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微生物工作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 省部重点实验室
    2013/02/18
  • 私聊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会引领你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取得成功!
    失败——思考——成功,这就是成长的故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show出你成长的故事,这比一句深刻的经验总结更能让人警醒,更能避免后人再犯同样的错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相信你的故事肯定会帮到一部分战友,相信一定会有一定的意义的,能够帮到一个人您的回帖就是值得的。

    故事比结论更能让人抓住问题的本质,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个结论,所以更有教育意义,所以希望大家能尽量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故事!
  • 该帖子已被版主-zhang8826857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楼2013/02/18

    题目:质粒构建之酶切位点的选择

    结论:一定要选择具有相同buffer的两个酶

    技术背景:
    克隆目的基因,并把其装入表达载体转化/转染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是获取目的蛋白/研究基因功能的经典方法,也是目前科研工作者常用的方法。其中酶切是该技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载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双酶切以其独特的优点而逐渐取代了单酶切 。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设计合成含有酶切位点,能扩增基因ORF全长的一对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纯化PCR产物——分别对PCR产物及载体进行双酶切——分别纯化双酶切产物——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质粒提取——转化/转染——获得重组蛋白/功能研究
    酶切反应虽然是在PCR之后,但是酶的选择却是在PCR前引物设计时就完成了。我觉得这就是错误的根源!

    故事:导师给我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研究病毒包膜蛋白的功能,首先我需要克隆出该基因,并把它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根据pcDNA3.1(+)载体多克隆位点的内切酶排列顺序,在设计引物时,我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两个常用的便宜得内切酶:BamHI/XhoI。引物送公司合成后,就开始实验:PCR过程非常顺利,一下就把目的基因拉出来了。但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载体我忙了半年也没有构建成功。由于PCR后面的酶切,连接,转化试验都无法进行成功性的鉴定,试验只有拿单克隆细菌进行鉴定。可是我的平板上始终看不到有单克隆生长。所以错误可能出现在PCR后的任何一个环节。
    下一步就是要找出错误发生在哪里!最容易的鉴定就是感受态细胞了,拿载体做了一个阳性对照,结果板上密布菌落。这说明感受态细胞以及转化的过程没有问题。
    那问题很有可能出在两个地方:1.双酶切没有完全切开 2.连接没有成功!由于师兄用同样的两个酶有成功的先例,所以我主观判断是连接出了问题!判断的失误导致我浪费半年的时间:购买新的T4连接酶,不停的摸索连接条件,不停的更换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比例,应用平端连接的连接体系.......半年时间就在痛苦的重复和思索中过去了。老板不得已给我更换了课题!后来实验室又要构建重组质粒,由于我“经验丰富”,老板把这个重任又交给了我。这次在设计引物时,无意中我更换了酶切位点(目的序列中含有XhoI的序列,不可用),选用HindIII/BamHI。实验结果出奇的顺利,两个星期内我就把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大提后交给老板!
    我反思:为什么我做了半年没做出来,而这次半月就搞定了呢,极有可能使酶切的问题:BamHI/XhoI没有共同的buffer,不管加入哪一种buffer,都有一种酶的活性只有50~70%,而HindIII/BamHI却有着共同的buffer,在双酶切体系中两个酶的活性都达到100%。
    为了证明这一设想,我又重新设计引物,选用HindIII/BamHI这两个酶,结果被我一举拿下这个重组质粒!
    之后,老板把实验室所有重组质粒的构建任务都交给了我,两年内我成功构建了8个重组质粒。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2楼2013/02/18

    做实验要学会与别人交流,转换思维,记住这句名言: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以前构建过一个质粒,难点就在于片断两端都是EcoRI位点,片断长度2.8Kb,也算是大片断连接了。我是这样做的,载体分步酶切,然后碱性磷酸酶去磷酸化,然后就于片断进行连接反应,结果做了两个月都没做出来,每天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有一天老板问起了情况,说连接反应时不一定要使用连接酶说明书上介绍的方法,交了我一种连接方法,步骤如下:

    载体 0.5微升
    片断 5微升 (载体:片断 1:10 片断量要高些)
    Ligase buffer 5微升
    T4DNA ligase 1微升
    ddH2O 38.5微升
    总反应体积50微升。

    把反应夜放在冰上,将冰块连带反应夜室温下放过夜,第二天,用酚氯仿抽提,然后用2倍体积乙醇和1/10体积的3M NaAc沉淀,沉淀用70乙醇洗涤,自然条件下风干,沉淀用10微升TE溶解,取5微升进行转化。

    结果一下就作出来了阳性克隆。

    所以,我想说的是,大家要多与人交流,标准的做法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当一条路行不通时,你可能会发现另一条光明大道。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3楼2013/02/18

    有分加,我也来凑个热闹!
    我是做细菌方面的,最近在实验室忙了半个月,来谈谈吧
    感想一:做实验不能急,一定要耐心,有的时候急着去吃饭(怕晚了饭堂没吃的了)匆匆的做实验,效果极其不好,反而要重做,所谓宁停一分不抢一秒,很有道理。做不好重做的话不仅是浪费东西又耗时间还影响心情。
    感想二:练好基本工(做细菌的就是划平板、染色等操作)。练好基本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曾经划板的水平相当的差,分个单菌落都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基本工练到一定程度就会悟出些技巧,比如挑菌划平板的时候,要掌握好度不然分出的单菌落会比较少,长出很多大菌落。染色的过程脱色是关键。
    感想三:要有反复实验的心理准备。有的时候,除了主观操作的原因还会有些客观的原因,比如我试过养标准株(冻干奶粉保存的),开始养不出来,后来发现是标准株的浓度太低要挑多一些的干粉才能养出。所以要大胆的构想,小心求证。
    感想四:要做好记录,理好思路,每天从实验室回来的时候要想好明天要做什么,最好些在笔记本上。尤其是配液配平板这些要早些准备好,不然到用的时候就没得用,很不方便。
    感想四:我发现染色看似简单,其实中间还很多的问题。有的时候阳性染成阴性,阴性染成阳性(以前有个帖子有讨论过这个问题的),的确是这样子的。我 个人的总结是:1菌不能太老才来染色,菌活性降低会有些形态染色上的变化。2、我做革兰氏染色时发现,染完每一液后一定要把冲洗液甩干净,不然加下一液的时候就会把染液稀释掉,结果就不一定与事实相一致。比如,酒精被稀释后会导致脱色不全,阴性变阳性。

    另外我还发现,买来的标准株不一定是纯的,我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我要的是阴性杆菌但里面混了很多阳性球菌。我实验室其他的同学也遇到过这种问题

    就这么多,以后再有其他感想再说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4楼2013/02/18

    我是做微生物发酵方面的。我也说个小故事。

    一次偷懒,晚上做好的纤维素水解液没有及时处理(因为考虑到酸性很强pH 值小于1.0)。第二天早上也没有记起,等到晚上想用时一看,里面的液体都变混浊了,当时本想一扔了事,旁边一师弟却很惊奇的拿过去说,什么菌能在这种条件下生长啊?一句话提醒了我,于是采取划线分离,挑单菌落。除了有霉菌,居然还发现一株和我当时用的菌的形态很相识的(酵母菌,有颜色)。后来经过鉴定这株菌就是我一直用的那株菌,经过这件事,事后又有目的的在水解液中反复驯化了这株菌,最终得到了用于后来实验的菌。

    得出结论:实验中一定要细心,偶尔偷懒也不一定是坏事噢:)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5楼2013/02/18

    我对微生物方面的东西知道的很少,我是做那种纯粹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的人,因为研究生读书的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之一,前面我说过,我做试验很少失败(到现在真还没有什么失败的记忆)。当然,读书的时候有不懂的可以问,我们研究所一般的试验基本都有相当基础,后来工作后,也说过了,一切得自己操办。废话这多,得出做试验的一些教条主义为:
    其一.对自己不熟悉的试验,在进行之前一定要把握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看相关文献)和情况,可以在试验正式开始之前几天先想好有哪些试剂需要提前准备的(如是试剂盒则需要提前达一周,一月准备定购),当你“觉得”万事具备的时候,你可以在头脑中把整个试验过程想象着做一遍。这样你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解决。我经常在回家的路上或洗澡、如厕和临睡前想试验和写标书的问题,效果奇佳,可以把所有的细节疏忽都想到。
    其二.在开始做试验时刻起,你就应当养成一个好的试验习惯,尤其是无菌观念和操作必须非常强,不是说所有的试验都要求无菌,而是一旦真正需要无菌的时候,往往哪些无菌操作不熟练的人就会犯糊涂了。举个例子,÷偶曾有一博士师兄,做事慢慢腾腾,似乎稳稳妥妥,但是养细胞则经常污染,为何?因为他对究竟在哪个环节可能导致污染缺乏认识,所以把注意力分散在一些次要环节,而对真正的核心环节做得不到位。对RNA相关试验的操作对无菌观念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你能做好大型RNA试验表明你无菌操作基本过关了。开启EP管的习惯和放枪的习惯都可以影响到你的无菌操作,疏忽不得。
    其三.我说的这一点基本上少有人认识到,那就是做微观试验的宏观认识。分子生物学试验是微观而又微观的东西,任何一个结果必借助放大或媒介方能看到结果和效果,但是,我要提出的是,其实分子生物学试验是个极其宏观宏量的玩意,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说的宏观是试验对象的量的宏观,抽提DNA时候的DNA分子,PCR试验中的扩增产物,蛋白质表达的分子数量,基因克隆中的载体和目的片断数量及随后的克隆菌落数量,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指出了,有心的看客可以自己思量,如果你对这些宏观的东西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分子生物学试验说来精细,其实粗糙的不行,而知道了这种粗糙你就知道虽然操作小有变化,试剂小有不同,方法小有创新,手法小有不同,污染小有存在,等等,其实结果可以大有一致,哈哈。也就是说只要你达到了一个range内,你的试验结果就是可以预期的了,不必紧张兮兮,我就是发现了这个才做试验无往不利的。举个例子,很多PCR小菜鸟把PCR看的神神秘秘,我在菜市场操作都可以出结果,呵呵。
    其四.因为有了三,所以必然会出现四。我在理解三的基础上,对做试验基本都要进行一番“创新”,可以说,打从做试验的第一天,我就少有规规矩矩、本本分纷做试验的,所有的试验,如果我觉得有不妥,不够完善的地方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改进。比如早在2001年我就在我们实验室第一个自创菌落直接PCR,当然,或许别的实验室已有先例,但我是自己想到的。现在还有很多细菌文献里面的老外津津有味地写怎么怎么抽提DNA再做PCR,简直搞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个别革兰氏阳性菌例外哦)。做转化试验也不是按照操作说明做的,直接多涂布一些,菌落也做收集,摇床里面摇的时间则又缩短一些等等。『后补的一句:负责地告诉你,做这一点前您老必须掌握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理论是实践基础,切记切记!』
    其五.当试验进展不顺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死做,必须停下来,回头反复看相关文献,看别人的方法,可以搜索或来DXY等论坛看看,有条件可以和别人讨论讨论,当然,这种事情我没什么经验,我的经验在试验之前就做了,这是为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用的最后一招。我身边有初学分子生物学试验的人,我会帮他解决一些试验中遇到的问题,那么怎么解决试验中的问题呢?我是这样想的,把问题基本从中间分成两部分,考虑可能从前半还是后半出问题。
    我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我们实验室刚开张的时候我做PCR,结果没有任何结果。这个问题很麻烦啊,因为刚开张,任何一个环节试剂均有可能出问题,没有一项是确定没有问题的。那么你可以考虑是PCR本身出了问题还是电泳出了问题,电泳是否出了问题可以看Marker有无得出结论,结果Marker有条带,说明是PCR的问题,PCR的问题可能出在反应条件上、PCR仪上、模板的制备上或PCR体系上,反应条件回顾参考资料啦,确保没有弄错,参考文献权威;PCR的问题我暂时没办法解决;模板的制备可以再试试其它几种模板或浓度;然后在考虑反应体系上,哪些试剂浓度可能有问题,一般酶和缓冲液出问题可能性小,PCR七种玩意,最后只剩下dNTP,后来发现我把它的dNTPs浓度看成了单一一种的浓度,翻了四倍,导致试验失利。
    第二个例子,同事做AFLP没结果,用的是试剂盒,也可把问题分成两段,前者试剂盒操作部分,AFLP的扩增;后者电泳。这个问题有点类似PCR问题,AFLP没结果,电泳有无问题先看Marker,当然,他这个试验两个问题都有,我先解决电泳问题呀,电泳可先只跑Marker直到出结果,我们限于条件只能用银染法,电泳本身出问题可能性小,多半是染色、脱色或显色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一试之啦,改变条件。解决了这个电泳的问题之后解决AFLP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试验了解的话,应该知道它包括提取基因组DNA、酶切、接头连接和第一轮扩增和第二轮扩增(选择性扩增),DNA及其质量有无问题,酶切有无问题均可通过电泳看到,两轮扩增的话,我就让他直接跑个琼脂糖凝胶电泳,第一轮看不到,第二轮理论上是看得到的。
    第三个问题,还是我这位同事啦,提取DNA的时候,预试验满好,大规模一提就没东西了,着急呀,怎么越来越退步了,呵呵。提取DNA如果有问题的话有哪几个步骤是关键的呢?细菌的菌量,选用的方案,细菌破壁是否充分,酚氯仿抽提有无问题这几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其它都属于小问题。酚氯仿有无问题看电泳,如果电泳什么都没有,更上游一定有问题,如果电泳点样孔有亮带,表明酚氯仿抽提有问题,蛋白质没抽提干净;选用的方案你就得重新看看程序本身有没有问题了,这个也不难解决;菌量和破壁两个问题因果相关,量大了破壁肯定不充分,量小的话破壁如果试剂没加错或浓度不过低应该没有问题,OK,就大量减少菌量来抽提,结果发现确实是菌量的问题。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zhang8826857加1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6楼2013/02/18

    题目:关注培养基质量,提高实验成功率。
    结论:目前商品化的培养基第一次试验需要自己全面检测一下。
    技术背景:使用浊度法测量抗生素效价,需要纯度、灵敏度均很高,代数少的细菌。
    故事:有一段时间做比浊法效价测量,发现试验结果莫名奇妙的变差。主要表现为,细菌生长不均一,同浓度菌液培养所得吸光度相差很大。通过分析,能排除由于加样量差异、培养温度差异、所用培养皿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影响。最终怀疑新更换的培养基有问题,结果测量灭菌后pH值比标示的低0.5左右,用NaOH调节pH值后,试验结果正常。
    总结:目前由于培养基引起的细菌生长异常常常被忽视,经常做细菌培养的战友应该在新更换培养基的时候全面检测一下。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7楼2013/02/18

    题目:不要盲从所谓的大牛。
    故事:几年前我在从事益生菌研发,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我们分离得到了几株乳酸菌,其生长特性及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等各方面的特性均表现不错,我们选了一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进行了小试研究,研制了一种益生素配方,并在养殖场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反映较好。所以,老板将该菌及相关配方拿到某家国内知名的发酵企业做中试和生产。由老板和某发酵专家制定发酵方案,呵呵,怪事出现了,该菌在中试罐里就不生长了,没有生长的迹象,反反复复都是如此。后来,老板没有办法,就叫我过去看看,我到厂里,他们正在进行新的一批发酵,已经接种8小时了,OD一点变化的没有,他们正在商量是否倒罐。我说你们先别着急,等我看一下再说吧,我花了半小时,看了他们的配方和工艺以及管道走向等,说了一句,“把进气口关上”,负责人说,“不行啊,会污染的。”我很有信心的说,“不会的,放心吧,这株菌不会被污染。“结果关上进气口,2小时后,OD明显升高,通过pH测定和镜检观察,确定没有被污染,从此中试和发酵生产顺利进行。原来,该企业一直做的都是好氧菌,通行做法是5吨罐需要保持5公斤的罐压,防止污染。大家知道,乳酸菌是兼性厌氧的,通气保压自然会导致乳酸菌生长受到抑制。
    结论:1.思维会有定势,专家也会犯错。
    2.我们常常说在学校没有学到东西,或者学的东西没有用;其实是我们没有学到家,没有学活,不会应用。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8楼2013/02/18

    我从事微生物发酵工作5年,后又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将近三年,在此期间我做过
    几个大的项目,也亲自下过车间,建设过车间、实验室、中试等等,可以说感想很多,
    也想唠叨几句,各位见笑了!
    1、首先我们应该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关键的还是首先要管好自己。就象以上战友讨论的一样
    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作风,老板导师不好,就是自己努力也照样能成才,虽然有时是苦了些,但是
    我们靠自己走出来的路都会留下我们自己的足迹,也就是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经验教训,其实
    大家也很明白,靠一两年的时间做出很大的成绩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关键是要学习技术,提高自己
    各方面的技能。
    2、抓住任何机会,发牢骚是没有用的,不如用这点时间去学习。这样说简单,能做到的人可是很少,
    但是能做到这点的肯定是不一般的人。
    3、作实验首先要有良好的习惯,我们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认真,我曾经由于不仔细配错了一点药品,导致
    我三个月没有做出一点东西。做的慢没有关系,关键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这样反而会更加节省时间。
    部分战友已经感知到了!
    4、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经常要和相关人士进行探讨学习!我们进行实验时就是和国外教授经常联系,
    他们都很认真的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每次也都很认真的告诉他们我们实验的进展情况。提供各经验
    和老外打交道需要认真负责,每次发邮件时要把细节写的清楚,同时很真诚的道谢,一般都会有所收获的。
    5、在什么地方就要适应什么样的环境,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它那我们就去适应它,在适应的同时我们也会
    有很大的收获。我经历了五六岗位,换了几次工作,每次开始都会不适应,但是自己踏心下来把工作和实验
    搞的很好,然后我就又有了更多的机会。
    6、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很关键的要素,所以我们尽量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有选择机会的话。
    坚持说来简单,真正能坚持到底的绝对是英雄。应为我有很多次都没有坚持下来,有毅力和横心坚持完成
    一件任务的人绝对值得佩服。
    7、时间不等人,要抓紧机会,一步错拉下,那么可能会一辈子被拉下!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9楼2013/02/18

    我是搞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方面的。我做论文期间,曾花费1年多时间从事这很无聊的工作: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出海洋微生物。起初做这项工作感到很茫然,由于老板是搞分子生物学的,现在想插足天然产物方面。我本人的专业是发酵工程的,与天然产物也相距甚远,基本上属于两头抓瞎。由于我与实验室的研究方面不一样,也得不到师兄师姐指导,并且天然产物方面,实验室能够完成简单的分离纯化,但测定结构要上别的地方,这一阵子简直都要把我郁闷死了。只好埋头搞我的微生物,包括分离菌种、测定活性、比较各菌株所产的成分之间的差异(我把它称之为化学筛选,其实就是做做TLC)。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想来,也并非白干了。前期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我选出了几株自认为比较好的菌株——其实谁也不能确定能不能从中发现新化合物,我认为较好,无非就是活性较好,或者TLC图谱比较有特点——希望能够从中发现新结构化合物。这一阵子真是过的浑浑噩噩。
    后来得到一个好机会,老板与德国人合作,派我去德国分离鉴定化合物。时间顶多只有8个月(去了才知道,德国老板实际上就给6个月的津贴,额外的2个月是中国老板要求的,只好把钱匀着花)。真是上天不辜负我前期一年多的辛苦工作,去了之后过了一阵子就发现了7个新结构。
    当然不可否认,天然产物研究,运气很重要。但我认为,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就发现新结构,与我带去的菌株有很大关系,我研究了3株菌,有2株都有新结构。要不是老板非要我研究他让我带的菌,我想我还有机会多研究几株我的菌,实际上从他的菌中,我一无所获。
    我认为,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什么经验,那么最重要的是进行化学筛选,其实很简单,当你将数百株微生物的一一培养,提取粗提物,然后将他们点在TLC板上展开,比较斑点的差异,就总能发现一些菌株较为特别。这时候,统计规律在帮你挑选好的菌株,你所要做的只是扩大样本容量。
    以上随想随写,有点零乱。但我的结局很惨,由于新结构是在德国发现的,发文章时德国人坚持他们第一单位,国内也没人撑腰,以至于现在我虽然文章的档次与数量都足够了,但却连拿学位的资格都没有。
    靠,什么世道?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10楼2013/02/18

    我来说说摇瓶问题。

    有一段时间做新发酵罐配方试验,按照要求加入0.6%酒石酸氨,大罐试验结果就是不行,车间连做三批都失败了。后来,一次别人设计的摇瓶试验大罐配方中,无机氨加入越少,试验结果越理想。我立即想到酒石酸氨问题,将新配方中酒石酸氨比例降到0.3%,试验结果非常好,比现对照培养基高很多。拿去给领导看,领导一脸不屑:大罐和摇瓶对氨基氮的需求刚好相反。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发酵没有进展后,领导偷偷地用0.3%酒石酸氨替代无机氨也获得了成功。他不再说什么了。

    我们得到一定的结论以后往往被局限在里面了,突破不了,甚至对别人的试验结果嗤之以鼻--我不是在说那个领导,其实我们都可能这样。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尊重事实是尊重科学,也是自重。这是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态度。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