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生物工艺学(下)教案

  • 省部重点实验室
    2012/12/26
  • 私聊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生物分离的基本概念
    生物分离是从生物材料、微生物的发酵液、生物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并纯化有关产品(如具有药理活性作用的蛋白质等)的过程,又称为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分离过程的主要特点
    常无固定操作方法可循
    生物材料组成非常复杂
    分离操作步骤多,不易获得高收率
    培养液(或发酵液)中所含目的物浓度很低,而杂质含量却很高
    分离进程必须保护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生物活性成分离开生物体后,易变性、破坏
    基因工程产品,一般要求在密封环境下操作。

    生物分离的一般工艺流程


    发酵液→预处理→细胞分离→( 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 )
    →初步纯化→高度纯化→成品加工



    注:(1)胞内产物需经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等步骤;胞外产物则将细胞去除后,对余下的液体即可进行初步纯化。

    (2)在初步纯化及其以前的各步操作,处理的体积较大,着重于浓缩,称为提取或分离;以后各步为精细的分离操作,着重于纯化,称为精制(或纯化)。

    生物分离的各阶段的常用方法



    (1)发酵液的预处理
    加热
    n 调pH
    n 絮凝和凝聚


    (2 )固液分离
    n 沉降
    n 离心分离
    n 过滤
    n 错流过滤
    (3)细胞破碎
    n 机械法 高压匀浆、高速珠磨、超声波破碎
    n 非机械法
    化学法、酶解法、渗透压冲击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4 )初步纯化
    n 沉淀法
    n 吸附法
    n 萃取法
    n 超滤法
    (5)高度纯化
    n 层析 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
    n 电泳
    n 结晶和重结晶
    (6 )成品加工
    n 无菌过滤
    n 去热原
    n 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
    n 制剂
    生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依据
    n 传统生物药物(抗生素)


    根据具体条件,通过小实验决定,选择时应考虑两个因素。
    (1)抗生素的理化性质:极性、酸碱性、溶解度等,了解其理化性质,通常利用纸层析和纸电泳的方法。
    (2)抗生素的稳定性:要了解它在什么样的pH和温度范围易受破坏。
    纸层析
    抗生素在某一种溶剂中的Rf值大,表明它在该种溶剂中溶解度大;相反,如Rf值小,则溶解度小。如Rf为零,则说明不能溶解。如抗生素在极性强的溶剂中有较大的Rf值,则表明该抗生素是极性化合物;而非极性抗生素在非极性溶剂中Rf值较大,在极性溶剂中Rf值较小。
    纸电泳
    通过纸层析判断为水溶性的抗生素,可用纸电泳法进一步判断其电离性质。
    电泳结果与样品性质的判断见课本第六页表1-1。

    生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依据
    n 基因工程药物
    应根据目标蛋白和杂蛋白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性质的差异,如,生物特异性、分子量、等电点值和稳定性等。当几种方法联用时,最好以不同的分离机理为基础,且前一种方法处理过的液体应能适于后一种方法的料液。
    作业
    n 胞内产物和胞外产物的分离纯化流程有何不同之处?
    n 哪些方法比较适合生物物质的初步纯化?哪些方法比较适合生物物质的高度纯化?
    n 以抗生素为例说明,选择生物分离方法时主要要考虑哪些因素?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楼2012/12/26

    第一章 预处理及固液分离
    第一节 发酵液(培养液)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

    ? 改变发酵液(培养液)的物理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主要方法有:加热、凝聚与絮凝、使用助滤剂。

    ? 去除发酵液(培养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预处理的方法
    一、加热
    加热是最简单和经济的预处理方法,即把发酵液(培养液)加热到所需温度并保温适当时间。加热能使杂蛋白变性凝固,从而降低发酵液(培养液)的粘度,使固液分离变得容易。但加热的方法只适合对热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
    预处理的方法
    二、凝聚和絮凝
    凝聚和絮凝在预处理中,常用于细小菌体或细胞(分泌胞外产物)、细胞的(分泌胞内产物)碎片以及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去除。其处理过程就是将一定的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发酵液(或培养液),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它们聚集成可分离的絮凝体,再进行分离。但是应当注意,凝聚和絮凝是两种方法,两个概念,其具体处理过程也是有差别的。
    1.凝聚
    凝聚是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凝聚剂主要是一些无机类电解质,由于大部分被处理的物质带负电荷(如细胞或菌体一般带负电荷),因此工业上常用的凝聚剂大多为阳离子型,分为无机盐类、金属氧化物类。常用的无机盐类凝聚剂有:Al2(SO4)3?18H2O(明矾)、AlCl3?6H2O、FeCl3、ZnSO4、MgCO3等;常用的金属氧化物类凝聚剂有:Al(OH)3、Fe3O4、Ca(OH)2或石灰等。

    2.絮凝
    絮凝是指使用絮凝剂(通常是天然或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钠和聚苯乙烯磺酸。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絮凝剂的分子量,絮凝剂用量,溶液pH,搅拌速度和时间等。


    三、使用惰性助滤剂
    工业生产中有时需加入某些固体物质,以加速过滤速度,提高滤液质量,这种能提高过滤速度的物质称为助滤剂
    助滤剂的使用方法有两种:①在过滤前先在过滤介质表面预涂(铺)一层助滤剂。②助滤剂按一定比例均匀加入待过滤的料液中。
    常用的惰性助滤剂有硅藻土、珍珠岩、混合助滤剂(硅藻土或珍珠岩与石棉)、纤维素和活性炭。
    助滤剂的选择要点如下:
    (1)粒度选择
    (2)根据过滤介质和过滤情况选择助滤剂的品种
    (3)用量选择
    四、去除杂蛋白质的其它方法
    1.等电点沉淀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能沉淀而除去。
    2.变性沉淀
    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加热、大幅度改变pH,加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等)、加重金属离子如Ag+ 、Cu2+ 、Pb2+等、加有机酸如三氯乙酸、水杨酸、苦味酸、鞣酸、过氯酸等及表面活性剂。
    3.吸附
    在发酵液中,加入一些反应剂,它们互相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对蛋白质具吸附作用而使其凝固。
    预处理的方法
    五、不溶性多糖的去除
    当发酵液中含有较多不溶性多糖时,粘度增大,液固分离困难,可用酶将它转化为单糖以提高过滤速度。例如在蛋白酶发酵液加α-淀粉酶,将培养基中多余的淀粉水解称单糖,就能降低发酵液粘度,提高滤速。
    预处理的方法
    六、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对提取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无机杂质主要是Ca2+、Mg2+、Fe3+等高价金属离子,预处理中应将它们除去。
    ? 去除钙离子,常采用草酸钠或草酸。
    ? 镁离子的去除也可用草酸,但草酸镁溶解度较大,故沉淀不完全,也可采用磷酸盐,使生成磷酸钙盐和磷酸镁盐沉淀而除去。
    ? 除去铁离子,可采用黄血盐,形成普鲁士兰沉淀:
    作业:
    ? 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简要机理如何?
    ? 除去发酵液杂蛋白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2楼2012/12/26

    第二节 细胞破碎
    一、概念
    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胞内产物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二、影响细胞破碎的因素
    1、细胞壁的结构
    2、破碎方法
    细胞壁的结构
    ? 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层(约20-80nm)组成,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较薄,仅2-3nm,在肽聚糖层外还有两层外壁层。外壁层约8-10nm,可见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较难破碎。   
    ? 霉菌
    霉菌的细胞壁较厚,约100-250nm。
    ? 酵母菌
    酵母的细胞壁比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更难破碎。
                  
    破碎方法
    ? 机械法
    高压匀浆法
    高速珠磨法
    超声波破碎法
    ? 非机械法
    化学法
    酶解法
    物理法:渗透压冲击法、冻融法
    干燥法
    1、非机械法

    A、高压匀浆法
    适用于酵母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等。不适用于高度分枝的微生物。
    B、高速珠磨法:利用玻璃小珠与细胞悬液一起快速搅拌,由于研磨作用,使细胞破碎。
    C、超声波破碎法:实验室常用
    影响因素:频率、液体温度和粘度、处理时间等。

    2、非机械法
    A、化学法:采用化学试剂处理细胞,溶解细胞或抽提细胞组分

    B、酶解法
    利用酶(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核酸酶、透明质酸酶等)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特殊的键,以达破壁的目的。需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辐射、渗透压冲击、反复冻融法等)
    ? 途径:在细胞悬液中加酶或采用自溶作用
    ? 自溶作用:利用微生物自身产生的酶来溶菌,而不需外加其它的酶
    ? 自溶的方法:
    加热法、干燥法
    C、渗透压冲击法
    先把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由于渗透压作用,细胞内水分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转入水或缓冲液中,由于渗透压发生突然变化,胞外的水分迅速渗入胞内,使细胞快速膨胀而破裂。
    D、冻结-融化法
    将细胞放在低温(-150C),然后在室温中融化,反复多次,细胞壁破裂。

    E、干燥法
    经干燥后的菌体,其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变化,同时部分菌体会产生自溶,然后用丙酮、丁醇或缓冲液等溶剂处理时,胞内物质就会被抽提出来。
    方法:空气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

    三、破碎率的评价
    细胞破碎率定义为被破碎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比数,即:
    Y(%)=[(N0-N)/N0]×100
    N0-原始细胞数量
    N-经t时间操作后保留下来的未损害完整细胞数量

    目前N0和N主要通过下面的方法获得 :
    ? 直接计数法
    在血球计数板用显微镜观察,直接对适当稀释后的样品进行计数。
    ? 间接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是在细胞破碎后,测定悬浮液中细胞释放出来的化合物的量(例如可溶性蛋白、酶等)。通过做法是将破碎后的细胞悬浮液离心分离掉固体(完整细胞和碎片),然后用Lowry法测量上清中的蛋白质含量。
    四、各种破碎方法的评述
    ? 高压均浆和珠磨两种机械破碎方法,处理量大,速度非常快,目前在工业生长上应用最广泛。但在机械法破碎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料液温度升高,而易造成生化物质的破坏,特别是在超声波处理时。因此,超声波振荡法主要适用于实验室或小规模的细胞破碎。

    ? 非机械法一般仅适用于小规模应用。渗透压冲击和冻结-融解法都属于较温和的方法,但破碎作用较弱它们常与酶解法结合起来使用,提高破碎效果。干燥法属于较激烈的一种破碎方法,容易引起蛋白质或其它组分变性.

    五、破碎方法的选择依据
    ?处理量
    高压匀浆和珠磨机处理量大,速度快,适用于工业生产
    ?产物对破碎条件(温度、化学试剂、酶等)的敏感性以及产物在细胞中的位置
    生化物质的稳定性
    ?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壁的强度
    ?破碎程度
    ?提取分离的难易
    总之,适宜的细胞破碎条件应该从高的产物释放率、低的能耗和便于后续提取这三方面进行权衡。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3楼2012/12/26

    第三节 固液分离

    ? 固液分离:是指将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的悬浮固体,如细胞、菌体、细胞碎片以及蛋白质等的沉淀物或它们的絮凝体分离除去。
    一、固液分离设备
    ? 过滤设备
    板框压滤机
    真空鼓式过滤机
    ? 离心设备
    过滤式离心机
    沉降式离心机

    1、过滤设备
    ? 板框过滤机
    原理
    特点 板框压滤机的过滤面积大,能耐受较高压力差,对不同过滤特性的料液适应性强,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动力消耗少等优点。但这种设备不能连续操作,设备笨重,占地面积大,非生产的辅助时间长(包括解框、卸饼、洗滤布、重新压紧板框等)。
    适用对象 广泛应用与培养基制备的过滤及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和细菌等多种发酵液的过滤 。

    2、离心设备
    ? 过滤式离心机
    转鼓上开有小孔,转鼓内表面覆盖过滤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穿过过滤介质经小孔流出,固体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主要用于处理悬浮液固体颗粒较大、固体含量高的场合。
    ? 沉降式离心机
    转鼓上无小孔,不需要过滤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沉降于鼓壁上,余下的即为澄清的液体。适用于固体量较低(小于10%)的场合。常用的沉降式离心机有碟式离心机和管式离心机。
    二、过滤方式
    ? 常规过滤
    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能使固液混合料液得以分离的某一介面)垂直。

    ? 错流过滤
    料液流向平行于过滤介质。过滤介质通常为微孔膜或超滤膜。

    三、影响固液分离的因素
    ? 微生物种类
    真菌的菌体大,固液分离容易,可采用鼓式真空过滤或板框过滤;细菌和细胞碎片小,固液分离较难,固液分离前要采用一些手段增大粒子。
    ? 发酵液黏度
    固液分离速度与黏度成反比
    ? 其它因素
    发酵液的PH值、温度和加热时间
    四、固液分离的发展动向
    改善固液分离的手段主要从下列三方面进行:
    ? 利用错流过滤
    ? 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菌体的大小和形状
    ? 采用双水相萃取处理细胞匀浆液
    作业:
    1.简述常用细胞破碎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2.简述常用过滤设备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四、固液分离的发展动向
    改善固液分离的手段主要从下列三方面进行:
    ? 利用错流过滤
    ? 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菌体的大小和形状
    ? 采用双水相萃取处理细胞匀浆液
    作业:
    1.简述常用细胞破碎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2.简述常用过滤设备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0
    +关注 私聊
  • yifan1117

    第4楼2012/12/27

    一般的生物制品都是这流程吗?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5楼2012/12/27

    第十二章 固相析出技术
    基本概念
    固相析出技术:通过加入某种试剂或改变溶液条件,使生化产物以固体形式(沉淀和晶体)从溶液中沉降析出的分离纯化技术称为固相析出技术。
    结晶法:在固相析出过程中,析出物为晶体时称为结晶法。
    沉淀法:在固相析出过程中,析出物为无定形固体时则称为沉淀法。常用的沉淀法主要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等。

    第一节 盐析法
    一、盐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盐析法的原理
    1)中性盐离子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
    2)中性盐离子破坏蛋白质表面水膜。


    盐析法的特点
    经济、安全、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应用范围广泛、不易引起蛋白质变性 ,但盐析法分辨率不高,适合于生化物质粗提纯阶段,需和其它方法交替使用。
    二、盐析常用的盐
    常用的盐析用盐主要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磷酸钠、磷酸钾等。
    硫酸铵具有盐析作用强,溶解度大且受温度影响小,一般不会使蛋白质变性,价廉易得,分段分离效果较好等优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硫酸铵进行盐析。但硫酸铵具腐蚀性且缓冲能力差,饱和溶液的pH值在4.5~5.5之间,使用时多用浓氨水调整到pH7左右。

    三、影响盐析的因素


    盐饱和度的影响

    不同的蛋白质,其结构和性质不同,盐析时所需的饱和 度也就不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在相同的盐析条件下,蛋白质浓度越大越易沉淀,但蛋白质的浓度愈高,其它蛋白质的共沉作用也愈强,从而使分辨率降低,一般常将蛋白质浓度控制在2~3%为宜。

    PH的影响 进行盐析时的pH,要选择在被盐析的蛋白质的pI附近。

    温度的影响 在高盐浓度下,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另外,高温还易导致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盐析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四、盐析操作(以硫酸铵为例)
    盐析时,将盐加入到溶液中有两种方式:
    (1)加硫酸铵的饱和溶液。
    为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所需加入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的体积可由下式求得
    S2 - S1
    V= V0
    1 - S2
    式中V-加入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的体积,L;
    V0—溶液的原始体积,L;
    S1及S2—初始和最终溶液的饱和度,%。

    四、盐析操作(以硫酸铵为例)
    (2)直接加固体硫酸铵。
    为达到所需的饱和度,应加入固体硫酸铵的量,可由表查得,或由下式计算而得

    X=

    式中 S1及S2—初始和最终溶液的饱和度,%;
    X—1L溶液所需加入得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G—经验常数,0℃时为515;20℃为513;
    A—常数,0℃时为0.27;20℃为0.29。

    第二节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一、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和特点
    原理
    1)加入有机溶剂后,会使水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

    2)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
    特点 分辨率高于盐析;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低,易挥发除去,不会残留于成品中,产品更纯净;沉淀物与母液间的密度差较大,分离容易。但有机溶剂沉淀法易使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变性,操作需在低温下进行;需要耗用大量有机溶剂,成本较高,有机溶剂一般易燃易爆,所以贮存比较困难或麻烦。

    二、常用的有机溶剂

    常用于生物大分子沉淀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和甲醇等。其中乙醇是最常用的沉淀剂,因为它具有沉淀作用强、沸点适中、无毒等优点。
    三、有机溶剂的用量计算
    进行有机溶剂沉淀时,欲使原溶液达到一定的溶剂浓度,需加入有机溶剂的量可参考表或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S2 - S1
    V= V0
    1 - S2
    式中,V—需加入的有机溶剂的体积;
    V0—原溶液体积;
    S1—原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S2—需达到的有机溶剂的浓度;

    四、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温度
    有机溶剂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从而增加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另外,温度还会影响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沉淀能力,一般温度越低,沉淀越完全。因此,在使用有机溶剂沉淀生物高分子时,整个操作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
    pH值
    pH多控制在待沉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
    样品浓度
    样品较稀时,将增加有机溶剂投入量和损耗;样品太浓会增加共沉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初浓度以0.5~2%为好,粘多糖则以1~2%较合适。
    l 中性盐浓度
    较低浓度的中性盐存在有利于沉淀作用,减少蛋白质变性。一般在有机溶剂沉淀时中性盐浓度以0.01~0.05mol/L为好,常用的中性盐为醋酸钠、醋酸铵、氯化钠等。

    四、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l 某些金属离子
    一些金属离子如Ca2+、Zn2+等可与某些成阴离子状态的蛋白质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溶解度大大降低而不影响生物活性,有利于沉淀形成,并降低溶剂用量。
    作业:
    1.盐析法为何能用于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盐析法一般用于生物分离的哪个阶段?
    2.有一20mL的料液,要采用直接加固体硫酸铵的方式进行盐析,其硫酸铵饱和度为20%,需要达到的硫酸铵饱和度为40%,问需加入多少固体硫酸铵?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有机溶剂沉淀法在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某一30mL料液中乙醇浓度为35%,要将乙醇浓度调整到55%,需往料液中加入多少mL的无水乙醇?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6楼2012/12/27

    第三节 其他沉淀法
    一、等电点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只适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很低的两性生化物质,如酪蛋白。
    很少单独使用等电点沉淀法。往往与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或其它沉淀法一起使用。
    在实际工作中普遍用等电点沉淀法作为去杂手段 。


    二、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

    l 常用的非离子型多聚物: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葡聚糖 ,通常在蛋白质沉淀中使用PEG-6000或PEG-4000。 PEG浓度常为20% 。
    l 优点 :室温条件下操作;沉淀的颗粒往往比较大;不容易破坏蛋白质活性 。
    l 缺点:所得的沉淀中含有大量的PEG。
    三、成盐沉淀法

    1)金属离子沉淀法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金属复合盐沉淀 。常用的金属离子Zn2+ 、Ca2+ 、Pb2+
    2)有机酸沉淀法
    3)无机酸沉淀法:磷钨酸、磷钼酸等能与阳离子形式的蛋白质形成溶解度极低的复合盐,从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特点:常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沉淀,应用时必须谨慎。

    四、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l 利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引起变性。
    l 利用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加热破坏某些组分,而保留另一些组分。
    l 选择性的酸碱变性。

    第四节 结晶法
    自学提纲:
    l 结晶与沉淀的区别
    l 结晶过程为什么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l 结晶的过程
    l 过饱和溶液制备主要有哪些方法?
    l 哪些因素可促使晶核形成?
    l 如何提高晶体的质量?
    自学指导
    l 结晶与沉淀的区别
    沉淀和结晶在本质上同属一种过程,都是新相析出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构成单位(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前者有规则,后者无规则。在条件变化缓慢时,溶质分子具有足够时间进行排列,有利于结晶形成;相反,当条件变化剧烈,强迫快速析出,溶质分子来不及排列就析出,结果形成无定形沉淀。
    自学指导
    l 结晶过程为什么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由于只有同类分子或离子才能排列成晶体,故结晶法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l 结晶的过程
    结晶包括以下三个过程: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形成、晶体的生长。
    自学指导
    l 过饱和溶液制备主要有哪些方法?
    1.饱和溶液冷却
    2.部分溶剂蒸发:
    蒸发法是使溶液在加压、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蒸发除去部分溶剂达到过饱和的结晶方法。
    3.化学反应结晶法
    此法是通过加入反应剂或调节pH值生成一个新的溶解度更低的物质,当其浓度超过它的溶解度时,就有结晶析出。
    4.解析法:
    此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形成过饱和溶液而结晶析出。
    自学指导
    l 哪些因素可促使晶核形成?
    真正自动成核的机会很少,均靠外来因素如机械震动、摩擦器壁、搅拌、添加晶种促使晶核形成。
    l 如何提高晶体的质量?
    主要从晶体的大小、形状和纯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见课本P257—262。
    作业
    l 使用等电点沉淀法、成盐沉淀法和选择性变性沉淀法各应注意什么问题?
    l PEG沉淀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去除蛋白沉淀中的PEG?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