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二氧化氯检测的DPD分光光度法应用研究

  • 太白金星
    2010/01/06
  • 私聊

水质检测

  • 1 前言
    作为强氧化剂和广谱消毒剂的二氧化氯,由于其诸多优点目前在我国广大中小型自来水厂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DPD比色法简介
    DPD 分光光度法是我国国家标准《水质词汇与分析方法》GB11898-89 中用于检测游离余氯和总余氯的标准方法,在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自来水厂协会和水污染控制联合会联合编著的《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中,从第十五版开始把DPD 法进行了发展,推荐为用于检验二氧化氯的标准方法。
    DPD 法的优点
    是能把二氧化氯和其它各种形式的氯(包括游离余氯、总余氯和亚氯酸盐等)分开,比较易于进行比色检验。这种方法不如电流滴定法那么准确,但所得结果可以满足多数一般性用途。
    3 原理
    在PH6.2~6.5 条件下,ClO2首先在第一步与DPD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但出现量只达到其总有效氯含量(相当于把ClO2还原为亚氯酸盐离子)的五分之一。如果水样在含有碘化物的情况下被酸化,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也起反应,当再加入重碳酸盐中和时,由此产生的颜色与ClO2 的总有效氯含量相对应。游离氯的干扰可以通过加入甘氨酸来抑制游离氯,根据是甘氨酸能立即把游离氯转化为氯代氨基醋酸,但对ClO2不发生作用。
    4 仪器
    4.1 日本AND HM200 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4.2 美国HACH DR/2010 分光光度计
    5 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5.1 碘酸钾标准储备液,1.006g/L:称取1.003g碘酸钾(KIO3,经120~140℃烘干2h),溶解于高纯水,转入1000ml 容
    量瓶稀释至标线,混匀。
    5.2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10.06mg/L:取10.0ml储备液(4.1)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1g碘化钾(4.5),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在使用的当天配制,装在棕色瓶中。1.00ml此标准使用液含10.06μg KIO3,相当于1.00mg/L 有效氯。
    5.3 磷酸盐缓冲液:溶解 24g 无水磷酸氢二钠和 46g 无水磷酸二氢钾于蒸馏水中,再混入溶有 800mgEDTA 二钠盐的蒸馏水 100ml。用蒸馏水稀释成1L ,可选择加入20mg 氯化汞或 2 滴甲苯,以防止霉菌生长。加入 20mg氯化汞可消除测自由氯时可能残留的痕量碘化物的干扰。(注意:氯化汞有毒,小心操作,避免摄入)
    5.4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指示剂:溶解 1.5g 五水合DPD硫酸盐或1.1g 无水合DPD硫酸盐于含有 8ml1+3 硫酸和 200mg EDTA 二钠盐的无氯蒸馏水中,稀释到 1 升,贮存在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放置在暗处保存。指示剂褪色后则需重配。定期检测空白样品的吸光值,
    若空白在 515nm 处的吸光值超过 0.002/cm ,则需弃重配。
    5.5 碘化钾(KI 晶体)
    5.6 亚砷酸钠溶液:溶解 5.0g NaAsO2 于蒸馏水中,稀释至 1升。注意:NaAsO2有毒,避免摄入!
    5.7 硫代乙酰胺溶液:溶解 125mg 硫代乙酰胺于 100ml 蒸馏水中。
    5.8 甘氨酸溶液:溶解 20g 甘氨酸于不耗氯水中,稀释至100ml。冷冻保存。出现浑浊时需重配。
    5.9 硫酸溶液(约1mol/L):5.4ml 浓H2SO4溶入 100ml 蒸馏水中。
    5.10 氢氧化钠溶液(约2mol/L):称取8gNaOH,溶于100ml纯水中。
    6 校准(工作)曲线
    向一系列50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25,0.50,1.50,2.50,3.75,5.00,10.00ml 碘酸钾标准使用液,各加入约1g 碘化钾、0.5ml硫酸溶液,混匀并静止2min,然后加入0.5m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标线。则各瓶中的浓度分别相当于0.00,0.05,0.10,0.30,0.50,0.75,1.00,2.00mg/L的有效氯。加入2.5ml 磷酸盐缓冲液和2.5mlDPD 指示液,混匀,立即(在2min内)在515nm处,用1英寸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
    7 测定步骤
    7.1 二氧化氯:加1ml 甘氨酸溶液于 50ml 水样中混合,再加入2.5ml磷酸盐缓冲液和2.5mlDPD指示液,混匀,立即(在2min内)测定吸光度(读数为G)。
    7.2 二氧化氯和游离性有效氯:另取50ml 水样,加入2.5ml磷酸盐缓冲液和2.5mlDPD指示液,混匀,立即(在2min内)测定吸光度(读数为A)。
    7.3 二氧化氯、游离性有效氯及化合性有效氯:另取50ml水样,加入大约1g 碘化钾,加入2.5ml 磷酸盐缓冲液和2.5mlDPD 指示液,混匀,立即(在2min 内)测定吸光度(读数为C)。
    7.4 包括游离二氧化氯、亚氯酸盐、游离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在内的总有效氯:在取得读数C 后,与同一比色瓶的水样中加入0.5ml硫酸溶液,混匀后静止2min1中,再加入0.5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后立即测定吸光度(读数为D)。
    8 结果计算
    ClO2=1.9G(以ClO2计)
    游离有效氯=A-G
    化合性有效氯=C-A
    总有效氯=D
    亚氯酸盐=D-(C+4G)
    9 研究与讨论
    9.1 干扰及消除
    9.1.1 锰的影响:在饮水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干扰物质是氧化锰。可以在加入磷酸盐缓冲液(4.3)后,加入0.5~1.0ml 亚砷酸钠溶液(4.6),然后再加入DPD 指示剂,测定吸光度。从读数A中减去这个读数,以消除氧化锰的干扰。
    9.1.2 温度的影响:在目前所有能区分ClO2、游离氯和化合性氯的分析方法中,包括电流滴定法、连续碘量法等,温度都会影响区分的准确性。温度较高时,会促使化合性氯(氯胺)提前参加反应,从而导致ClO2、尤其是游离氯的结果偏高。控制的办法一是控制温度,最好在20℃左右,也可以在水样加入DPD 并混匀后,立即加入0.5ml硫代乙酰胺溶液(4.7)就能停止化合性余氯(氯胺)于DPD的反应。
    9.1.3 比色时间的影响:一方面ClO2等与DPD指示剂产生的红色不稳定,颜色越深褪色越快,另一方面由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与DPD 指示剂混合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自身也会产生假红色,经验表明这种与时间有关的显色不稳定是导致数据精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各操作步骤的速度,同时控制各步骤所使用时间的标准化对提高精密度至关重要。根据经验:0.5mg/L 浓度以下显色大约可以稳定10~20min,2.0mg/L 左右浓度的显色只能稳定大约3~5min,5.0mg/L以上浓度的显色稳定时间将不足1min。
    +关注 私聊
  • xuanjiehuanbao

    第1楼2010/06/08

    对,HACH分析设备 快速的分析出浓度,另外,还有二氧化氯检测试纸,也可以快速检测范围,0-1.6ppm/0-500ppm的.

0
    +关注 私聊
  • zlssz-1

    第2楼2010/06/13

    HACH的快速测定仪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0
    +关注 私聊
  • chemistryren

    第3楼2010/06/16

    游离氯也是用DPD分光光度法做的呀.

0
    +关注 私聊
  • Insm_8dcc7b21

    第4楼2019/09/03

    请问这是多少版的标准,叫什么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