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12月28日,我市某区一酒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共造成79人中毒,无死亡病例,根据中毒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病原体引起的混合细菌性食物中毒。
总结:
酒席一般参加人数较多,规模大,菜肴多,承办单位其容器、用具、餐具、人员等远远超过平时所需,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另外,这种大型酒席,由于供应时间集中,各种食物必须提前10-30小时开始准备,尤其是冷盘菜食物制作后不需再加热直接食用,在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一有污染,细菌迅速生长繁殖,所以这种大型酒席制作过程本身存在的多环节易受污染,长时间的食物暴露是食物中毒发生的另一潜在因素。
会师楼
第1楼2014/07/12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2013年12月28日12时,李某在酒店宴请290人为其女举办出阁仪式。该酒店能容纳400人同时就餐,目前共有从业人员40名,其中操作间员工21人,前堂服务人员19名。此次酒席主要就餐食品为凉菜(苦菊、木瓜、牛腱、皮老铺、手撕兔、海茹丝)热菜(芽菜扣肉、八宝饭、酥肉、水鸡炖蘑菇、烤蹄筋、水晶大虾、烤鸭、青青鸡蛋、全肘、酸酸鸡、去骨猪蹄)。其中手撕兔为包装食品,食用前加工,然后上菜,饮用水为茶水和橙汁。就餐者中首发病例于7小时候(当日19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头晕、头痛等症状。自28日晚23时,某医院陆续收治类似中毒病人,遂怀疑为食物中毒,并立即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同时电话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指导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同时将中毒事件基本情况电话报告市卫生局,中心实验室根据中毒病例临床表现,做好样品接收及检验准备工作。
2.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参加聚餐共计290人,发生食物中毒79例,罹患率为27.24%,住院病例47例,占59.45%,医院留观治疗32例,占40.51%。无死亡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2月28日凌晨2时,病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岁,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占发病人数的70.88%。性别:男性33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为1:1.39.根据调查情况分析,79例就诊病例均于2013年12月28日12时参加过李某举办的出阁酒宴,并集体食用标准餐,就餐的食物主要有肉类、蔬菜等,凉热建有。
3.临床表现:
中毒病人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并伴有发热等症状,其中腹泻以水样便为主,占87.34%(69/79);腹痛表现以腹部痉挛性疼痛为主,占91.14%(72/79);头晕者占55.70%(44/79);头痛者占50.63%(40/79);恶心者占63.29%(50/79);呕吐者占53.16%(42/79)。与中毒患者接触的人群未发现传染现象。
4.实验室检查
4.1标本来源和种类
本次共采集标本22份,其中患者粪便标本2份。酒席所剩的芽菜扣肉、酥肉、手撕兔、全肘、去骨猪蹄、牛腱、皮老铺、原装食品等20份。
4.2检验项目及方法
22份标本均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和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检验方法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89.4-GB4789.7、GB4789.10、GB4789.14-2003和WS/T9-1996文中附录A进行。
4.3检验结果
22份标本中,分别在酒席所剩食品和患者粪便中检出沙门氏菌3株。经培养、形态学、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实验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3.64%;在凉拌菜木瓜、老皮铺、手撕兔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3株,检出率为13.64%。
5.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79例患者具有共同进餐史,未食者未发现类似症状,没有人传染人的现象。中毒因素被排除后,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符合食物中毒的特征。临床症状符合肠炎沙门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混合中毒的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也确认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共同引起的食物中毒。
肠炎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肠道沙门种、肠道亚种的一个血清型,主要通过污染食品和水源经口感染,细菌进入机体后,可在小肠或结肠内继续繁殖,破坏肠黏膜,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导致菌血症甚至败血症。细菌在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后,释放出毒力很强的内毒素,与活菌共同侵犯肠黏膜,引起炎性改变,抑制水和电解质的破坏,从而出现胃肠炎症状。[1]
蜡样芽胞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及污水中,污染途径主要为泥土、尘埃、昆虫、不洁用具和食品从业人员的手,能够产生致吐肠毒素和致泻性肠毒素。进食受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剩米饭、肉类制品、剩菜和凉拌菜极易发生中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