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基质

仪器信息网高盐基质专题为您整合高盐基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盐基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盐基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盐基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盐基质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盐基质相关的耗材

  • 用于高盐样品的应用组件包
    高盐样品用于高盐样品的应用组件包包括:雾化器雾化室安装支架安捷伦高盐炬管(除有特殊说明外)氩气饱和器附件ICP-OES 管组件包括两包蠕动泵管(12/包),一个FEP 转换管(雾化室到炬管),排废管(1 米长),雾化室废液管(1 米长),一包Ezyfit 进样口接头(10/包),雾化器毛细管(2 米长),用于连接管的Barb 接头(5 个内径1/16 英寸到内径1/8 英寸和5 根内径1/16 英寸到内径1/16 英寸)和连接管(0.5 米长)。订货信息:高盐样品说明雾化器、雾化室部件号高盐组件包1-轴向SeaSpray雾化器,双通道旋流雾化室9910125600高盐组件包1-径向SeaSpray雾化器,双通道旋流雾化室9910125700高盐组件包2-轴向V-槽型雾化器和 Sturman-Masters雾化室9910125800高盐组件包2-径向V-槽型雾化器和 Sturman-Masters雾化室9910125900高盐组件包3-轴向V型槽雾化器,Sturmanmasters雾化室,具有专利中心管设计的(内径 2.4 毫米)带护鞘气的高盐炬管,AGM-1 辅助气体模块用于护鞘气流上的气流控制9910141000
  • 高盐中心管
    配件编号:13650201产品名称:Moderate Solid Center Tube 2.0mm高盐中心管仪器厂商:ThermoFisher/赛默.飞世尔 价格:面议 库存:是
  • 高盐组件2-径向 9910125900
    产品特点:高盐样品用于高盐样品的应用组件包包括:* 雾化器* 雾化室* 安装支架* 安捷伦高盐炬管(除有特殊说明外)* 氩气饱和器附件* ICP-OES 管组件包括两包蠕动泵管(12/包),一个FEP 转换管(雾化室到炬管),排废管(1 米长),雾化室废液管(1 米长),一包Ezyfit 进样口接头(10/包),雾化器毛细管(2 米长),用于连接管的Barb 接头(5 个内径1/16 英寸到内径1/8 英寸和5 根内径1/16 英寸到内径1/16 英寸)和连接管(0.5 米长)高盐组件2-径向9910125900订购信息:高盐样品说明雾化器、雾化室部件号高盐组件包 1-轴向SeaSpray 雾化器,双通道旋流雾化室9910125600高盐组件包 1-径向SeaSpray 雾化器,双通道旋流雾化室9910125700高盐组件包 2-轴向V-槽型雾化器和 Sturman-Masters雾化室9910125800高盐组件包 2-径向V-槽型雾化器和 Sturman-Masters 雾化室9910125900高盐组件包 3-轴向 V 型槽雾化器,Sturman masters 雾化室,具有专利中心管设计的(内径 2.4 毫米)带护鞘气的高盐炬管,AGM-1 辅助气体模块用于护鞘气流上的气流控制9910141000

高盐基质相关的仪器

  • 业务领域: 鑫佰利公司作为高盐高难废水处理专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众多高难废水处理技术经验,在以下业务领域拥有独特技术。 高盐废水处理 高COD废水处理 高氨氮废水处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处理 医药及化工废水处理 硝酸铵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 垃圾渗沥液处理 反渗透浓水回收处理 高氟废水处理 高盐高难废水处理技术: 超高压反渗透膜浓缩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1.htm 沉淀法除COD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2.htm Micro-Tac催化氧化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3.htm MD脱氨氮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4.htm MVR蒸发器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5.htm 吸附法除COD技术: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6.htm过滤与膜分离设备: DTRO: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8.htm 超滤膜设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19.htm 纳滤膜设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23.htm 陶瓷膜设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25.htm 中空纤维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27.htm 渗透汽化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28.htm 过滤设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29.htm 膜试验装置: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12/C230630.htm水处理化学品 鑫佰利公司代理销售加拿大Hydrocon系列反渗透膜专用药剂,并提供全方位的膜系统运行服务。Hycon反渗透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 有机膜清洗剂 陶瓷膜清洗剂 油田化学品 COD沉淀剂
    留言咨询
  • MALDI SYNAPT G2-Si是功能强大的通用型MS平台。它是结合复杂样品分析中多维分离的唯一手段,其功能涵盖成像、生物样品研究和化工材料鉴定。高效、准确的质量MALDI MS/MS利用T-Wave IMS实现卓越的离子化后分离高清晰成像(HDI)MALDI工作流程多种实验类型选择极佳的UPLC/MS/MS性能高性能精确质量数MALDI MS/MSMALDI SYNAPT G2-Si 质谱系统适用于成像、化工材料鉴定、蛋白质组学和制药领域,可让您得到最佳的结果。MALDI SYNAPT G2-Si由一台脉冲频率为2.5KHz的固态激光器驱动,可实现分析过程中光谱采集速率的最大化。光斑大小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配置,不论是定性分析中灵敏度和速度的优化还是成像研究中测定最高空间分辨率下化合物的空间分布均适用。由于Tof分析仪的正交几何结构,离子源在质谱分析中实现“去耦合”。因此,与轴向MALDI-Tof或Tof/Tof仪器不同,该设备能够确保在广泛的质量范围内,对于MS和MS/MS模式都能获得高分辨率和准确质量数。此外,SYNAPT非常适合处理绝缘样品,例如石蜡包埋型组织切片或载玻片等。利用T-Wave IMS实现卓越的离子化后分离某些情况下,色谱和质量数分辨率还不能满足要求。借助高效T-Wave离子淌度技术,您可以在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基础上获得另一个分离维度。利用分子碰撞截面(CCS)特性这一项独特的功能,可以提供最高水平的选择性、特异性、灵敏度和结构分析。其优点还包括同分异构体分离、消除干扰、生成更干净的谱图,以及借助CCS测量方法更准确地鉴定化合物。高分辨率成像(HDI)MALDI工作流程在同一个精简的成像工作流程中,MALDI SYNAPT G2-Si HDMS融合了T-Wave IMS和QuanTof技术,以提供无与伦比的选择性、清晰度和可靠性。HDI MALDI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独特且强大的多靶向(IMS/MS/MS)和无靶向(IMS/MSE)工作流程,包括以图像为中心的方法设置、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综合相关(基于与空间位置漂移时间相关的碎片离子)与统计工具(例如PCA、OPLS-DA、S-plots、聚类分析)相结合,提供了更智能、更可靠的成像分析。在SYNAPT上可以使用全面的UPLC/MS/MS功能,同时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对生物液体或激光切割组织切片进行高效定量和定性分析。通用型实验选件借助高解析度四极杆和双碰撞室TriWave装置,SYNAPT提供了高质量CID碎裂功能,可用于小分子和脂类以及糖和聚合物等的MS/MS鉴定。例如,与传统MS3技术相比,时间对齐平行碎裂可提供卓越的数据质量和占空比。 沃特世的离子源结构可与多种直接分析技术相结合,例如ASAP、DESI、DART、LAESI和LDTD。它们可快速互换,在几分钟内即可使用。MALDI SYNAPT G2-Si平台还包括ESI、APCI、APPI电离方式的选项,并且可以兼容UPLC、nanoUPLC、HDX Automation、APGC、APC或UPC2实现分离。极佳的UPLC/MS/MS性能在与MALDI相同的MS平台上,SYNAPT同时提供UPLC/MS/MS功能的选择。将StepWave和UPLC分离与定量飞行时间(QuanTof)技术相结合,实现最高的峰容量和数据质量。StepWave是目前最灵敏和最可靠的离子源,具有“主动”选择离子和“被动”防止中性污染物的独特功能。与其他所有质谱分析器不同,QuanTof能够提供高质量数高分辨率、精确质量数和准确的同位素比例、宽的动态范围(谱图内和定量)和m/z范围,并且都可以在最快的采集速率实现,即便是对于高基质负荷的样品也是如此。
    留言咨询
  • ESI seaFAST 高基质样品预处理系统(半导体应用)高基质样品中超痕量金属自动化测定:自动校准、自动基质匹配、预浓缩和基质去除以及氢化物发生。高总溶解固体(TDS)样品的基质效应会给ICP-MS准确测定多种元素带来严重干扰。高稀释因子可以减弱基质效应,但是会影响检测极限。从历史上看,各种先进技术已被用于准确测定高TDS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预浓缩和基质去除,这为化学性质与所选螯合树脂相容的元素提供了极好的结果。对于其他元素,手动将校准空白和标准品的矩阵与稀释样品的矩阵匹配,可以在高TDS样品中获得非常准确的结果。最后,氢化物发生改善了难以测定的元素如As和Se的定量。seaFAST 高基样品预处理系统(半导体应用)使用一种或多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分析样品:预浓缩和基质去除、在线稀释的直接分析和氢化物生成。为了提高精度,seaFAST对校准空白、标准和QC样品以及自动稀释的样品执行自动在线矩阵匹配。
    留言咨询

高盐基质相关的试剂

高盐基质相关的方案

高盐基质相关的论坛

  • ICP测试元素,如何消除高盐基质对强度的影响

    [size=16px]前几天看到一个求助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内标回收率低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027839[font=&]楼主分析一个高盐样品,内标回收率很低,只有30%左右;但在稀释十倍后,内标回收率升至70%左右。[/font]根据经验,这应该是因为样品溶液中的盐分导致的基质效应,盐分会使样品的吸光强度变低。因为标准曲线还是用正常的酸溶液配置,所以样品的检测结果会变低。解决方式有以下三种:一,如果盐分是前处理液导致的,比如含盐的提取液,那么用此提取液配置标准曲线,而不是通常用的低浓度硝酸。二,如果盐分是样品本身代入的,那么就需要知道大体含量,模拟样品盐度的溶液配制标准曲线。这两种做法,对ICP来说属于高盐的环境,需要考虑配备高盐系统,不然盐分容易堆积,影响设备。三,稀释,将样品中的盐分通过稀释而降低影响。当然这样的操作对高含量的样品还可以,低含量会影响定量限。大家还有其他解决方案,欢迎讨论~~[/size]

  • 高钙基质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在高钙基质中测定其它的微量元素如砷铅汞等时,要如何克服基质效应啊,不是说钙离子会改变(增加或抑制)其它离子的电离效率吗,或者是会改变ICP的电离效率,大家是如何分析的啊,仪器的条件要如何设置呢?谢谢

高盐基质相关的资料

高盐基质相关的资讯

  • 颜宁与高帅合作新作出炉!冷冻电镜助力揭示药物调控钙离子通道分子机制
    论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vere adverse interaction of sofosbuvir and amiodarone on L-type Cav channels”(《索非布韦和碘胺酮药物联用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引起严重不良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高分辨冷冻电镜、结合细胞活性、分子模拟等实验,揭示了丙肝特效药索非布韦与抗心律失常药碘胺酮联合使用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更加安全的丙肝治疗药物奠定了结构基础,为药物副作用临床研究带来新的启示。高帅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姚霞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高帅和颜宁为共同通讯作者。索非布韦作为靶向丙肝病毒NS5B聚合酶的药物使得丙肝的治愈率达到近乎百分百,碘胺酮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心脏的离子通道发挥作用。索非布韦与碘胺酮联合用药后,发现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过缓现象,甚至出现一例死亡的病例,深入研究后发现索非布韦或其类似物可以增强碘胺酮对L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通过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发现,碘胺酮主要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钙离子通道开放窗位点,其叔胺基团指向离子孔与索非布韦的磷酸基团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将索菲布韦稳定在离子孔里面,阻碍钙离子的通过。此外我们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索非布韦与碘胺酮存在协同抑制作用,与二氢吡啶类降血压药物(尼菲地平等)抑制无协同作用,与心血管药物维拉帕米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我们通过结构分析解释了这两种心血管药物不产生类似副作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发现,仅需要改变索非布韦的磷酸手性就可以打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抗丙肝药物的安全性。这是继2021年7月Nature、2022年4月Cell Research发表靶向钙离子通道的镇痛药物齐考诺肽,抗晕动症药物桂利嗪药物作用机制以来,高帅在该领域的又一系统性、突破性进展,展现了结构生物学对药物研发、药物评价的积极作用,为新型创新药的研发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 国外知名学术期刊改审稿机制:网络公开审稿
    学术期刊审稿机制的完善与否对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及促进学术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高水平审稿专家的遴选机制 其二,专家公正审稿的保障机制。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看,后一机制更为重要,因为审稿工作是对学术成果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审查和评价,专家在审稿过程中是否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是保障审稿质量的关键。   当前中国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   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多实行&ldquo 三审制&rdquo ,即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或编委会)三审的审稿机制。&ldquo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rdquo ,对学术论文的权威评价自然应该由全球各领域最优秀的专家担任审稿人,但由于语言、专业及办刊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学术期刊很难做到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审稿人。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一般会把待审稿件送至全国或全省范围内的同行专家审阅。为了使科技期刊的编辑更方便地遴选审稿专家,相关机构曾专门编撰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审稿人名录》《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名典》《西北地区高校审稿专家名录》(自然科学类)《上海市高校科技论文评审专家名录》等工具书。另外,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编辑还经常通过相关专业学会的推荐、作者推荐以及在&ldquo 中国知网&rdquo &ldquo 万方数据库&rdquo 等大型数据库中通过主题词、关键词查询等手段获得审稿专家的信息。为保障专家的公正审稿,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单向或双向匿名审稿、在审稿单上设计具体的论文评价指标、在期刊上登载审稿专家名录等。   相比自然科学类的学术期刊,由于学科边界的相对模糊及学科之间更多的相通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期刊更多地由办刊单位的学者担任审稿专家,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强学术实力的单位来说,更是如此。当然,目前也有不少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期刊通过外聘编委委员等方法来实现审稿专家的高层次化、多样化。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稿件的初审环节对稿件的筛选能力也更强一些。   国外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   国外知名的学术期刊在审稿专家的遴选方面更为灵活,如《科学》杂志有一个专门的审稿委员会,由来自全世界各地100多名顶尖科学家组成,他们负责审定提交到《科学》的各类论文的重要性和可信度。投稿论文通过编委会的审查之后再交由外部专家进行匿名评议。这些外部专家则分布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人数达万名,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自然》杂志的审稿人60%在美国,30%在西欧,10%在其他地区。《英国医学杂志》的审稿人有2500多人,也遍布世界各国。   至于专家的审稿方式,除了当前普遍实行的单向匿名审稿和双向匿名审稿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审稿方式:公开审稿。如《英国医学杂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过去实行的双向匿名审稿进行重新思考并开始实行公开审稿。即编辑部将来稿在网上公开,同时将审稿人的姓名告诉作者, 作者和读者都能在网上看到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并与审稿人对话和交流。论文最后发表时将审稿人的名单列在文章之后。在这种审稿机制下,不只是审稿人和作者之间互相知道彼此的身份,可以平等地互相探讨学术问题,社会上任何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学者都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公开审稿的实质是编辑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作者、审稿人及广大学者搭建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大家在科学面前完全平等。这种审稿机制的优点在于面对全球无数双专业人士的挑剔眼光,审稿人会更谨慎、负责、具体、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在此过程中,投稿人也能由此得到帮助和提高。   中国学术期刊审稿机制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有几千种。相比发达国家,在整体办刊水平较为落后的背景下,不断改进审稿机制是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和促进学术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审稿专家的遴选方面,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基本上能够依据自身的办刊条件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为保障专家的公正审稿,中国的学术期刊界近年来普遍推行了单向或双向匿名审稿。这是为克服人情因素对公平审稿的影响而推行的有效举措。通常情况下,匿名审稿可以使专家抛却诸多顾虑,在较为平静的心态下公正地对待审稿件作出专业的评判。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匿名审稿也同时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   其一,在某些学科领域(如史学),部分专家长期从事某项研究,且该项研究除他之外学界很少有人涉足。对于这类专家的投稿,审稿人甚至单凭题目就可以猜到作者的身份。还有一些稿件,审稿人可以通过文中透露的一些信息猜测到作者的身份。在此情况下,匿名审稿就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其二,匿名审稿其实质是赋予了审稿人在秘密状态下对别人的研究工作作出专业判断的权利。有学者认为这就好比是一个制度不全的法庭,&ldquo 被告&rdquo 在无法辩解的情况下,法官就作出了不明不白的判决。这话虽然刺耳,但学术研究应该是学界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这种审稿专家单向性的评判对于学术的提升意义确实有限。   其三,在匿名审稿机制下,审稿专家主要依靠其专业能力和道德自觉对待审稿件作出评判。审稿专家是否能够公平地评审稿件并作出专业判断缺乏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比如当审稿专家时间有限时,他就有可能会为完成审稿任务而仓促给出结论。个别审稿人甚至有可能会出于私利,剽窃、压制作者的研究。有权利就有责任,审稿专家是否能秉公行事,社会应对其行为有相应的激励或制约措施。   相比匿名审稿,前述发达国家近期出现的公开审稿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这些弊端。在公开审稿的机制下,审稿过程的三大主体&mdash &mdash 编辑、审稿人与作者同时处于社会的全程监督之下,这些学术共同体的成员自然会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公信力。例如,对编辑来说,会在选择审稿专家及编排稿件的过程中更为谨慎、负责和自律 对于作者来说,在学术期刊联网的条件下,他们若有一稿多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在其文章正式发表之前,广大网民就有可能发现并及时处理 秉公审稿的专家也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大其学术影响力。当然,在此过程中,审稿专家、作者及广大读者平等的沟通交流也会促进学术的进步。   公开审稿的推行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础的技术条件是建立一个网络平台,编辑、作者和读者均能根据各自的角色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另外,在公开审稿机制下,编辑、作者与审稿专家是否能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及学术公德,除了社会监督这个无形的压力之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审稿环节中相关各方是否遵守了学术诚信的规范,这是一个学者诚信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学者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的诚信表现一样,社会相关各方将会依据其审稿过程中的诚信行为给予其相应的激励或制约。因此,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是公开审稿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不论是匿名审稿还是公开审稿,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审稿的公正。当前,中国的学术期刊界普遍实行匿名审稿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在中国社会信用(含科研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学术共同体成员更为重视自身信誉的时候,公开审稿当是促进学术进步的更佳选择。
  • 韩春雨事件: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p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告诉新华社记者:“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 /p p   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机制,也说明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 /p p   科学能够“自净” /p p   “国际科学界有‘自净’机制”,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对新华社记者表达了与安诺杰相似的观点。 /p p   一项研究有了数据、形成论文并通过同行评议发表,通常意味着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初步承认。但这并不是终点,论文发表后,各国同行会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来重复实验,如果不能经受这一检验,研究成果就会受到质疑。 /p p   韩春雨团队2016年5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关于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就是如此。这篇论文因其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而引发巨大关注,各国同行纷纷跟进。但一两个月后就出现质疑,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因此“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 /p p   2016年11月,《自然?生物技术》就此发表“编辑部关注”。今年初又有消息说韩春雨团队提供了新的数据,但杂志最终认定:“我们判定韩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大量与其初始发现相悖的证据。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p p   “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正是科学界的“自净”机制。论文等科研记录是科学交流的基础,它们必须真实可靠。为了维护这一点,许多科研人员跟在“先行者”后进行没有名利的重复验证。正如《自然?生物技术》社论所说:“那些进行可重复性研究的人,其付出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回报——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没有资金支持,还吃力不讨好。”但正是这种对真理的追求让科学不断前进。 /p p   媒体可以监督 /p p   “这显示了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在全天候媒体时代的重要性”,《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提到了这一事件中媒体的重要性。社论说,“这无疑是一篇中国去年被报道最多的论文”,开始时媒体大量报道原论文所宣称的重要成果,而质疑声出现后也很快引起媒体注意,“有关该初始报告有效性的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开始交锋”。显然,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p p   饶毅也是网络科学媒体“知识分子”的主编,在韩春雨论文发表后,“知识分子”率先报道了论文中所宣称成果的重要性。在质疑声出现后,“知识分子”又刊登了多篇质疑的文章,保持了客观公正。 /p p   “新闻的常规是很快报道事情的重要进展,科学新闻的国际标准是请多个专家读论文后发表评论。但即使这样有时也不能判断其中的问题。好在对科学研究的判断还有时间的考验——同行的重复和验证。”饶毅说。 /p p   的确,新闻的时效性和科学验证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这就要求媒体报道时理解科学验证的特点。《自然?生物技术》社论认为:“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p p   定性不应仓促 /p p   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刊登的撤稿声明是英文,《自然》方面提供的译文是:“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不过韩春雨团队也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p p   韩春雨工作的河北科技大学也声明说,韩春雨团队一直在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工作。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p p   可见,虽然论文的关键成果不能被重复导致撤稿,但各当事方还是在以学术的方式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仓促定性。 /p p   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说,许多科研人员都有过学术失误,“我个人有过多次体会,自己认为百分之百对的事,实际是错的。我没有因为学术错误被捧上天,或被批得身败名裂,都是一种幸运。” /p p   当然,如果最终调查证实这不是学术失误而是学术不端,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处理。就在7月27日,中国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协等机构联合公布《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处理结果,其中有的研究人员被认定无过错,一些研究人员被认定不同程度存在过错并追究责任。 /p p   这正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学术问题的最好体现。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