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化药、生药】从实验室小试到大生产

  • 省部重点实验室
    2012/09/17
  • 私聊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1.工业生产地不可观察性
    实验室一般都是玻璃瓶,透明反应,容易观察反应现象,及时发现问题,而工业上一般为反应釜(别的接触的不多,不好多说),可视性很差,你也就能从人孔里面向里面大体观察一下,有泡沫的反应尤其要小心。在实验室里面,你250或者500ml的瓶子产生的泡沫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只是上面的一层,到了反应釜里面,一般是两吨的反应釜,你放大了好几千倍,泡沫就明显了,这就要求你投料不能按照你玻璃瓶的投料量了,按照你玻璃瓶的投料量投料,冲料是肯定的了;而且泡沫的形成也和玻璃烧瓶里面不一样,在烧瓶里面,没有泡沫的时候是透明的,随着搅拌泡沫会有增加,但增加的不快,并且程度不明显,在反应釜中却是相反的,你没有泡沫的时候从人孔中观察(釜里面里面有灯)整个液体是黑的,只是在搅拌桨边下会有少量的泡沫,随着反应的进行,泡沫越来越多,这时候你能开到是像海浪那样,黑水带着白沫随着搅拌桨上下起伏,如果泡沫再多的话你就看不到黑的液体了,只有白的泡沫了,这时候就要仔细看他的液面了,如果白的泡沫还上升就要冲料了,这时候可以停止加热,降低搅拌速率,迅速降温,控制泡沫扩大,防止冲料!冲出来的料,如果是进入缓冲罐还可以再循环加入,继续反应,不过不要引入杂质。

    2.工业生产条件的限制性
    2.1关于搅拌速度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磁力搅拌或者用机械搅拌,机械搅拌最多可以达到1400转/分,磁力一般没有显示转速,但最快也可以达到几百转/分。工业生产很难达到这个速度,一般工业生产搅拌釜的电机也就是60~120转/分之间,有些生成粘稠状液体的反应在实验室可以做,但是在工厂就做不了,很大原因是因为搅拌跟不上,实验室你用机械搅拌加大转速可以将粘稠的液体较好的分散,使反应继续进行,但到工厂生产,你粘度一大,电机转速最大达到120转/分后,仍然很难将它搅拌开,并且不造成电机过热。严重的烧毁电机(一般情况是电机会被憋停,因为有自动断电装置)。这时候你就要考虑适当的增加反应溶剂,降低反应液的反应粘度,才能顺利保证反应的进行。同时由于转速的原因,实验室的反应时间和工厂实际反应时间有很大区别,我做个一个合成。在实验室两个小时,在工业上要8个小时。

    2.2关于传质传热
    实验室加热快降温也快,比如说你可以用加热套迅速升到150度,或者用冰盐浴迅速降到零度以下,但是在工业生产上就很难做到了,你从常温升到150度最少要半个小时到一个一小时,你还要注意不能升的太猛,小心局部反应剧烈,造成副反应,降温更是慢!从一百五十度降到室温的话最少要一个半小时,所以在实验室很快就能完成的实验,到真正生产的时候就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了。

    补充一:
    看到楼下有帖子说道萃取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一下,当时做了个产品溶于有机相,有机相是甲苯,水相里面有水和反应产生的无机盐,由于产品有一定的粘度,想将水相分出去以后再用水洗一遍(水洗的次数多了太浪费时间,一般洗一次,从加水,搅拌,静止,分层最少要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将无机盐除干净,开始的时候分层很好(刚反应完),将水相放出后,再加入水,搅拌,静止,心想应该也很容易完成(因为第一次比较顺利,很快分层),结果一放料,出来的是乳液,水完全乳化到有机相里面了,根本分不开了,后来去小样,又进行实验才解决,原因是有机相太少了,造成对产品的溶解不够,以至于出现乳化的现象。萃取在实验室是很容易的,当时对于有机相得量也没有详细研究,怎么样都分得开,但到生产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个小小量的疏忽,可能就使你反应失败了。


    补充二:实验室和工业生产的监测 在实验室用来监测反应进行的最常用最方便的是薄层色谱法(点板的方法),而在工业上一般用气相或者用液相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可以在线分析,另外工业上还有一些儿小的窍门,或者说简单的判断反应进行程度的方法(特别是在一些小的化工厂,里面的老师傅一般常用),举个例子说,像酯化反应,工业上一般通过看冷却罐(或储罐)里面的水来确定反应是否完全,如果液位不准还可以将其生成的水放出称量一下即可,还可以通过取样测酸值的方法判断酯化反应进行的程度。

  • 该帖子已被版主-zhang8826857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关注 私聊
  • 容百川

    第1楼2012/09/19

    这是楼主自己的心得吗?!
    我总说楼主要整理,也能整理,去参加大赛呀!

0
    +关注 私聊
  • yuduoling

    第2楼2012/09/28

    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再到工业生产,这个规模的扩大,往往造成反应机理也会发生变化

0
    +关注 私聊
  • 秋醉虞阳

    第3楼2012/09/28

    起泡和乳化在实验室很常见,起泡加溶剂确实会好很多。生产上也比较常见,有时候反应釜顶部都是泡沫溢出来

0
    +关注 私聊
  • yifan1117

    第4楼2012/09/29

    生产放大时会发现很多问题。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5楼2012/10/01

    实验室级别的 和 工业大生产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秋醉虞阳(wangjianhua1102) 发表:起泡和乳化在实验室很常见,起泡加溶剂确实会好很多。生产上也比较常见,有时候反应釜顶部都是泡沫溢出来

0
    +关注 私聊
  • 容百川

    第6楼2012/10/01

    那当然,量就不同,反应控制都不一样了

    省部重点实验室(gl19860312) 发表:实验室级别的 和 工业大生产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7楼2012/10/01

    实验室级别很多事研究机理啥的

    真正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时候 很多就是操作

    操作中渗透原理加以解释很好

    容百川(jjwws) 发表:那当然,量就不同,反应控制都不一样了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