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转帖】水价改革催生2万亿水生意 水产业时代投资变局

  • 太白金星
    2008/09/09
  • 私聊

噪声/辐射等检测

  • “未来10年,水价将和油价持平。”最近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未来学会”上,来自全世界的专家预测说,由于水资源不足,甚至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水资源争夺战。

    “水是21世纪的石油。”8月21日的英国《经济学人》,也引用陶氏化学公司总裁利伟诚的话作了如是判断。

    事实上,作为人类必需品的水,远比石油重要得多,当然其问题也更为严重。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每年有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

    今年早些时候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也把目光投向了水。该论坛警告说,“对水来说,时间无多了。”

    对中国来说,这个命题则更为紧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狂飙突进,中国临近城市的地区约有90%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一个最新数据是,在全国 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水价改革的财富空间

    然而,“水资源既然如此宝贵,为何,它又如此的便宜”?8月4日的《巴伦周刊》,以社论的形式发出了上述质疑,并呼吁用市场化手段来拯救水资源:“水资源的交易应该要反映出自由市场的价格。”《巴伦周刊》系美国道琼斯旗下报纸,在美国机构投资者中颇具影响力。

    不仅美国需要市场化,在水资源日益匮乏且其价格明显低廉的中国,更需如此。事实上中国官方也一直在为此努力。

    8月29日,《循环经济促进法》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全社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电、气等资源型产品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因争议较大,该法对此不再做出规定,而是相应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型产品”。

    消息甫出,即被当成“将要普遍提高水价”的信号迅速传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黄建初次日也解释说:“这样规定更有利于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实行各种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具体价格政策。”

    之前的8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的讲话则更为直接:今年中国将加速资源产品价格调整,其中也包括水价即将提高。胡四一讲话当天及次日,水务板块闻风而动,走势明显强于大盘。

    然而,由于多头管水以及水的地域性、公共性和垄断性,使水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且被挥霍,并使水价成为当前中国最为复杂的价格。

    在农村,目前仍普遍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已达0.7~0.8。工业用水的效益也非常低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

    如此缺水,却又如此挥霍——这一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之所以一直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价太低。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的引黄水费标准是每立方米3.6厘,可谓“千吨黄河水顶不上一瓶矿泉水”。在城市,由于政府实行补贴,自来水的价格甚至不及成本。

    这种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造成的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根本不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成为制约中国水价改革的主因。而要破解中国水危机,关键一步就是要迈过水价改革这道门槛。

    目前,中国的水价仅仅包含水的工程成本和水的处理成本,没有涵盖水资源的价格、水管理的价格以及污水处理的成本,这与国际流行的全过程成本不符。拿全国水价最高的北京来说,其水价也仅是世界银行给发展中国家定出的一个承受水价的最高限定的1/3。

    显然,水价还有巨大的上涨空间。8月21日,国元证券水行业分析师周海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水价肯定要上涨,且“这是一个长期政策取向”。

    水务市场化改革专家、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持相同的看法。8月26日,曹在其金融街的办公室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水价上涨是个趋势,对水来说,价格改革很重要,且其价格结构也应当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要在水价里反映治污的成本。

    这也正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所系,根据“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要深化水价改革,建立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体系,其中就包括合理提高水资源费与水价水平。

    西南证券研究员宋少波发给《投资者报》的一份研究报告据此分析,由于需求旺盛,而供给又不足,水价改革中蕴藏着很多财富机会,水务行业远景非常光明。
    2万亿水生意

    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世界近1/3的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缺水人口将达到28~33亿,而更多的人将缺乏相关卫生设施。

    危机即商机,这一缺水人口的庞大数据,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同样巨额的投资故事。德勤预计,未来20年,全球水资源行业的投资缺口也许会超过1万亿美元。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1楼2008/09/09

    对中国而言,随着水务市场放开程度的日益加大,其水资源市场也将逐渐发展成一个更具潜在利润的巨大市场。最近几年,中国水务市场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今后,中国整个水务市场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

    据“十一五”规划,中国计划在城市地区将花费约8500亿元用于水项目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透露,仅污水处理市场,预计要超过5000亿元,如果再加上供水、中水回用、排水以及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总数将不会少于2万亿元。

    真实的故事可能要比这组数据更具想象力。作为当前热点的城市生活节水市场,以北京为例,整个北京大约有60万个水龙头和20万个抽水马桶漏水,从目前建材市场的节水洁具来看,最贵的4000多元,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因此,仅仅是更换这些水龙头和马桶就有上亿元空间。

    未来几年,中国将迎来一波城市化的大发展,推行节能环保的举措也将更为严格,而这也正是中国水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也将是中国水务市场投资的高峰阶段。

    此种背景下,一个逻辑依稀可见,在政府的推动和巨额投资的带动下,未来的中国水务市场,必将获得飞跃式的发展。世界银行的官员甚至乐观地预测,在未来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全球资本中国水务狂欢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也看到了这点。半年前,罗杰斯在中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看好中国的水资源行业。我几次环游世界,曾经去过的有些城市现在已经消失了,因为失去了水资源。中国也亟待解决水资源的问题,而这其中就蕴含了宝贵的投资机会。”

    比罗杰斯先行一步的,是众多野心勃勃的国际水务巨头。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无一例外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它们依靠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中国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

    早在1997年,法国威立雅就将其国际发展战略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主攻大中城市的饮用水供应和污水净化处理市场。到现在为止,威立雅已在中国参与了约20个水务项目。2002年,该公司曾以超过竞标报价两倍的价格,取得了上海浦东水厂50%股权和50年经营权。

    同威立雅一样野心勃勃的,还有名列世界水务第一强的法国苏伊士集团。该集团通过旗下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法水务”)和得利满公司在中国“攻城掠地”,先后参与100多个水厂的建设,直接经营的水厂有13个,投资额达2.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继与青岛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中法水务又与重庆水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其股份占到60%,突破了我国对外资进入水务组建合资公司不得超过50%的限制。

    来自英国的泰晤士水务公司,早在1995年,他们就以BOT方式投资7300万美元进军中国,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水务市场“吃螃蟹”的外资水务企业。

    与此同时,其他和水有关的跨国巨头也纷纷“淘水”中国,比如西门子、陶氏化学、GE、ITT等国际著名企业,就经常活跃在中国的水务市场上。其中的ITT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在“洋水务”衔枚疾进之际,本土水务公司也不甘示弱。以天津创业环保、北京首创股份为代表的国内水务翘楚,凭借强大的政府背景和融资能力,迅速在水务领域跑马圈地。

    2000年,创业环保通过与大股东资产置换包揽了天津污水处理项目,之后继续收购杭州、扬州、阜阳等10多个城市水务项目,成为全国性的水务公司。

    次年3月,首创股份投下水务第一单——出资10亿元收购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其后又调整原有筹资计划,将资金投入到水务运作,成为北京、深圳水务市场的老大,并在马鞍山、青岛、徐州等10多个城市投资水务项目。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由全世界来参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这样表示。如此巨大的市场和投资,确实并非政府所能包办。对于中国的水务市场来说,不管是技术,还是资金,抑或先进的管理经验,都需要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

    “尽管目前的回报谈不上暴利,但收益还比较稳定。”针对众多资本逐鹿水务的现象,曹远征从财务的角度分析说,“而且水务的现金流非常的充沛,便于做财务的安排,从这个角度讲,有很多企业愿意进入这个过程。”

    水产业时代的投资变局

    长期研究中国水业政策和水务投资的傅涛,系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从水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将城市水业分成了四个时代:1995年之前为设备时代,1995~2000年为技术引导时代,2000~2005年为资本拉动时代,2005年之后为产业时代。

    在资本拉动时代,由于各级政府普遍缺钱,此一时期的几乎所有市场项目都以资本为核心,政府在对待市场主体时,首先看的是企业有没有资金实力,资金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前提。

    据傅涛介绍,这时出现了三类企业主体,一类是纯粹的财务公司,他们通过固定回报等间接借贷的财务投资模式获得市场收益,之后,随着政策的调整,部分企业退出了中国市场,如香港国泰;第二类是以运营服务或工程服务为专长的专业公司,如中法水务和威立雅;第三类公司如首创股份,凭借资本和本土背景迅速进入水业主流市场,很快就发展成为最有影响的代表性公司之一。

    在当前的产业时代,城市水业存在设备制造业、工程建设业和环境服务业三种业态,而环境服务业比例是水业产业成熟与否的标志。傅涛提供的一个数据显示,在目前,中国环境服务业的比例仅为10%~20%,发达国家则在60%以上。

    事实上,在公众的印象中,水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产业。“这是趋势。”9月2日,傅涛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通过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城市水业正在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型市政公用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而过去那种财务投资、资本投资的方式,也将逐渐转向产业投资和服务投资上来。

    此种背景下,过去那种完全以资本环节优劣决定市场胜负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市场主体必须系统关注技术、运营、资本、设备配套等各个环节。像法国威立雅、中法水务等国际巨头,由于在水务产业以及服务方面占据领先优势,可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傅涛坚信城市水业还将走向产业联盟。其实这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中国水务行业正在发生的投资、并购、重组等,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

    除此以外,最近有专家还预测,随着产业化的运作,未来将会涌现出水资源金融产业,比如水银行、水股票、水期货、水交所、水基金等。其中,水资源使用权和交易权可能将在中国全面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水权交易将类似碳排放交易,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还可能吸引大量金融资本进入。

0
    +关注 私聊
  • uygyy

    第2楼2011/09/30

    来自全世界的专家预测说,由于水资源不足,甚至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水资源争夺战。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