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质量为何做不好

  • fisher8272
    2013/09/21
  • 私聊

管理体系认证

  • 前些日子读了金月兄的一篇旧文,动了写这个题目的念头,自知水平不足,权当抛砖引玉了。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外公最大的爱好是听评书,因此也就跟着听了不少。听多了,就发现了一个规律:无论是谁讲的评书,主题基本只有两个:清官,还有大侠。内容无非是清官明察秋毫,昭雪冤案;大侠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想想,评书是给底层民众听的,底层民众喜欢这些内容,只能说明一点:清官和大侠是多么稀缺的资源,而他们又是多么渴望得到这些本不存在的资源。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奇葩国家,法律体系只是欺压下层等级的手段,百姓视法律为畏途。我觉得,历史上没有法律,只有王法,王法是王定的,专门往百姓身上招呼,和王法沾边,意味着非死即伤。因此,中国人更加注重“关系”而不是规则,潜意识里认为规则即王法,因此对所有的规则敬而远之,这可以说是王法造成的第一后遗症。除了不尊重规则,王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法律”掠夺了绝大多数的资源,造成了底层百姓的物质匮乏,间接导致了中国人重实物而轻精神、轻服务的传统。王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掌握王法的人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没有王法者,如果趋炎附势,往往混得不错,如果信奉“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在王法高压下,和听天由命般的无助中,把希望寄托在从来不存在的清官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侠身上,也许是底层百姓(现在的说法是屁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了。

    在历史上,清官是比恐龙还要难找的动物,说多了都是眼泪。大侠到有不少,不过也都存在于传说。在金庸老爷子重点的着墨的几个大侠中,郭靖、令狐冲有高人指点,段誉、虚竹有武功秘籍,扫地神僧几句话下来,就把一帮自称大侠的家伙佩服的五体投地。名师+玄乎+秘籍,是成为大侠的必备条件,至于经验积累,知识分享,勤学苦练等等,全然是被忽略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到现在还大有市场,君不见到处都有成功学大师,似乎只要学习了大师的宝训就能成功,到了最后,大师是靠忽悠别人成功了,那些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呢,似乎还是老样子。急功近利,是自上而下的基因。

    上面说的心态,已经成为了文化,这种文化的存在,对质量的阻碍,可以说是致命的。

    好多版友都是学工科的,工科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说法,是要能够“证伪”,科学的精髓,是科学的方法论,和科学的治学的态度,而非科学本身。方法对了,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从设计、怀疑、证伪、改进、积累,这个过程往往很漫长,对于几千年来朝不保夕的中国人来说,花这么多精力去做一件不知道何时有结果的事情,太不现实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工科教材都是抄外国人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与洋人毫无二致。用比较流行的词汇,可以说是“宇宙真理”。但是为什么相同的基础知识,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这里面就是方法论和治学态度的区别了。最开始的东西,一定不完善。高中物理课本就说从发现照相机原理到发明照相机花了125年,缘何?从理念到产品,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开始的设计一定有很多问题,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我认为这是实验室这一行业存在的根本价值,而不是其他),发现不足,之后不断改进——实验——改进,最后获得完美的产品。如此这般,无数的图纸,无数的实验结果,无数的文件更新、知识积累和无数的经验公式与参数,就留存下来,建立了设计的价值观,同时也为下一代设计人员提供参考。这些经验多了,就可以开发成软件,更好的提升开发效率。这就是一个产品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过程。

    吐槽完了,说点正经的,产品的品质包含哪些核心要素?为什么质量做不好?

    No.1 我是学材料的,会毫不犹豫的把材料放在第一位。10多年前,我在镇江读书的时候,恰逢润扬大桥通车,专业课老师不无悲哀的说,不要说钢筋,连造桥的水泥都是进口的。10多年过去了,应该也没有什么改观。读研的时候,相同的配方,相同的制程,用日本的氧化铝和国产的氧化铝做出来的产品,性能差别之大,无法想象。材料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好的材料,任何设计都会大打折扣。偏偏材料工业是最难出成绩的行业之一,实验室出个好东西容易,量产难,其中艰辛,是行业外的人很难体会的。立志好好做材料的(忽悠科研经费的不算),有点像小李飞刀的管家铁传甲,别人对铁传甲的评价是:都这年头了,谁还会练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笨功夫?

    除了基础不行。执行的标准也大有问题。中国的材料标准,更新的是非常慢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迁就那些根本就没有动力进行技术升级的厂家。单纯从要求来看,GBJISASTM标准的要求至少差一个版本号,这倒不是关键。关键在于GB的检测要求太低,很容易就合格了,生产厂家自然没有改进工艺的动力,加之材料工业投资巨大,业内基本都是国企,不说了,你懂的。按照低标准制备的材料,只能用在不重要的地方,如果用在关键部件上,产品的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No.2 设计能力。我一直觉得中国学生很聪明,但是科学素养实在是太差,中国的学生几乎没有科学的治学态度,更不要说科学的方法论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除了国内几个顶级名校,其他高校的教育水平,大体没什么区别。60年代的教科书,半个世纪之后还在用。至于专业课的老师,由于体制问题,好多从来没有真正在大公司做过设计,自己对专业还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又能把学生教导的如何?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只讲计算,不讲原理,后来发现,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原理是什么,所以没有办法讲。最要命的我觉得还不是这些,中国设计中,经验的积累是在是太差了,根本没有系统性的培训制度。许多做研发的,吹牛的时候天马行空,真实本领,不比马路边上卖大力丸的好到哪里去。不客气的讲,在这个没有开放的思想环境,技术人员不能独立思考,技术环境充满了尔虞我诈的政治氛围的地方,所谓的研发,不过是自己无计可施时,借鉴洋人的图纸而已。所有的设计,大到飞机,小到工具,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借鉴本身不是问题,日本人开始做设计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问题在于,通过以市场换技术,我们得到了洋人的图纸,却不知道洋人的图纸为什么这么画。以为有了名师+玄乎+秘籍,就能一夜成为大侠,设计这套思路的人也曾天真的这样幻想过。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经常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在的研发,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多数都变成了江湖术士,编报告,骗经费而已。这话有些言重,请做研发的兄弟不要见怪。

    No.3 制造。许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笑话。长春一汽当时开始“生产”奥迪时,其实就是把原厂提供的所有(注意:真的是所有)零件组装成整车。完成后测量整车外形尺寸,“奇迹”发生了,组装车比原厂车高了1cm。这不会是孤例。有人说这是民用的,那么最高端的军工产业,地震的时候,能飞得起来的,还是80年代那几架黑鹰直升机又作何解释。

    单纯从制造设备而言,现在中国工厂都喜欢买顶级的外国设备,中国的设备比许多外国工厂的设备还要好,但是制造能力如何,大家都知道。

    制造的问题和设计的问题没有太大的区别。只知道买最先进的东西,却不知道如何维护保养、如何使用。工厂端我去过的不多,实验室走过不少,在参观过的实验室中,有拿得出手的保养指导书的,定期正确保养设备的,凤毛菱角。设备这东西,精度达到就够了,何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买最新的?关键在于使用和保养。我们买的好多设备,用不了多久就丧失精度了,这完全是由于不当使用和不当保养造成的。前面说过,中国文化中重实物而轻精神、轻服务,只要设备标称精度高就可以了,实际如何,是没有多少人关心的。缺乏系统的文化积淀,缺乏改进提升的动力,偶尔有几个上进的人,也不得不流俗。国内工厂真正善于管理设备,好好优化过设备配置的,似乎不多。

    和研发相同,制造做得好不好,大多数时候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掌握了王法的领导决定,习惯了王法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即迎合王法,而非努力钻研。

    No.4 质量管理。国内企业的质量标准,大多是研发或者制造定的。品质很少有话语权。前端制定的标准,必然很低。低标准加之品质本身不争气,对关键管控点管理不到位,品质做不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而品质的另一个源头,供应商管理,依然停留在炼丹的水平上,看看大众Formel Q标准,再看看国内厂商的供应商管理要求,差距立马显现。

    大家都希望找到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但多数时候对供应商疏于管理,就给供应商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没有好的零部件,如何保证整体的品质过关呢?

    No.5 文化。国人对国外的崇拜,尤其是对美国的崇拜是发自骨子里的,是从上到下的。从上层领导,到普通百姓。从将军到士兵,莫不如此,但奇葩的是只崇拜表象,不知道美国到底强大在何处,以为copy老美的图纸就万事大吉。我们的民族性本来就不求甚解、喜欢走捷径。加上舍本求末,不鼓励扎实做事的人。再考虑到扼杀创造力的教育体制……, 抄袭的再多也没有用。更多的文化,开篇都已经说了。

    金月专家认为,质量最大的阻碍是全员苍白的质量意识。对此,深表赞同。进一步讲,质量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对规则的敬畏,对组织的责任感。可惜的是,这里从来没有好的规则,更不会有对规则的敬畏。几十年来的斗争哲学,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之间不信任,更无法造就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两大原则的缺失,不依靠严惩,很难让人重视质量。

    中国最文明的地方,除了地位特殊的首都,香港,上海、广州,二线城市中的佼佼者青岛、大连,都有共同的特点——曾经的殖民地。我无意为洋人说好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洋人的统治,带来了中国历史上最稀缺的东西,制定公平规则的逻辑,和遵守规则的价值观。上海能迅速恢复30年代的辉煌,除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之外,融入在这个城市血液中,由工部局创建并执行的行事规则,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可惜,在大多数地方,我们和文明的距离,依然有光年那么远。

    写着写着,就变成吐槽了,大家凑合看吧。
    +关注 私聊
  • zhw19811005

    第1楼2013/09/21

    科学研究,都是必须脚踏实地,方能有成果的

0
    +关注 私聊
  • 沙漠兄

    第2楼2013/09/21

    沙漠兄个人愚见:感觉版主兄这篇原创写得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通篇似乎有点偏离标题,落笔处最好能来点点睛之笔。

0
    +关注 私聊
  • fisher8272

    第3楼2013/09/22

    先写完了,标题是后面加的。

    沙漠兄(wjr3000) 发表:沙漠兄个人愚见:感觉版主兄这篇原创写得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通篇似乎有点偏离标题,落笔处最好能来点点睛之笔。

0
    +关注 私聊
  • baby073125

    第4楼2013/09/23

    应助达人

    质量靠的是好的监督,还有就是员工的素质,对质量的认识程度。

0
    +关注 私聊
  • 西瓜猫猫西瓜

    第5楼2013/09/25

    质量做不好,一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太小聪明了。急功近利的大环境影响,企业一切以利益出发,质量是什么?质量只是墙上挂着的那些显赫的证书,只是对外推销的一句说辞“我们公司可是通过XXXX认可的”。
    企业里的员工均以“谁给我工资高,我就去那边混”为理念,频繁的跳槽,没有沉下来学会自己的技能。说个笑话,一员工号称在工厂呆过3年,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可是他来了后,设备频频报修,原来他所谓的经验是指“知道工厂里有这种设备,名字说得上两三句吧”罢了。
    曾在食品实验室呆过,当时实验室门口经常会摆几张桌子,上面放满了检测剩余后的食品,供同事们品尝玩玩。如今,就目前的食品安全,实验室门口的桌子早已撤了。问之,答曰:自己检测出来都窝心的食品,谁敢碰?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国人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与人斗上去了,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曾经遇过一个国外的质量总监,外派国内来管理一个实验室,最后被挤走收场的。他回国前发过一封意味深长的邮件,翻译过来大意是在中国,我学会了人的本性。
    哎,一说都是泪,吐槽太多,收拾收拾干活去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fisher8272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透过管理,背后是人性。
    +关注 私聊
  • baby073125

    第6楼2013/09/25

    应助达人

    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0
    +关注 私聊
  • qq5228767

    第7楼2013/09/29

    质量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做质量的意味是在追求完美!

0
    +关注 私聊
  • 沙漠兄

    第8楼2013/09/29

    时下,有的人做人行事 2个字:浮躁!

    西瓜猫猫西瓜(vivi_vivi) 发表:质量做不好,一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太小聪明了。急功近利的大环境影响,企业一切以利益出发,质量是什么?质量只是墙上挂着的那些显赫的证书,只是对外推销的一句说辞“我们公司可是通过XXXX认可的”。
    企业里的员工均以“谁给我工资高,我就去那边混”为理念,频繁的跳槽,没有沉下来学会自己的技能。说个笑话,一员工号称在工厂呆过3年,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可是他来了后,设备频频报修,原来他所谓的经验是指“知道工厂里有这种设备,名字说得上两三句吧”罢了。
    曾在食品实验室呆过,当时实验室门口经常会摆几张桌子,上面放满了检测剩余后的食品,供同事们品尝玩玩。如今,就目前的食品安全,实验室门口的桌子早已撤了。问之,答曰:自己检测出来都窝心的食品,谁敢碰?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国人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与人斗上去了,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曾经遇过一个国外的质量总监,外派国内来管理一个实验室,最后被挤走收场的。他回国前发过一封意味深长的邮件,翻译过来大意是在中国,我学会了人的本性。
    哎,一说都是泪,吐槽太多,收拾收拾干活去

0
    +关注 私聊
  • 遨翔的岁月

    第9楼2013/09/30

    两大原则的缺失,不依靠严惩,很难让人重视质量。


    这仍是不少企业对质量管理的一种最常见手段了。

0
    +关注 私聊
  • fisher8272

    第10楼2013/10/10

    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

    遨翔的岁月(luer) 发表:两大原则的缺失,不依靠严惩,很难让人重视质量。

    这仍是不少企业对质量管理的一种最常见手段了。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