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技术

仪器信息网医药生物技术专题为您整合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药生物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药生物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药生物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药生物技术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资讯

  • 邀请函|2022国际医药生物技术大会
    2022国际医药生物技术大会(简称ICMB2022)将于2022年7月26-28日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以“加强创新合作,发展健康产业”为主题,围绕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微米级生物机器人等领域,通过开幕式、主会场报告、分会场报告、国际线上交流论坛、论文征稿、科技展览、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共聚一堂,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诚邀您相约古都西安,共同见证生物医药的学术盛会,携手开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1、 基本信息名称:2022国际医药生物技术大会时间:2022年7月26-28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主题:加强创新合作,发展健康产业规模:200+报告人,600+参会规模语言:中英文网址:http://www.ifengcongress.com/icmb2022/index.html 2、 组织架构主办单位:羽嘉会议协办单位:医学信息,肽度TIMEDOO、食品伙伴网、再生医学、中科蓝智、领慧媒体合作:分析测试百科网、中国生物器材网、生物探索、活动家、露森科研、会会药咖、药源网、仪器信息网、制药在线、现代资讯、会展之窗、华夏界网、来宝网、爱爱医、贤集网、易科学、人民医生网、药方舟、好展会3、 大会议题分会一:基础研究进展与突破议题涵盖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药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宏基因组及微生物研究、代谢组学、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先进的生物分析技术。分会二:神经生物学与神经科学议题涵盖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计算神经科学、神经病学基础研究进展、神经毒素、神经发育与再生、神经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神经胶质细胞、神经损伤与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肿瘤。分会三:再生医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议题涵盖干细胞生物学、组织修复和再生、组织工程材料与设计、全器官工程、软组织修复与再生、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反应器、干细胞治疗前沿、干细胞与抗衰老、组织工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应用、生物医学材料与3D打印技术。分会四:癌症研究与肿瘤免疫治疗议题涵盖CAR-T细胞治疗、肿瘤精准医学、癌症免疫治疗、炎症与癌症、癌症代谢、新型肿瘤标志物、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癌症治疗的耐药、乳腺癌专题、肺癌专题。、分会五:新一代生物医药技术议题涵盖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医药大数据与智能分析、生物催化与新药研究和开发、新一代药物递送技术、系统生物学前沿。分会六:中医药与天然药物议题涵盖中药抗肿瘤、抗炎和抗病毒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和新药开发、中医治未病及中医病因病机、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天然药物的发现、合成与功能研究。分会七:创新药物研究进展议题涵盖重大疾病药物研发进展、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合成、抗体药物、纳米药物与纳米制剂、蛋白质和多肽药物、 基因治疗-寡核苷酸、核酸药物、mRNA药物和siRNA药物治疗、海洋创新药物、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药物研发、医药行业的CRO、CMO、CSO、罕见病药物研发。分会八:免疫技术、微生物学和细胞治疗议题涵盖病毒感染与疾病、细菌感染与疾病、细菌敏感性和耐药性、诊断微生物学、真菌感染与疾病、寄生虫病与全球健康、 医疗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致病机理与生物膜、免疫与疫苗、COVID-19。分会九: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议题涵盖纳米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纳米生物材料合成与表征、纳米医学材料、纳米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医药纳米技术、用于免疫系统和癌症诊断与治疗的纳米医学、 生物和医疗纳米器件及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和再生纳米医学、微纳米分子系统、生物医用纳米机器人。分会十: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议题聚焦人工智能助力药物筛选、药物设计、医药产品开发、智能制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临床试验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AI创新解决方案等。4、 参展范围生物技术与实验室装备与技术、药品研究制造及制药装备、诊断试剂和医疗设备、分析和质量控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药物制剂、各类疫苗、药物研发机构及生产销售机构, CMO/CDMO/CRO等服务、临床试验机构、医院、投资公司、政府园区及科研院校、媒体等。5、 参会价格参会票A门票类型早鸟票(2022-01-31前)2021-03-31前现场缴费学术代表1600元1800元2200元企业代表1800元2000元2400元学生代表1000元1200元1600元以上费用包含:1. 所有会议资料;2. 会议所有论坛入场券;3. 会议期间茶歇;4. 可投递会刊论文一页(A4大小);5. 学生赠送学术墙报一张(自行制作,统一粘贴)6. 会后可获得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通讯录。参会票B门票类型早鸟票(2022-01-31前)2021-03-31前现场缴费学术代表2200元2400元2800元企业代表2400元2600元3000元学生代表1600元1800元2200元以上费用包含:1. 所有会议资料;2. 会议所有论坛入场券;3. 某一专题论坛演讲20分钟;4. 会议期间茶歇;5. 会议期间午餐(2022年7月26-28日);6. 大会晚宴(2022年7月26日);7. 学生赠送学术墙报一张(自行制作,统一粘贴)8. 会后可获得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通讯录。展览票门票类型早鸟票(2022-01-31前)2021-03-31前2021-05-31前标准展位10000元12000元14000元光地/平米(18平米起租,不含任何设施)800元1000元1200元所有展商均包含以下权益:1. 在大会网站、会议手册和会议背景板上宣传企业信息;2. 在大会期间颁发致谢奖牌;3. 在会议资料包中发放企业介绍资料或小礼品;4. 在大会网站上发布企业logo 及链接;5. 大会间隙循环播放企业宣传视频;6. 会后可获得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通讯录。备注:1、注册优惠截止时间以注册费汇出时间为准;2、注册付款后无特殊原因,不提供退款。如您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建议您转让他人;3、5人以上团队注册享受8折优惠,请直接联系组委会;4、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活动取消或延期,大会将及时发布通知,并与您确认退票事宜,不收取任何手续费。6、 付款方式1、银行转账:转账备注:ICMB+姓名+单位单位开户名:大连羽嘉会议有限公司单位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青泥洼桥支行单位开户账号:21250186005000000870纳税人识别号:91210231MA0YKLFE4G汇款成功后请将汇款回单发送至邮件会务组邮箱:yujia@ifengcongress.com 2、微信/支付宝付款报名参会的嘉宾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实时到账。 特别提示:(1) 付款时请务必添加附言,格式为“ICMB+姓名+单位”;(2) 会议注册费发票由大连羽嘉会议有限公司统一开具。7、 会务组联系人联系人:杨经理电话:18698687308邮箱:daisy @ifengcongress.com 附大会注册回执表姓名性别□男 □女单位职务电话邮箱通信地址注册项目□参会票A □参会票B □展览票 □海报 □购买会刊 □赞助 □其他费用总额 ¥: 大写:发票名头注:此表可复制填写
  • 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共建合成生物技术与微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
    p   9月21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合成生物技术与微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揭牌。 /p p   根据共建协议,联合实验室将以合成生物技术为研发核心,重点围绕重要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机制解析及工业生产,建立更完善的微生物药物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平台,进一步提升双方的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p p   揭牌仪式后,双方举行了联合实验室工作会。青岛能源所党委书记彭辉介绍了中科院办院方针、研究所发展历程和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建设情况,表示青岛能源所立足山东、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鲁抗医药董事长彭欣简要介绍了鲁抗医药过去五十多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五十年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了包括生物技术和创新药在内的五个重点突破方向。青岛能源所副所长吕雪峰就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项目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合作规划进行汇报。 /p p   会议期间,彭欣一行参观了青岛能源所展厅与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组实验室,双方在生物医药、营养保健和兽药农药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达成初步共识。 /p p   青岛能源所党委副书记许辉主持揭牌仪式。青岛能源所、鲁抗医药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p p br/ /p
  • 2017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揭晓
    p   1月13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桐庐县人民政府承办,桐庐富春山健康城管委会、浙江金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爱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在浙江桐庐揭晓。 /p p   这十大进展分别为(排名不分先后): /p p   strong  1. 国际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发成功并获准上市 /strong /p p   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该疫苗是由我国独立研发、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采用了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技术和无血清高密度悬浮培养工艺,可同时激发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为我国在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新的手段。 /p p   strong  2.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我国研发成功并量产 /strong /p p   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采用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该技术基于全内反射先进光学,利用光学信号进行碱基识别,可实现边合成边测序。操作简便、测序时间短、无交叉污染、灵敏度高、成本低于二代测序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strong  3.全球首创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技术 /strong /p p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将传统中医眼像分析理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全球首个白睛无影成像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独有的白睛无影成像技术具有极高的保真度。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语音及图像处理技术,使受检者实现自助眼像自动采集并构建眼像特征分析数据库。该系统使用简单、省时、无创、客观,是健康管理中开展疾病早期筛查和预警,实现未病先防的理想工具。 /p p    strong 4.细胞治疗产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多个CAR-T产品申报临床 /strong /p p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12月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规范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水平,从而推动和促进我国细胞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受理了多家企业的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申请。 /p p   strong  5.早发型高度近视新致病基因的发现 /strong /p p   我国科学家针对早发型儿童高度近视,通过大群体筛查、突变基因敲入动物模型等方法,发现并验证了全新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BSG。该研究构建了可引起眼轴变长的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确证了BSG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为早发型儿童高度近视的防控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p p    strong 6. PD-1等免疫检查点抗肿瘤抗体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strong /p p   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成为首个提交上市申请的国产PD-1单抗。抗PD-1/抗CTLA-4双特异抗体新药AK104获得海外临床试验许可,成为全球首个成功进入临床研究的PD-1/CTLA-4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p p    strong 7.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相关表观遗传学与单细胞组学技术 /strong /p p   基于表观遗传学和单细胞组学的肝癌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检测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建立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可将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肝癌相关 T 细胞的单细胞组学研究,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描绘了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可有效发现针对肝癌免疫治疗靶点、促进肝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上述研究将促进肝癌的早诊和免疫治疗。 /p p strong   8. 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进入 Ⅲ 期临床 /strong /p p   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已经完成的I、II期临床试验表明:该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现已获准进入Ⅲ 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是我国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质粒DNA类药物,代表了我国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先进水平。 /p p    strong 9. 首个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获准开展临床试验 /strong /p p   首个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获准开展临床试验。该疫苗采用独创的大肠杆菌生产平台进行生产,其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将显着高于二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 /p p    strong 10.国际首创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获批临床应用 /strong /p p   我国研发的首台通用型骨科导航手术机器人获得CFDA医疗器械注册批准,该系统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可用于脊柱、骨盆、髋臼、四肢等多部位的通用型骨科手术,现已成功完成国际首例机器人辅助上颈椎手术。全国已普及、使用、完成手术1300余台,极大提高了手术效果。该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国产手术导航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p p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应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到2020 年,实现本领域整体“并跑”、部分“领跑”。鉴于此,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通过开展“年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活动来梳理和记录行业的发展历程,洞悉发展趋势,推动整个行业纵深发展。 /p p   本次活动分为推荐申报、项目初审、公众评选、专家审评和新闻发布5个环节。其中30个候选项目从推荐申报中脱颖而出进入公众投票环节,得到数万名广大同行的热情参与。 /p p   为了体现评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将所有候选项目提交相关领域的11名院士进行函审,根据项目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着、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等标准进行不记名投票,最终由专家评审确定2017年度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p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方案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论坛

  • 中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现状

    中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现状上周,一份名为《在中国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型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总额约为180亿元,占全球生物技术药市场的2%,中国整体医药市场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比重则已达到7%;生物技术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已攀升至17%,然而,在中国,这一比重则一直停留在5%左右。  该报告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与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共同发布。考虑到中国在该领域的勃勃雄心——在新近颁布的《生物产业规划》中,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报告中提示的现实令人尴尬。虽然报告明确称“中国仍有望打造世界级的创新型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但是它给出的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  BIO高级副总裁约瑟夫·戴梦德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利的政策环境,需要同时从推动产业能力的提升和拉动市场需求两方面着手,缺一不可。”他比较了日美在此领域的经验教训,认为美国胜出的原因是“通过明确以创新为动力的生物经济发展目标,同时采取‘拉推并重’的政策,在几十年中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药市场及生物技术药物创新领域最为领先的国家”。  显然,中国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需要努力。报告首先将矛头指向了现行的监管制度和审批流程,认为它们的不足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及时获得安全有效的生物药造成障碍”。其中临床试验申请周期长、限制全球同步临床试验的政策等都拖慢了中国在生物医药上的脚步。  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说,在中国生物技术药物平均需要19-22个月才能通过临床试验申请的审批,较之小分子化学药的10~18个月更漫长。而后者已经令人错愕不已了。  另外,他还指出,中国生物医药专利的保护范围较窄,致使对创新者的保护不足,令创新活动受到了损害,其长期影响将是重大的。在中国,生物医药分子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通常是某个特定的蛋白质序列或和这个特定序列高度相似的一系列序列。因此,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对专利保护的蛋白质序列稍作改动(而非真正创新活动),即可创建新的分子,而避免侵权责任。这在现实中已经发生。  尽管由于RDPAC的背景——它的会员主要是国际药业巨头——这种说法有瓜田李下之嫌,但是它也得到了本土先进企业的支持。毕竟,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中的地位无可置疑,不因利益不同而有所差异。事实上,当年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极具吸引力的经济奖励,中国小分子化学制药产业在研发投入尤其是创新性研发投入方面相当匮乏,导致中国虽有数千家企业化学仿制药厂在生产,利润却不及一个美国辉瑞。这是中国制药业惨痛的教训之一。 百济神州首席医学官陈之键指出:“政府应针对创新型生物药和生物类似物,分别建立严谨严格的、以大量科学数据为依据和基础的监管审批制度和严格有效的执行体系,覆盖全生产过程的监测系统,严格监管不良免疫反应,与国际接轨,遵循欧盟及WHO的全球准则,确保我国生物药品的高质量及安全性。”  报告还认为,中国需要革新的另一项内容是医保政策。目前,尚没有任何单克隆抗体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少数进入部分《省级医保药品目录》的单克隆抗体药品,主要针对住院治疗的病人,而且患者需要承担很高的自付比例。因此,中国患者实际使用创新型生物药的比例极低。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例,只有约1%-2%的患者实际上接受了该类生物药的治疗。  之前3年,中国医保的覆盖面急速扩大,总人口的覆盖率达95%,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医保体系。这对于制药企业意味着几乎无限大的市场。然而,中国医保水平尚属“满足基本”型,高、精、尖医疗技术和药物势必被摒之门外。这让掌握这些技术和药物的国际药物巨头心焦难耐。使出浑身解数冲入这个围城是他们一致的梦想。这份报告正是这种心情的佐证。  固然,如果医保能够涵盖生物医药,自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进而刺激他们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可问题是,中国医保筹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容纳价格极其昂贵的生物医药?之前,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刚给出一个测算,在现行制度下,在2020年之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医保基金都会陆续“穿底”,出现收不抵支。研究者认为,若放入医疗高端消费,会令这个日子来得更早些。  在此种情况下,商业保险也许是值得推荐的渠道。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很多患者依靠商业保险得以使用创新型生物药。只是在中国这一潜力还有待充分挖掘。一个利好是,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原则上承诺实行分级报销机制:政府着眼于基础医疗需求并拓展覆盖人群,而商业保险则作为重要补充手段,解决某些高成本的医疗支出。  一些药业巨头似乎正在接受这个事实。罗氏中国区总经理温陈佩茜指出:“对于很多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而言,生物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兼顾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可利用政府、企业、患者等多方承担的共付机制,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物的支付能力,加强药物的可及性。”

  • 【转帖】生物芯片盛典: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即将成立

    仪器信息网的新闻,本人认为与本版密切相关,所以转载过来。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成立大会即将于2006年10月10日晚19:30分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二楼圆桌会议室召开。此次大会经卫生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由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负责分会的筹备工作。 生物芯片分会是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二级分支机构,分会将在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自主开展生物芯片方面的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国家合作、成果推广、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此次分会是国际生物芯片领域第一个行业性组织。分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芯片科研、生产与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促进我国生物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此次大会上,协会理事长、卫生部原副部长彭玉同志将出席分会成立大会。预计将有50余位委员(国内从事生物芯片研究开发及相关工作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出席成立大会。会议将民主选举出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并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

  •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行业未来的发展20年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几年,生物医药领域将是重点发展对象。毫无疑问,生物技术药物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焦点。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5%~18%。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4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产品有望占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1/3。据了解,目前全球已上市的生物制药产品达100多个,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在全球最畅销的100个处方药中,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重将从2002年的15%提升到2010年的33%,预计到2016年将占到45%的比重。未来若干年之内,生物技术药物将在全球医药健康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药物中,生物仿制药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明珠。生物仿制药是指与生物专利药"高度相似"的生物制品。其非活性成分与被仿药可能有微小差别,但在安全性、纯度和效力上并无实际差异。生物仿制药有望以专利药10%到30%的折扣出售,有利于更多患者在重大疾病方面获得治疗机会。未来几年,一系列重磅炸弹级别的生物药物如赫赛汀(Herceptin)、恩利(Enbrel)、类克(Remicade)等均将失去专利保护,无时无刻不触动着全世界各大制药企业的敏感神经,让各大机构热血沸腾。 在全球蓬勃发展的生物仿制药势头下,目前主要市场份额仍然被国外大型制药公司掌控,有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唱主角的多是国外厂商,山德士、梯瓦和Hospira三家厂商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市场规模最大的7个国家生物仿制药市场中,美国依然是最大的生物仿制药巨头。据统计预测,美国将成为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助理,并将推动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110亿~250亿美元,从而使其占全球生物制剂市场的比例达到4%~10%。因此,开发生物仿制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国家医疗水平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生物仿制药的蛋糕无时不刻不吸引着众人,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分享生物仿制药的盛宴需要具备相当高的门槛。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行业发展经历了20年,我国企业也已涉足这个巨大的市场,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我国现已批准上市13类25只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有6类9只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属于仿制。 从技术层面上讲,生物仿制药的开发远难于化学药物,可以称为一个浩大的工程。生物仿制药通常研发需要8-10年,比化学药仿制药3-5年要长很多;研发经费通常需要1-2亿美元,远高于化学仿制药的100-500万美元;生物药物是特征复杂的大分子药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细胞培养的条件(温度和营养)、产品的加工、纯化、储存和包装都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中的微小差别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纯度、生物特性以及临床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涉足生物仿制药的企业逐步增多,据统计,目前销售阶段有5家,临床阶段8家,临床前或拟投资的15家,集中在几个国外畅销品。但是,总体来看,企业普遍面临着几个技术问题:细胞表达量低-通常稳定细胞株的表达量为20-50pg/cell/day,细胞培养工艺不成熟-fed-batch 或者perfusion工艺的选择,蛋白纯化工艺成本高以及仿制药质量标准的不明确等,而且中国企业在生物仿制药开发中QbD和PAT理念的应用与欧美国家相比相距甚远,也是影响生物仿制药开发的一个障碍。 另一方面,生物仿制药的法律监管方面,由于生物药大分子的复杂性,目前国内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相关部门已经在加紧制定生物仿制药的申报指南,法规的出台会给国内生物仿制药的发展增添更大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民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对中国的生物仿制药开发来讲,如何把握住全球生物仿制药蓬勃发展的时机,早日突破技术和法律政策方面的障碍,上市更多重磅炸弹药物,降低药物成本,是中国政府和制药企业光荣的任务。可喜的是,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在齐心协力开发生物仿制药和新生物技术药物,国内制药企业通过和海外大公司联姻迅速切入生物药物领域,政府通过人才计划,吸引一大批具有海外工业界工作经验的人才回国,为提升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诞生更多质优价廉的生物仿制药和创新药,为开拓中国医药品牌,建设中国医药强国做出良好的铺垫。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资料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仪器

  • 2023 BTE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专场会议2023年9月14-15日 广州嘉逸皇冠酒店 主办单位蛋白药研究会、广东省生物产业协会、广州医药行业协会、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支持单位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广州国际生物岛有限公司、珠海市药学会、珠海市医药行业协会、珠海市食品安全协会、中山市药学会、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广东医谷 组织机构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www.bteexpo.com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创新突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以及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加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药物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提升,病毒检测、疫苗与药物开发、防护设备与设施井喷式增长,使得我国生物药行业及市场迅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引导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免疫细胞、基因、IVD、创新药等产业领域,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2023 BTE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专场会议}将于9月14-15日在广州嘉逸皇冠酒店举办,大会将设展示区、多场细分论坛,紧密围绕新药研发、纳米抗体药物创制、核酸药物与新型疫苗、生物药工艺、靶向与细胞免疫治疗、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肿瘤标志物、合成生物学等相关话题,特邀来自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及媒体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齐聚一堂,分享研讨技术成果,共同推动产业的迅速发展。预计参会人次达5000人。 活动议题【具体议程以现场大会公布为准】(一)精准医疗时代下的新药研发论坛①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② 纳米磁微球偶联修饰技术与分子诊断产品开发③ 肿瘤细胞外囊泡检测新技术与应用④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前沿进展与挑战⑤ Challenges to overcome solid tumors战胜实体瘤的挑战⑥ 科研与专利申请推动分子诊断创新发展⑦ 新形势下伴随诊断创新技术发展⑧ 预防和治疗新冠感染中和抗体药物研究⑨ 抗肿瘤双特异性纳米抗体⑩ 生物制药细胞株朔源构建及稳定性⑪  抗体类产品生产工艺预防吐温降解的考量⑫  抗体药物国际商业化的要求与考量⑬  连续灌流工艺的优势与应用⑭  小核酸商业规模生产中应考虑的事项(二)靶向与细胞免疫治疗论坛① CAR-T细胞治疗概况及实施要点② 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进展③ iPSC-CARNK路径的免疫细胞产品发展④ 免疫细胞治疗有效性的挑战与策略⑤ CGT药物快速无菌检测⑥ 恶性实体肿瘤特异性杀伤T细胞药物⑦ 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应用⑧ 细胞治疗CGMP细胞生产
    留言咨询
  • 系统概述骇思HyperPureX ICM-P系列制药/生物技术纯化水系统以严谨的合规性指导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证的全过程,集成了预处理(包含: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水软化、超滤和紫外氧化)、一级RO1st或二级RO2nd、EDI、纯水储存分配(包含:紫外氧化、微滤)等模块,系统工艺规范符合中国药典、日本药典、欧洲药典或美国药典法规要求,可提供整套符合cGMP要求的验证文件系统。 水质标准CP、EP、USP、JP等国药典对纯化水的技术要求或GB/T 6682(1级水)、ASTM D1193(Ⅱ型试剂级水)、JIS K0557等规定的水质标准 工艺路径1. 预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RO1st系统+二级反渗透RO2nd系统+储存分配系统2. 预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RO1st系统+二级反渗透RO2nd系统+EDI系统+储存分配系统3. 消毒方式:根据用户需求(URS),可选活性炭巴氏消毒、CIP清洗系统、分配系统臭氧灭菌、分配系统巴氏消毒、分配系统纯蒸汽灭菌。 性能特点10“彩色触控屏及 PLC控制模块且具有物联网(IOT)和云平台功能的全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理念,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及后期维护; 所有焊点可采用轨道自动氩弧焊,且符合3D标准;多通道阀门设计,满足工艺零死角要求; 每个单元都有取样点,便于检测;整套设备可以完全排空设计;可根据客户原水水质优化调整工艺路线; 系统内部部分浓水可回收,可提高系统回收率至80%以上;确保过程检验、质量监控、验证文件符合用户需求; 应用范围诊断试剂、生物技术产品、精药、药品原料、中间体、口服液、保健品、医疗器械等
    留言咨询
  • 医药真空冷冻干燥机 400-860-5168转4860
    医药冻干机也称为医药冷冻干燥机、医药真空冷冻干燥机。是一种针对中药材、西药、粉针、保健品、生物技术等中西药品冻干设备。 经真空冷冻干燥的医药,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状态基本不变,药品中挥发性成份和受热变性的营养成份损失很小,冻干后的物质呈多孔状。适用各种热敏感的医药、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 医药冻干机适用于:中药材方面:田七、川芎、人参、山药、茯苓、麝香、黄芪、灵芝、雪莲、当归、何首乌、石斛冻干机、枸杞、冬虫夏草冻干机、紫河车(胎盘)、鹿茸冻干机、燕窝冻干机等。西药方面如粉针试剂、血清、血浆、疫苗、酶、抗生素、激素等药品冻干,板层间距95mm ,尤其适用于高于70mm的西林瓶等容器冻干。 骏德仪器医药真空冷冻干燥机主要特点奥氏体医疗级不锈钢方形冻干仓,可实现原位预冻、干燥、样品封装,操作简便,干燥效果好。仪器外观设计新颖,结构采用仓阱分离、左右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占用实验室空间,便于摆放和搬运。 冻干仓门采用有机玻璃材质,耐腐蚀、高透明度,可清楚观察样品冻干的全过程。样品封装采用内置液压系统,满足样品冻干后的真空封装需求。隔板智能温控系统,采用中间介质传导,控温更精确,板层温度均匀,升温更稳定,无温度过冲现象发生。内置式冷阱系统,捕冰能力强,高效、节能、环保。观察窗采用密闭中空式设计,有效防止结霜,密封效果好,便于观察实验过程。人机交互系统采用15寸高清智能触摸显示屏,基于Android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并可以通过USB导出实验方法和冻干曲线。JD lyophilization操作系统。中英文语言切换。实时显示冻干仓真空度,样品温度,隔板温度,冷阱温度,可在运行过程中实时观察及记录。冻干曲线优化控制技术,实现样品预冻,冻干过程中控制样品的升温速率及恒温时间,及当前阶段的真空度。冻干实验方法数据自动保存,实时查看,数据导出,历史复现,冻干过程清晰可见。声光报警系统支持温度报警,真空报警,实验结束提醒功能及紧急停止功能。账号权限管理(三级账号权限管理),用户名及密码登录,保证仪器实验数据更加真实、安全、可溯源。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配备wifi无限功能
    留言咨询

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耗材

  •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透析膜管和试验包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 纤维素酯(CE)& 再生纤维素(RC)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适用于对截留分子量和膜纯度有严格要求的关键应用。由于此类合成膜采用无重金属和硫化物的工艺流程制成,因而具有超高纯度,使用前无需特殊预处理。只需用去离子水浸洗后,夹上通用膜夹并加载样品即可! Repligen提供2种生物技术级膜,以满足不同实验室透析应用需求:纤维素酯(CE)和再生纤维素(RC)。 超纯,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关键分离 孔径精确、均一 2种材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极宽截留分子量范围(0.1-1,000kD) 提供1m/卷试验包,附赠膜夹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 生物技术级RC膜对膜进行了进一步的再生处理,提高了膜的物理抗性和化学相容性,具有与生物技术级CE膜相同的膜纯度和孔径精度。生物技术级RC膜可耐受高浓度的弱酸碱、低浓度的强酸碱、大多数醇及温和有机溶剂。强有机溶剂可能导致膜孔径变化。生物技术级RC膜耐受pH2-12,耐受温度4-60℃,包括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
  •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套件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膜套件 Spectra/Por膜套件配有4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的生物技术级再生纤维素(RC)透析膜管,以及进行完整透析所需的所有实验配件。有了这款膜套件,就不必再猜测截留分子量,它为存在多种溶质分子或溶质分子量未知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Spectra/Por膜套件包括: 1.5m 3种截留分子量规格的生物技术级RC膜管(扁平宽度16mm): 3.5-5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8-10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20 kD的生物技术级透析膜管,0.5m 7个Spectra/Por膜夹 3个标准膜夹 3个配重膜夹 1个磁性配重膜夹 1个带搅拌子的Spectra/Por透析容器(2400ml)
  • 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CE)膜:透析膜管和透析试验包
    Spectra/Por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 纤维素酯(CE)& 再生纤维素(RC) 生物技术级透析膜适用于对截留分子量和膜纯度有严格要求的关键应用。由于此类合成膜采用无重金属和硫化物的工艺流程制成,因而具有超高纯度,使用前无需特殊预处理。只需用去离子水浸洗后,夹上通用膜夹并加载样品即可!Repligen提供2种生物技术级膜,以满足不同实验室透析应用需求:纤维素酯(CE)和再生纤维素(RC)。 超纯,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关键分离 孔径精确、均一 2种材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极宽截留分子量范围(0.1-1,000kD) 提供1m/卷试验包,附赠膜夹 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CE)膜 Repligen提供孔径规格最广泛的高纯度生物技术级纤维素酯膜,用于离子分离和大分子纯化。CE膜对于严苛环境和溶剂条件较为敏感。一般情况下,CE膜可耐受弱酸碱和浓度较低的强酸碱及低浓度的醇溶液。强有机溶剂可能导致膜孔径变化。生物技术级CE膜耐受pH2-9,耐受温度4-37℃,包括9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规格。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