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cjz
第4楼2007/10/22
1)热清洗法 通常轻度污染常用此法。首先确保气路系统不漏和无污染[(2)、(3)法同]。然后,卸下色谱柱,用闷头螺帽将柱接检测器的接头堵死。调N2尾吹气至50-60mL/min,升检测器温度至350℃左右(63Ni源),柱温250℃,保持4-8h。最后,冷至通常操作温度,观察基频是否下降至正常值。如有效但还不够,可重复处理之。
(2)热水蒸汽洗 换上洁净的汽化室插管,将原柱卸下,换上一根洁净的短空柱,通N2气,保持通常流速。升检测器、汽化室和柱温分别为300-350℃、200℃和150℃。用微量注射器从进样口注入去离子水50-100uL,连续注射,共注射10-20 次。若原接毛细管柱,即换一根未涂固定液的短毛细管柱,每次注入10-15uL,共注射50-100 次。这样,利用热水蒸气流清洗ECD池。该法对大多数污染均可清除。但操作麻烦(若用自动进样器可减轻一些工作量),占用时间长,清洗一次需1-2天,近年已较少使用。
(3)氢烘烤 这是近年较常用的方法。只需将载气或尾吹气换成氢气,调流速至30-40mL/min。汽化室和柱温为室温,将检测器升至300-350℃,保持18-24h,使污染物在高温下与氢作用而除去。氢烘烤毕,将系统调回至原状态,稳定数小时即可。
如以上各法均无效,即需与生产厂家联系处理。
我还有个疑问,上面的方法中:热清洗法中,把检测器的一端堵死,那么毛细管柱的一端,是不是敞开的呢?然后继续都升温?
我原来的做法是,把毛细管柱和检测器正常接好,然后把检测器温度上升加热,跑上几个小时,这样可吗?
我在故我思
第6楼2007/10/22
朋友,一般的ECD检测器热清洗时将毛细管柱断开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进样口和柱子的干扰;毛细管柱接检测器的一端在通载气的情况下直接放在柱箱中即可。热清洗时柱箱温度可以恒定,热清洗检测器的温度一般说明书上都会有的,清洗时将尾吹流量设定的高一些。您说的接柱子清洗检测器不是很妥当。
ECD的不稳定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稳定时间不够,我们实验室的岛津2010ECD一般需要稳定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