级电容器、储氢电池过滤水蒸馏、分子过滤、乙醇蒸馏、生物燃料净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纳米电子机械系统、气敏传感器、分子结合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隐形眼镜、磁传感器其他领域建筑材料、润滑、电波吸收、声音传感器、冷却剂添加剂石墨烯的特性组合使其应用广泛。但需要注意,这些应用通常都需要石墨烯的导电性或机械性能。这就导致石墨烯在每个应用领域都存在竞争材料,且与之相比,石墨烯的性能表现各异。◆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交通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大部分应用都需要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以碳复合材料替代金属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政府大力推动汽车能效提高也部分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而在轻量化材料的替代过程中,石墨烯将发挥重要作用。石墨烯的性能远超这些应用领域的需求。石墨烯是截至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物质,与单壁碳纳米管相当;韧性是碳纤维的20倍;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而且,自下而上的合成可使石墨长在铜或镍的泡沫上。利用催化金属进行蚀刻,可以产生多孔的轻质石墨烯泡沫。石墨烯在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领域应用具有2方面优点:一是多层石墨烯氧化物,可作为3D打印材料;二是可以在催化金属泡沫上合成3D石墨烯或石墨烯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g/cm ,是现有最轻的材料。但与其他材料对比,石墨烯作为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也存在成本高的限制。纤维、纳米线和碳纳米管更容易制成性能高且成本更低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带性能更为优异,但目前难以制备且价格昂贵。◆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搭配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与碳纳米管相比,石墨烯同样是一种理想的生物传感材料,它拥有碳纳米管的廉价、环境友好、生物兼容性以及活性基团均匀分布等优点,同时,由于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等官能团,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这是碳纳米管所不具备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石墨烯和金属薄膜传感器。由于石墨烯可使生物分子紧密结合,从而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石墨烯结合得越紧密,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效应越小。与其他材料相比,石墨烯可与现有材料相媲美或优于现有材料,但可能还不及其他无机二维材料。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线官能化的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二维材料,如二硫化钼,也都具有直接功能性,敏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材料和介质。◆过滤器很多行业都需要过滤,包括化学品分离、生物样品提纯、海水净化等。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阻隔性、可调节纳米孔和可控层间距等性能,因此其在过滤器领域应用十分突出。石墨烯进行过滤有2种方法:一是利用石墨烯薄膜的孔隙过滤。由于水净化等过滤时会带来较高压力,过滤介质需具有较大的强度,而合成石墨烯通常缺陷较少,可视为绝佳过滤介质。石墨烯生产工艺的创新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可调节孔隙利于过滤,这是因为只有小于孔隙的物质才可以过滤出去。通过控制氧化性介质添加时间,可进一步控制石墨烯孔隙的大小。二是将薄膜边缘朝上,这样物质就可以穿过石墨烯之间的层间距。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海水淡化,因为石墨烯的层间距小于海水中的水合离子,可利用多层石墨烯氧化物来进行过滤。与其他材料相比,石墨烯存在不足:石墨烯与沸石的孔隙大小类似,而沸石已经应用于渗透蒸发脱盐,并且最新的研究证明沸石也可通过反渗透进行海水淡化。此外,沸石的孔隙率比石墨烯可控性更高。◆DNA测序石墨烯在DNA测序领域的应用看起来很有前景,但这一市场尚不成熟,现在与其他竞争材料对比还为时过早。石墨烯DNA测序的原理是将基于石墨烯的电子传感器与纳米孔结合使用。让单个DNA分子穿过石墨烯电子传感器,就像一串珠子穿过细小的铁丝网,从而实现实时、高通量的单分子测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DNA测序方法,每种方法在成本、测序时间和准确性方面都各有利弊。相比其他几种方法,石墨烯纳米孔的缺点是吞吐量低,单层测序也不准确,而使用多层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精度。使用石墨烯进行DNA测序的优点在于可以长时间读取,而不需要将长链DNA分解成小片段。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且便携性高。目前DNA测序方法较多,很难确定哪一个将支配市场。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成本和准确性将是最大的驱动力。由于石墨烯传感器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因此随着DNA测序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展开,石墨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透明电极透明电极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其市场规模超十亿美元。但由于铟的稀缺性,其价格一直上涨,这一行业一直在寻求可替代铟锡氧化物的材料。此外,随着人们对柔性电子技术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对于刚性易碎的铟锡氧化物,新型透明电极更为追求柔性。而单层石墨烯的透明性和导电性,使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相对广泛。石墨烯的厚度和透明度相关。如果在90%透明度时柔性能够达到15Ω/m ,这就基本可适用于所有应用。单层石墨烯可实现这种薄层电阻,而大面积石墨烯,就没有额外的结电阻。由于竞争技术的出现和铟产量的增加,石墨烯在透明电极的应用有限。但石墨烯可用于柔性电子产品,它的表现优于其他纳米技术。随着人们对铟锡氧化物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替代品已经被开发和商业化。石墨烯和铟锡氧化物的主要竞争材料是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和金属网。目前已研究改进提高透明度和结电阻的技术。在过去的10年里,其他材料已实现产业化发展,石墨烯与其相比目前表现不佳。例如,C3 Nano Inc.公司能够实现30Ω/m ,90%的透明度,不足0.6%的模糊度;Rolith, Inc.公司的亚微米金属网能够达到5Ω/m ,96%的透明度,2%的模糊度;而我国无锡石墨烯企业能够实现150Ω/m ,84%的透明度,不足1%的模糊度。石墨烯薄膜可能会减少由于均匀性造成的模糊。石墨烯纳米带性能优于其他材料,其结电阻会降低。石墨烯和纳米技术结合发展比较有前景,这是因为石墨烯可进一步提高结电阻和提高导热系数。◆储能储能可广泛应用于包括便携式电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等领域。由于环保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用于长期放电、快速放电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需要具有大表面积的材料来积聚和存储电荷。电池的电极也需要高导电性。人们已经开始研究石墨烯在电池和静电双层电容器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中最好使用高品质石墨烯,如三维石墨烯,即石墨烯泡沫和气凝胶。高比表面积能够允许更大的能量容量;微米级孔隙允许电解液快速通过材料。石墨烯,特别是石墨烯泡沫,比现有标准电池优势更为明显。随着人们对储能应用兴趣的提升,石墨烯电极有望广泛应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在储能领域应用的竞争者是活性炭和石墨。活性炭是一种性价比高、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纳米级孔隙的材料,这使它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由于活性炭目前已用于高端电池,石墨烯电极的性能必须非常优异,才能成为新的储能标准。与石墨烯相比,活性炭的主要缺点是孔隙之间的有限连通性,从而限制了电子输运。由于现有活性炭生产方法的限制,基本不可能实现孔隙互联互通的可控性。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将碳源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碳源,活性炭的性能可显著改善。而利用三维石墨烯改善了石墨烯电极的性能。表面积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可以储存的能量总量。◆晶体管晶体管是电子学的基础,其研发趋势是更小巧、更有效的晶体管。以石墨烯为开关材料的晶体管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晶体管控制着电子的流动,电子拥有向上的或向下的自旋量子力学性能。石墨烯的高流动性使其具有潜在的场效应。此外,石墨烯能够保持电子在微米层面的自旋能力。石墨烯是不理想的自旋电子主动元件,它具有低自旋轨道耦合性。用石墨烯来操纵电子自旋是不可能的。掺杂石墨烯在自旋—轨道耦合方面有所改进,也就是说,以石墨烯作为自旋晶体管的开关材料仍需进一步创新。由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等竞争材料具有较高性能,石墨烯作为高性能晶体管和自旋电子学活性元素的应用有限,但作为复合强化材料还是很有前途的。石墨烯本质上不是半导体。竞争对手包括各种半导体,从砷化镓等半导体,到二硫化钼等2D半导体。在这一应用石墨烯的主要缺点是,它是一种零带隙的金属。在没有带隙的情况下,石墨烯的关断电流相对较高。引入带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2种方法可以实现:掺杂和量子尺寸效应。掺杂的稳定性和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效应都会产生影响。而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半导体二维材料,在作为活性元素的性能方面是优于石墨烯的。而石墨烯在自旋电子学的距离内保持电子自旋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鉴于这种稀有性,石墨烯很可能实现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由于石墨烯不是自旋电子学理想的活性元素,因此需积极研究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等复合材料,从而生产自旋电子器件,控制电子自旋。石墨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根据全球新材料研发的历史可以看出,新材料实现商业化成功的途径有2种,一是获得实时利益,二是经过多年研究寻找利基应用,最终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但一种新材料最终会被另一种新材料所取代。石墨烯与这些新材料的不同在于,其应用领域发展快速,而这种快速的增长也会导致更多企业进入市场。石墨烯商业化过程将远快于其他新材料。石墨烯最初的商业产品是对现有产品的迭代改进,如加强头盔和增强现有产品的涂层。这种方法不需要在实验室中找到有利于市场的突破性特性。然而,石墨烯要实现在其他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则需要其性能优于其他竞争材料。据预测,从长期来看,一旦实验室级性能石墨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生产,这些领域的应用将会带来更大规模的石墨烯生产和应用。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潜在开创性应用的新型石墨烯目前正实现商业化生产。由于现有生产制备技术的创新,大规模商业化将在未来10年内发生。1. 高品质石墨烯成本过高高品质石墨烯,特别是应用定制石墨烯,供给量低,价格昂贵,将限制石墨烯在短期内的发展。此外,新型石墨烯的批量化生产还需进一步创新,如三维石墨烯、纳米纤维、石墨烯泡沫等。新型石墨烯可用于更多的应用领域,它们的生产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2. 应用市场过多缺乏聚焦石墨烯的应用领域过多,缺乏聚焦,导致石墨烯发展可能性多种多样,这将限制石墨烯产业的增长率。由于存在不同种类的石墨烯,而每种石墨烯的最理想应用并没有完全研究透,因此探索其所有的应用领域变得至关重要。用于不同应用的石墨烯研发方向多种多样,目前的研究并未聚焦到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上。另外,对于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石墨烯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研发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更长的研发周期。3. 制备和处理工艺的限制为实现产业化,需要利用石墨烯的独特性质,但只有单层无瑕疵石墨烯才具有石墨烯的独特特性。因此,实现高品质石墨烯的生产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实现商业化生产。石墨烯各层之间相互吸引,这使得制备石墨烯非常困难,剥离的石墨烯通常都有几层,而不是单层。与碳纳米管类似,要完全剥离出高纯度单层石墨烯,则需要超强酸。而利用CVD法制备石墨烯则更难避免多层。采用成核生长法合成石墨烯,将产生多个晶粒,从而存在晶界缺陷。限制沉积到单层膜也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将石墨烯从催化表面转移到所需的衬底上会导致缺陷。因此,需要克服CVD合成石墨烯的这些挑战急需技术创新。4. 来自其他新材料的竞争石墨烯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的性能。但是,由于某些应用只是使用部分性能,因此,每种应用都有较强的竞争技术。对于每种应用来说,都有几种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技术。有些优于石墨烯,或是与石墨烯相媲美。这限制了石墨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现状及预测1. 全球石墨烯市场发展现状●石墨烯市场处于萌芽状态由于石墨烯在十多年前才研发出来,目前石墨烯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主要包括一些生产和供应企业。据最近关于石墨烯的市场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产业呈现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近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高达60.7%。目前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研发类生产企业,而所有经营最终产品的下游应用初创企业几乎没有收入。虽然整个行业的销售有所增长,但个别石墨烯生产公司没有像先前预测的那样做得好。石墨烯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石墨烯生产商大量使用专有技术。一些石墨烯制造商却惨遭淘汰。达勒姆石墨烯科技公司拥有一个专有的自下而上合成方法,盈利400万美元,但4年后倒闭。此外,通用石墨烯公司也盈利870万美元。grafentek公司已经从生产石墨烯转型为生产透明导电氧化物/金属氢化物。●石墨烯生产企业股票表现欠佳尽管市场总体增长,但石墨烯和石墨生产商的股票一直在萎缩。这主要包括几个原因:一是许多关于石墨烯炒作和大型供应企业倒闭的新闻报道增加,人们对石墨烯发展的狂热预期幻灭;二是缺乏商业产品。与其他纳米技术公司一样,由于炒作被搁置,企业尚未实现大范围收购,股票价格从最高估值急剧下降。而一旦石墨烯开始产业化应用,预计石墨烯市场将增长。随着新加入者不断涌现,收购可能成为当前大企业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2. 全球石墨烯细分应用领域市场增长预测预计在未来10年,随着石墨烯应用实现产业化,石墨烯行业将快速增长。石墨烯的应用推动力将从大学实验室转向大型企业。而复合材料、储能、水净化和音频等应用领域将获得最大程度增长。石墨烯产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将是替代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2020年以后,随着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兴起,研发机构对石墨烯的需求将稳定增长,并成为石墨烯产业应用中规模较小的一部分。●轻量化复合强化材料领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复合强化轻量化材料领域将以5%~10.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将实现30亿美元产值,在汽车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将实现产值140亿美元。这一领域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高端轻量化应用市场份额,现有应用市场主要以碳纤维为主,其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市场份额达到73%,在汽车复合材料领域市场份额达到3%。未来石墨烯市场份额的抢占很可能取决于石墨烯气凝胶和交联氧化石墨烯膜的生产。在这2个领域,石墨烯的技术优势远超其他竞争技术。尽管复合材料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但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大幅增长预计需要3~7年;而汽车领域应用的大幅增长则需要5~10年。因此,未来需准确评估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所能带来的收益;严格控制3D石墨烯生产加工,以确保材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随着3D石墨烯或纤维复合材料不断研发,石墨烯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音响设备领域音箱的小型化使得石墨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3D石墨烯可实现更薄、更小、更高效的音频驱动,因此3D石墨烯的可靠生产将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在未来3~5年,随着小型节能部件领域对石墨烯需求的增长,预计石墨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迅速增长。●储能领域未来几年,石墨烯在电池负极市场应用将实现3亿美元产值,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4%;在超级电容器市场应用将实现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石墨烯泡沫或其他微孔三维石墨烯将广泛应用,其性能将超越目前需要替代的能源存储电极材料。未来为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改进现有3D石墨烯的生产,降低成本。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包括再生制动和太阳能输出功率等应用需求的增长,对超级电容器需求的提升,预计石墨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在未来3~5年快速增长。●水净化领域未来几年,石墨烯在水净化领域应用的市场将达到1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海水反渗透脱盐需要低成本、高通量渗透膜,而海水净化占这一领域市场的70%以上。只要全海水淡化系统的产量迅速上升,石墨烯就很有可能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预计石墨烯将在未来3~5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期间需要一个较长的孵化期。随着石墨烯实现规模生产,在2020后将实现快速增长。3. 全球石墨烯市场空间预测到2025年,石墨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017-202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8%(详见图)。这预示着特定领域应用的石墨烯生产将快速增长,在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使用的石墨烯、碳纤维或其他标准材料市场占有率将迅速增加。在后几年中,石墨烯的市场应用采纳率预计会增加,因为产业发展中期推出的初始产品将大大超过竞争对手。而在3D石墨烯实现规模化生产之前,任何意外的延误都会延缓这种快速增长。图 2017-2025年全球石墨烯市场空间预测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展望1. 石墨烯生产趋势展望高质量石墨烯规模化生产的困难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目前的生产趋势:一是努力克服高质量石墨烯批量生产加工的局限性。现有客户大部分都来自于学术或其他研究机构,由于其消费量较低,因此带来了潜在的石墨烯供给过剩。尤其是一些本已盈利数百万美元的石墨烯生产企业纷纷倒闭,这一事实更是印证了人们对此的判断。大部分石墨烯生产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实现多元化生产,进行新应用产品生产,或投资应用企业。二是现有利基石墨烯的生产,如交联氧化石墨烯、3D石墨烯、纳米薄片、纳米带、量子点。所有这些石墨烯都只在研究初期,未来可用于某些应用,而基础石墨烯正逐步产业化。2. 石墨烯应用领域增长点展望由于现在已有大量企业涉足石墨烯生产领域,而且基于新的生产方法,未来还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石墨烯的生产制备还未达到预期的快速增长速度。未来还需要杀手锏级的应用来实现快速增长。●增长点一:更轻更小的储能设备石墨烯在更轻更小储能设备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石墨烯生产、设备集成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池的创新已落后于其他先进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未来将进一步研发应用具有高导电性和多孔电极的大容量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研发新型石墨烯,如3D石墨烯,能够在保持高导电性的同时,实现表面积最大化,目前研发机构正在进行3D石墨烯的潜在规模化商业化研发,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商业化应用;研发新型石墨烯在能源存储设施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高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在替代现有标准方面,这些能源存储设备的新性能将至关重要。●增长点二:复合强化轻量化材料石墨烯在超轻量化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石墨烯生产、设备集成、商业化销售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气凝胶是最轻最强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在现有应用领域替代其他诸如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其应用范围可覆盖从航空材料的轻量化到消费电子的高效播放器等领域。新型石墨烯将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因此,需要石墨烯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随着创新的加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在其他需要更强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展开。

深度市场相关的方案

  • 全自动电动螺纹深度测量解决方案-汽车发动机缸体螺纹孔深度测量
    汽车发动机缸体螺纹孔深度测量是关键检测项目,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将螺纹旋进缸孔,该种方法费时费力,严重制约生产效率的提升。如何实现汽车发动机缸体的螺纹深度测量一直是困扰检测工程师的难题
  • 方便面市场市场及其质构测试
    到2023年,全球方便面市场预计将达到55,553.23万美元。 方便面由于其多功能性和便利性以及对低成本饮食的适应性而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该产品是全球食品行业首批推出的即食食品之一,现已成功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些面条经历了许多创新,这导致在市场上引入适合于当地偏好的多种口味的产品,从而广泛接受该产品。 方便面的出现为消费者的膳食增添了新的内容 面条不仅被儿童(他们是核心目标受众)所消费,而是作为晚餐或加餐,而不是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作为“平凡”之外的饮食选择。虽然它仍然是家庭小吃,但它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工作场所,大学等。 虽然方便面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日常产品,但定期消费方便面的健康问题确实对其需求构成挑战。专注于研发的厂家不仅试图通过引入新口味来保持现有配方的质量,而且还在寻求基于营养价值的改善来进行产品创新。 食品中任何改变都需要对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消费者在引入新的加工方法或成分时不会出现在质构上变差。使用质构分析仪来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通常在面条制造中实施,以监测高标准面条的生产的一致性。 在评估断裂强度,弯曲度,拉伸强度,坚固性和粘性的测试中,SMS公司与法国De Buyer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新的方便面评估解决方案,称为三环切割系统。 三环切割系统(如上图所示)由安装在探头上的三个同心切割环组成,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在质构仪的力臂上。该装置的测试头设计基于同心环的切割原理,在一定大小的装置中提供大幅度的表面积以利进行切割,这使得样品能够在95mm直径的容器中将样品容纳到用于切割的最佳深度。因此可以对几何形状小的、不规则的样品进行质构特性的分析。 测试前,将样品(通常为60g)放入在95mm直径的容器中,将容器放置于仪器底座上的一个具有同心环平台上,容器与底座中心对齐。测试时,样品被探头下压剪切到距离容器底部上方0.5mm的位置。取该过程期间的最高力值与正峰面积来表示消费者食用时的感觉。分别计算最高力值和正峰面积并将二者分别称为“坚实度”和“剪切力”。二者较大的值表示消费者在进食时会感觉到的更坚实口感。下图显示用三环切割探头进行方便面和蒸煮面比较分析。 实验中的对比的两个样品,泡面以100℃热水泡3分钟;蒸煮面以滚水煮5分钟,完成后再用冷水浴10~15秒。 由对泡面和蒸煮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体面条的质构,由于本身几何形状差异使蓬松度上蒸煮面大于泡面,而整体的排列泡面较集中,所以测得的硬度、咀嚼性大于蒸煮面。此外磁吸式的探头也允许在测试之间快速移除和更换以进行清洁,它满足了测试程序中对效率的需求。所有测试完成后,设备上的切割环也可拆卸,便于清洁。
  • 复合铝深度剖面元素分布分析
    辉光放电光发射光谱仪在固体材料的常规分析中占有重要 的、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它可对具有层状结构的材料(如 热处理、锌涂层、镀锌)进行了快速的深度剖面分析。不仅具有基体总量分析的能力,而且还具备深度剖面分析能 力,在生产控制或进货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注释应证 明GDA650在复合铝多元素深度剖面分析中的性能̷̷

深度市场相关的论坛

  • 【分享】欧盟各方对深度减排意见不一

    据法新社报道,在工业和成员国的压力下,欧盟委员会在上周三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对30%的深度减排目标实施降温处理。  “目前条件成熟吗?现在实施深度减排目标有意义吗?答案将是否定的。”欧盟气候行动委员会的康妮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在发布一篇期待已久的气候报告时说道。  而就在上周二,德国、法国和其他国家就已经对该报告的观点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欧盟应该考虑单方面提高之前承诺的20%减排目标到30%的深度减排目标,而这一深度减排目标目前已达成了共识。  而欧盟态度的改变是该报告最后的少数更改中最明显的。  “该报告的目的不是决定现在是否提高至30%的减排目标,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明确确定相关的条件。”而最终报告中的这句话却没有出现在法新社之前看到的报告文本中。  在赫泽高的新闻发布会上,她表示,提高减排目标是“欧盟领导人在正确的时间和条件下做出的政治决策。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已经复苏的欧洲钢铁工业对赫泽高的言论表示欢迎,欧洲钢铁工业协会称赞说:“这样我们又回到了现实。”目前,欧洲正在努力从经济危机中得以快速复苏。  德国经济部长海那布吕德勒(Rainer Bruederle)和法国工业部长克里斯汀艾斯特鲁斯(Christian Estrosi)在上周二已经做出明确表示。  “我们已经就委员会的提案提出了我们的顾虑。” 艾斯特鲁斯说。  “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做出相同的承诺,欧盟将会采取30%的减排目标。” 艾斯特鲁斯补充道。  欧盟曾公布了有条件实施30%减排目标的相关内容,但是却无利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这点在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十分明显。目前,欧盟仅同意了到2020年减少1990年20%的减排目标。  欧盟气候行动委员会希望欧盟各国政府首脑在6月17日的峰会上考虑他们的提议,而且在他们的报告中强调了“早点行动比晚点行动的优势所在”。  提高减排目标将“提升欧洲的长远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全球快速发展的低碳技术市场中保有强大的地位”,委员会说。  委员会在其报告中估计,提高减排目标的总成本大约为810亿欧元(约1000亿美元),比之前的20%减排目标的总成本超出110亿欧元。  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称,欧盟预测的数据表示深度减排不仅仅会比原来预想的成本要低,而且还会对环境和经济带来好处。“我认为目前重要的是,我们确实有事实在手,而且不应受到业界散布恐慌的影响。”绿色和平的新闻发言人对法新社说。  英国是欧盟的重要国家,而且英国赞成实施深度减排目标。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因此,我们将推动欧盟通过提高深度减排目标来展示全球领导能力。”英国国务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胡恩(Chris Huhne)说。  赫泽高警告说,欧盟正在逐渐丢失新型绿色技术发展的优势,而美国和中国却在快速发展。(

深度市场相关的资料

深度市场相关的仪器

  • SI 天文专用大靶面深度制冷CCD系列美国Spectral Instruments是全球天文专用大靶面深度制冷相机制造商,始建于1993年。其主要产品为定制制冷型CCD,以及CCD阵列。旗下产品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高性价比的特点。Spectral Instruments已经与全球多家知名天文台或天文组织建立合作,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更加先进的产品。产品列表型号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数据接口彩色/黑白帧频/行频800S40964096FiberColor800kHz85020482048FiberColor800kHz90040964096FiberColor800kHz100040964096FiberColor1MHz110040964113FiberColor2MHz11101056010560FiberColor1MHz产品应用光型约束聚变高能激光实验天文观测三维断层扫描DNA测序
    留言咨询
  • SI 天文专用大靶面深度制冷CCD系列美国Spectral Instruments是全球天文专用大靶面深度制冷相机制造商,始建于1993年。其主要产品为定制制冷型CCD,以及CCD阵列。旗下产品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高性价比的特点。Spectral Instruments已经与全球多家知名天文台或天文组织建立合作,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更加先进的产品。产品列表型号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数据接口彩色/黑白帧频/行频800S40964096FiberColor800kHz85020482048FiberColor800kHz90040964096FiberColor800kHz100040964096FiberColor1MHz110040964113FiberColor2MHz11101056010560FiberColor1MHz典型应用光型约束聚变高能激光实验天文观测三维断层扫描DNA测序
    留言咨询
  • 深度制冷短波红外相机,SIRIS一、产品简介SIRIS是市场上用途最广的短波红外相机,提供了超低噪声的高帧速性能。SIRIS提供了两种读出模式,全线性和线性/对数模式,结合无损输出允许高级别的动态范围。三个可调增益级别保证了适应多变照明条件的灵活性。长达一个小时的曝光时间是可实现的,在传感器上选择感兴趣区域可实现快速的帧速。SIRIS可在几分钟内进入工作状态,得益于闭循环无振动免维护太空级无液制冷机。标准连接可通过全速摄像头链接数据接口和C接口实现。由于SIRIS具有很高的尖端性能,它是雄心勃勃的科学应用的完美工具,如天体物理观测、高光谱和生物成像、光谱学和半导体故障检测。二、产品特点①InGaAs传感器,FPA 640x512,0.9-1.7μm;②超高动态范围,lin/log模式下大于120dB;③无振动无液制冷机降温到50K;④超低输出噪声10e-;⑤超低暗电流;⑥200fps 全副帧速;⑦无振动无夜制冷机;⑧10000帧 ROI模式;⑨3个像素增益级别。三、产品参数 技术参数SIRIS传感器类型InGaAs分辨率640x512光谱响应范围0.9-1.7μm像素大小15μm双模式CTIA-linearLin/Log性能暗电流信号10e-/s @ 150 K增益3 pixel-gain levels读出模式标准& NDRO读出噪声50e- lin mode, high gain10e- NDRO阱深300ke-, lin mod, low gain动态范围120dB, lin/log位数16-bit快门Global & NDRO感兴趣区域ROI on detector, configurable帧速200 fps full frame 10 000 fps with ROI曝光时间1 μs to 1h触发Trig. In and Out (to 10ns )软件Camera link制冷300 K– 50 K, 制冷机附件C-mount 四、应用场景①天文观测;②半导体失效性检测;③医疗成像,包含显微成像;④光谱学;⑤高光谱成像。 五、产品选项①HDR模式;②带通滤波片。
    留言咨询

深度市场相关的耗材

  • 深度可调浸没式平台
    订货号 名称 描述 适合于 9VX0502 深度可调浸没式平台 深度可调浸没式平台,13L和19L槽体可用(订货需说明) 所有循环浴槽
  • 小视场角镜头 地物光谱配件 如海光电
    GER-Tube 小视场角镜头GER-Tube小视场角镜头是配套用于控制“如海光电”地物检测系统SMA905端口光纤或一个光谱仪的入射孔径。GER-Tube能直接和光谱仪相连或通过适配器与SMA 905端口光纤连接。每套GER-Tube组件包括了一个圆锥座、中间桶管和外桶管,保证能旋在一起。该组件可选1°、3°、5°、8°和10°光圈,并可互换。这些光圈提供了1, 2, 3, 6, 8, 10, 14, 16, 20或28的入射孔径,通过螺纹定位环把光圈固定在某个地方。GER-Tube组件完全由坚硬的黑色电镀铝制成,内表面为雾珠面以减少轴外反射。 产品特性? 方便灵活,通过可互换光圈,控制光谱仪和光纤连接孔径的大小? 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无移动件? 产品坚硬,黑色电镀铝结构,确保更长的生命周期 配到注意事项? 使用时,入射孔径不能超过光纤的入射孔径的25度
  • 德国贺利氏匹配Agilent1100/1200的2000小时长寿命氘灯
    为了满足广大分析仪器用户的需求,贺利氏特种光源有限公司最新提供用于可变波长检测器的DX 224/05 J 2000小时长寿命氘灯。 贺利氏DX 224/05 J 2000小时长寿命氘灯适用于安捷仑VWD 1100 (可变波长检测器), 可用以替代原装部件号为G1314-60100的氘灯。它能够很好地匹配于安捷仑 VWD 1100可变波长检测器。 根据分析仪器光源的重要质量标准, 贺利氏DX 224/05 J 2000小时长寿命氘灯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限内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极低的噪音,信噪比更佳;且光输出的漂移低,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