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用了这么久气相色谱,你真的会开发方法么?

气相色谱(GC)

  • 许多从事有机化合物分析,尤其是运用色谱分离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认为气相色谱上手快,操作简单,但是到了方法开发时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今天就给大家缕缕气相色谱方法开发的一般步骤。
    一、样品来源与与处理方法
    气相色谱能直接分析的样品必须是气体或液体,固体样品分析前应溶解在适当溶剂中,且保证样品不含气相不能分析的组分(如无机盐)或可能会损坏色谱柱的成分。所以当我们接到一个未知样品时必须先了解其来源,从而估计样品可能含有的组分以及沸点范围。如果能确定样品可以直接分析,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只需要找一种合适的溶剂,比如丙酮、氯仿、己烷与苯等气相色谱常见的溶剂。一般来说溶剂应该具有较低的沸点,从而使其容易与样品分离。尽可能避免用水、二氯甲烷和甲醇做溶剂,因为他们对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不利。另外毛细管色谱柱分析时,样品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造成柱超载,通常样品浓度为mg/ml或者更低。
    如果样品中有不能直接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组分,或者样品浓度过低,就必须采取一些预处理手段,包括萃取、浓缩、提纯等。详情参见帖子:程序升温的“程序”你会设么?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372077
    二、确定仪器配置
    确定仪器配置就是确定方法所需要的进样装置、载气、色谱柱与检测器。比如测定气体挥发性成分就需要顶空进样器,测定痕量有机氯就需要ECD检测器。而色谱柱的选择则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毛细管色谱柱的固定相分为极性、非极性、中等极性与PLOT等,具体的分类与使用建议请参见帖子都是毛细管色谱柱,但是你知道区别,会选么?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364507
    三、确定初始操作条件
    当样品准备好,仪器配置确定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分离。这时确定初始分离条件,包括进样量、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色谱柱温度与载气流速。
    进样量根据样品浓度、色谱柱容量与检测其灵敏度来确定。样品浓度不超过mg/ml时,分流比为50:1时,毛细管色谱柱的进样量一般不超过2μl。如果达不到检测器灵敏度要求可以考虑加大进样量,但以不超载为限。必要时可以对样品进行浓缩或者采用大体积进样技术等。
    进样口温度主要由样品沸点范围决定,同时考虑色谱柱的使用温度。首先要保证样品全部汽化,其次保证汽化的样品组分能够全部流出色谱柱而不会在柱中冷凝。原则上来说进样口温度高一些比较有利,一般要接近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但要低于易分解组分的分解温度,一般在250℃-350℃之间。实际操作中,进样口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只要保证样品完全汽化即可,而不需要精确的优化。
    色谱柱温度的确定主要由样品的复杂程度和汽化温度决定。原则是既要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又要保证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且分析时间越短越好。组成简单的样品可用恒温分析,分析周期端且基线较稳定,但是实际操作中多数需要采用程序升温分离,这也是毛细管色谱柱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操作,亦可以保证待测组分的分离又可以见可能的缩短分析时间。一般来讲,色谱柱的初始温度英语组分中最轻组分的沸点相接近,而终温则取决于最终组分的沸点。升温速率则已样品的复杂程度决定。
    检测器温度是指检测器加热块温度,而非检测点。检测温度设置的原则是保证流出色谱柱的组分不会冷凝,同时满足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大部分检测器的灵敏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检测器温度可参见色谱柱的最高温度设定,而无需精确优化。
    载气流速可按照比最佳流速(N2为20cm/s,He为25cm/s,H2为30cm/s)高10%来设定。后按照具体分离情况而调整,下面是毛细管色谱柱接FID检测器时的载气柱前压参考值:空气300-400ml/min,氢气30-40ml/min,氮气(尾吹气)30-40ml/min。

    四、分离条件优化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当仪器配置与样品确定之后,技术人员主要做的条件优化工作一般是改变柱温与载气流速,直至调整色谱柱类型,以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柱温比载气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更大。
    此外,通过保留指数与GC/MS的方法可以给未知组分定性,常用的内标法与外标法给待测物质定量。
    +关注 私聊
  • 雨木霖

    第1楼2017/05/18

    为什么尽可能避免用水、二氯甲烷和甲醇做溶剂?
    水可以理解,二氯甲烷和甲醇好像都是最常用的有机溶剂了吧?

1
0
    +关注 私聊
  • wazcq

    第3楼2017/05/19

    应助达人

    有资料是说 甲醇对非极性柱子流失大,有谁验证过吗?

0
    +关注 私聊
  • ghsunmer

    第4楼2017/05/19

    我目前实验室是尽量不用甲醇、二氯甲烷作溶剂的,主要是对柱子不好,引起柱流失了,不过也没有很严格,如果溶剂延迟设置的合适,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雨木霖(mickeylin) 发表:为什么尽可能避免用水、二氯甲烷和甲醇做溶剂?
    水可以理解,二氯甲烷和甲醇好像都是最常用的有机溶剂了吧?

0
    +关注 私聊
  • ghsunmer

    第5楼2017/05/19

    我觉得是对极性柱有影响,之前实验室用的wax柱,貌似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柱流失,不过没有系统验证过,经验之谈吧~

    wazcq(wazcq) 发表: 有资料是说 甲醇对非极性柱子流失大,有谁验证过吗?

0
    +关注 私聊
  • xx_dxd_xx

    第6楼2017/05/19

    甲醇对柱子的影响,理论上与水有些类似,强极性的羟基是导致固定相分解的潜在威胁。
    但是目前固定相的稳定性已经改进很多,怕水的问题已经不明显了。
    倒是水和甲醇气化体积太大的问题,这个在进样的时候把握不好就很容易使峰型变坏,所以甲醇做溶剂时进样速度要适当慢一点。

1
    +关注 私聊
  • vm88

    第7楼2017/05/19

    溶剂延迟设置为多少合适呢?

0
    +关注 私聊
  • oliver1111

    第8楼2017/05/21

    自己开发的方法,是非标准方法,对于非标准方法,需要的是方法确认,而不是方法验证,方法确认可以参照FDA的指南,尽量不要看国内翻译的,绝大部分人搞不清楚validation和verification的区别。建议在方法开发时,还需要考量检测方法的稳定性、选择性、耐用性和特异性等。

0
    +关注 私聊
  • yzguo

    第9楼2017/05/21

    MS才有溶剂延迟

    vm88(v2826867)发表:溶剂延迟设置为多少合适呢?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10楼2017/05/22

    应助达人

    程序升温条件可以参考标准来设定,不过也要在仪器多次试验,找出适合自己仪器的方法。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